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实际上,蘑菇厂今年才把所有的外欠都还上了,如果再要引进一条生产线的话,那就得再借钱了。
他们之前的设备可都是从省城的厂子里弄回来的旧东西,如果再上生产线,估计也还得是旧的,因为新的太贵了,他们根本就买不起。
可是旧设备,又是那么容易就能划拉到的?
就算现在的厂子都是国有制的,也不代表了你买东西就不会被坑。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冲突,那就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算计。
所以,这买设备的事情,急不得,还得慢慢找。
既不能太旧了,价钱也不能太高了。
苏建业和苏国安商量一通之后,就开始写报告,打算等星期一就去公社里找谢文书记想办法。
现在整个公社都在种植各种蘑菇,甚至连其它公社也已经开始参与进来了。
特别是需求量比较大的香菇、口蘑和平菇,现在一天收的量就能装一货车了。
新鲜的蘑菇,会第一时间送到县里的供销社以及省城的供销社,余下的还会往其它地方的县级供销社运送,哪怕是这么大的量,仍然是没有存货。
早在去年的时候,苏小软就提出来要让供需双方签合同,以保护双方的利益。
这也是为了防止有人使坏,毕竟有些蘑菇一摘下来就得立马运送,如果供销社不要了,那么这么大批的蘑菇怎么处理?
虽然他们有加工厂,可以做成干货,也可以做成罐头和香菇酱,但是现在蘑菇的产量在逐步提升,也是为了更多的农民能吃饱饭,所以,必须得保障多渠道的顺畅。
现在在高县,这蘑菇种植已经是初见成效,也多次得到了县里的表扬,虽然加工厂的规模还有些小,但是创造出来的利润却是不输县里的小厂的。
县食品厂的效益都未必比得过这家蘑菇加工厂。
苏小软主要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些思路,在具体的运作上,她没有插手,毕竟摊子铺开的大了,总不能就指望一个人。
现在的苏向磊也是越来越能干,苏建业也对他寄予厚望,就希望将来他能撑起一部分。
今天一大早,王凯旋就被人押送到了北疆的林场去了。
而张丽也没敢去送他,不过还是托人给王凯旋送了一身厚厚的棉衣裳,还给他在里面夹了五十块钱。
王凯旋见张丽没来时,满脸失望不说,还对她起了怨念。
可是当他娘把东西塞给他,还说这是张丽特意给他准备的,王凯旋这心里头就一下子满足了。
至少,这证明自己没眼瞎,张丽的心里还是念着他的。
对于他的这种自欺欺人,别人可不知道。
张丽不去,自然是怕再有流言来针对她,另外,也是不想再和王凯旋有什么牵扯了。
送上一些东西和钱,只是单纯地想要堵王凯旋的嘴而已。
第525章 天伦之乐
相比于张丽,尹立峰的日子是最不好过的。
他现在说好听了是调岗,说地难听一点就是被贬了,如果他还想再混进厂子的领导圈子,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了,就连他叔叔也没有办法。
尹立峰思来想去,都觉得自己之所以这么倒楣,都是因为张丽!
尹立峰不想再在服装厂工作了,那里的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即使是有一个副厂长叔叔帮他撑面子,可是依然抵挡不住厂里同事们的闲话。
就算是那些人不说他的闲话,只是用那种同情中带着几分轻蔑的眼神看他,他都觉得自己像个小丑,太丢脸了!
尹立峰跟家里人商量之后,还是买了一个果篮,去了张家。
张丽再不好,也是他的未婚妻,他只希望岳父能看在这个关系上,帮他调动一下工作。
尹立峰也没敢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是能让他离开服装厂就行,可以去食品厂、机械厂,去了做秘书做文员都可以,他不挑。
这就是他自以为的要求不高。
张爱国得知他的来意,其实对这个未来的女婿也是有几分愧疚的。
毕竟他知道了张丽干的蠢事,这小尹也是因为她才跟着倒了霉。
“这件事情我想想办法,调去其它的厂子工作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职位或者是工种上,我不能保证。”
“张叔叔愿意帮忙我就已经很感激了,不怕您笑话,服装厂现在上上下下看我的眼神都是透着几分同情的。”
尹立峰说到这里,不由得露出一阵苦笑:“其实我个人觉得没有这么严重,毕竟苏小软同志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而且张丽也并没有主使这件事,她只是跟自己的朋友抱怨了几句,我并不觉得这是多大的罪过。可是众口铄金,我叔叔也没办法,他更得避嫌了,所以,我调了岗,这日子也是越来越难过。”
张爱国明白他的意思,不用想,也知道他现在的处境不妙。
被人编排,总归不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
尹立峰离开前,张爱国那里总算是给了一句痛快话,想着调职有望,尹立峰这心情也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当然,他也不傻,岳父愿意帮忙,那是因为张丽,所以,他便找了个由头,又跟张丽约了时间一起看电影。
张丽喜欢尹立峰,而且喜欢得极其霸道,张家上下也都知道这个。
当初尹立峰本来就在议亲呢,家里头的亲戚们也给他介绍了不少的对象,眼瞅着都快定下了,硬生生被张丽给搅和了。
后来尹副厂长也觉得张丽的家世是最好的,而且张家的家庭情况简单,张丽只有一个哥哥,这将来张丽嫁过来了,少不得要沾张家的光。
尹立峰本来不太愿意,可是跟自己的前程一比,所谓的情爱啥的,也都不重要了。
就这样,两家定了亲事。
天气越来越冷,苏向东家里弄了一个壁炉的事情,被苏二兰知道了,周末就带着几个儿女过来瞧个新鲜,顺便再蹭顿饭。
反正离得也不远。
“红娟在厂里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了,而且现在还是一个组长,这回分房子也有她的名字。”
提到了儿女们,苏二兰也是一脸的高兴。
老太太是被苏向南开车直接载到县里来的,因为是周末,所以苏建业也一起来了。
“这是好事儿,能分到多大的房子?”
苏二兰笑了笑:“跟红梅不能比,红娟能分到一套两居室,九十多平,虽然不大,可好歹有了自己的家,以后搬出来住,大人孩子也都能更清静一些。”
这年头,但凡是在厂子里上班的,就没有不为了房子操心的。
“红英现在怎么样了?”
“哦,她现在带初一还是初二,上回回来的时候跟我说来着,我也没记住。听说是当了班主任,一个月还能多两块钱。”
苏奶奶听着苏建业和苏二兰一会儿说这个孩子,一会又提到了那个,这脸上的笑容就始终没散过。
在她看来,孩子们都好好的,她这半辈子的辛苦也就值了。
苏小软和江红旗一起回来的,手上还拿着一个篮子。
“奶,你看我买什么好吃的了?”
苏小软把东西一一掏出来,一旁的苏二兰惊讶道:“哟,这是买着西式点心了?”
苏小软呵呵直笑:“也不算是买的,这份是我一个同学自己做的,不过这东西现在市面儿上可不好买。咱们县里应该是没有的,省城倒是有卖的,等下回我去省城了,多买几份回来给大家尝尝。”
其实苏小软拿出来的就是上回自己在省城买的牛角包,虽然她的超市里也有,但那不一样,毕竟现在这个年代的各种食品还是比较干净的,没有大量的添加剂,而且农药残留也少得几乎没有。
除了牛角包,苏小软还拿出来了一个完整的起司蛋糕,这个是自己超市里就有的。
超市收银台的正对面,就是点心坊,中点西点都有。
苏小软自己也想吃了,干脆就拿了一个整个的八寸起司蛋糕一起吃。
苏小软怕奶奶吃不惯这一类的点心,还特意在外头的供销社里买了二斤桃酥,二斤槽子糕。
“奶,您尝尝这个味道咋样?”
苏小软切成小块之后,第一个递给了苏奶奶。
苏奶奶用一个小铁勺搲了一块送到嘴里,舌头一抿,好像就要化掉了。
“嗯,好吃!不费牙,也不是那种腻人的甜。”
苏奶奶一说好,其它人都跟着乐,苏二兰也学着她的样子吃了一小口,脸上惊喜的表情格外喜人:“嗯嗯,好吃!这是啥东西做的呀?咋吃着像是面粉,又不像是面粉呢?”
苏小软笑眯眯道:“具体的我也不知道,等回头我问问同学,看她是咋做的,咱们也学一学,回头在家自己做着吃。”
堂屋里有壁炉,这木柴一烧起来,也不用一直盯着炉子,三四根木柴能烧好一会儿呢,暖烘烘的,大家围坐在一起,对于苏奶奶来说,所谓的天伦之乐,也不过如此了。
第526章 查清楚了(三更)
苏建业周一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回红星大队了。
苏奶奶没走,赵英子舍不得她,好说歹说,才答应多留两天。
赵红梅和苏小软都去上班了,老太太正好能帮忙看一看孩子。
周一晚上,苏二兰就黑着脸过来了。
彼时苏向东他们刚吃完饭,正收拾呢,见她过来,连忙问吃过了没有。
苏二兰回了一句:“吃过了,你们赶紧收拾吧,我有事想找向东帮忙。”
苏向东愣了一下,他调到县里来也不是一日两日了,二姑可从来没找他帮过忙。
“姑,出啥事了?”
苏二兰绷着脸道:“也不知道是哪个手段高的,故意针对咱家呢。红英原本就是初一的班主任,我那天不是刚说着一个月能多两块钱?结果今天一上班,那班主任的名头就没了,这个月眼瞅着都月底了,学校说班主任费也不给了,谁接手,就成了谁的,你说这不是欺负人嘛!”
苏向东听了也觉得不对劲,就算是换人了,这班主任费也应该是两个人按日子来分的,哪能都成了别人的?
这不是典型的自己干活,让别人挣钱吗?
不仅如此,苏二兰继续诉苦道:“还有红娟,本来在厂子里好好的,一直没犯过错,迟到早退的事儿从来没有她,而且她带的那个班产量也一直是数一数二的,结果莫名其妙地就让人撸了组长,听说原本保准的年底优秀职工的奖励也要没了,你说我听了这个能不着急?”
苏向东听出来了,如果只是江红英的班主任没了,那可能就是个巧合,或者是有人在学校里走了关系,想要把江红英挤下去,可是江红娟这里也出事了,那应该不是偶然。
“二姑,红娟姐的事到底是因为啥?厂子里头没给个说法?”
苏小软也知道江红娟可是连着好几年的模范呢,而且这组长也不是才当了一两天,又没犯错,咋说没就能没了?
苏二兰叹了口气:“关键就是这个呀,我是今天下班后才知道这个消息的,红娟也还没有找到领导那里去,只是跟车间主任交流了几句,可是车间主任说这是上头的决定,他也做不了主。你说说,这种车间掉换组长的事,还值得让厂领导班子来决定?”
苏向东若有所思。
苏小软也明白她们这是被人恶意针对了。
就江红娟只是一个车间里的工人组长,这么大点儿官,一般就是车间主任做主提名,然后再请上头的人签个字就结了。
没听说厂领导会直接决定车间里面小组长人选的事呀。
就好像是蘑菇厂,规模不大,可是具体在生产线上的事情,一般也不是苏建业决定的,底下有技术员有人事科,哪能事事都来请示他呀。
“这件事情我找人问问,看看是不是她们得罪什么人了。”
苏二兰有些无奈:“我问过她们两个了,都说没得罪过人,而且一直干的好好的,也不知道这是咋了,跟抽风似的,说没就没了。”
苏向东不是一个武断的人,眼下没有任何的迹象,他也不好把话说地太硬了。
“二姑,您先别着急,我一会儿去刘干事那里问问,看看纺织厂的领导是不是要有大变动。另外,我也打听一下最近纺织厂领导层是不是有什么事发生了,总不会无缘无故地就来这么一出。”
“嗯,你能上心就好,我也是没辙了。你说我和老江在纺织厂也算是干了大半辈子了,你说咋就摊上这种事了!”
苏奶奶年纪虽然大了,但是脑子还是很清明的。
“二兰呀,你先别急,让向东他们帮你打听一下,另外,接替了红英和红娟的人分别是谁,你知道不?”
苏小软敬佩地看了奶奶一眼,果然是反应迅速呀。
苏二兰把自己问到的情况都说了一遍,苏向东记下了名字,就打算一会儿出去问问。
苏小软则是听着张雅玲的名字有些耳熟,可一时想不起来了。
等苏向东穿好棉衣准备出门的时候,苏小软才一拍脑门儿:“我想起来了!”
苏向东回头看她:“嗯?”
“大哥,顶替了红英姐班主任的人叫张雅玲是吧?我知道这个人,她是张丽的堂姐,年纪不大,而且学历好像也不行,这种人也能进学校当老师?”
苏向东折了回来:“你仔细说说。”
“张雅玲这名字,还是有一次我从尹立峰那里听来的,当时他在跟我们会计科的一位同事聊天儿,还说他未来的大姨子刚刚退了婚,尹立峰想着给介绍对象呢,因为是要说对象嘛,所以尹立峰就说地详细了一些,今年十九了,初中毕业,以前在村小学里当老师来着,我忘记他说的是哪个村了,反正肯定是个小学老师,说是才刚调回县里没多久呢,我估计二姑说的这个张雅玲就是她了。”
如果是个凤呀花呀这一类的名字,那重名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可是像张雅玲这么有文化气息的名字,一般情况下可不好重名,最起码普通老百姓是想不出这种名字来的。
苏二兰补了一句:“对了,我听红英说了,学校的那个张雅玲年纪不大,还没结婚呢,而且一看穿戴就知道家里条件不差。”
苏向东点点头:“才十九了,如果以前教的是小学的话,那如果没有教育局那边的审批和考核,她是不可能到中学教书的。再说了,她自己才是初中毕业,怎么可能让她教初中?”
“对呀,所以说哥你把重点放在这个张雅玲身上查查就对了,哦,张丽的父亲不就是张爱国嘛,可是位领导呢,十有八九这是走了他的关系才进去的。”
苏向东不用她提醒,也想到了这一层。
要是这么看来,那江红娟突然被人顶掉组长的位置,估计也有张家人的插手。
有了方向,那查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两天后,苏向东带着苏小软一起去了苏二兰家。
“这件事情我已经让人查清楚了,现在过来呢就是跟你们说一声,张家有可能会找过来,到时候找你们想要私下和解,或者是许给你们好处,你们可要想清楚了,不能随便应。”
第527章 解决
张雅玲的事情的确是经不起查的,一个初中学历的人,有什么资格去教初中生?
而且这个张雅玲初中的成绩可以说是差得一塌糊涂,一个数学考二十几分的人,你让她去带一个班?
这不是在胡闹吗?
苏向东把这件事情隐晦地透露给相关领导之后,自然就引起了上面的重视。
这都不用查,一切都是明摆着的。
别的不说,就只是让张雅玲做了一套初三的语文和数学试卷,这两科加一起才考了五十多分,就这种水平,什么样的家长敢让她教孩子?
校长也懵了。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