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小软咂舌,这年头就能享受到这种待遇,这位王哥怕是真正的公子哥儿吧?
所以说,她这一不小心,就巴结上了一个金大腿?
苏小软的神色不变,没有表现得过于惊讶或者是羡慕,这样的反应,更让王兴对她高看一眼了。
钱存好了,苏小软这次来省城的主要目的也就算是完成了。
可惜现在房管局还没有开放房屋交易,要不然,她说什么也得拿着这些钱在省城买上几套老破小,就等着将来升值了。
苏小软叹了口气,不经意间就把自己的心里话给说出来了。
王兴离她稍微有些距离,没听得太清楚,隐约听明白了买房这个词。
“你想买房?”
苏小软愣了一下,随后摇头:“买啥呀!现在也不让私人买卖呀。”
王兴双手叉兜,提醒了一句:“现在公房当然是不能买卖的,那个只能租,可是有些民房是自己的,为啥不能买?”
第512章 买房了
苏小软呆了一下,对哦,人家自己的民房,为啥不能买?
就算是房管局那里不好走手续,现在人们也都精明的很,反正能钻空子,这房子自然也能过户到别人头上。
苏小软心里有数了,反正现在还不晚,可以再去看看房子。
“你想买房子?”
“嗯,王哥有推荐的不?”
王兴笑得有些哭笑不得:“妹妹这是笃定了我能帮你买下来呀。”
苏小软这会儿脸皮也厚了起来:“王哥的本事这么大,那我当然得指望着您了呀。”
王兴拿手点了点她:“行吧,走,哥带你去看看。”
王兴还真有关于房源的几个消息。
他生意做得大,黑市那边的买卖也并不是他亲自去盯的,这样出了事儿也查不到他头上。
王兴脑子活泛,又有背景,省城跟着他吃饭的人可不少呢。
“你打算今天就买?”
“如果合适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那行,不过你带了相关证件了吗?”
“嗯,齐全着呢。”
这倒不是苏小软自己有先见之明,而是相关的户口啥的是她前几天才迁出来,然后落在了赵红梅名下成了城镇户口。
就这么薄薄的一页纸,苏小软还没来得及往赵红梅那里交呢,直接就放在一楼的储物柜里了。
这会儿如果买房,倒是省了事了。
王兴带苏小软去的应该算是离省城中心很近的一条街。
苏小软看着这个街名,心里就有了数。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十年之后,这里就被划入了市中心的位置,那房价,啧啧,后面是一年一个价呀。
苏小软看过房子,就是很普通的民房,三间正屋带一小院,苏小软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虽然是破了一些,反正她也不住,倒是勉强可以。
主要是这个价钱也太低了。
才几百块呀!
不过苏小软没打算在这里买太多房子,一套就可以了,将来还得留着钱去京都买房子呢。
再说了,她手里头的钱虽然不少,但是达叔答应了帮她弄些药材,她回去后还得到顾旺那里去结余款呢。
这么一盘算,苏小软又觉得这钱不够用了。
现在办手续什么的,有熟人在,也是快得很。
不到一个小时,这房主就成了苏小软了。
王兴在这里的名气挺大,又有背景,苏小软干脆就委托他把房子又租出去了。
一个月五块钱,这个进帐可是很可观了。
一年下来就是六十块钱呢,都要顶得上高级技工一个月的工资了。
王兴手底下的买卖就没有不赚钱的。
就说苏小软出的这毛衣,王兴去年卖了一回,到后头价格都炒到了两百多。
今年苏小软又拿了五十件毛衣出来,而且瞧着跟去年的还不太一样,这回王兴直接就把价格定到了一百八,而且是不二价。
王兴之所以这么有底气,就是因为这毛衣的做工好,料子好,而且款式也好,百货大楼里头都没得卖呢,他肯便宜卖?
王兴从苏小软这里赚了钱,自然也是想着维护好两人的合作关系,这样将来还能继续发财呢。
苏小软一直到天黑了,才坐着公交车回到了县城,刚下车,就看到等在车站的苏向南了。
“二哥?”
“软宝,你咋这么晚才回来呀,你都不知道娘有多担心你。”
“娘不是回大队了吗?咋知道我没回来?”
苏向南一噎,知道自己问责的后续是不可能再有了,只得道:“那我们也担心你呀!下回不能让你一个人去了,必须得有人陪着。”
“知道了,走吧,我都饿了。”
“呵,那你不早点儿回来?”
兄妹俩一路上不停斗嘴,到家后,赵英子正在炒菜,苏向东在一旁帮着切配料呢。
“大虎呢?”
“自己在床上玩儿呢,这孩子倒是挺让人省心的。”
苏小软把包放下,就去看大虎了。
吃过饭,苏向东就和他们商量着服装厂分房的事。
“娘的意思是明年再刷墙,反正咱们也不急着住。如果向南和晓晓结婚的话,也可以住在城里,这样你们两个上班都方便。”
苏向南无可无不可道:“我无所谓。奶奶肯定是跟爹娘一起住的。”
“三居室呢,够住了。”
苏向南则是不太乐意住在县城:“单元楼里头咋取暖呀,难道也盘炕?”
“也没有那么冷,像我们家这不是就用的炉子嘛。”
“感觉没有烧炕暖和。”
苏小软捅了苏向南的胳膊一下子:“烧炕是只有在炕上才能感觉到暖和。用炉子是整间屋子里都是热呼气儿,你懂不懂?”
苏向南挑眉:“我不懂,你懂?”
苏小软得意道:“反正我比你懂得多!而且咱们家明年才搬呢,着啥急?”
赵英子抱着大虎出来了,“向南问过晓晓了吗?明年能办喜事吗?”
苏向南叹口气:“晓晓说听她爸妈的,可是我去了几次,听这意思是不太乐意呢,总说晓晓还小呢。”
赵英子接茬道:“不小了,过了年就十九了,晓晓跟你结了婚,又是住在城里,以后回娘家也方便。我估摸着李家就是舍不得这么一个闺女,跟咱们舍不得软宝似的,你到时候多跟长辈们说自己会带着晓晓常回去,那他们心里头就高兴了。”
苏向东赞同道:“没错,是这个意思。李晓晓上头就只有一个哥哥,她家从小就宠着她,如果婚后你能多带着她去走动走动,那李家肯定是高兴的。”
苏向南挠挠头道:“可是我听同事说娘家人都不乐意让出嫁的姑娘和女婿回去呀,说是费粮食。”
苏小软扑哧笑出声来:“二哥觉得李家缺粮食不?”
苏向南:……
苏向东和赵英子相视一眼,没忍住,也都笑出声来了。
苏向南这个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呀?
也不知道李晓晓看上他哪儿了,跟个榆林疙瘩似的。
“对了,二哥,我给晓晓带了礼物呢,上回就忘记给你了,这回可不能再忘了。”
苏小软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个玉坠,还是被人用红绳子给编好的。
“既然是你带回来的礼物,那你咋不给她呀?”
苏小软:……
她这个哥哥不能要了,就是个傻子吧!
第513章 干活
两个厂子联合盖的楼,总共就只有两栋是三居室的,其余三栋都是两居室。
这年头谁不是拖家带口的?
所以这三居室的房子都快让人抢疯了。
赵红梅是因为自己为服装厂做出了突出贡献,再加上也的确是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厂里直接就决定分给她一套三居室。
当然,这所谓的分房,并不是白给你的。
公家的房子,分到你手里了,会给你一个小本本,每个月都要付租金的。
租金也不贵,一平方一分钱,全国统一价,童叟无欺。
赵红梅家的三居室是一百三十六平方,一个月下来,就需要给公家一块三毛六的租金。
这钱当然是不起眼了,要不然咋这么多人都想着能分房呢?
虽然都是三居室,但平方数是不一样的。
赵红梅选的这栋楼里头,就只有他们这个单元是一百三十六平方的,其它的三个单元都稍微小那么一丢丢,大概就是一百二十多个平方。
苏建业听说分房的事情后,也是觉得选一楼比较好,毕竟家里老娘的年纪也大了,肯定是要跟着他们一起过日子的,如果还要爬上爬下的,那着实是不方便,也不安全。
苏小软去工地看过,虽然是一楼,但是房子也需要走几步台阶的,所以应该不用担心会返潮的情况,而且他们家前面除了院子之外,再没有别的遮挡物,这房子的采光自然也是没问题的。
抽小房的那天,赵红梅让苏小软上的手。
在苏家人眼里,苏小软就是他们家的小福星,手气一定好。
结果苏小软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抽到的小房不仅平方大,而且还是正冲着楼宇门的这一间,这可是方便多了。
楼宇门前都是一排小房,就在两栋楼中间,这样不影响采光,也能方便住户放个东西啥的。
因为考虑到了占地和小房数目的问题,所以这小房盖的时候,每一排都有六间稍微小一点点的小房,都小一些,这样就看不出来了,还能多出一间来,要不然不够分呀。
苏小软手气好,抽到的小房面积并不是那小的,而且这种小房现在是不需要多付租金的,这可真是大福利了。
天气越来越冷,取暖的问题也就来了。
苏向南跟运输队借了一辆货车,载着一家子一起回了红星大队。
赵英子抱着孩子直接就进屋上炕了,因为天儿冷,老太太年纪大了,所以家里早早就先给她烧上了。
苏建业则是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在院子里干活了。
苏向南看着院子里这么大这么粗的两棵树,还有些不太适应呢。
“爹,咱们一天能弄完不?”
“能。你看咱家的柴房里都堆满了,指望不上你们,还是云雷和向磊他们过来帮我弄的。现在就剩这两棵了,你们赶紧动手,上面的枝杈都给清掉了,只需要把这个锯短,然后再劈成柴就行。”
苏向南看了一眼这两棵大树,要是两人用锯子,怕是到中午也锯不完。
苏建业看到这兄弟俩的傻样,立马笑骂了一句:“行了,我去给你们拿工具。”
苏建业说的拿,自然是去找苏小软了。
现在苏小软就是他们家的百宝箱了,缺啥找她就行。
苏小软把电锯拿出来了:“你教我哥他们用吧,别给弄坏了,这是向阳哥借的木材厂的,回头我得还回去呢。”
“行了,知道了。”
苏小软的空间里暂时还真没有电锯这种东西,这是苏小软找到苏向阳借的,等周一就得给人还回去。
这两棵树也是苏小软从山上弄下来的。
几个星期前她借了电锯,然后和苏建业一起进山砍的,之后直接收到空间里,再运回来就行。
得亏了一楼超市的入口处有两米五宽的那种长廊,要不然,这树真没地方放。
电锯只能借一天,周一再还回去,不能耽误木材厂的使用。
而且人家一整个木材厂,也就这么一个电锯,宝贝得很!
有了工具,苏向东他们的动作就快了许多。
到吃午饭的时候,已经成功地解决掉了一棵树,把它们变成了实打实的木柴。
苏建业带苏小软上山砍树也都是挑选过的,弄回来之后又在院子里晾了一段时间,这会儿劈成柴了,再在院子里晾着就可以了,随用随取,方便得很。
他们世代都住在这山脚底下,上山砍树也都是有规矩的。
苏建业今天开春儿就带人在山上种了几十棵树苗呢,基本上都活了,这都是在大队里登记的,要不然,他也不敢这么大张旗鼓地砍树劈柴。
一般人家都是弄些树枝,或者是用地里的秸秆等等,很少有人闹这么大动静的。
这些柴一部份是要留着自己家里用,还有一部分要拉到县城里,给苏向东他们用的。
现在没有集体供暖,所以取暖还得是自己想法子,苏小软干脆就让苏向东兄弟俩在屋里垒了个壁炉,正好这壁炉靠的这堵墙,就是赵英子的卧室,这样屋子里也能暖和。
现在家里基本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这白天就用木柴烧着壁炉,屋里头暖烘烘的,到了晚上临睡再把这火一灭,晚上睡觉也不会冷。
要不是有苏家这么便利的条件,苏小软也不敢让他们鼓捣出一个壁炉来。
都试过了,屋子里头无烟无毒的,还能暖和起来,苏小软就想着等明年给他们的新房子也弄一个壁炉。
吃过午饭,苏向磊和霍云雷两人都过来了。
霍云雷现在在镇上的卫生院上班呢,因为他是高中毕业,又懂一些简单的医药理论,现在就在药房工作,顺便也能学习学习。
这是霍云霆和霍云雷商量之后的结果。
霍云雷不愿意去县里,因为不放心自己的妹妹,可是又不能什么也不干,最终霍云雷走了达叔的关系,进了镇卫生院工作。
来了两位壮劳力,下午的活干得就更快了。
几个大小伙子一起装车,小货车上装满了砍好的木柴。
苏小软一声不吭地转身去了老院子那边,一挥手,把三间堂屋里堆的柴都给收了。
第514章 不利于团结
准备了这么长时间,可不是只有外头那点儿柴火。
苏小软现在是服装厂的正式员工了,也就只有周末的时候才会回来待一天。
霍小燕看到她,别提多亲热了,恨不能直接就绑在她身上了。
苏小软找了个机会,和霍云雷一起去了蘑菇屋,看看几位老人。
纪丰年和王琴的身体都还不错,而且之前谢文给他们带来了消息,说是上头的政策可能有些松动,他们极有可能返回京都。
两位老人自然是喜不自胜,盼了多年,总算是盼到了。
而老牛头对此则是反应平淡。
大家也都知道,他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不管是留在这里,还是回到京都,都是一个人过。
老牛头也明确表示,不管在哪儿都是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所以无所谓了。
苏小软听到这里,多少有些心酸。
“云雷,你的医术学得怎么样了?”
霍云雷摇头:“也不过就是刚入门,而且牛爷爷教的都是中药上的知识,镇卫生所现在是中药、西药都有,可是我现在的能力有限,当个助手都算是看重我了。”
苏小软也明白霍云雷的这种压力,毕竟他又不是专业学这个的。
“别放弃,咱们以前上高中的书都得留着,哪一本也不能扔,没事了还是要多多复习,既然纪爷爷他们有可能回去,那高考就有可能恢复,所以咱们要时刻准备着。”
霍云雷点头:“我明白的,你放心,大哥也对我说过不止一次了,任何时候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不会只顾着工作而忘了学习的。”
苏小软拍拍他的肩膀:“小燕长大了,而且现在霍二伯也算是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还不错,再加上有云霆寄回来的津贴,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霍云雷之所以选择了留在镇上,一方面是因为离家近,可以时常来找牛爷爷学习一些药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可以守着小燕,至少可以护到她初中毕业。
霍云雷也不知道霍小燕到底能不能继续往上读,霍小燕其实是有些笨的,同样的一篇课文,别人二十分钟能背过,她背一个小时都不行。
这个事情霍云霆也是知道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