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回两个孩子发烧,生生把苏小软给折腾地瘦了一圈,可见她有多着急。
福宝现在只会啊啊啊,偶尔会出一些别的声音,只不过还不会好好叫人,苏小软现在闲下来了,就是教她叫妈妈。
不过,效果不是很明显。
赵红梅设计的春装现在在南方大卖,苏小软相信在北方也一定会卖得好,所以就时不时地催一催她,让她提前准备夏款了。
当然,苏小软也不是一个只知道让别人干活,不给别人便利条件的人,她通过关系,从港市那边定了好几本时尚杂志,每每都是通过广市那边再转到京都。
因为都是国际时尚杂志,还有港市本土的时尚资讯,赵红梅主要就是看图,有些比较上心的,就让苏小软帮她翻译。
至于港市的那些文章,赵红梅基本上就是半看半猜,有时候还得让苏小软来看。
可是苏小软再能耐,也不是认识所有的繁体字,所以还是建议她多看英文版的,至少这个她能给翻译地差不离。
有了这些杂志,其实就等于是有了一个时尚的风向标。
对于时尚资讯比较匮乏的年代来说,苏小软能做的,已经是相当厉害了。
至少目前为止,能拿到这种国际时尚杂志的人,整个京都一巴掌就能数得过来。
顾楠曾留过学,也帮着联系国外的同学,没少让他们寄一些杂志和新闻周刊回来。
申城的覆盖面比较广,离得近的有好几个城市都开始发展起来了,所以申城那边的代理销货量更大。
起初他们的销量没有广市那边多,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营销方式落伍了一步,等到这些服装真地摆到市面儿上了,这顾客自然而然地就会被吸引了。
等到申城辐射的几个中型城市也开始铺货了,这个量立马就上来了。
苏小软当初跟这位总代理谈的就是先打款,后发货。
第一笔钱打过来的时候,对方还有些不情不愿呢,现在倒是好了,不等她催,那款子当天就到帐了。
第771章 羽绒服做出来了
苏小软的工作重心并不在这些服装上,基本上都是顾楠在跟服装厂打交道,她现在所有的重心都在制作羽绒服上。
苏小软光是挑选面料,就费了老大的事了,几十种面料,最终还是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而且,好巧不巧的,正好是霍家的产业。
霍家的祖产里,其中就有一家大型的纺织厂,这家厂子从纺纱到织布全都有,目前是京都市的第一棉纺厂。
这整家厂子都是霍家的,里面的设备后续也有过改进,但是无论是地皮还是厂房,都是当年的霍家人名下的。
这家厂子因为早就收归国有,所以在归还霍家祖产的时候,自然就又闹出了一些纠纷,也因此,这家厂子是直到今年夏天,才彻底地落定了。
厂子目前养着上千号工人呢,而且一下子重归私有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最终,双方达成了共识,厂子由原来的国有,改为合营。
地皮还是霍家的,这地契改回到了霍家人的名下,目前,没有人知道,这是落户在了霍云霆名下的。
而地皮上的建筑以及里面的设备,则是以霍家入股的方式,和国家共同经营这家棉纺厂。
霍老爷子这把年纪了,也不贪这点儿财,最终达成协议,厂子每年给一万块的租金,另外再给百分之十的利益分红。
这个结果,也算是比较公平的。
这么大个厂子,如果真地一下子都归了私人,先不说那些工人心里怎么想,只说是国家这几年也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去的,又是原材料,又是成品的,再加上设备折旧、更新,这盘点库存都得好几个人花上一星期的功夫才行。
再说了,就算是国家真地把这厂子完完本本地归还给霍家,以现在霍老爷子和霍文强的身份,真能就这么坦然地接受了?
所以,这样的结果,才是最好的。
况且别人不知道,苏小软是知道的,顶多有上十年,这第一棉纺厂就得搬家,到时候那么大的一块地皮,都是钱呀!
地皮是霍家的,所以,赔偿款也是霍家的!
就冲这个,霍家也不亏。
而且现在的第一棉纺厂的厂长也是霍家人,这就让苏小软很有好感了,所以这面料的事情,列在她的选择名单第一位的,自然就是这家厂子了。
苏小软早在上个月就已经试过了,可以做成羽绒服的内胆。
羽绒她是特意找了人去收,然后再经过几道工序的处理,这才到了她手上的。
羽绒轻,如果是用来做衣服,虽然保暖,但是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来说,制作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不说别的,光是清理鸭绒,这就是一个大工程。
羽绒服想要保暖性能好,鹅绒应该是最好的,但是这个比较难得,量太少了。所以,苏小软就选择了鸭绒。
上辈子也是知道羽绒服中,鸭绒的产量和使用量是非常大的。
鸭绒收集回来都要经过比较严格的处理,才能制成衣服的填充物。比较完善的鸭绒的处理主要通过水洗消毒,脱水,烘干,制冷,包装存储,最后填充缝线做成衣服。
苏小软把收集鸭绒的事情交给了红星大队,然后等他们处理好之后,再寄到京都来。
当时选择红星大队,一是因为知道那里有养殖场,再者也是觉得自己属于初步试验阶段,不敢声张,就怕再失败了。
先说这水洗消毒,要先去除羽绒中的灰沙、皮屑及羽绒中的异味,用洗洁剂助洗,洗净后增加一些白油(白色机械油),以做到增添光泽度和预防蛀虫的效果。
只是这第一步,就很难。
现在用的洗涤方面的东西,主要就是洗衣粉,像是洗衣液之类的,现在根本就没有,而香香的,能祛除异味的洗衣粉就更少,也更贵了。
苏小软不心疼钱,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去做,只要是羽绒服能做出来,那她在五年内绝对是能领跑国内的整个服装界的。
而第二步中的脱水就比较难了。
这个是需要用到洗衣机的。
苏小软倒是大方,直接让苏国安把家里闲置的洗衣机给搬到了大队部,这样一来,脱水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整个红星大队,也可以说是整个镇子上,就只有苏建业家才有那么一台洗衣机。
啧啧,太难了!
至于烘干,呵呵,那就简单了,他们没有烘干机,更没办法控制温度,干脆就用了最简单的办法:在阳光下照晒!
这个不用教,家家户户都会。
关键是这东西晒过之后,还得要冷却,现在他们可没有冷却机,这是个难点。
还是当初霍云霆找了顾舅舅给帮忙弄了一台冷却机,要不然,这东西得做个半途而废!
冷却可通过冷却机的排气筛网,进一步排除羽绒异味,有益于鸭绒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并且还有益于恢复羽毛羽绒的天然含水量。如若鸭绒中的含水量超出了天然水份,鸭绒就非常容易霉烂变质;而水分少于天然水分,鸭绒会产生干脆、非常容易折断,会影响质量。
水洗消毒后的鸭绒,一般规定存放三十天以上才可冲装鸭绒制品。
苏小软已经考虑在高县建一个羽绒厂了,以后就可以专门给羽绒服提借填充物,只是如果建厂,就需要更完善的设备,又是一大笔钱呀。
不着急,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慢慢来。
苏小软在没在办厂前,就靠着几家店狠赚了一笔,谁能想像得到,她仅凭着五家店,一天的收入就在五位数以上?
而且这么长时间了,几家店的生意依旧火爆,特别是服装店,得亏了当时选的店面大,要不然,顾客真能把店门给挤坏了。
苏小软拜托赵红梅和赵英子一起做出来了几件羽绒服以及羽绒服的内胆,接下来,就该去找大伯套套关系了。
苏小软带上样品,叫上霍小林,一路直奔苏建国家。
苏小软来这边的次数比较少,在门口登记之后,又再三确认,这才放人进去。
“说吧,你这么急着找我有什么事?”
第772章 商业机密
苏小软把自己拎来的行李箱打开,然后取出里面的两件羽绒服。
其中一件,只能说是半成品。
苏建国愣了一下:“你这是?”
“这叫羽绒服,很轻薄,穿上以后的保暖效果明显。”
苏小软说完,就把一件看起来更像样子的羽绒服递过去:“大伯,这件你先试穿几天,看看效果,我是打算做成军用的。”
苏建国脸色严肃了不少:“仔细说说。”
苏小软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她的原意是想着直接捐到北疆的,但是又考虑到自己做事不能太高调了,而且才刚刚做生意,不能手太松了,这样容易给自己招麻烦。
“这一件是我打算做的内芯,外面会重新做一件衣罩,把这个罩在里面,这样战士们换洗的时候也方便一些,我打算每个内芯配两件衣罩,一件军绿色的,一件迷彩的,这样的话,不影响同志们穿着。但是我现在能力有限,能做出来的成品不多,我虽然也赚了些钱,但是如果全部都捐出去的话,我担心太惹眼了。”
做好事是对的,但是也得分时候,要不然就容易惹祸上身。
苏建国点点头,看来侄女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那你是怎么想的?”
“伯父先穿着,这里面还有一件,您看送给哪位领导先试穿合适,我要请您帮忙,总得让您知道我这是什么样的好东西。如果你们觉得可行,我也只是需要你们付给我一个成本费就好。”
“这么好的衣服,你不打算在外面卖?”
苏小软犹豫了一下:“卖肯定是要卖的,只是眼下我的能力有限,能做出来的数量不多,今年能凑够给北疆的冬装就算是不错了。其它的都好说,就是里面的这个东西不太好弄,工序比较繁琐,我打算等明年进购一批设备,到时候就能增加生产量了。”
苏建国对于她的这份觉悟还是很满意的。
有好东西了,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去赚钱,而是先照顾着受冻的战士们,是个好孩子。
“你既然有这么好的法子,那怎么今年没有提前弄?”
苏小软苦笑道:“大伯,您真以为我是仙人呢?我再利害,也是两只手两只脚一个脑子。这东西不好做,我也是试验了大半年才弄成的,光是最后一部把东西填充进去,就费了不少的力气。您是不知道,我娘和我大嫂光是做废掉的布就有我这么高一撂了。”
这话虽然是有些夸张,但是也的确是事实。
之前丁心兰去四合院那边转悠的时候,也的确是看到了赵红梅她们在忙活,只是那会儿赵红梅自己也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成,便没有多说,但是屋子里头被缝制过,又重新拆掉的布,那是显而易见的。
“行,我先穿上试几天,这一件我就给主管军需的领导送过去,如果他也觉得可行,到时候我们就按你说的成本价来购买。”
“谢谢大伯。”
苏建国抬手,很严肃地问道:“你先跟我透露一下,这东西的成本价在多少?”
苏小软没藏着掖着:“这种是半大款的,而且都是男款,用料多,成本价大概也要在三十和三十五之间,如果是女式的短款,那可能就不到三十块了。”
苏建国的眼神略微有些变化,这个价格,跟他们每年购入的军大衣的价格也不高呀。
不过,苏小软这里报的可只是成本价。
“那你如果做出来要卖的话,要多少钱?”
苏小软笑得有几分神秘:“大伯,这可是商业机密了呀!再说了,如果我们放到店里卖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女式的款式好几种呢,长短不一,薄厚不一,这价格自然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我可以告诉您一点的是,最低的价格,也不会低于一百块。”
苏建国惊了,竟然这么贵吗?
苏小软一看他这表情,扑哧一声就乐了。
“大伯,您这肯定是又想歪了。我跟您报的成本价,那是因为现在没有建厂子,所以成本低,而且我这一批做出来,也等于是临时加工,税务是由加工方给承担了。而明年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自己生产的话,电费、人工、税收等等,各种成本会提高,再加上女装还会有设计费,大批量的生产也会有疵品率等等,所以成本肯定是会比我报给您的高的。”
这么一解释,苏建国心里的接受能力还稍微好了一些。
只不过,也只是一些。
他想到了自己刚刚的表情,又看着眼前这侄女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忍不住一巴掌就拍了过去。
“小丫头片子,跟你大伯还玩儿这一手呢!”
苏小软笑嘻嘻地受了他一巴掌,然后跑开:“那就这么定了,我先去联系布厂了。给同志们做的冬衣,我肯定是要找厚实耐磨的布来做的,质量上绝对过关,大伯放心吧。”
苏建国看着这丫头小跑着出去了,不由得轻笑一声:“这丫头!”
京都现在的天气也已经很冷了,大部分人出门也都穿上棉衣了,就是那种棉袄棉裤。
苏小软里面穿着保暖,外面则是毛衣,最外面搭了羊绒大衣,看上去时尚又好看。她往大街上一走,这回头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了。
苏小软亲自去了第三棉纺厂,然后又看了他们厂里目前最厚实耐磨的布料之后,就定了颜色。
顾楠不知道老板还有这么一重打算,事实上,这羽绒服做出来了,她现在还不知道呢。
现在羽绒服的技术只掌握在苏小软一个人手里,其它人就算是拿到了衣服,也做不出来。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把羽绒填充进衣服里。
还有,这羽绒服也不是那么好做的,用什么样的针,需要什么样的针脚等等,这都是苏小软才知道的技术。
当然,现在能做的,就只有赵红梅和赵英子,苏小软也会做,但是她的速度太慢,再说她也没有这个时间呀。
所以,苏小软现在犹豫着,几千件的羽绒服,她要不要交给服装厂来做。
第773章 成本价
苏小软是有顾虑的,毕竟她自己的厂子还没有建起来,实在是不愿意让人先一步掌握了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不过,她倒是想到了鸭绒。
现在的鸭绒都是她自己安排人去弄的,而且基本上都是靠手工完成的。
就算是服装厂现在掌握了羽绒服的制作方法,没有原材料,也一样没辙。
更重要的是,她现在可以跟服装厂的人签合同,到时候如果真地发生了什么问题,她也是可以索赔的。
就算是现在的法律不健全,可是合同该有的条款还是要有,而且她又不是没有靠山,谅他们也不敢欺负她。
当然,真正让苏小软放心的是,这个年代的大众也好,还是一些厂子的管理人员也好,还是很朴实的,他们的道德准绳还很高,对自己的要求也较为严苛。
一周后,苏建国带着一位中年领导一起见了她。
“这个羽绒服的保暖效果的确是不错,我们不仅自己穿了,还让人带去做了实验,保暖效果比普通的棉衣要好很多。小苏同志,你是怎么想的,可以跟我们说说吗?”
“现在天气已经冷了,而且我储备的东西也并不多,勉强够北疆的同志们过冬用,等明年的话,我自己的服装厂建起来,再多找一些人手,应该可以加大生产量。”
事情就这样说定,最终苏小软以两件外罩一个内芯总计三十五块的成本价,先得到了一笔定金。
苏小软拿上样衣,让霍小林开车,由顾楠陪同一起去了服装厂。
这是他们最早合作的那家服装厂,生产五千件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