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159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159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问题是自己没死,而且这日子也越过越好,有疼爱她的丈夫,有善待她的婆家人,她总是揪着过去不放,难过的还是自己。
  今天让苏小软给拿了十块钱过去,也不过就是想着自己好歹是做姑姑的,小孩子也没有得罪她,总不能把自己的那些旧怨怪在一个几岁的孩子身上。
  这会儿听到赵大宝没了,她也跟着松了口气。
  无论如何,总归是一条弱小的生命呢。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的时候,赵大宝又开始发烧了,而且半个多钟头的功夫,就已经到了三十九度。
  赵大成当机立断,给儿子喂了药,之后又是热水,又是注意摸着他的后背。
  总算,吃午饭之前,赵大宝的烧又退下去了。
  赵大成摸着儿子已经不烫的额头,心内更是五味陈杂。
  这乡下人最怕的就是得病,因为要花钱。
  而小孩子最怕的,就是发烧。
  为民大队里就有这样的例子,小时候发烧,大人救治不及时,孩子是救回来了,可是自此之后也成了一个傻子。
  更多的,还是没有救回来的。
  赵大成先前是害怕的,既怕儿子没了,也怕儿子再变成傻子。
  眼下看着儿子又有了精神,还知道跟他要吃的,就知道儿子这脑子没烧坏。
  剩下的一片退烧药,赵大宝没有再用,在卫生院里又多躺了两天之后,就生龙活虎地回家了。
  余下的那片药,赵大成交给了老娘,让她好好保管,谁知道这以后哪个孩子再生病呢。
  赵母看着这药片,小小一粒,跟大米差不多大小,这就能救人一命了,真是神奇!
  “英子的小姑子说了,这药最多只能再留上两个月,过了两个月,这药效就没了。英子说了,以后如果再有类似的事情,别拖地太久了才去找她,这次是万幸,大宝救回来了,要是万一迟了呢?”
  昨天赵英子在苏小软的陪伴下一起来了一趟为民大队,就是想去问问赵大宝的情况。
  赵母也是在看到她之后,才突然想起来,之前苏小软说英子身子不便,当时只顾着大宝了,所以没多想,眼下看到苏小软一直扶着她走路,还有啥不明白的?
  不是英子不愿意见娘家人,而是这丫头有了呀!
  “英子现在的工作稳定,而且向东待她也极好,又是让她上夜校,又是给她买资料的。她能有今天不容易。咱们以后就好好地干活攒钱,不能成了英子的拖累。”
  “是,娘说的我们都知道,以后肯定好好干。”
  赵母一脸欣慰道:“英子说了,你们要是改好了,等明年有机会了,她就想法子让你们兄弟俩进红星大队的耳场,或者是蘑菇加工厂。不管咋说,都是亲兄弟,她主动提出来,这也是表示当年的事情,她都放下了。”
  提到这个,赵母的眼泪又掉下来了。
  当年那般不待见的一个丫头片子,现在反而成了全家过的最好的一个。
  这咋想都觉得讽刺呀!
  经此一事,赵母好像是想通了许多事,人也变得比以前豁达了些,不再总是用赔钱货这样的词来骂自己的孙女了。
  赵英子可不知道,自己不过是帮了这么一把,就能改变了自己几个侄女的命运。
  苏小软闲在家里没事,外头又太冷,也不好再上山了,所以干脆就窝在家里看书。
  霍云雷和霍小燕儿倒是天天过来找她,要么是一起写作业,要么就是一起聊一聊村子里的八卦。
  “我昨天看到二癞子去打柴了。”霍云雷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道。
  苏小软闻言一怔:“这么厚的雪,他去哪儿打柴?”
  “就在山上,我去耳场给我爹送饭的时候看见的。”
  霍小燕吸溜吸溜地吃着烫烫的红薯,还不忘了加一句:“我还看到余小莲回娘家了呢,不过好像是空着手去的,回来的时候背篓里就多了东西。”
  苏小软打趣道:“她背篓里多没多东西,你咋知道的?”


第399章 闲话
  “那还能不知道?余小莲去的时候,一身轻松,走的步子也快。回去的时候,我瞧见她脸上轻松了许多,而且她路上一直用一根棍子在地上扒拉着,身子弯下来,我自然就什么都看到了。”
  苏小软关注的重点,是余小莲在扒拉东西?
  “知道她在找什么吗?”
  余小莲摇头:“不知道。就咱们这村子里头,那路上能有啥好东西?”
  苏小软一想也是,不过余小莲总不是无缘无故找东西吧?
  苏小软还真猜对了。
  余小莲几天前在路上捡了一枚金戒指,虽然不是太大,但好歹是纯金的呀。
  余小莲被逼着嫁给了二癞子,她心里头能好受得了?
  可是没办法,她的名声坏了,而且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之前在搞对象,如果她不能嫁给二癞子,那也不可能再嫁给别人了。
  最终,余小莲还是同意嫁过去了。
  其实二癞子也就是邋遢一些,年纪稍大了一些,等收拾齐整了再看,人长得也是不差的。
  就是太懒,也太混了些。
  要不然,也不至于这么多年娶不上媳妇。
  余小莲真心愿意嫁过去了,只是她私底下跟二癞子也提了条件。
  二癞子原本就是想着算计一个媳妇给自己暖被窝的,没想到余小莲竟然真地愿意嫁给他,而且还是处处为他好,这心思自然就不一样了。
  余小莲跟他约法三章,不许打牌,不许偷懒,不许欺负她。
  二癞子觉得这也没啥,直接就都应了。
  成亲之后,余小莲就把二癞子所有的家当都给讨过来了。
  二癞子身子也没有多少钱了,之前孙家给了他不少,可是都被他连吃带喝地败光了。
  这后来娶媳妇的钱,还是王小丫给的。
  当然,二癞子也知道那女人是不怀好意,无非就是觉得孙小菊受了欺负,所以也不想让余小莲好过罢了。
  二癞子倒是不在意这个,只是余小莲成自己媳妇了,那以后这就得跟媳妇站队了,所以结婚之后,对孙家自然也是没个好脸色。
  余小莲一次无意中捡了一个金戒指之后,就让二癞子拿去换钱。
  当然,余小莲也不傻,怕他再把钱给昧了,所以早就去跟人打听了金子现在的行市。
  所以余小莲跟二癞子说,不管他能换多少钱回来,反正不能低于五十块!
  现在金子的价钱比前几年高了一些,而且有些机敏的人也发现现在上头对于黑市的打击,也明显是松散了不少。
  不再像是以前,抓到之后处理地多严重了,现在顶多就是把东西收了,只要你不跟执法人员动手,人家就不至于扣人。
  二癞子拿这个金戒指换了五十三块钱,最终自己只能藏下三块。
  余小莲也没跟他计较,只要是大头在她手里就成。
  家里有了钱,余小莲自然就要开始琢磨着以后咋过日子了。
  二癞子太懒,所以他只能下地挣工分,不管是蘑菇屋还是山上的耳场,都不愿意要他。
  而余小莲现在也没别的好去处,只能下地。
  可是这天一冷,地里没活了,余小莲就觉得不能这样坐以待毙了。
  所以,除了让二癞子上山砍柴之外,余小莲也琢磨着帮忙收一些枯叶子或者是从山上弄些带腐叶的土送到蘑菇屋去,这样一天也能换到两三个工分。
  结了婚,余小莲倒是勤快了,而且这脑子也像是开了窍,不再像以前那样,满肚子算计人的小聪明了。
  或许就像是人们常说的,经了事儿了,这人也就长大了,不再那么单纯,也不再那么整天空想了。
  这过日子的事儿,到底还是自己跟枕边人,其它人,又能管得了你什么?
  二癞子之所以被赶去砍柴,主要还是因为他以前太懒,家里头存的柴火是真没多少。
  余小莲也知道这会儿不能往山里走,就算是半山腰上的耳场,那外头可都是围了石头,而且还总有巡逻队转悠呢。
  所以只是为了让二癞子出门去受受冻,哪怕他空手回来,余小莲也觉得值了。
  这人以前太懒了!
  余小莲就为了逼他一步,总不能让他一直这么懒着,他们现在没孩子,这日子凑和着能过,那以后再有了孩子,拿啥养孩子呀?
  余小莲回娘家,就是为了借粮。
  没办法,二癞子以前就一个人,真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所以过日子那是想起一出就是一出。
  可如今余小莲嫁过来就不一样了呀!
  家里头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余小莲也只能是厚着脸皮回娘家借了。
  她不敢说白拿,她也知道自己在家是个啥地位,更何况她嫁的还是村里人人嫌弃的二癞子。
  所以余小莲很聪明,她说了是借,等年底分了粮食就还。
  反正离分粮也没有多少天了,余家这才答应了。
  苏小软吃着红薯,听着他们兄妹两个叭叭了一遍余小莲和二癞子。
  “余小莲倒也算是长脑子了,二癞子虽然混了些,可是真正伤天害理的事情倒也没干过,惟一的一回是对孙小菊,不过不是也没成嘛。”
  霍云雷不知道上回苏小软被坑的事儿,所以还觉得二癞子人品不算好,可也不能算一个绝对的坏人。
  苏小软就不这么想了。
  二癞子当初和宋红娟孙小菊一起算计她,虽然最终让他们自食恶果了,可总归是让她心里头膈应得慌。
  她倒没打算继续去找余小莲的麻烦,毕竟她嫁给二癞子这样的混人,也算是遭了报应。
  而且苏小软看得很明白,余小莲分明就是被二癞子算计了。
  不过苏小软可不觉得二癞子有这样的脑子,再加上她之前得来的一些消息,大概也能知道是孙小菊她娘算计了余小莲。
  听着两个仇人的消息,苏小软这胃口也没那么好了。
  本来还想着再吃一块的,这会儿也没了心思。
  “前天我奶奶过来了一趟,在我家那叫一个闹腾呀,其实说来说去,就是想着让我爹给她点儿孝敬钱。”
  苏小软挑眉:“你们不是都写好分家协议了?就按上面写的来不就成了?”
  霍云雷嗤之以鼻道:“我奶奶是讲道理的人?”


第400章 嫌隙
  苏小软默了,这话还真不是霍云雷冤枉了霍家奶奶,那位要是讲道理,也不可能坑了霍长河一家子这么多年。
  好不容易霍云雷和霍小燕能在自家吃饱饭了,这老太太又不甘心,时不时地过来闹腾着要钱要粮的。
  好在如今霍长河在耳场干活,平时霍老太太还不太容易找着他。
  苏小软现在也算是活明白了,不管是余占松,还是余小莲,又或者是上辈子将自己踩在了脚底下的那位女知青,她都不打算跟他们纠缠不休了。
  自己不会主动去攻击他们,可是如果他们敢对苏家有什么运作,那就别怪她下手狠了。
  就像是余占松,他好好的跟高莹莹结婚不好吗?
  待在纺织厂里好好的学徒不好吗?
  干嘛非要来招惹自己?
  只能说,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苏小软不会主动对付他们,也不会同情他们,都是在世为人,谁活得容易了?
  腊月十四晚上,苏向东总算是回来了,骑车带着赵英子一起回来的。
  苏向南出车了,跑的还是外省,估计还得再等四五天才能回来。
  苏向东回来把自己和赵英子的工资交了一部份给赵红梅,然后又把另外一个信封拿出来。
  “这是向南让我给您的,他说这两个月出车多,又是到年底了,单位里发了一部分奖金,让您收着。”
  赵红梅笑眯眯地将钱接了过来,然后也没避着他们,直接就数了起来。
  苏向南让苏向东捎回来十张大团结,也就是一百块。
  赵英子自始至终很淡定,半点没有贪婪的意思。
  苏奶奶坐在一旁瞧着,心里默默点头,这个长孙媳妇是个能立得住的,将来有她当家,这日子也不会差了。
  “行了,快去洗手吧,晚饭都做好了,英子有没有特别想吃的?”
  赵英子摇头:“我吃啥都行。”
  赵红梅高兴,这孕妇不挑嘴,那就得多吃些好的,也给孩子补充点儿营养。
  苏奶奶也觉得赵英子应该补一补,这都有了身孕了,也没瞧见她长肉。
  赵英子现在还在上班,夜校那里刚刚停了课,要等明天再参加一场考试,就能拿到毕业证了。
  按苏向东的说法,到时候她的工作还能再往上走一走。
  赵红梅已经在想着等明年赵英子有了孩子,她就把工作让给苏小软,反正明年苏小软也就能毕业了,到时候她去给英子带孩子,小软正好也在县里上班,一举两得的事儿。
  只是她把打算说出来,苏小软却给否了。
  “伯伯之前就找过我,让我毕业以后直接在蘑菇厂上班,而且还是负责技术相关的工作。他说是大队干部们一致通过的。”
  赵红梅摇头道:“蘑菇厂的效益是不错,可还是不能跟县服装厂比的。而且你拿出来的设计也都是相当棒,我原本也就是沾了你的光才进的服装厂。等明年你自己去上班,这才合适。”
  “还早着呢,等到时候再说。”苏奶奶直接拍板,赵红梅也不好再劝了。
  别人家要是有一份工作要接手,那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也就是苏家,才不看重一份正式工作。
  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苏奶奶也不例外。
  苏奶奶是觉得自己年纪还没有那么老,伺候月子带带孩子,她还是可以的,再加上红梅的工作又轻松,并不是天天坐班,完全没必要把工作让出来。
  至于苏小软明年毕业以后要不要进蘑菇厂,苏奶奶是完全尊重她的。
  “软宝这孩子有主意,你们也别拿你们那一套来逼孩子。还是想想向南的婚事怎么办吧。”
  于娜有一次去给于大贵送饭,一看就是两人的量,于大贵留苏向南一起吃,他本来是不愿意的,可是于师傅一再坚持,他也不好推辞了。
  只是这种事情,偶尔一次也就算了。
  闹了两回之后,这运输队里头自然就有些闲话传出来了。
  也不算是闲话,就是在说于大贵把苏向南当亲女婿疼的。
  这话让苏向南心里头不那么舒坦。
  他对于娜的印象还不错,可是远没有到那种非她不娶的地步。
  现在被人们这么一调侃,他反对是说不清了。
  有几次,苏向南听到了别人拿这个开玩笑,被他给制止了,并且十分严肃地说他跟于娜没关系,如果再这么闹下去,坏了于娜的名声,那到时候出了事谁负责?
  苏向南这样义正言辞的几次之后,运输队里关于他和于娜的闲话就传地少了。
  而且于大贵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就沉默了许多。
  上回出车的时候,于大贵就破例让新徒弟跟着一起去的,没让苏向南跟。
  苏向南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公平的,他虽然转正了,但是没有能力自己出车的,上头不允许。
  反正工资不少拿,最多就是奖金方面少一点而已。
  苏向南像是察觉不到于大贵对他的疏远和不满,仍然安安静静地上自己的班。
  还是后来队长瞧出来有些猫腻,跟苏向南聊了一次之后,就把他安排在了另一位师傅组里。
  也是巧了,那位师傅的搭档因为下雪天骑车子摔了一跤,脚踝骨裂,估计要三个月以后才能出车。
  就这样,苏向南的搭档变了,运输线路也变了。
  对此,于大贵很是不满,明里暗里,没少骂苏向南是白眼儿狼。
  苏向南也不解释,不管怎么说于大贵都是师傅,他也不好跟长辈生气,干脆就能避则避。
  其实运输队的不少人都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