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292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292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小软现在虽然是出了月子,但是还得上课呢,而且之前请了那么长时间的假,怎么着也得把课业补回来呀。
  苏小软没指着非得弄个优秀毕业生,也没想着考研究生,可是毕业证得拿到手呀。
  现在的苏小软当真是忙到飞起,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刚刚满月的小福宝,基本上都是赵红梅和霍香凝在帮忙带着。
  赵红梅现在晚上就住在文澜院,白天她去上课,有时候还要去服装厂里学习一些新的机器的使用,但是都不累,晚上回来就帮着带带孩子,所以苏小软现在可以全心全意地学习了。
  五月底,苏小软筹建的工厂终于有了一些进展,原材料都已经到位了,现在正在紧张地面试工人。
  想要进厂的人太多了,厂子现在定的基本工资是二十块,然后还有奖金和补贴,只要你正常上班,不偷懒不违纪,那一个月下来能拿到手的钱大概就是三十五块左右。
  这是普通工人的工资标准,而组长、车间主任等小领导,起步工资就比工人高了三块钱,奖金和津贴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肖然仍然是做技术总监,全厂下来,除了厂长苏建业之外,就属他的工资高了,一个月一百零六块,而且还给他提供一间单人宿舍,肖然的妻子被安排到了厂子的食堂工作,一个月也能挣三十块钱。
  这两口子现在别提多兴奋了。
  以前在红星蘑菇厂,肖然的工资在厂里那也是排第二,只不过没有这么多,而且这里的福利比红星大队更好一些,一百零六是肖然的基本工资,再加上了奖金和津贴,肖然估摸着自己能拿到一百三十块。
  想想这个数字,肖然就想笑。
  这么好的日子,前几年哪敢想哦!
  肖然的妹妹也被他弄到京都来了,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做工,既能照顾她,又能管着她不能乱处对象。
  苏向青和姚望也都分到了单人宿舍,苏小香被苏建业给安排到了库房,主要就是做记录,但凡是出库入库,都得需要盖章的条子,要不然容易出乱子。
  苏向青则是进了车间,先从普通的工人做起,如果做得好,再提拔成组长。
  至于小水,则是被苏小软托关系给扔进了技校学习。
  小水是一万个不乐意的。
  他自己知道自己是个啥水平,如果真有那个脑子,他也想考大学的,但是很显然,他不够聪明,中考的时候就没有考上一中,虽然吊车尾考上了二中,但是他觉得自己念了也是白花钱,所以就没去。
  这回跟着一起来,还以为自己能进厂挣钱了,没想到又被丢进了学校。
  小水想不明白,苏小软也懒得跟他解释,倒是赵红梅找了个机会跟他聊了聊。
  “你还小呢,这个年纪正是学东西的时候,学个一技之长,将来走到哪儿也不会饿肚子。”
  小水抿了抿嘴:“可是我不知道应该学啥。”
  “所以你小姑姑才说明天带你去学校看看,如果有你感兴趣的,那就学,如果没有,就听你小姑姑的,她让你学啥你就学啥。”
  这话简单粗爆!
  偏偏小水就认这个。
  “成,我听小姑姑的,只要小姑姑不嫌弃我就好。”
  “傻小子,能进技校是多少人盼都盼不来的呢,你可以珍惜这个机会,你是念过书的,想学啥不还简单?”
  小水被说服了,那就学吧!
  到了技校,小水就被眼前的这些东西给弄迷糊了。
  技校里真是什么专业都有。
  有车床、电焊、电工、炒菜等等,都是小水以前都不知道的。
  他一直以为这些进了厂以后找师傅教就可以了,没想到还有专门学这个的学校。
  其实在省城也有一家技校,高县那边也在筹画着建技校呢,只是小水不知道而已。
  最终,小水选了电工。
  苏小软觉得可以,电工这碗饭,能让小水吃一辈子,只要他自己肯学,将来的日子不会差了。
  “小姑姑,我学了电工后,是不是就可以进厂子里工作了?”
  苏小软摸了摸他的头,没说话。
  她可不准备让小水进工厂,她想的是让小水以后能进电力局才是最好的。
  电力局的各方面福利待遇都是顶尖儿的,而且这还是技术工种,轻易不会有辞退那一说。
  “好好学吧,等你学成了,我们再说。”
  “好。”
  小水就以为小姑姑答应了,他来京都就是奔着她来的,如果小姑姑不要他,那该多难受呀。
  小水刚到京都来没几天,就被苏小软扔进了技校,他没想到的是,晚上又被拉着去恶补了两个月的初中课程,后来又莫名其妙地参加了一次考试,然后就换了学校,成了一名中专生了。
  小水上中专学的专业,仍然是电力。
  等小水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人还是懵的。
  他是咋参加的中考呀?
  啥时候给他报的名?
  小水甩甩头,是不是没睡醒?
  苏小软见不得他这副傻样子:“行了,这都是真的,你赶紧给家里打电话,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第736章 平安福食品厂
  小水是回高县参加的中考,现在可没有异地中、高考那一说。
  不过小水是被京都这边的货车司机给拉回的高县,到了地方就被人安排进了招待所,休息一晚上,第二天直接参加中考。
  这效率,不得不说,也就是苏小软才有这本事了!
  小水在高县待了四天,除了中考之外,就是回去了一趟,看看爹娘,没啥事儿就又回来了。
  结果现在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心里头多少是有些不敢信的。
  苏小软对小水还是有信心的,这孩子脑子不算是太笨,可有的时候可能会有些轴,初中的知识掌握地也还行,但是绝对不是能考上大学的那一种,所以苏小软才给他选了中专。
  而且现在这中专学历还是很硬实的,只要能拿到毕业证,那工作的事情就算是稳了。
  苏小软当初把他扔进技校,主要还是想要让他意识到自己到了社会上没有一技之长,连个吃饭的手艺都没有,只靠着干苦力,是很容易被人挤下去的。
  进工厂当工人,这当然是很多农村人的梦想,可问题是,这工人也分普通工人和技术工种呢。
  技术工人不仅工资高,而且工作还轻闲,受人尊重,比普通流水线上的工人可好太多了。
  不得不说,苏小软是真心疼小水,真地希望这个孩子以后能有个好前程。
  虽说现在看似做生意也能挣大钱,在外头做工也能养活自己,但是对于那些家庭条件还不错的女孩来说,还是更愿意找一个工作稳定,特别是有着铁饭碗的对象。
  小水考上了中专,因为是初中直接考的中专,所以要念四年,有的专业还要念五年;如果是高中考上的中专,那只需要念两年就好了。
  小水考上了中专,每个月有十二块的生活费和两块的助学金,加起来就是总共十四块钱。
  这笔钱并不够小水在学校的花用。
  学校食堂的饭菜也算便宜了,一毛钱的米饭再加上三毛钱的素菜就能吃得特别饱了,荤菜也不过才五毛到一块钱左右,总之就是很便宜。
  一天下来,小水的生活费大概就是一块多。
  原本小水的想法是一天只吃食堂的馒头或者是米饭,然后配着自己家的咸菜,这样他一天有三四毛就能够,一个月下来,他手里还能剩点儿钱。
  可是苏小软说他还在长身体,这会儿不能太委屈自己了,就提出来让他勤工俭学。
  现在这个词还有些新鲜呢。
  小水开学前在厂里打零工,苏小软总共给他开了五十块钱,有这笔钱贴补着,再加上学校给的,能让他在学校吃两三个月可口的饭菜了。
  可是两三个月之后呢?
  苏小软就让小水每个周末都到店里去帮忙,洗菜擦桌子、涮碗扫地搬东西,总之就是让他打工赚钱。
  小水觉得这样也行,反正周末闲着也是闲着,他又不爱出去玩,这样能帮到小姑姑的生意,自己也能有钱拿。
  苏小软虽然喜欢小水这个侄子,但是绝对不会惯出不劳而获的毛病来。
  而且她也料准了小水不会想着往她这里来讨好处。
  毕竟以前在乡下时,小水得了好吃的,也不会白要,不是给帮忙砍柴,就是帮忙打猪草,干的活可多了。
  如今他到店里帮忙,苏小软给他付工钱,这也算是公平交易。
  “除了周末,如果你假期里不回去,就在我店里干活,我也不会亏待了你,寒假暑假都加起来,能赚不少钱了。”
  小水笑嘻嘻地点头:“嗯,我听小姑姑的,我就知道小姑姑是最聪明的。”
  苏小软笑了一声,摸摸他的头,这寸头剔得还有些扎手了,最主要的是这小子长的比她还高了,她想要摸摸头,不像是小时候那么随意了。
  “如果不回去,就得常给家里写信,知道不?”
  “嗯,我每个月写两封呢。”
  苏小软点点头,“也别太累了,学校那边才是重点,一定要多学东西,知识和技术学到了自己手里,别人怎么也拿不走的,以后你走到哪儿,都能受人尊重,也饿不着。”
  “嗯,小奶奶之前也说过这话,我都记着呢。”
  小水除了周末过来干活之外,节假日也会过来,就这样,小水四年的学校生活费,基本上就凑地差不多了,而且还是伙食很好的那一种。
  苏小软当初让小水到快餐店帮忙,就是打着快餐店的员工三餐都是免费的主意,这样还能让这小子再省下一些钱来。
  所以小水平时除了在学校吃,就是在快餐店吃,快餐店的员工餐可比他在学校吃的还好,因为这个,进了中专学校的头一年,这个子是蹭蹭地长。
  苏向青在工作了两个月之后,就被提到了组长的位置上,管着十来个人。
  到苏小软放暑假的时候,这家平安福食品厂就已经是二十四小时日夜不休地生产各种酱料了。
  食品厂的名字还是苏建业给取的,苏小软就是个取名废,啥好名字也想不出来,还是苏建业灵机一动,想到用三个孩子的小名来取的。
  别说,这名字还挺顺口的,而且还吉利,又好记。
  现在食品厂基本上就是属于接定单生产的情况。
  据苏建业说,这订单都排到三个月以后了,而且现在还在不断地有客户下单,这其中最小的单子也是五千瓶。
  一家刚刚投入生产的食口厂,能有这样的销售成果,着实是令人意外。
  其实,这主要还是归功于顾明渊了。
  顾明渊在申城的人脉,那就不是普通人能比的,有他帮忙,南边儿的销路很快就打开了。
  再则,苏小软自己店里就能卖出不少的辣椒酱,特别是火车站那里,长年都有礼盒装的辣椒酱,这里人来人往的,吃饭的时候看着包装好看又喜庆,名字也好听,顺手就买了,哪怕不好吃,也只当是自己买了一个吉利。
  快餐店医院分店那边的销量也是相当喜人,有些家属舍不得买菜,干脆就买上一瓶辣椒酱,省着吃能吃三天呢!


第737章 拆迁
  平安福食品厂生产的辣椒酱,听起来好像很单调,可是实际上口味有好几种。
  微辣的、香辣的、特辣的、麻辣的、牛肉辣酱、鸡肉辣酱等等,这个生产的量,主要也是看定单。
  目前香辣酱和牛肉辣酱是卖得最好的,鸡肉辣酱次之,牛肉辣酱是最贵的,毕竟用到了牛肉,而且现在这放进去的肉丁都是实打实的肉呢。
  苏家快餐店在京都叫响了,苏小软就想着再开一家分店。
  以前的两家分店,其实就是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这回再开,苏小软就想着在类似于商业街的地方开。
  她还没有选好地方呢,上头就找上门了。
  苏小软听得一愣一愣的,随后才想起来,自己在上面规划的商业街那里还有一套小房子呢。
  现在整条街都要推倒重建,苏小软手里的那套老破小,自然也要被推倒,这不,人家专员就上门来跟她商量赔偿款的事了。
  苏小软深吸了一口气,没想到京都这么快就要迎来基建热潮了。
  “我那套房子,连屋带院子,有将近两百平呢,我不要你们的赔偿款,我想要商铺。”
  来人是拆迁办的一位干事,听她这话后,微微有些意外。
  现在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赔偿款,主要是因为如果置换商铺的话,不划算,而且那里计划是商业区,以后也不方便住宿,太热闹。
  特别是一些着急另外买地方住的人听了,都急于要赔偿款。
  “苏同志,你想好了吗?我们给出的赔偿款,可是比市面上的房价要高一点,如果你拿了赔偿款,可以在其它地方再买一套更好的房子。”
  苏小软点点头:“嗯,我知道的,可是我想开店。”
  “行吧,那我回去核算一下,看看你这个能置换多大的商铺。”
  “谢谢你了。”
  小干事回去了,把苏小软的要求直接上报。
  没几天,拆迁办的主任就来找苏小软了。
  苏小软的那套老破小是处于了整条街的中心位置,如果她这里谈不拢,那其它的就都白搭了。
  “苏同志,你想要什么样的店铺?”
  前几天,苏小软已经通过苏向上的路子,知道了商业街的一个大概范围,也知道了什么位置是最适合开饭店的。
  苏小软其实更想开服装店,现在的服装生意太好做了,基本上进多少货就能卖多少货。
  可是苏小软也知道,服装生意好做,也就是这几年,而且以后京都还会有更多更好的类似于批发市场的地方,所以,如果在这里开服装店,那就必须得是高端的那一种,要不然,干不了几年,就会被淘汰了。
  “我想知道我的那套小院子,能换一个多大的商铺?”
  主任给她大概讲了一下,因为现在想要置换商铺的人很少,不仅仅是因为补偿款给的多,还因为这一推倒一重建,少说也得一小年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没有其它的地方住,难道要露宿街头吗?
  更重要的是,这玩意儿过于新鲜了,普通老百姓们都不敢要,而闻到了一些气味儿的,自然都是一些对于经济比较敏感的人,可是他们也不敢轻易出手,又或者说,他们还在等,等到官方给出一个最低的价格,那时候,他们再入住可就能拿到不少的好处了。
  “如果你还想要这个原位的话,也是可以的,我们计划是盖三层楼的,如果你要置换的话,我可以做主,直接给你一套中型的门面房。”
  中型的门面房,一层大概有五十平左右,三层的话,就是一百五十平,而且这都是请地专门的设计师来画的图,里面的洗手间等各种问题都考虑到了。
  苏小软摇摇头:“这才一百五十平,是不是少了点儿?”
  拆迁办的主任也为难呀,他主要是管拆迁,这置换的事儿,真不归他管,他这也是觉得难得遇上一个不要钱的,自然就想着多照顾一下,毕竟他们那里的资金也不富裕。
  “苏同志,如果你觉得不满意的话,我可以考虑再给你一套小门面房,只有一层,大概三十平左右。”
  苏小软摇摇头:“我想要南边转角位置的那套门面房。”
  主任都听傻了,那套房子可是大平方的门面房,可以说是整条街上最大的一套,这位小同志是怎么知道的?
  “你看过我们的设计图?”
  苏小软笑了笑:“不巧,给你们设计的那位老师,正好是我认识的。我就想要那一套,您就说能不能给吧?”
  好一会儿,主任才摇摇头:“我做不了主,这样吧,我帮你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