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86章 小孩子打架
因为有这个灯笼,三个小子在村里头可是惹了不少人眼红,好多孩子回去后就缠着自家爹娘给做。
有手巧的,还真就做出来了,也有些不会的,就只能是哄着孩子玩其它的。
小孩子们的友谊来得快,几句话、一块糖可能就成了好兄弟了。
有些家里做不出来的,就爱凑到苏建业家来玩儿,有小水和小木帮忙看着,一帮子萝卜头也闹不出什么乱子,玩的还挺高兴,虎子大方,甚至都不知道找他的是谁家的孩子,就乐意把自己的灯笼借出去让人家耍一会儿。
因为这个,村子里的大人们调笑,说不愧是老苏家出来的孩子,就是大方!
今天几个孩子又拿出来玩,苏胜利和苏小云的几个孩子看了,自然是直了眼,而苏胜利的小儿子在家里横惯了,竟然直接就上手抢,一眨眼的功夫,几个孩子就打到一起了。
无非就是因为都想玩灯笼,结果苏胜利家的孩子手太快也太欠了,直接下手抢,可不就打起来了嘛。
问题是没人向着他,几乎是所有的孩子都把拳头伸向了他,所以,不到一分钟,这小子身上就不知道挨了多少拳了。
好在都是小孩子们,力气没多大,所以人也没打坏,关键是脸上也没落下什么印子,大冬天的,穿得又厚,就算是这会儿打疼了,晚上回去脱了衣服,也不一定能有什么痕迹。
也就是在村子里,小孩子们野惯了,一般动手打架,也都不会往脸上招呼,这也算是小子们之间不成文的规矩,主要就是不想让大人掺和进来,不想被人押着认错。
小水和小木动作还算快,没等闹太大,就把人给拉开了。
饶是如此,苏小宝仍然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
原本就是在家门口打闹,这动静自然就把苏胜利两口子给吸引过来了。
苏胜利媳妇一听说儿子被欺负了,上去就要找人算帐,却被苏胜利一把给拦住了。
“你急什么,先把事情问清楚了。”
小水也没遮掩,就把自己看到的情况说了一遍,在场这么多的小孩子,纷纷点头,都表示是苏小宝自己先伸手抢人东西的,而且还推人,骂人家是乡巴佬!
苏胜利在一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就知道要糟。
他们现在就在乡下呢,而且他爹以前不也是乡下人?
儿子这回可是闯祸了。
要知道老太太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看不起乡下人的言行了。
得亏是他先问了,又连忙哄了苏小宝一回,不让他哭了,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
小水见苏胜利还算是讲道理,就招呼着孩子们另外换了地方玩。
这下子,没人乐意再和苏小宝一起玩了。
苏胜利脸色讪讪的,也知道自己儿子被宠得不成样子,不好多说什么,扯着儿子回去了。
苏胜利媳妇嘴里头骂骂咧咧的,无非就是觉得自己儿子受了委屈。
“闭嘴吧!也不看看这是哪儿,这是你能撒野的地方?还瞧不起乡下人了,你家往上数三代,不也是乡下人?”
一场小孩子间的打闹,就此偃旗息鼓,没有闹到其它人眼前。
当然,这只是苏胜利他们以为的,实际上,小水可把事情的经过跟苏向东和苏小软都说了一遍。
对此,他们兄妹俩也只是微微摇头,耸耸肩,就当不知道吧。
小孩子间的打闹,真有大人掺和进来,也就不太合适了。
反正孩子们都没伤着,就这样吧。
霍文彬到了红星村以后,就对这里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清晰的认知。
这里以前是红星大队,现在已经正式改名为红星村了,有了村长,也有了村支书。
不过,大家伙见到了苏国安,仍然会叫他大队长,这个称呼估计能一直叫到他死。
霍文彬跟着霍长河一起上了山,他中间歇了两回,可是霍长河丝毫没有疲累的表现,这让霍文彬对于自己的体能,当真是有些心虚了。
“老哥哥身体真好,果然还是得多锻炼才行。”
“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们就是农民,就靠着苦力吃饭呢,你们不一样,你们都是干大事的,那脑子里的东西可是比我们值钱多了。”
这话说地有些糙,但是大概意思还是表达得很准确的。
霍文彬看着这里几排的耳房,外面有石墙,再远处些还有一些用简易的竹子做的防护栏,就知道这山上应该是有野兽的。
“这里有野猪?”
霍长河点点头:“有的,不过这两年不怎么见了,好像是都往深山里边儿走了,深山里可是有狼群的。早些年的时候,野猪时不时就会下山祸害庄稼,后来我们村子里就组织了狩猎队,每年都会进山打野猪。估计也是打怕它们了。”
霍文彬笑笑,人类是群居动物,随着他们的各种措施越来越齐全,越来越到位,那些野兽应该也的确是怕了。
“我看着这些木耳好像有些不一样呀?”
“是不一样。这山上的都是黑木耳,比山下的耳场里出的更好,价格也更高。目前为止,能培育出这种黑木耳的,也就只有我们这里了。”
“是吗?那可真是难得。”
“呵呵,多亏了软宝呀,这都是她培育出来的,好孩子呀,当时自己有了这么好的技术,一点儿不私藏,也没想着拿到上面去邀功,而是全都给老乡们谋福利了。这几年,靠着耳场、蘑菇屋以及蘑菇厂,村子里富起来了,大家伙腰包也鼓起来了,站在这里看,底下一水儿的新砖瓦房,比其它的几个村子都要好呢。”
这是半山腰,的确是能看得很远。
霍文彬也听说过苏小软的一些事迹的,只是听着,总不如自己亲眼看到来得震撼。
这真地是养活了一个村子呀,不对,想着刚刚霍长河跟他介绍的种种,这是养活了一个公社呀!
“不怕您笑话呀,以前没有这些的时候,云霆跟着我们家那日子过得可是苦呀,还是后来他当兵走了,在部队才能吃得上饱饭。说起这个,我就觉得对不起孩子呀。”
第787章 六亩地
霍长河说的都是心里话,当年家里穷,而且他又是在家里最不受宠的一个,连带着他的孩子们自然是也不受人待见。
霍云霆是他的长子,自小在家里可没少受委屈,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比其它的孩子们多干活,每每想起这些,霍长河都觉得自己不配当他的爹。
是什么时候,霍云霆开始跟整个霍家都疏远了呢?
他记不清楚了,或许是霍云霆到镇上上学的时候,又或许是他去当兵以后,总之,这个儿子越来越冷漠,哪怕是村里人嘲笑他是个倒楣蛋的时候,他也只是淡淡地瞥一眼不予理会,不是不生气,而是压根儿就觉得没必要吧。
霍文彬知道了儿子在乡下的不易,想像着当年他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不由得悲从中来。
那是他和顾婉的孩子呀!
他怎么能不心疼,怎么能不惦记?
如果不是因为丢了孩子,顾婉也不可能早早地去了,说来说去,都是他的错。
霍长河注意到了霍文彬眼中浓郁的悲伤,只以为他是在心疼儿子的幼年苦楚,哪里知道,他此时内心的自责。
苏国安把村支书也请到了苏建业家,商量着承包责任田的事。
“咱们村子现在的地不少,那养殖场建在了河边儿的荒滩上,主要的耳场也建在了半山腰,现在能耕种的地还有不少,按人口分,一人能分到两亩半。”
村支书说的按人口分,那是指按户口本儿上的分。
赵红梅虽然是和苏建业在一个户口本儿上,但是明明白白地写着城镇户口,所以是不能分到田地的。
而苏奶奶和苏建业都是农村户口,所以他们家只能分到五亩地。
做了一辈子农民了,家里有田,干活才有劲儿。
五亩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只是种粮食,也够他们一大家子人吃了。
“我们没问题,就按村里的规矩来就成。”
村支书对于苏建业的态度很是满意,他就怕这位再仗着自己的功劳狮子大开口呢。
“原本你们家应该是分五亩地的,但是昨天我听大队长说你们想要北边的那块地?”
村支书说的北边那块地,指的是离蘑菇加工厂不远,但是那边的地明显有些薄,这么多年种粮食,产出一直很低,所以后来生产队的时候,大队长就一直让人在那里种一些白菜、萝卜、地瓜啥的。
如果种麦子或者是谷子,产量都太低,不划算。
“我们的确是打算要那里,一来我也是听堂哥说那块地比较薄,没人愿意要;二来我们家现在平时也不怎么回来,要是真分给我们好地,我们如果不种的话,总觉得是糟塌了,所以就寻思着在这里种些好养活的,让我二哥和两个侄子抽空回来侍弄侍弄就成。”
这是真话。
别看苏建军是吃商品粮的,但是他也会种地,而且手艺还不赖。
到时候如果种不过来,就种上一些树,三五年后也能靠卖树挣钱。
村支书明白了他的用意后,就点点头:“如果你们是要这一片的话,那村子里可以划给你们六亩地。你也不要以为这是在照顾你们,咱们村支部也是把地都划分好了的,有好地,自然也就有些薄田,你们回来得晚,说实话,好地也不剩什么了,早就有人相中了,迟迟没有落实下来,也是想着都是一个村子的,不能只顾着自己。现在你表了态,那我们这里的工作也就好做了。”
除了苏建业一家,整个村子里还有好几户人家都是过年才回来的,他们有的是在城里给儿女们带孩子,有的则是在外头做了临时工。
现在都回来了,所以村支书才想着尽快把分地的事情落实好了。
因为地不好,所以每人可以多分半亩,这也是情理之中的,而且也不是只有他们这里这么干,要不然都抢好地去了,那些不好的田地怎么办?
苏国安见堂弟这边的态度好,说话痛快,自己脸上也觉得有光。
瞧瞧,他们苏家人就不是那种爱占便宜的!
做事儿大气,有格局!
事情谈拢了,苏建业留村支书吃饭,被拒绝了,这会儿正是商量分地的时候呢,他在谁家吃饭都不好。
村支书走了,可是苏国安可没走。
“听说这些田地分好之后,三十年内不会再有变动。建业,你和婶子都想好了?”
苏建业笑得很灿烂:“哥,我都琢磨好了,到时候大部分都种上树苗,也不用管,几年就能长成大树了,到时候也能卖的。余下一亩地,可以让我二哥家想种啥种啥,不荒废了就行。”
苏国安没想到他是这么想的,种树当然也是可以的。
他们这一片也有人种果树的,早就已经打听好树苗了。
不过听苏建业这意思,明摆着是没打算种果树,就是想种些再普通不过的杨树、柏树之类的,以后只是卖树就可以。
“你要是觉得自己回不来,那六亩地我给你们打理也行,我家人多,干不了几天活就完了。”
“哥,我知道你是好意,可是你家哪有闲人呀,一个在镇上,一个是厂长,哪个都比你忙,你现在还能派得动?”
苏国安面色微赧,随后就冲着他脑袋上呼了一巴掌:“还敢取笑我了!说的好像你家几个小子就能时时听你派遗似的。”
屋里几人哈哈一乐,再不提这个话题了。
苏小软中午是在这边吃的,平平和安安在霍家,跟着霍云雷和李昭呢,她只把福宝带过来了。
福宝现在会叫人了,但是通常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
只有叫爸爸妈妈时,才会是连着两个字,让她叫舅舅,她就会软糯糯地吐一个字:“舅!”
让她叫舅妈,她就叫妈;让她叫舅娘,她就叫娘;可把大家给稀罕坏了。
苏国安瞧着他们一家子和乐,突然想起个事儿来,把苏小软单独叫出去了。
“苏向征之前还来打听小朋和小乐的事儿呢,这回没跟你们一起回来?是要再晚,还是不回来了?”
第788章 逼死过人命
其实苏国安这么问的时候,心里头就已经有数了。
这都腊月二十八了,再晚就要过年了,十有八九是不回来了。
苏小软往屋里瞄了一眼,然后压低了嗓门儿问:“我听说向征哥打算给小乐说亲?”
苏国安愣了一下:“不能吧?小乐才多大?十四还是十五?”
苏小软翻个白眼儿:“小乐十六了。”
苏国安被她嫌弃了,也没不高兴:“十六了也还是个孩子呢!再说了我听说现在结婚年龄都往后推了,就算是十八也领不了结婚证了。”
苏小软点点头:“嗯,我也是听小乐说的,我问小乐,小乐说是她以前的同学写信告诉她的,说是向征哥家的孩子说出去的,要把小乐嫁人,以后去县里过好日子,等以后他们上学买衣服的钱就让小乐供。”
苏国安脸色难看无比,这叫什么事儿呀?
“这事是真的?”
苏小软摇头,不太确定:“我这次回来也是想着让你帮忙问问呢,不过这事你估计也不好打听,回头让我伯娘帮忙问问吧。小乐那同学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可不像是假的。”
苏国安气呼呼道:“行,这事我知道了,你别管了,如果苏向征真敢做出这种卖女儿的事来,我削不死他!”
这种事,要是搁在六七年前,苏国安兴许只会觉得辈伤难过,不会这么生气,毕竟那会儿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可是现在大家有地种,有工作干,有钱拿,谁家的日子现在还是紧巴巴的?
但凡是个健康的,不缺胳膊少腿儿的,一个人挣的都能养一家四五口了,哪里还需要再去卖儿卖女的?
而且苏向征家条件也还可以,他在耳场上工,今年分了一百多块的现金,秋收后还分了一回粮食,中秋节也分了七八十块钱,另外还有肉和细粮,这年底也没少分东西,他们家还能供不起两个孩子了?
就苏向征现在的收入,虽然比不上县里的正式工,但是别忘了,他能分到粮食、分到肉,这些粮食是不用花钱买的,是他们平时上工挣的工分换的,这么林林总总加起来,那可是比县里的工人挣的都多,毕竟县里人吃商品粮,得掏钱买的。
正是因为大家日子都好过了,现在一听说苏向征这样的作派,苏国安就坐不住了。
苏向征家真缺那么点儿钱吗?
那必然不是的。
只刘盼娣纯粹就是不想往外掏钱,能利用前头生的那个闺女换来好处,她为啥不干?
最重要的是,刘盼娣都打听过了,苏小乐嫁过去后还得白得一份正式工作,这么大的好处,可是她这个后娘给换来的,说啥也得让苏小乐拿出一半儿来给她养儿子。
只是,这些隐秘的消息,暂时还没有人知道,苏向征也只知道男方家条件不错,而且也相中了小乐,又愿意出一百多块的彩礼钱,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当初苏小软出嫁才得了多少彩礼钱呀,到现在还被村里人津津乐道呢。
要是他家小乐能得一百多的彩礼,那以后他肯定就是村子里人人羡慕的家长了,这说出去都有面子,走路都能觉得有风。
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种事情就觉得很有面子了?
靠着嫁女儿才能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这苏向征脑子是有多空?
苏国安也没有去找苏向征理论,回去后把这事儿跟王梅说了,让她抽空去打听一下,毕竟对方都说了男方是县里的正式工,而且家境很好,只要小乐嫁过去就能有一份工作,这样的人家,在县里也并不是很多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