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328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328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软宝,对堂爷爷堂奶奶都能这么尽心,好东西不要钱似的往外拿,这样的好孩子,上哪儿找去!
  “唉,让你费心了,多少钱我们给,不能让你既操心还花钱的。”
  “真不用!”
  推脱了一番之后,苏国安还是给了苏小软一百块钱。
  “就算是这个东西不要钱,那轮椅也是要的。你拿着,别嫌少。我知道这东西不好弄来,别说我们没有门路,就算是有门路,买这么一辆人家也未必愿意答理我们。你是好孩子,但是我们也不能让好孩子吃亏不是!”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苏小软也不好再拒绝,接过钱,琢磨着回头在空间里再好好扒拉扒拉,看看有什么东西是能拿出来吃的。
  现在的营养品,好像最贵重的就是蜂王浆了。
  苏小软眼睛一亮,这东西她有呀!
  虽然后来人们基本上都不喝这东西了,但是不代表就没有人卖了。


第827章 你打算回来?
  苏小软托王兴在省城买了一些老年人奶粉和麦乳精,这都是托关系才能弄到的,整箱整箱买的。
  苏小软把东西送到了敬老院,跟江红旗和李丽在一起说话。
  “这些都是好东西,你们记上数目然后入库,这东西虽然好,但也是有保质期的。麦乳精和奶粉你们按照之前咱们请的营养师的吩咐给老人们用,好东西也得定量,不是无限量随便吃喝的。”
  江红旗点头:“我明白,你放心吧。”
  “软宝,这得花不少钱吧?其实咱们这里弄的菜谱啥的都不赖,这东西也没必要吧?”
  李丽是真心疼钱了。
  虽然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但是李丽瞧着也心疼,这孩子咋这么大手大脚的呢!
  苏小软笑了笑,解释道:“这东西也不是一直都有的。刚刚进来的老人们身体大多不太好,吃东西也吃不了太多,这个可以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这样咱们还省了医药钱呢。等过上一阵子,他们的身体都调养地差不多了,就可以停了这些营养品,以后如果再有新的孤寡老人住进来,咱们可以再单独给这些老人用,这个都有具体的章程,回头我给你们一人弄一份儿。”
  江红旗点点头,在他看来,这些老人少生病,他们这里的任务就能轻松许多。
  而且看病要花的钱可不是一瓶营养品就能抵消的。
  现在的老年人只要是去做体检,谁身上没点儿毛病?
  这样也好,他们既然做了这件事,就得把事情做好,不能让人诟病。
  “行吧,你们先在这里忙着,我回去了。”
  车里后备箱还放着不少的营养品呢,苏小软是根据几位老人的量准备的。
  苏奶奶不需要这些,苏小软给她用的都是最好的,当然也是不能拿出来的。
  车子里的都是给二爷爷家准备的,而且是准备的四人份儿,连苏国安和王梅也都有。
  苏国安见她又弄来这么多的好东西,别提多震惊了。
  这东西贵不说,关键是还得要票呢,她上哪儿弄来的?
  “伯伯就别问了,反正都是正路子来的,而且这些东西买都买了,您还想着让我退回去呀?”
  苏国安一噎,他原本的确是想着让苏小软把东西给退了的。
  现在倒好,一句话就把自己给堵在这了。
  “软宝,这花了多少钱,我给你。”
  苏小软摇头:“不用,这是给敬老院那边准备的东西,因为量大,所以对方多送了几瓶,我们家里有,这东西就给你们送来了。都是老年人用的,您和伯娘也能一起吃,别亏待了自己。”
  这话说得一旁的王梅都差点儿掉眼泪。
  这孩子咋这么知道心疼人呀!
  “麦乳精多出来了四罐,奶粉多了五袋,不过这个老年人专供的奶粉,小孩子最好是不要喝。”
  “行,我们都记住了。”
  虽然苏小软说不要钱,但是苏国安也不好让她白忙活,走的时候,又给她拎上了几条鱼和一大块牛肉。
  “这牛肉是咱们蘑菇厂那边的供应商送来的,我们家也吃不完,正好你带回去做炖牛肉。”
  苏小软也知道不拿他们肯定是不会甘休的,只能接了过来。
  晚上,苏小软就吃上了炖牛肉和酸菜鱼。
  家里头人多,菜都是用盆装的,照样给吃个干净。
  苏向东除了跟以前的老同事们搭上关系,更多的时间还是到处看,有时候是让人开车带他去,有时候就是自己骑着车子转悠。
  偌大一个高县,不能就指着一个镇子来养活。
  虽然他们这个镇子是现在全县纳税最高的镇,但是其它地方也不能忽略了。
  而且,现在正值改革的春风,不管是做什么,只要不违法,只要老百姓们有这个积极性,那就应该扶持。
  苏向东和苏小软两人的侧重点显然是不同的。
  苏向东身为曾经的干部,他考虑的更多的还是整个高县的老百姓,而且想的是要让产业更丰富,不能只依靠一两家企业就来养活整个高县。
  不得不说,站的位置不同,考虑的角度不同,看到的范围也是不同的。
  晚上,苏向东和苏小软一起坐在屋里吹着电风扇,然后互相交换着信息。
  “高县的起点还是有的,跟周围的几个县来比,高县不算穷,而且因为张书记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修路和扩充基础设施,所以我觉得高县目前的招商条件是最好的。”
  对于这一点,苏向东也是认同的。
  好的路,好的投资环境,都能为高县加分。
  “软宝,咱们高县和其它几个县比起来,你觉得有什么优势吗?”
  苏小软认真想了想,摇摇头:“除了道路比他们要好一些之外,目前我看不到其它的优势。”
  毕竟都是一块儿长起来的小县城,能有多大的差距呀!
  苏向东点点头:“我觉得咱们高县的社会风气是比较好的。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对待敌人,咱们肯定是毫不手软,但是对于一些犯了错的人,咱们高县也不是没有包容心的。”
  “哥,你这阵子都在各处转,甚至还到了地头上,你是想着毕业以后要回来工作吗?”
  苏向东的眼神微闪了一下,一旁的赵英子放下笔,也抬头看了过来。
  赵英子跟苏向东是一起长大的,又结婚多年,能不知道他心里头在想什么?
  “你要是打算回来工作,那我也要回来,咱们夫妻总不能两地分居。”
  苏向东却是一脸认真地看过去:“为什么不能?英子,我知道你是怕我身边没人照顾,可是咱们还有孩子呢,放眼全国,哪里还有比京都更好的教育资源?如果你也跟着一起回来了,那孩子们怎么办?”
  赵英子愣了一下,随口就道:“不是还有爹娘在京都吗?”


第828章 那就去
  苏向东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爹娘都有工作要忙,而且他们年纪大了,孩子的学习方面也是帮不上忙的。再说了,隔辈亲,如果孩子们犯了什么错,爹娘也只会偏袒他们,这容易把孩子的性子给养歪了。”
  赵英子撇嘴道:“那软宝自小还跟着奶奶长大的呢,软宝咋没养歪?”
  苏向东一噎:“那能一样吗?爹娘也是在身边的。再说了,软宝之前也不是没有犯过错,奶奶一直护着,险些酿成大祸呢。”
  他这么一说,赵英子和苏小软都第一时间想到了当年的事。
  如果不是苏小软一门心思地想着维护余占松,他们家那会儿的日子也不会这么难过。
  苏小软略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大嫂,我哥说的也没错,孩子最好还是跟在父母身边教育着才好。不过,哥你真地想回高县?我觉得你留在京都并不难呀。”
  苏向东笑了笑:“我知道留在京都并不难,可我还是想着能在基层做一些对老百姓们来说有帮助的事。我本来就是从基层上上去的,不能因为在京都住了几年就忘本了。”
  苏小软沉默了一会儿:“因为张书记要调职了?”
  这才是关键!
  苏向东没有说话,有些事,现在也不方便说地太清楚了。
  看他这个反应,苏小软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十有八九就是大哥觉得这也算是一个机会,既能让他回来为老家做些什么,同时,也能为自己积累一些人脉和经验,这对于他以后的仕途,那指定是有帮助的。
  “大哥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咱们就早做准备。嫂子,我哥说的也没错,你留在京都,还能多照顾孩子们,吃穿方面倒是其次,主要是孩子的教育不能松懈。成绩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品行,不能坏了咱老苏家的名声。”
  这话说到苏向东的心坎里去了。
  他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想着要把英子留在京都。
  “可是你一个人来这么远的地方,身边也没个人能照顾你,我不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的?不管我回来后在什么单位,应该都有食堂的,我又不用自己做饭,顶多就是自己洗洗衣服就好,软宝不是说现在都有洗衣机了吗?到时候让她给我弄一台,那我就更轻松了。”
  苏向东又笑了笑,其实就是想要安抚一下赵英子。
  “等以后我也可以攒假期,到时候我去京都看你和孩子们。你也可以攒假期,等到了孩子们放假的时候,就带着他们到高县来住一阵子,这样咱们也不是一直都两地分居着。”
  话是这样说,但总归不是天天守着了。
  说实话,赵英子和苏向东结婚这么多年以来,基本上就没有分开过,就算是刚开始苏向东在县里上班那会儿,两口子也是大部分时间都在一起的。
  现在都是两个孩子的父母了,突然一下子说要分开,而且还离得这么远,赵英子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也是正常的。
  苏向东是从高县考去京都的,等到毕业前他自己的意向表里填了回家乡,那十有八九就会被分配回高县了。
  只是不知道具体会是什么职位了。
  假期里,苏向东有着协助成立敬老院的经验,这以后也是可以写到自己的履历上的,对于工作的分配也会有帮助。
  还有半年才能领毕业证,现在就开始做各项准备,总归是没有错的。
  除此之外,苏向东还专门收集了很多高县民生的资料,比如说整个高县现在还有多少是贫困村,有多少人还没办法吃饱饭等等。
  这对于他以后在高县的工作指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苏小软考虑到明年大哥极有可能会回到高县,那有些事情,她就暂时不着急了。
  先缓一缓,兴许也是大哥的功绩呢。
  苏小软不想说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那样的空话,她更看重的,还是实际的利益。
  她想赚钱,也想帮着家乡一起富裕起来,但并不代表了她就是个圣母,可以无条件的付出。
  在商言商,而且她总归是要将自己的亲人放在第一位的。
  假期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苏小软他们就要返校了。
  苏奶奶不想走,也不想去县城里住,苏建军听说后,就和李丽商量着一起搬到村子里住,反正苏建业家里头盖的房子多,也能住得下。
  可是苏奶奶拒绝了,他们两口子都在县城工作呢,干啥为了她还得天天起早贪黑的?
  这么一寻思,苏奶奶就又想着去京都了。
  苏小软多聪明呀,知道奶奶这是舍不得二爷爷和二奶奶,干脆就去找苏国安商量了。
  “京都有一家疗养院,据说是能帮助中风或者是偏瘫的人慢慢恢复。二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平时身体也一直挺好,过去那边看看也行,最起码能让二爷爷少受些罪。”
  苏国安有些犹豫。
  主要是京都离得太远了,他们总不能都去吧?
  “二爷爷放心,疗养院那里人家也不让家属多待人,顶多就是有一个陪护的,二奶奶跟着一起去就挺好,也不用她做饭,有专门的食堂,而且到点人家就会送到房间里,衣服也有专人洗,不会累着二奶奶的。”
  苏国安还真是心动了。
  主要是自打老爹摔了那一下之后,这明显是精神头不济了。
  要说老爷子岁数也不小了,就算是这会儿没了,也算是高寿了。
  可是身为子女,总想着爹娘能一直都在,好像有他们在,自己就永远还是个孩子,还是个有依靠的。
  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苏国安也总觉得自己和死亡之间,还隔着父母,只要有他们在,苏国安就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病得起不来那样的场面。
  “那行,如果去的话,该多少钱我们掏,如果你不要钱的话,那他们就不去了。”
  “其实没多少钱,行,您掏就您掏,我不拦着。那您跟家里商量一下,如果有了结果跟我说一声,好让我二伯给订票。”
  “行,这去的话,我还是得陪着他们二老去一趟,等安置好了我再回来。”


第829章 都留在疗养院了
  疗养院并不在京都,但是离得不算远,开车的话,最多两个小时就到了。
  二爷爷和二奶奶起初是有些不适应的,很拘谨,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再惹人笑话。
  但是后来发现这里的医护人员们态度是真地挺好的,有什么不会的也会教给他们,这样,老两口才算是安下心来。
  苏国安在这里一直陪到晚上,疗养院不允许外人留宿,而二奶奶和苏奶奶也都住进来,其实是都被苏小软给办了疗养手续的,三个人,两间房,而且还是紧挨着的,有什么事也能方便叫一声。
  苏小软原本想着留下来照顾一晚,毕竟苏奶奶办的是单间,可是苏奶奶不乐意,说她在这里反倒是碍手碍脚的,干脆将她给轰走了。
  就这样,三位老人就在这里住了下来,每天吃的好喝的好,而且这里的环境也挺好,老人们凑到一起了,还能唱唱戏或者是下下棋。
  苏国安又停留了两天,确定父母都在这里适应得挺好的,也就不担心了,亲自去问过了相关的费用之后,咬咬牙,又续了五百块钱。
  苏小软当时办的时候怕二老不能适应,所以都给交的一个星期的钱。
  如今苏国安又给续了五百块,至少能在这里住上一个月了。
  四合院虽然也热闹,但是到了正晌,家里基本上都没人了,就只有苏奶奶和赵海棠两人大眼瞪小眼儿的,苏奶奶可能就是太寂寞了,所以才会明显地情绪低落。
  也是因为如此,所以苏小软才特意在假期带着老太太回了一趟老家。
  结果发现一回去了,老太太就精神起来了,走路也不喘了,连拐杖都不需要,那后背还挺得直直的,一看就跟在京都时不是一个样子。
  所以,后来苏小软才想起来京都附近的疗养院来。
  二爷爷和二奶奶大老远地来了,怎么着也能在这里待上两三个月的。
  到时候天儿冷了,疗养院有集中供暖,苏小软再使使法子,就能让苏国安放心地把二老留在京都。
  如此一来,既能帮助二老调理了身体,还能让苏奶奶也更高兴。
  惟一的缺点,就是花钱。
  而且这里的疗养院,普通人花钱都不一定能进得来。
  苏奶奶多多少少算是一个女英雄的,当年毕竟是冒险给同志们送过信的,所以她这个一报上去,也算是有资格,只是费用需要自己来承担一部分。
  而二爷爷和二奶奶就是苏小软托了关系才把人送进来的了,费用根本就不算个事儿,外头多少人手里大把的钞票,却根本就不得其门而入呢!
  苏小软也知道这是沾了大伯的光,如果不是大伯跟这边打了招呼,说是自家长辈,疗养院也没有那么痛快地让人住进来。
  现在这样倒是挺好,苏小软他们基本上是隔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