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309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309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胖主任跟上面有关系,因为是肉联厂,所以跟底下的一些乡村们关系也都不赖,所以知道的消息也就更多更灵通一些。
  “那平安福食品厂,就是苏秘书他爹弄起来的,听说现在也是厂长,这平安福辣椒酱从开张到现在,就一直是断货的状态。我上回去红星大队,还听苏向磊厂长说了,就连他们吃都得提前跟京都那边儿打电话呢,要不然,根本就留不出来。”
  小年轻这下子整个人都懵了。
  咋这么利害呢!
  人家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厂长说不干就不干了,换个地方,人家照样是厂长,而且瞧着这架势,比以前还厉害,不服不行呀!
  苏向东可不知道他们两个在背后念叨苏家呢,完成任务了,他就高兴。
  果然,赵英子一看他把肉给驼回来了,就连夸他办事利索。
  再一瞧这肉馅都给绞好了,赵英子就更满意了。
  李晓晓的厨艺不行,灶上也就是帮帮下手,这会儿赵红梅不在,赵英子还担心自己做着太赶呢,现在好了,肉馅都绞好了,现成的,她也能省点儿事。
  炸丸子这事儿赵英子可是太熟悉了。
  在京都也没少炸。
  有时候苏小软想起来了,赵英子就现给她做。
  苏小软吃丸子,最喜欢吃的就是现炸出来的那种,还冒着热乎气儿呢,一吃到嘴里,外面是酥脆的,里面是软软的肉香味儿。
  “我先把肉切成小块吧,明天一早再把肉给腌上,等二伯娘她们来了,直接就能动手做了。”
  切肉这活苏向东也能干,想着家里头一堆事儿呢,就把切肉这活给揽过来了。
  赵英子瞧着他就笑,不过也没拦着,他们家一直就是这样,家务活谁有空谁干,可没有男主外女主内那一套说法。
  有人负责切肉了,赵英子就去准备其它的东西。
  “向东,我寻思着晚上多做一些菜,给二爷二奶他们送去,听伯娘说他们现在年纪大了,也不太爱外出走动。”
  “行,你看着办就好。”
  有苏向兵给带过来的鸡,赵英子早上已经拿去养殖场里请人帮忙给杀了清洗好了,她打算先炖上,这鸡汤就是耗柴火,小火慢慢炖着,那才香。
  李晓晓就是帮忙给剥个葱蒜啥的,后面也没啥事儿了,就去帮忙洗一些瓜果蔬菜。
  这些菜还是苏小软给他们装到箱子里带回来的。
  别的还好说,苏小软就担心回去过年了,吃不到新鲜菜了,所以特意让他们带了一箱子回来,等她再回来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带的。
  苏小软在文澜院里弄了一个暖棚,有王彩娟帮忙照看着,这一冬天的蔬菜可没少吃,霍爷爷也沾了她的光,时不时地吃个炒青菜、拍黄瓜,可高兴了。
  四合院那边儿有空地,原本就一直种着菜,后来也弄了一个暖棚,种出来的菜也还行,长的不算多,也就是冬天能换换口味,一家子人吃,差不多也够了。
  木耳和一些蘑菇都是苏国安给送来的,说是走公帐,就算是苏建业不在这里了,当初苏小软的功劳他们也不能忘了,只是吃些个菜,说啥都得是白给。
  赵英子把木耳泡发好,又撕了新鲜的蘑菇,准备做个蘑菇炒肉片,木耳炒火腿。
  想起火腿来,赵英子又立马回房了。
  他们带回来的就是一种火腿肠,那种有苏向东胳膊粗的,两头封了口,能放几个月都不坏的。
  这次他们回来带了三根,自家留一根吃,另外两根是打算送人的。
  苏小软说了,等他们再回来的时候,还会再带,所以让赵英子不用省着。
  “软宝他们肯定是回来得晚,我寻思着先把这根给二爷那边儿送过去,正好一会儿你给他们送鸡肉的时候一并带着吧。”
  苏向东回头瞧了一眼:“行,你带回来的点心不是有软乎的?也一并给送过去吧。”


第779章 摔下来了
  赵英子倒是没有舍不得,只是问了一句:“那枣糕倒是软乎,不过带的不多,如果给二爷他们送去了,奶想吃了咋办?”
  “放心吧,软宝说了,她回来的时候还会再带的,对了,她说咱们上火车前一天就给家里头寄包裹了,把一些不太好带的东西给寄回来,这几天我要是不在家,你记得盯着点儿。”
  “嗯,行,软宝这法子好,直接寄回来,路上还能省点儿心。等下回咱们也这么干,上火车前就先把包裹寄出来,像是一些大件儿的衣裳或者是能放的吃食,都可以寄。”
  苏向东同意:“不错,软宝这法子的确是好。”
  现在还没有春运这一说,毕竟现在在外头打工的人并不多,有些人虽然是在外地上班,但是现在也不是放假的时候。
  不过过年还是比其它时候更热闹,毕竟现在有大学可以上了,好多学生们放假了都是要回家的。
  反倒是像苏小软他们回来晚的,这火车上倒是不那么拥挤了。
  赵英子炖了一只鸡,又做了一条鱼,这鱼还是韩辰给送来的。
  韩辰今天早上过来,说是他在供销社里买了两条鱼,让过年吃,韩辰自己家里留了一条,给他们送了一条。
  赵英子推辞说不要,韩辰笑着说:“嫂子就留下吧,以前你们家照顾我们良多,特别是软姐姐和伯伯,没少接济我们,如果没有他们,估计这会儿我们一家子早就饿死了。一条鱼算什么呀,你就留着吧,我先走了。”
  韩辰话说完,放下鱼就跑,赵英子拦都拦不住。
  等赵英子再往桶里一看,这才倒吸了一口气凉气。
  那小桶里不仅有一条大鱼,还有好几只螃蟹呢,也不知道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这螃蟹是海蟹,现在天儿这么冷,也不好放,赵英子就寻思着先在水里养两天,看看能活不,实在不行了再吃,如果能活,尽量等软宝回来再做。
  苏向东后面跟着虎子,两人一人拎着一个保温桶。
  这还是他们回来时,苏小软让带的,里面装的都是热粥和热汤,就是为了能让奶奶在路上也吃好。
  现在到家了,这两个保温桶也派上用场了。
  二爷爷和二奶奶现在的确是都不怎么出门了,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冬天路滑又硬,担心真出去了摔一跤,这一辈子就到头了。
  他们更怕自己摔一跤给瘫了,那不是害了孩子们嘛,所以就干脆不出门了。
  看到苏向东领着虎子过来,二爷爷还笑着摸了摸虎子的头,问他多大了,上几年级了,现在有多高等等。
  虎子都规规矩矩的回了,之后就站在一旁等着他爸。
  “你带这个过来干啥,咱们自己家里头也有。”
  苏向东看着明显称重了许多的苏向磊:“知道你们家有,但这两道菜是英子做的,这味道跟我奶做的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二爷和二奶奶都惦记着我奶奶的手艺呢,就连你爹估计都馋了。”
  正说着,苏国安从里屋出来了,“你还真说对了,我就是馋着小婶子那份儿手艺呢。我刚刚在里屋都闻着香味儿了。别走了,在这儿一起喝两盅。”
  “不行不行,英子还等着我回去呢。等过几天我爹和向南他们都回来了,到时候一起好好喝两杯。”
  苏国安也不勉强他:“那成!到时候一定好好喝几杯。”
  除了两道菜之外,苏向东还给带了一大根的火腿肠和一包点心。
  “这是枣糕,软乎,也不是特别甜,适合老年人吃,我奶奶就爱这一口,特意嘱咐我给二爷和二奶奶带过来尝尝。”
  “你们有心了。”
  回去的路上,虎子就问他爹还去不去县里的房子。
  当初赵红梅在县服装厂上班,也是分到了一套房子,不过那会儿要掏钱,就是一个月多少钱这样扣,听说现在要改了,可能要把房子过户到个人名下,当然,你想要房子,不可能一分钱也不出的。
  所以这回回来,也是要办房子的事。
  除此之外,当初苏建业也在县里买了三套房子,都是带院子的那种小平房,不偏不向的,都是三大间正房,带着配房的那种小院,只是买下后,就拖苏建军给租出去了,自己一直也没住过。
  当初买这房子,还是苏小软撺掇的,原本是苏向东想自己买一套,再后来苏向南结婚,苏建业也不好让儿子儿媳跟他们挤在一处,可是两个儿子都买了,也不能落下小儿子,就这么着,等于是三个儿子一人一套。
  “明天去县里把楼房那边收拾收拾,万一家里住不下了,就去县里住。”
  虎子一蹦三尺高,他还想着住楼房呢。
  他在京都住的也是四合院儿,就羡慕别的同学住楼房,就想着上楼下楼的肯定特别过瘾。
  小孩子家家的,哪里知道楼房到底好不好呀,纯粹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才羡慕。
  腊月二十,赵英子已经灌出来了不少的腊肠,几个人的手指头上也是被棉线给勒出了裂子,好在他们早有准备,绑线的时候还特意带了手套,不过饶是如此,还是会伤到。
  苏向东去了一趟镇上的卫生所,再回来又是药膏又是纱布的,样样齐全,让一旁的李丽都看得羡慕。
  “哥,哥你在不?快,出事了,一起搭把手。”
  苏向东一脸懵逼地就被苏向磊给拉出来了,“怎么了?”
  “孙老二从屋顶上给摔下来了,现在还躺在地上呢,没人敢动,主要是看他耳朵里头有血流出来了,咱们怕动地不合适了再伤地更利害了。”
  苏向东一听,这是要出人命呀!
  “去找大夫了吗?”
  “我让向兵哥去找了,我来喊你,肯定是要送医院的,咱们人多得帮忙抬啥的。”
  孙家在红星大队不算是大姓,总共就那么几户。
  这孙老二底下有儿子有孙子,不过儿子在县里上班,儿媳妇和孩子也都在县里住着,家里头就只剩他一个孤寡老人,出了事,大家伙才一时没了主意。
  不是自家人,不敢给孙老二拿主意呀!


第780章 不干人事
  苏向东和苏向磊急匆匆地往孙老二家跑,他家房屋后头围了一圈人,都急得不行,但是没人知道应该怎么办。
  苏向东挤进去看了一眼,孙老二身上被人盖了个旧棉被,显然也是知道这地上太凉,好人这么躺着也不行呀,更何况是个伤患了。
  孙老二的鼻子、嘴角以及耳朵里都往外渗了血,可见这头应该是伤得不轻。
  “你们把门板缷下来,再去找张旧床单,结实一些的,咱们把他平移过去,底下要垫好床单,到了医院才更方便医生们救治。”
  “成,快,大家伙分头行动。”
  孙老二的儿子女儿虽然没在身边,但是这会儿他堂兄和堂侄子也过来了,这抬人的活,他们自然是要干的。
  就孙老二这伤,镇上就不用考虑了,肯定是治不了的。
  直接就往县医院送。
  大家伙一直忙活到了大半夜,这才回来。
  赵英子也听说孙老二摔伤的事了,也有些纳闷儿呢,就他家那房子并不高,以前也有人从房上摔下来过,但顶多就是骨折,养养就好了,咋孙老二摔得这么利害了。
  “回来了,咋样了?孙叔家的儿子闺女去医院了吗?”
  “快别提了。”苏向东一脸嫌弃道:“就孙叔家那两个白眼儿狼,真不是个东西。大夫都说了得急救,而且还得做什么检查,让他们去缴费的时候,兄妹俩还在那里拖拖拉拉,就是不乐意出钱。”
  赵英子听了也觉得这事儿办得过分了些。
  那人都躺在那里了,不想着怎么赶紧给老人治好了,还在那里为了钱的事情闹腾,这哪像是对亲爹的态度呀!
  不过反过来想想也是,这都腊月二十了,孙老二自己一个人在家,儿子闺女都不知道上门来看看,可见这心里头就是没有这么一个爹的。
  “那人怎么样了?大夫咋说的?”
  苏向东摇头:“大夫也不好说,现在住进加护病房了,说是情况比较危险,还得看后续的情况,如果这三两天人醒了,那应该就没有多大问题,如果醒不过来,那可能就得在床上躺一辈子了。”
  赵英子听了,只觉得可怜。
  孙老二这人也算是操劳了一辈子,妻子早早过世了,他为了自己的儿女不受委屈,也一直没有再娶。
  要是两个孩子知道他的苦心,能心疼他也就算了,可偏偏养出来的又是白眼儿狼,等孙叔醒过来之后,还不知道要多难过呢。
  “算了,不提这个了。咱们能帮的都帮了,医院里还有孙叔的侄子留下了,那对兄妹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了。”
  赵英子点点头,现在红星大队里可没有穷人,只要是愿意干活的,家家都有存款了。
  以前大家还羡慕孙老二的儿子在县里是正式工人,自打村子里也有了蘑菇种植基地和蘑菇加工厂之后,大家就再没有羡慕过在县里上班的那些人了。
  他们在村子里,吃喝都是自家的粮食,挣得一点儿不比国营厂子里少,而且还离家还近,上下班又方便,有些妇女甚至都不耽误自己给一家老小做饭。
  日子过得这样好,谁还羡慕在外头上班的呀!
  要过年了,因为孙老二出的这个事儿,整个村子里都笼罩了一股哀伤的气氛。
  第二天,孙老二的堂侄子回来了,脸色不太好。
  苏国安多问了几句,才知道那兄妹俩昨晚上就都回去了,谁也不愿意在医院里头守着,不过住院费倒是给缴上了。
  苏国安叹了口气,他现在已经不是大队长了,也不愿意再多管闲事,毕竟孙老二的女儿嫁到外村了,而他的儿子也是县里的工人,是城镇户口,不归村子里管的。
  “算了,爹你也别生气了,这事儿有孙家的长辈们看着呢,他们要是闹得太不像话,孙家人也不会答应的。”
  太冷漠无情了,也会让孙家人觉得影响到了他们的名声,自然是会出面干涉的。
  苏向磊劝了几句之后,就去了厂里。
  蘑菇厂估计今年放假的时间也不会早,估计也得在二十四以后了。
  腊月二十二,苏向东和苏国安一商量,就拎了些东西去医院,面子情还是要走一走的。
  孙老二在村子里的人缘还是不错的,也是出了名的老实人,苏向东也是觉得自己一年到头就回来这么一回,该走的人情都得走到了,宁愿多花钱多出东西,也不能让人觉得他们老苏家的人出息了,就看不起老家的乡亲们了。
  庆幸的是,孙老二已经醒了。
  不过苏向东和苏国安到病房的时候,才发现只有孙老二的一个堂弟在这里照顾着。
  孙老二虽然已经醒了,但是人还不能动,身上也插着管子呢,只能躺着。
  “孙叔,今天感觉怎么样了?能说话吗?”
  孙老二虚弱地点点头:“好多了,苏哥,咋还惊动你了呢。”
  “这是啥话!我也是着急,带着向东过来看看你。现在能吃东西了吗?大夫咋说的?”
  孙老二的堂弟连忙就把早上大夫查房时的交待又复述了一遍。
  “大队长放心吧,我堂哥只要再养几天就能回去了,而且大夫也说了,只要照顾好了,恢复成以前的样子不难,就是短时间内干不了活,大夫的意思是让他多休息,多躺躺。”
  “那就好。人没事就成,好好养着,有什么事儿还有孩子们呢,你也别太着急了。现在咱们手里头也有钱,不怕住院,别慌。”
  孙老二苦涩地笑了笑,他手里头的确是有钱,可也正是因为有钱,才让他知道了儿子和闺女的打算。
  昨天他躺在这里,儿子闺女以为他还昏迷着,当着他的面儿就开始商量他身后事了。
  当然,争来争去,还是他死后这遗产该咋分,这是都盯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