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向南跟宋月简单地介绍过自己家里情况。
起初宋月觉得苏家这么大的家族,那规矩一定很多。
可是没想到,长辈们都这么好说话,特别是准婆婆,更是和蔼得很。
李晓晓拉着她的手道:“别怕,咱娘是个性子梗直的,也是热心肠,大嫂就是自小在苏家长大的,咱们家条件还是可以的,只要你家提出来,不是太过分的,都能办到。”
宋月脸一红:“二嫂快别这么说,我们也没啥条件,当初看上向南,主要也就是图他这个人。”
这话说的声音很低,一旁的赵英子咯咯笑道:“小宋说啥,我可没听着,再说一遍图我们向南啥?”
这番话打趣得周围人都在笑,宋月的头垂地更低了。
郭玲玲笑道:“这还不好意思了。我是你堂嫂,等你们结婚的时候,怕是赶不过去了,回头给你置办些东西邮过去吧。”
赵英子也频频点头:“还真是这样,我们怕是都过不去,不过娘应该是要过去的,你跟向南说,争取下回过年的时候赶回来,咱们一大家子人一起住几天,吃上几顿饭,也带你认识一下亲戚朋友的。”
宋月红着脸点了头。
反正来都来了,还有啥不好意思的?
苏向南的时间比较赶,主要是从京都赶回去还得坐两天两夜的火车,太远了。
苏小软想说可以让他们坐飞机,但是被苏向南拒绝了。
“坐飞机倒是快,可是我们那里没有机场,我还得再在当地想办法倒车,又不熟悉,反倒是更麻烦些。还是坐火车吧。”
赵红梅叹口气:“那就坐软卧,你们路上也能舒服一些,到时候多带些禁放的吃食,也免得吃不好喝不好的。”
苏向上狗腿道:“婶子放心,火车票的事交给我就行了。”
苏小软笑了笑:“咱们家有那老字号的火腿肠呢,让他们带上,这东西能放半年呢,只要包装不打开,就坏不了。再煮上一些茶叶蛋带着,吃的时候用热水泡一泡就成。”
赵英子点头:“软宝说的对,我看行。别带馒头啥的了,之前软宝不是说自己做出面包来了?给他们带这个正合适,这东西放凉了吃也正好,而且也不会硬。”
苏小软点头同意,反正面包机在她空间里呢,今天晚上就做出几个来,让大家伙都尝尝。
第二天苏奶奶吃到了新鲜的面包,还不住地点头。
“这热乎的好吃,凉的似乎更好吃呢!”
赵英子道:“是吧?我也觉得凉的更好吃呢,而且软宝还往里头加了葡萄干和核桃仁呢,味道又香又甜,等向南他们走的时候,带上几个面包就挺好。”
赵红梅深以为然,这东西放在袋子里封好了,不会变硬,吃的时候也不需要加热,太方便了。
宋月看到苏家人这么细心地为他们张罗,说不感动才是假的!
苏胜利也趁着人多吃了两口,别说这味道还真不赖,比国营店里卖的那些面包味道也不差!
当然,苏胜利其实也没吃过几回,主要是舍不得,太贵了。
他倒是没想到苏小软这么厉害,连这种东西也能做得出来。
“软宝,你这面包做的是真不错,等我和我爹他们回去的时候,能不能也给我们做几个?”
苏胜利说完,又有几分不好意思道:“这东西外头卖得不便宜,家里头孩子也是没吃过的。”
第723章 父女商定(三更)
苏小软笑了一下,不甚在意道:“这有什么难的,等你们上火车时,也带上几个,路上自己吃也行,带回去给孩子吃也行,现在天气冷,三四天是放不坏的。”
苏胜利的本意就是想着能白得一些好东西,眼下见苏小软好说话,自然是又高兴地恭惟了几句。
苏小软也不是在意他哄不哄自己,只是单纯地心疼那两个没来的小侄子罢了。
王小梅笑道:“那可真是谢谢软宝了。你是不知道,夏天的时候,你给寄去的两件那个海啥的背心,两个孩子都高兴走了,一蹦一跳的呢。”
苏胜利插了一句嘴:“那叫海魂杉。”
“哦哦,就是那个,我这年纪大了,记不住名字。我代孩子们谢谢你了。”
“三伯娘不用这么客气,咱们离得远,不能常常见面,只是偶尔我给侄子们买衣服的时候,也就想着一并买了,但是不能保证大小是否合适。”
“合适,怎么不合适了!”
其实,苏小软买的那两件背心都是有些大的。
可是这对于现在普通家庭来说,孩子的衣服就是要买大一些的,这样以后还能再接着穿。
衣服大一号的时候穿一年,正合适的时候再穿一年,小一些的时候再将近一年,这就能挺过三年去了。
苏小软岔开了话题,其实如果不是赵红梅提醒她,她也没记住给苏胜利的两个孩子买衣服的。
说到底都是亲戚,就算是离得远,血缘关系也是在这儿的,而且小孩子无辜,又没有做错什么事,她应该把格局打开才对。
苏小软虽然对苏胜利和他家的孩子没有什么感情,但终归是亲戚,而且每年还是要一起过年的,而且她这么做,也等于是能让奶奶心里头更舒服一些。
苏小软知道奶奶的性子,虽然嘴上时常埋怨老三,但是也并非真地就对这个儿子没有感情了。
况且苏胜利他们兄妹几个打小没有长在奶奶身边,奶奶对这几个孩子还是有几分喜欢的。
不管苏胜利人品如何,苏小软在意的只有奶奶。
所以,她损失一些小钱钱,但是能换来奶奶舒心快活,也值了。
等到苏建民他们一家子走的时候,苏小软不仅给做了坚果面包,还给做了几个牛角包,只不过这种面包凉的总归是没有热的好吃,也就是让孩子尝个稀罕吧。
苏建民他们前脚走,苏向北和宋月后腿也就要走了。
苏向上给他们买了两张软卧票,苏小软给他们准备了一大袋子吃的,面包、肉松蛋糕都有。
苏小软趁着苏向北下来跟家人告别的时候,给他塞了两个盒子。
“二哥结婚的时候也有,我给大哥大嫂也都补上了,现在你要结婚了,跟他们一样,一对儿情侣手表,如果三嫂要是不满意,等以后你们来了京都,我再给你们换一对。”
苏向北打开盒子匆匆扫了一眼,满脸感动之余,更多的还是兴奋。
“大哥二哥一直说软宝是个小富婆,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了。谢谢好妹妹了!等我再努力两年,我一定也可以进军校的。”
“好,我等着三哥!”
苏向北的学历在这里摆着,部队里有这个学历的人可不多。
只要苏向北努力,不犯错,早晚的事儿。
苏建业和赵红梅的心情是格外激动,不仅仅是因为这回见到了向北,更重要的是他终于也要结婚了,这么一来,四个儿女,都有了归宿,他们也就能放心了。
最后就只剩下苏向南一家子和苏建业了。
苏建业没有跟苏建军一家子一起走,主要是舍不得跟老婆孩子分开呀。
电话联系了苏向磊,让他先在厂里盯着,有什么要紧事就打电话,没有要紧事,他就打算待到过了正月十五再回去。
苏小软又带着他来了一趟京郊。
“这里是腾县,离京都最近的一个县了。如果手续顺利的话,爹你回老家之前,这里就会过到我的名下。”
苏小软说着,还抬手比划了一下。
苏建业内心的震惊可不是假的:“这么大一片地都是?”
苏小软点点头:“爹你是知道我的性子的,我但凡有想做的事,就一定会加快步伐。食品加工厂听起来好像是有很多,可是接下来我要做的,至少在京都是没有的。爹,我真地希望你能尽快跟老家那边协调好。估计月底,这里就要动工了。”
苏建业内心也是有些激荡的,他是男人,怎么可能会没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他原本以为自己在蘑菇厂就已经算是事业有成了,现在站在这里,他才发现,天地之间是有多宽广,当你以为自己到达山顶的时候,才发现远处层层叠叠不断,自己的渺小再一次被证实。
如果来到这里,那就等于是一切重新开始,没有苏国安等一众兄弟们帮衬,没有侄子外甥们可以跑腿儿,他真地可以吗?
虽然心中仍有顾虑,但是面对女儿期待的眼神,苏建业还是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干!我回去就安排。”
苏小软欢喜得就要蹦起来了,“太好了!我就知道爹会想通的。”
苏建业一脸无奈道:“你呀,现在还怀着孩子呢,小心一些。”
苏小软现在不上课,大学的作业也不多,不过苏小软最近在学习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技多不压身嘛。
正月初七,几家店都陆续开业了,不过现在的客流量都不大,毕竟刚刚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吃得好一些,所以也不会急着去饭店里改善一下生活。
过了正月初十,早餐的生意就明显好转了起来。
正月十三,赵英子和赵红梅一起在家里做元宵。
苏小软不会弄这个,她只会吃,而且不管是炸的还是煮的,她都喜欢。
她现在虽然不住在四合院,但是每天白天都会过来,吃过晚饭才会回去。
还是霍老爷子心疼她,天天派车接送,省得再有什么意外。
霍云霆老早就去报道了,他可没有苏小软那么好命,不可能要拖到正月十六才开学的。
“你大伯娘昨晚上过来了一趟,让你这几天有空去她那里做个检查。”
第724章 行动了
丁心兰把所有的检测结果都看了一遍。
“嗯,挺好,孩子发育的也很好,不过你目前有点儿贫血,多吃些补血的东西,回头我给你开个单子,让你娘照单子给你做。”
“谢谢大伯母。”
“客气什么,对了,除了补血之外,还得记得多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或者是我直接给你开两瓶维生素吃也是可以的,这东西不算是药,没有副作用。”
“那好,就听您的。”
苏小软现在的肚子已经有些大了,冬天穿得又厚,看着她更显得雍肿一些。
霍香凝和赵英子陪她一起来的,之后拿了药,一起去了四合院。
霍云雷也在,专门等苏小软呢。
“师傅的中医馆要开张了,我打算每个周末都过去帮忙,如果平时的课少,也会过去实践。”
“好呀,这是好事。什么时候开?我让人送上一对花篮过去。”
“正月十七,牌匾已经做好了,叫济生堂,还是以前的名字。”
老牛头以前祖上传下来的产来,只是后来那牌匾被人为地损毁了,所以还得重新定制。
听说老牛头祖上还有一块牌匾,是前清的皇帝赐下的,据说是因为治好了某位贵人的顽疾,皇上龙颜大悦之下,才赏赐的。
不过那块牌匾到底还在不在,就不知道了。
老牛头没提过,主要也是不想再给自己惹麻烦了。
而好些人都说当初医馆被砸的时候,那牌匾就已经被人给弄坏当柴烧了。
苏向南和李晓晓都是正月十七开学,所以苏向上给他们定了正月十六大早上的票,这样晚上就能到省城,只是可能休息不太好了。
“二哥,二嫂,就只有你们在省城,身边也没个帮衬的,你们要是遇上难事了,记得来电话。如果来不及,也别觉得不好意思,就去找王兴和谢文同志就好,大不了回头咱们再重谢他们。”
苏向南抱了抱自己的妹妹:“哥心里有数呢,倒是你,摊子支地这样大,你也小心一些。别让人算计了。大事还是要多听听长辈们的意见,别太有主意了。”
“知道了。”
苏小软说着,又有些舍不得了。
李晓晓也舍不得,实在是苏家人之间的感情太好,尤其是他们娘家那边时不时还有一个李彩虹跟着蹦跶,她就更觉得苏家人这样的感情难得。
况且她跟苏小软几年的同学情谊呢,也舍不得分开。
“这些玩具我挑了一部份让你们带回去,余下的,我连同娘和大嫂给做的衣服一起寄过去,这样你们路上也能省点儿心。主要还是要照顾好孩子,东西丢了不怕,千万把我小侄子照顾好了。”
刚刚还在感动着的李晓晓瞬间就清明了起来:“瞧你这话说的,孩子好像不是我生的似的。”
瞬间,在场几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拜别了奶奶之后,苏建业和赵红梅一起跟着送他们去了车站。
虽然是孩子们大了,也有出息了,但是做为母亲的赵红梅,还是舍不得,眼瞅着孩子们坐上了火车,赵红梅这眼眶就有些酸。
一旁的苏建业揽住她的肩膀:“别难过,孩子们都是有好前程的,等以后毕了业,会有时间多在一起住住的。”
这话也就是安慰一下,事实上,真毕了业,大家都更忙碌了,最起码没有寒暑假可放了呀。
苏小软一个人当然是不可能盖起一个厂子来的。
这个时候,人脉自然就相当重要了。
除了有霍云霆帮忙介绍过来的一些退伍老兵之外,还有苏建国给推荐的一些人手,苏小软又请了以前的一位建筑方面的老教授帮忙画了设计图,从顶到地底都给安排了个遍,这才满意。
光是设计图,就耗了小半个月。
从通风换气考虑到了消防设施,从地下的排污管道,又考虑到了仓储的一些必备条件,总之,这一个食品厂的厂房设计图,让老教授看到了苏小软就觉得这活儿得涨价。
太亏了!
除了厂房,还有宿舍。
苏小软考虑到了目前的实际情况,就跟教授商量了一下,把每间宿舍的占地都扩大了一个平方,这样如果是夫妻两个同住一个单间的话,这房子丝毫不会拥挤,能放得下大衣柜,也能放得下一些锅碗瓢盆。
老教授看苏小软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你还为他们考虑得这么周到?”
苏小软愣了愣,摇头失笑道:“也不完全是为了他们考虑。主要是宿舍宽敞一些,咱们其实并没有什么损失。而且我想着是如果住普通的员工,那么可以安排八个人,这样的话,还有地方可以放柜子,免得到时候宿舍里再发生一些纠纷,同事之间相处得太糟了,也不利于厂子的生产。”
这话听起来好像有道理。
但是老教授却并不觉得她都说了实话。
苏小软当然是没说实话的。
她想的是以后肯定还要加强学习,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素质上的,现在人们的普遍学历都太低了,甚至好多人都是没上过几年学的,所以她还计划在屋子中间放上两张桌子,就类似于学样课桌那样的大小,两张一并,到时候也可以方便员工们学习。
别看现在各行各业对于学历和技术的要求并没有很高,可是实际上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差异。
更重要的是,以后宿舍可以单独隔出一个一平米左右的洗浴间来,丝毫不影响员工入住。
所以,苏小软这也算是未雨绸缪了。
光是基础建设这一块,花费就不是小数,一万块钱好像是还没怎么用,这钱就没了。
好在苏小软不怕,她早就有了一个计划总投资,眼下这才到哪儿呀,还没进设备呢,到时候的花费更大。
而且苏小软身后还有几家店源源不断地给她积攒资金呢,所以并不怕。
苏小软和赵英子两人神神秘秘地念叨了一晚上之后,赵英子就把她和苏向东所有的存款都拿出来了。
数目还不小,竟然有一千多块呢!
“大嫂你不用往里投钱,我和爹都已经商量好了,到时候再把具体的股份书给到你们,这个你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