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2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向南见怪不怪道:“没事儿,他们是去给齐家兄弟送粮食和木炭了。一会儿就去小楼那里找咱们会合。”
苏建业虽然觉得闺女做的没错,可是这心里头还是有几分不得劲儿。
那王兴长的也算是一表人材,他闺女可不能因为这个就给霍云霆戴绿帽子呀!
苏小软哪里知道她亲爹这乱七八糟的想法,毫无心理负担地上了王兴的车。
齐景贤和齐景仁两兄弟都在家呢,屋子里没有一点儿热乎气儿,一进来就感觉跟进了冰窖似的。
“怎么回事?不是给你们弄了煤吗?”
齐景仁耷拉着脑袋说:“几天前我舅家来人,把煤给搬走了。”
苏小软气结,这黄家人是不是也太过分了?
她扭头去看王兴,见他面色也是发黑,就知道这事儿不需要她开口,王兴一定会管。
“这不知好歹的黄家,我不是跟你们说过如果黄家找上门来,你们要告诉我吗?这大冬天的,你们屋子里连个炭火也没有,是想着冻死?”
第545章 欠收拾
齐景贤手里有钱,也有煤票,可是他暂时不敢再买煤了,就怕买了之后再被人抢了。
而且也就是这两天才没有烧炉子,晚上他们兄弟俩钻一个被窝,盖着两床厚被子,倒是不那么冷。
王兴气得脸都黑了,叉着腰在屋里转了一圈之后,就打发身后的人去弄煤来。
齐景贤刚要说不必了,就被王兴一眼给瞪回去了。
苏小软叹口气:“王哥不用让人去弄了,咱们带上来的这些东西里有木炭,这东西轻,而且平时放在蛇皮袋子里,外头也不显。”
这会儿一般人们都是买煤球过冬,很少有人会用木炭。
王兴喊了发呆的齐景贤一嗓子:“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拿洋火,再找些引火的东西来。”
齐景贤这才动了起来。
几人忙活了几分钟,总算是把炉子给烧起来了。
这一有了火,周围就有了热呼气儿,虽然这屋子一时半会儿还暖和不起来,但是几人围着这炉子坐着,倒也不那么冷了。
“你是不是傻?他来抢,你就不会找我,不知道找公安吗?你越是这样退缩,那些人越是不知好歹,早晚把你们兄弟俩赶出去讨饭,他们把这间屋子也霸占了。”
苏小软微微点头,王兴的话很有道理。
有些人就是欺软怕硬,再加上这兄弟俩年纪又小,黄家人多势众,自然就可着他俩来欺负了。
“王哥,黄家人,还得麻烦你出面才行。实在不行,就找人打他们一顿,断他一条腿,他就知道疼了。”
齐景仁吓得眼睛瞪了瞪,没敢说话。
王兴倒是觉得苏小软这话说地没错。
有些人就是不知好歹,欠收拾!
得了一千块钱,还不知道耷拉着脑袋做人,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齐景贤怕这件事情再闹大了影响王兴,连忙道:“也没那么严重,王哥,别再因为我们的事影响到了您,不值当的。”
“闭嘴吧!”
王兴就见不得他们两兄弟这样子,说得好听些叫好欺负,说得难听些就是孬!
苏小软其实也能理解齐景贤的心思,他们现在无依无靠的,再加上齐爷爷的事情,身边的人都远着他们,恨不能昭告天下说跟他们没有关系。
这兄弟俩也是怕了,不想再因为齐家而连累了别人。
“这件事你们兄弟俩就别管了,我这次过来给你们带了一些粮食,有玉米面和白面,还有一些小米,你们会做吗?”
齐景贤点头:“会的。”
苏小软给他们兄弟俩带的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太贵重的没有给他们留,因为她知道她给了,他们也不会收,而且他们兄弟俩手里有钱,也不需要她过多地给予物质上帮助,最主要还是让他们知道,要好好活着,一切都还是有希望的。
齐景仁抹了把泪道:“苏姐姐,谢谢你,我们收到爷爷寄来的信了,知道你给爷爷寄去了好多东西,如果不是你,爷爷这个冬天怕是就要难熬了,谢谢苏姐姐。”
“不用跟我这么客气,你们兄弟俩也要好好的。”
王兴见不得这种哭哭啼啼的场面,一脸不耐烦道:“明年出了正月,我给你安排一份临时工,你也别急着拒绝我,我只是负责把你弄过去,至于你能不能做好这份工作,能不能转正,就看你自己的了。”
齐景贤的眼里闪过一道光,有工作了,那就可以领到票补了,那他们的生活就不至于如此地窘迫了。
他们现在虽然有钱,可是没有票,比如说煤票,他们有限,如果想不用钱就换到煤,只能去黑市,那价格可就高多了。
“谢谢王哥,我一定好好干,也谢谢苏姐,以后有机会了,我们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苏小软没把这话当回事儿,她现在也不缺钱,而且帮他们就是出于自己的一点儿良心,可没指望着非得要回报呢。
二人在这里待的时间不长,就去了小楼那里。
王兴下了楼之后,就安排人去警告黄家人一番,顺便再把他们抢走的煤球和粮食都弄回来。
虽然现在苏小软给弄了一些木炭过来,那也顶不了多长时间的,王兴刚刚就注意到了,两个孩子的手都生了冻疮,齐景贤的手上都化脓了。再这么下去,就算是能熬过这个冬天,也得落下一身病。
他们二人到小楼的时候,苏建业正领着两个儿子干活呢。
苏向南的车上是拉着一些木柴过来的,苏建业把一楼客厅的壁炉给点上了,然后就招呼着两个儿子开始清理屋内的一些东西。
有些东西被人恶意损毁了,比如说二楼主卧的一个梳妆台就被人把抽屉给弄坏了,苏建业会一点儿木工活,也幸好带了钉子锤子的,在上面敲敲打打,修补一下。
苏向南和苏向东两人负责把一些屋子里的家具给摆正,有的柜子门扇都掉下来了,还得修整好。
王兴没下车,跟苏小软约好了时间中午一起吃个饭。
苏小软知道他不差钱,自然也乐意宰他一顿。
“对了,王哥,年前我就不再过来了,等明年的展销会,我们县服装厂和蘑菇加工厂的事情还得拜托你多帮帮忙呀。”
“放心,哥都记在心里呢。”
苏小软道了谢,目送王兴离开后才进了院子。
苏小软现在又不住在这里,也不想跟这里的人打招呼,干脆就把大门给关上,里头也拴好了。
“软宝回来了?你去看的那两兄弟咋样了?”
“不太好,王哥这会儿应该是去安排了。”
苏小软简单地说了一下黄家人办的事,一旁的苏向南气得破口大骂:“连两个孩子的东西都抢,真不要脸!这大冬天的,没有煤炭,这不是想要两个孩子的命嘛!”
苏建业也是唉声叹气:“这两个孩子也是遭了罪了。不过也幸亏是遇上了你和小王这样的好心人,最起码,能先安稳地过个年了。”
“爹,这觉得这小楼咋样?”
苏建业心里头那叫一个高兴呀。
“好!这么好的房子,真地就只花了三千块钱?是不是也太便宜了呀?”
第546章 给你自己当嫁妆
三千块买处宅子,这要是搁在高县,那绝对是当了冤大头,让人给坑了。
可问题是这里是省城,而且这宅子虽然旧了些,但是总体还是很不错的,地方大,而且院子也宽敞。
苏建业自以为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这样的宅子,三千块还是买地便宜了。
苏小软笑了笑:“什么也瞒不过爹。”
苏小软就把齐景贤两兄弟的处境说了一遍,还说当初自己和王兴联手压价,就是为了让黄家人受到教训,同时,也是为了齐家兄弟的将来。
“我知道这钱是给的少了,所以这不是才想着给他们两兄弟送些东西嘛。哦,我之前往北疆寄的那些腊肉、粮食和棉衣,都是给齐爷爷的。”
苏建业听到这里就塌实了。
到底是个实在人,见不得占别人便宜的事。
“这样就好,那往后咱们能帮还是要多帮一些,毕竟这宅子咱们也是沾了人家的光。”
“我懂。”
苏小软也没避着两个哥哥,直接就问:“爹你带了户籍证明不?”
苏建业愣一下:“我带那个干啥?不是有介绍信吗?”
苏小软嘴一撇,少嘱咐了一句,结果就没带。
“我想着把这宅子过户到你名下呢,你没带这咋办?要不等明年再来的时候,你记得带上,我把这院子过到你名下。”
苏建业吓一跳:“你过户给我干啥?我不要!”
苏向东和苏向南二人相视一眼,然后齐齐地看向了苏小软。
“爹,我以后也不一定在这里住,过到你名下不是方便吗?”
“别说了,这是你靠自己本事挣来的钱,自己买的房,我不要。”
没等苏建业对两个儿子说什么呢,苏向南就先表态了。
“就是,软宝,这是你自己挣的钱买的,就该着是你的。咱爹是蘑菇厂厂长呢,也不能在这里长住呀,就在你名下挂着吧,以后给自己当嫁妆,多好!”
苏向东也点点头:“向南说的没错,你自己挣的钱买的,就自己留着。我和向南虽然挣的没你多,但是好歹都能养活自己,咱们家也不兴兄弟阋墙那一套,弟弟妹妹都是一样的,你自己有本事,就该着留下自己得的。”
苏建业看两个儿子都没有想着贪妹妹东西的意思,满意地点点头:“他们两个说的没错,软宝呀,你就是太孝顺了。这宅子既然是你买的,那就留着以后当嫁妆,谁知道以后霍云霆会不会复员调回来呀,到时候有个落脚处也挺好的。”
苏小软不说话了,她也看出来了,自己说服不了他们。
算了,就先这样吧。
不过这处宅子的确是挺好,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她爹才不愿意接手。
苏小软又想到了自己之前买的那处小院,那里比这可小多了,不仅院子小,屋子也小,而且还是平房。
苏小软心里有了决定,就想着等明年再来的时候,把那处小院子过到苏建业的名下,这样,以后自己万一随军了,爹娘在这里收房租也方便。
中午,王兴又开车过来接了他们四个去国营饭店吃饭。
苏建业和苏向东一人喝了两盅,不多,不耽误下午干活。
苏向南因为下午还要开车,所以滴酒未沾。
王兴对苏向南还是特别满意的:“你这样不错!既然是开车,就是不能大意的。”
“嗯,我们队长也是天天唠叨,开车时不能喝酒,不能走神,更不许我们疲劳驾驶。我们也都明白,是为了我们自己好。”
现在的路并没有十几年后那么好走,有些山路很窄,稍一大意,就有可能翻车了。
王兴又跟苏小软商量了一下关于明年供货的事,苏小软觉得她给王兴供货的机会也不多了,点头就应下了。
苏小软手里头的好东西还有不少呢,只是三楼的家电数码,基本上都拿不出来,不能用呀!
这个年代倒是有冰箱了,但是那冰箱明显也不是这种样子的,她也不敢拿出来让家里人用,就连电暖器,她都不敢拿出来。
差距太大了。
虽然大件儿不好拿,但是一些小东西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比如说这种电热宝,就是手里拿着用的那种。
苏小软拿出来了几个,其中一个就是给老太太用来捂手的,年纪大了,冬天畏寒,用这个就挺好。
他们早上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苏小软就特意给苏建业塞了一个,她自己用了一个。
半路上苏建业给苏向东用了一会儿,苏向东还一个劲儿地夸苏小软想的周到,不过也只是用了十来分钟,就又给了苏建业了。
他们把家里收拾地差不多了,又出去买了一趟东西,那是真地大采购呀。
省城的百货大楼和供销社里的东西比县里可齐全多了。
他们尽挑着县里头没有的东西买。
苏小软则是去了糕点铺子,买些能放的点心带回去,年前走礼用。
四个人满载而归。
到家天又黑透了。
赵红梅早早地就做好了饭,现在都在灶上温着,只等着他们回来呢。
到家第一件事,自然是先缷货。
这事儿也不用苏小软帮忙,家里头爷儿仨就干了这点儿活了。
赵红梅看着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别提多高兴了。
苏奶奶看着那漂亮的糕点盒子,也觉得欢喜。
“奶,这两盒等再晚些就给二奶奶和三奶奶家送去,咋样?这里面的东西可以放好久呢,不容易坏。”
“行,软宝有心了。”
苏建业兴冲冲道:“省城的东西真多,红梅,我都看好了,等明年咱们要是搬到新房子里去,就到省城买些家俱回来,人家那个家俱是真好看,特别是那沙发,我还坐了坐,软乎得很呢。”
“好,买。”
家里头现在也不缺钱,赵红梅自无不应。
苏奶奶笑道:“我听说还有那种啥床来着,说是那垫子特别软和,你们到时候也买一张,睡着肯定是比炕舒服。”
赵英子也高兴,家里头现在买什么东西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家里需不需要,实不实用,不再是以前的有钱没钱了,这日子过的真是太有奔头了!
第547章 热闹起来了(三更)
苏小软领了工资,又盘算着放假前应该还能再领一回奖金,过年肯定是花不完的。
赵红梅已经不去厂里了,明年夏装的几个稿子都已经出来了,而且厂里头也通过了,样衣的话,明年开春上班后才准备弄,现在主要就是卡在面料上了。
赵英子也带着孩子就在红星大队住下了,老苏家又热闹了起来,只是可怜了苏向东,因为家里头没人做饭,也没老婆孩子热炕头了,干脆就一天三顿在食堂里吃,晚上回家后,就用上软宝给买的那种简陋的电暖器,炉子都不用生了。
腊月十六,县里的好多厂子都放假了,因为连着两天的大雪,路都没法走了,有的厂子的存车棚以及那种临时工棚都被大雪给压塌了。
服装厂也放假了,当然也发了一笔不小的奖金。
今年过年,苏建国一家子都不回来了,就连苏向前也因为要值班,所以不能过来,苏奶奶一下子就觉得这个年过得有些清静了。
好在,先前收到了苏建民的信,今年过年他们一家子都会来的。
自打苏建民补上了养老钱之后,现在也是一个月给老太太五块钱的养老钱,因为月月寄太麻烦,所以就是半年寄一回,一回寄三十块钱。
这钱对于现在的苏奶奶来说,也并不希罕了。
但这是孩子们应该孝敬她的,再少,她也不会说不要。
她知道苏建民两口子都是工人,现在的苏胜利也是工人了,一家的收入不少,不至于养不起她这个老太太。
车站的排班表早就出来了,苏建军今年三十儿要值班,老太太也没有什么不高兴的,都是工作嘛,当老人的也得支持,总得有人留在工作岗位上不是?
苏向阳带着媳妇孩子,腊月二十就住进红星大队了。
苏向阳现在有自己的小院子,虽然只有两间正房,但是一家三口住,足够了。
没办法,厂子里分不下房子来,像他这样能得了一间小院子自己住的,那已经是相当让人羡慕了。
苏向阳主要是想念小叔家的饭菜了,自己家怎么折腾都没小婶做出来的好吃,所以一放假,东西收拾齐备了,带上老婆孩子就回来了。
苏向阳一看到西堂屋里竟然还弄了一个壁炉,可把他给稀罕坏了。
“这东西可真好,又暖和,而且这屋子里头还不呛。我感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