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32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32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高家这位长辈也满意地点了点头,庆幸自己这几分老脸还有点儿用。
  苏奶奶又道:“我是个做长辈的,也不好让你们闹得骨肉分离。有些事说开了,以后长记性就成。你是我闺女,就算是以后我不在了,你还有四个兄弟呢,我也不怕你们笑话我说大话,就我这四个儿子,无论是哪一个站出来,都不是好欺负的。”
  高家那边的人连连点头:“是是是,亲家一看就是有本事的门户,咱们以后都是亲戚,不说这个了。”
  苏奶奶的警告果然起了效果。
  “你的医药费花了多少?我也不多贪,收据单子都在这里,你们可以自己加一加。”
  很快高家那边就得出了一个准数。
  这回也没多耽搁,直接就往外掏钱。
  苏建业的是小声哼哼了一句:“大姐住院这些日子吃的喝的可都是我们老苏家的。也算了,谁让我是他弟呢。”
  这话说的高大壮脸上都有些臊的慌。
  毕竟苏大兰是他的婆娘。结果住院了还得让娘家人掏钱。不丢的还是他们高家人的脸?
  可是眼下,高家也的确是拿不出更多的钱了。
  再往外掏,怕是回去了老娘那里也不消停。
  赵红梅岂能看不出他们这点儿小算盘?
  “行了,当家的。大姐回娘家少,而且胖妞又没长在咱们眼前,你这个做舅舅的请外甥女吃些好的,那也是应该的。”
  苏建业哼了一声,下巴微抬道:“我也不是个小气的。姐夫,你们现在可就这一个孩子,胖妞也是当娘的人了,你们自己心里头也得理清楚了哪头轻哪头重。你们以后不指着他们夫妻俩给你们养老?”
  高大壮的脸色青青白白地换了一阵儿,除了直点头,也不知道要说啥。
  到了下午五点左右的时候,这事情就已经说地差不多了。
  从这里再去于兰庄,少说也得两个小时了。
  这年头路不好走,而且又是马车,这么多人,也快不了。
  临走的时候,苏建业又把胖妞给叫住了。
  “你也是个憨的。以后要是有人敢欺负你们娘儿几个,就过来找舅舅。别的我不敢夸大口,粮食咱家还是管够的。”
  胖妞心底一热:“谢谢小舅舅。”
  苏小软用一个小布兜装了些水果糖,还有一包红糖。
  这些东西,光有钱可买不到,还得用票。
  就胖妞他们一家子都在地里刨食,哪里来的糖票?
  胖妞一拿到这些稀罕物,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谢谢软宝了。”
  “行了,红糖留着你和我大姑补身子喝。其它的就是给我几个小外甥的。”
  那头的高家人看着都眼红呀。
  瞧瞧人家!
  出手就是大方呀!
  高家的一众长辈们,此时其实是有几分庆幸的。
  好歹算是保住了这门亲戚,往后再有个什么灾呀难的,兴许还得求到人家头上来呢。
  送走了苏大兰,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倒不是觉得苏大兰不好,只是她这人吧,太强势,哪怕是在娘家有老太太镇着,她仍然会时不时地显露出霸道的性子来。
  对此,苏建业倒是没说什么,估计就是自小到大习惯了,也了解这个大姐。
  可是几个小的却有些受不了。
  都知道大姑这次是受了委屈,又是伤员,所以谁也没有跟她计较。
  苏奶奶是什么人哪,一瞧见几个小的那脸色,就知道这几个小的,更喜欢二姑,而不是这个大姑了。


第79章 再买一辆自行车?
  苏大兰的事情解决了,日子还是继续过。
  也就是闲下来,苏建业才想起来闺女那里还有一些野味没出手呢。
  赶忙着去联系,终于在某天早上顺利地脱手了。
  兔子和野鸡不值什么钱,主要是傻狍子和那只鹿值大钱了。
  就这么些个野味,竟然又给换回来了五张票和一百多块钱!
  苏奶奶将钱和票都收起来了,没想到竟然还能收获一张工业票。
  苏小软早就起了再买一辆自行车的心思,而苏奶奶想着如今这日子过地好,而且家里头人也多,需要用车子的地方也的确是不少。
  要不,就再买一辆?
  可是一辆自行车就已经挺扎眼的了,要是再买一辆,她真怕村里人会说他们家走资本主义道路呢。
  现在整个村,哦现在叫整个大队,拥有的自行车都不超过五辆,他们家要是买两辆,那总得有个说法才行。
  涉及到了全家安危的事儿,苏奶奶还是决定再等等。
  打家俱基本上费不了什么钱,这木头都是从山上砍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以前十几年里头备下来的老料子,顶多就是自己费些功夫。
  可是新屋子里还得添置一些自己做不了的物什。
  比如说弄一些新的床单、被子等等,哪哪都是钱呀。
  终于在八月十五之前,新屋里需要的家俱们都凑齐了。
  这新房子盖地比老屋子要宽将近两米了。
  六间房子是连着的,苏建业和赵红梅住在最东边的屋,中间隔了客厅,然后就是苏奶奶住的屋子。
  苏奶奶的意思是搬到新屋后,还是要和小软一起睡,对此,全家人都没有意见。
  其它的三间房,苏奶奶也做了安排,三兄弟住一间,赵英子自己住一个小间的,空出来的那一间,等以后老大老二老三回来了,也能安排下。
  “等回头还得再盖厢房,这没有厢房,总觉得就不像个正经的宅子。”
  赵英子抬头道:“奶,啥叫厢房?”
  一旁的赵红梅笑道:“你奶那个是以前大户人家的叫法,咱们以后可不能这么说了。就说是东西配房就成。”
  赵英子点点头:“知道了,娘。”
  苏奶奶看了看种满了各种蔬菜的院子,嘀咕道:“还是先盖上东厢房吧。盖两间正好。”
  苏建业也在拿手比划呢。
  “嗯,盖两间,一间做仓房,一间做灶房。”
  苏小软则是适时提醒了一句:“爹,人家都管灶房叫厨房呢。咱家以后也得说厨房。反正盖出来的新新的,肯定是跟别人家的灶房不一样的。”
  苏奶奶笑着摸摸苏小软的头道:“软宝说的对,就叫厨房。这一听就不一样了。”
  新房子的客厅正屋后面有一道火墙,后面余出来的地方就是给两边儿的屋子烧炕的地儿,而且冬天就在这里做饭,这样一来,冬天屋子里也暖和,而且也不用往院子里跑来跑去的,倒是省了不少的事儿。
  屋子盖地本来就宽,这么一隔,堂屋也不显小,一家子人坐在一起吃饭还是妥妥的。
  因为屋子盖地宽了许多,所以大家睡的屋里除了炕以及炕上的衣厨之外,还能再放下一对桌椅,还有放大衣柜的地方。
  当然,目前来说,大衣柜对于他们的用处不是很大,就只有苏奶奶和苏建业的屋里各打了一个,苏建业说等以后苏向东结婚的时候,再打一个大衣柜,给他们两个放在新房里。
  苏向北这屋转转,那屋看看,一脸的兴奋劲儿。
  “奶,咱们啥时候搬呀?”
  苏奶奶瞪他一眼:“急啥?等你们快开学的时候再搬。这新屋子经经夏,才不那么潮了,要不然睡在潮湿的屋子里,身上容易起疹子的。”
  苏小软点点头,奶奶说地没错。
  苏向北挠挠头道:“我们屋里竟然摆了两张书桌呢,啧啧,以后我和向南回来写作业也不用挤着了。”
  苏向东也高兴,平时两个弟弟不在的时候,这书桌他可以随便用。
  这么好的日子,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
  晚上赵红梅多做了几个菜,苏建业竟然拿出一瓶白酒来,给老娘也倒了一盅,又给苏向东也满了一盅。
  “今儿高兴,咱们喝两口。”
  苏向北好奇地抻脖子去闻大哥手里的酒,被苏向南一巴掌给拍了回去。
  “干嘛?”
  苏向南神色淡然道:“你年纪还小呢,不能喝酒。”
  苏向北揉揉脑袋,一脸嫌弃道:“呿,说地好像你比我大似的!”
  苏向南挑眉,一本正经道:“我的确是比你大呀!”
  苏向北还要再顶嘴,苏向南慢悠悠道:“大一分钟也是大!更何况我可是比你大了十分钟呢。”
  得,这个十分钟是苏向北心里永远的痛了。
  比不过!
  苏奶奶笑呵呵道:“等这个周末,建业带着向东去县里再买一辆自行车回来吧。”
  全家人都呆住了。
  向来有些跳脱的苏向北最先反应过来:“奶,咱家要再买一辆自行车?”
  苏奶奶点点头道:“你大哥和英子都工作几个月了,他们俩挣的钱都往我这儿交,自己一分没留。这钱也够买一辆自行车的了,正好我手里头有你大伯寄回来的工业票,要是不用,再过两个月也得过期了。”
  苏向北一蹦三尺高!
  “太好了!那以后大哥骑车去上班,我和向南回来了也可以骑车去同学家了。”
  赵红梅一脸轻蔑道:“你满脑子就只想着玩!”
  苏向北嘻嘻地笑,反正他就是高兴。
  苏小软也觉得奶奶的决定是正确的。
  现在自行车可是稀罕物件,而且绝对保值!
  就算是二手的自行车,比新的也便宜不了多少呢。
  更何况家里现在的情况,也的确是需要再买一辆自行车了。
  以后再多一辆自行车,那家里头用着可就方便多了。
  “还有,咱们这新屋子也盖起来了,东西也都备好了。往后向东和英子你们俩挣的钱也不用再交给我了,都交到你们娘那儿去。”
  赵红梅一听,愣了一下,有些心慌道:“娘,这是干啥?咱家不都是您管钱嘛。您还是接着管吧,我怕自己弄不明白。”


第80章 暖房酒
  赵红梅是真心有些慌。
  自打她嫁过来之后,就没管过钱。
  当然,她手里头也是有钱的,婆婆每个月都会给她一点儿零用钱,可是一大家子人都在一起住,她平时又不怎么去外面,不在家就在地里头,也没处花钱呀。
  所以到现在为止,她竟然还有了一个小金库。
  她都想好了,以后三个儿子结婚的时候,她就用自己小金库的钱给三个儿媳妇发红包。
  眼下听到婆婆说要把管家权给自己,可真有点儿懵。
  “行了,有啥弄不明白的?你是他们的娘,不光是他俩,以后向南和向北工作了,这钱也都交到你手里头。当然了,这家里的开支,以后也就都由你来负责。”
  赵红梅连连摆手道:“不行不行,我可干不了这个。娘,您就饶了我吧。”
  苏建业在一旁听地直乐。
  别人家都是儿媳妇巴不得立马分家,早早地掌握了家里头的财政大权。
  也就是他媳妇儿,一听说让她当家,恨不能立马给婆婆跪下来。
  “娘,红梅不愿意管,那您就还接着受累吧。”
  赵红梅连忙点头,她是真不想管呀。
  现在这样多好!
  家里头的进项花用,都不需要她操心,只管着把饭菜做好,把家务活都操持好就成,这日子多简单呀。
  真让她管钱,她是真怕自己算不上帐来。
  赵红梅念过两年书,识字不多,勉强够用。
  家里头文化程度最低的,也就是她了。
  没办法,娘家穷,能让她一个女孩子识两年字,已经是相当地不错了。
  苏奶奶看赵红梅死活不愿意接过这一摊子事儿来,就知道还得自己操心。
  “这样吧,以后向东和英子每人给你十块钱,余下的钱再送到我这里。交到你那里的钱,就先攒着,以后他们结婚的时候也不至于手忙脚乱的了。”
  一提到了结婚,赵英子的脸先红了。
  苏向东则是笑笑,偏头往英子那里看过去,半天没挪开视线。
  这两个人是啥心思,屋里人谁看不出来?
  苏奶奶也高兴。
  当初红梅把人给带回来,她还担心日后成不了夫妻,反倒是成了仇人呢。
  这样正好,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英子的脾气好,人也勤快,最重要的是知道感恩,以后有她陪在向东身边,日子绝对能越过越好。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家里现有工资的也就是他们俩,至于苏向南和苏向北,如果以后也有工作了,那也跟苏向东一样。
  “咱们家能有现在的好日子过,可是多亏了咱们家的软宝呀!上回软宝自己就弄了那么多的猎物,咱们家现在能三不五时地吃肉,还是沾了软宝的光。”
  苏小软一听也有些慌,咋就拐到她身上来了呢?
  “奶,您别这么说,咱们不是一家人吗?再说了,之前我被那个余占松骗了,也没少给咱家添麻烦呢。”
  “这算什么!好歹也是当初借了余家的钱给你看病的。至于他得的那些个好处,咱们就当是还了余家的人情了。”
  苏建业冷哼道:“呸!这个余家真是没一个好东西。以后你们可都得注意着点儿,离余家人都远着些。”
  “知道了,爹。”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屋,老屋这边也没闲着,直接就当起了粮仓。
  反正都是用一个院墙给围起来的,安全上还是有保障的。
  家里头养的那些猪呀、鸡呀等等,也都没有挪过来,就在老院子那边喂着,新院这里还干净些。
  因为正式搬了家,所以新院子这边的大门就得开了。
  老院儿那边的大门则是直接从里面锁了,平时也不再走那个门了。
  在乡下,搬家可是大事。
  主人家是要请暖房酒的。
  一般都是自家亲戚,或者是同事朋友之类的。
  苏建业一大早特意骑车子去了一趟镇上,然后拎回来了一大块肉,路上不少人都瞧见了,个个眼睛放光。
  “向南,不是让你借桌子嘛,弄回来了吗?”
  “抬回来了,加上咱们自己家的,总共四张桌子,够用了吧?”
  赵红梅盘算了一下人数,又道:“那凳子呢?够用不?”
  “向北还没回来呢,估计他一会儿能带回凳子来。”
  因为还没有盖新厨房,直接就在老屋那边的灶房做的。
  东西大部分都是苏小软从自己的超市里拿出来的。
  新鲜蔬菜,她很少往外拿,主要是不想被人当成了怪物。
  超市里的蔬菜种类那可是相当地全乎,一年四季的菜品全都有。
  苏小软拿了一大块牛肉出来,再拿了十几个西红柿,准备自己动手做一道番茄牛腩。
  因为今天要摆酒,所以赵英子跟人调了班。
  而苏向东的工作离不开人,所以没办法请假,只能等中午下了班回来吃饭。
  光是苏家人就坐了三桌,基本上都是长辈或者是苏建业的平辈。
  还有一桌,则是苏建业交好的一些朋友,基本上都是一个公社的。
  饭菜上桌,那叫一个香!
  苏国安是来他家吃饭最多的一个了。
  饶是如此,看着这色香味俱全的菜色,也同样是忍不住咽口水了。
  这婶子的手艺好像是更精进了呀!
  苏奶奶只做了两道菜后,就被苏建业给请去了堂屋坐着。
  接下来的差事就是赵红梅和赵英子负责了。
  而苏小软,就只做了一道番茄牛腩。
  看着满满一桌的美食,就算是一些长辈,这会儿也坐不住了。
  个个眼睛都盯在了那盘子上,恨不能立马就开吃。
  苏奶奶看着菜上地差不多了,就招呼着大家动筷子。
  苏建业给每桌都摆了两瓶酒,苏小软拿出来的二锅头。
  “还是建业家大气呀!瞧瞧这些肉菜,啧,还有这个酒,真香呀!这酒我还是头一回喝,听说是从京都寄回来的呢。”
  “可不是嘛!这酒的味道真浓,你说咱们建国在京都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