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3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母多精明一个人呀,她把户口本看得那叫一个紧张,总觉得只要是在一个本子上,她就能拿捏得住郭亮。
“在呢,当初分了家,但是去办户口的时候,我那婆婆推三阻四的,后来我们又来了京都,所以这事儿才一直没办成。”
“那就得先把户口分开了,当然,这个也不难,很好办,到时候你让姐夫回去后找向磊哥,让他带着一起去派出所就能办,如果郭家有人使绊子,你们可以直接去找宋叔。有他在,这个不成问题。”
苏小丽正要松口气的时候,苏小软又说了。
“可问题是,如果你婆婆不愿意拿出户口本来,那就比较麻烦了。”
苏小丽一顿,想着婆婆的那个自私自利的性子,心里头也犯了难。
“这个你回去后跟姐夫商量吧,看看到底咋办。等商量好之后,我再给姐夫几天假,让他回去把这个事儿办了,最好是能在年前办妥,这样一来,你们今年就能有房子了,毕竟明年是啥政策,咱们也不知道。”
这话说在点子上了。
苏小丽也是担心,万一明年人家又不让买卖房子了,那她找谁说理去?
好不容易有一处自己看中的,而且价钱也算是他们能承受得起的,那必然是得抓紧机会。
主要是现在能把户口迁过来,这样的话,心里头就塌实了,不然总担心被人给撵走,这心里头也不舒坦。
苏小丽和郭亮之间的感情好,而且现在孩子都这么大了,夫妻俩之间也没秘密。
郭亮听了苏小丽的话后,倒是觉得可行,只是一想到了得回老家办户口,这心里就有点儿犯怵。
他倒不是不想办,实在是不愿意对上老娘的那张嘴。
郭母太能叨叨了,而且又总爱偏着老幺,郭亮这心里头自然就不舒服。
“我问过软宝了,她说你可以借口说是让我们回去办暂住证,然后要把户口移出来。”
郭亮斜眼看她:“办暂停证又不需要把户口迁出来,这话我妈能信?”
苏小丽翻个白眼儿道:“你是不是傻?这年头老家有谁办过暂住证?他们懂这个不?你就只说是上头要求的,都得回去办,你妈能说啥?再说了,咱们又没少给过她孝敬,你心虚个啥!要是他们不信,你就拿姚望说事儿,说是他们等回头也得回来办这个手续,你们是不能都请假,所以才轮换着回去的。”
这么一说吧,好像还真行。
反正之后只要把户口迁出来了,郭家就算是知道了真相,他们也不怕。
又没干伤天害理的事儿,家都分了,把户口迁出来不是正常的?
而且现在他们两口子都不在公家上班儿了,又不涉及到粮油票啥的了,郭母应该也不至于太为难他们。
这话还真说着了。
可是他们现在能分到油票粮票的,估摸着郭母可是说啥都不肯的。
两口子商量了大半宿,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却不觉得困,都神采奕奕的,可见是想着能彻底地脱离那个家,心里头有多高兴了。
郭亮这边拿到了假条,苏小软又故意给他弄了一个假的证明,上面还盖着大红章,让他带回去应付郭家人用。
当然,犯法的事情,苏小软也不敢干。
给他盖的是自己快餐店的章子,上面也只是说证明让他回去办理户口的相关事宜,反正措词就明显是有些模糊的,就算是被人举报也不怕。
郭亮一想到自己头上顶着两千块的借款,这心里就紧张,回去的车票自然也是买得硬座,他原本想买站票来着,可是被苏小丽给骂了一通,还是没敢买。
郭亮一走,苏小丽这边就去找了中间人,然后带上了苏小软给她安排的人一起去交了钱,签了合同。
就这样,房子算是过户到了苏小丽的名下了。
这房子写苏小丽的名字,还是郭亮的主意。
自己家人是什么性子,郭亮可太清楚了,所以干脆就写媳妇儿的名字,以后就算是郭家人想要贪他这房子,也得要些脸面,不能去夺苏家人的东西吧?
苏小软听说这一茬的时候,对这个姐夫还真是高看了一眼。
这会儿可没有什么夫妻共同财产那一说。
两人要是真过不下去了要离婚,那这房子可就是苏小丽的,跟郭亮没半点儿关系的。
郭亮能有这份儿魄力,让苏小软觉得这人倒是可用!
第848章 郭亮回家
郭亮一出车站,就看到了来接他的苏向磊。
对于这个妻弟,他还是很看重的,毕竟人家现在也是一厂之长了,还愿意到车站来接他这个姐夫,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郭亮跟苏向磊打了招呼之后,又四处看了看,确定郭家并没有来人接他时,眼底里不可能没有失望之色的。
苏向磊大概也明白他的心思,没戳破,只是接过他手里的东西示意他上车。
“哟,你们现在都有车了?”
“只是买了一辆小货车,有时候给县里或者是附近县里送个货啥的方便一些。”
虽然是厂子里的车,但是架不住苏向磊心里头嘚瑟呀,毕竟他是厂长,又会开车,可是能让他显摆显摆的。
“平时送货,总不能劳你这位厂长去吧?”
两人上了车,苏向磊咧嘴笑道:“那倒是不至于,不过咱们也只是小厂子,而且有时候厂里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也开车送过。别看顶着一个厂长的名头,想要让厂子效益好起来,谁也不能偷懒的。”
这话倒是让人信服。
现在政策好了,只要是勤快的,多多少少都能挣着钱。
郭亮带的行李不多,毕竟他也没打算在高县待太长时间,只要是事情办妥了,立马就得回去。
不过这回他特意听了苏小丽的嘱咐,给二老一人带了一双棉鞋回来,在京都买的,两双鞋花了小五十呢,可把郭亮给心疼坏了。
这么贵的鞋子,真穿到了脚上那还敢走路不?
苏小丽骂他没出息,“你懂个啥?这么好的鞋子,他们二老还愿意让出去?再说了,你小弟的尺码跟你爹的可不一样,到时候他们二老穿着这么好的鞋子进进出出的,别人看了不羡慕?不得说你孝顺?”
郭亮一想也是,现在父母可都没有退下来呢,他们大冬天穿着这个上下班的,那的确是挺招人眼的。
而且郭亮也聪明,下了车往家走的时候,碰到了邻居们问,他就会故意说给父母带了棉鞋回来,说是在京都排队买的,可难买了。
乍一听好像是郭亮在说这买鞋子多难,可是实际上却是告诉了邻里们,这鞋子可不便宜,而且还有多保暖。
郭父郭母早就收到了信儿,知道他今天回来,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去车站接人,不得不说,这着实是让郭亮心里头失望,而郭家人想的却是借此机会来压一压他的锐气。
郭亮家住在一个胡同串儿里,苏向磊的车开不进去,正好也能让郭亮这样炫一路。
不过五十米不到的路,硬生生让郭亮走了十几分钟才到家。
这可没人觉得不对。
毕竟郭亮好长时间不回来了,遇上了熟人多唠几句,这说明人家郭亮重感情呢!
有些在公家单位找不到活的,眼瞅着快要毕业的年轻小伙子的家长们看到他了,那自然是两眼放光,就琢磨着怎么能带带他们家的小子闺女呢。
郭亮也没客气,只说是现在自己也是给人家干活,工钱虽然是不少,但是还得养家,如果只是一个光棍,倒是能剩下不少钱,可是有三个孩子要养呢,而且都送去念书了,所以一年到头也剩不下什么钱。
别看他说地这么谦虚,可是周围的邻居们听了却是个个打起了小算盘。
要养三个娃呢!
而且还都送去上学了,这得挣多少钱才舍得呀!
他们可不认为苏小丽能挣多高的工资,多年来的传统认知,让他们认定了男人就是比女人利害,就算是干同样的工作,也得是男人比女人挣得多。
所以,他们下意识里就会觉得苏小丽顶天儿就是挣个二三十的,估计勉强也就够一家子吃喝了。
毕竟在京都一切都得买着吃,可得花不少钱呢。
“乖乖,送三个孩子去上学了,这郭亮可是发了吧?听说京都的东西可是贼贵的,要不然郭亮也不会总是托他的朋友到乡下去买粮了,听说京都的一个馒头比咱们县里的肉包子买得都贵呢。”
“是呀,能供三个孩子上学,啧啧,这一个月得花多少钱?京都上学的费用也比咱们这里高吧?你说说这郭亮咋就这么能呢!”
“依我看这就是沾了人家小丽的福气呢。听说那店就是小丽的堂妹开的,人家可挣了老鼻子钱了。要不是看着这是自家亲戚,人家能愿意扶持一把?”
“就是就是,当初郭亮一家被分出来,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哟!就这郭亮他妈还天天叫嚷着让郭亮给孝敬呢。”
邻里们你一句我一嘴的,可是把郭家的事情给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了。
反正住地就近,而且郭母做事也的确是不地道,现在被人们议论也是正常的。
郭亮带着包裹回了家,院门倒是没锁,可是院儿里一个人没有,郭亮进了屋,就看着自己父母都坐在屋里头等着呢。
郭亮这眼珠子转了一圈儿,就注意到小弟两口子也在,今天竟然不上班吗?
“哟,都在呢,小弟今天不用上班?”
郭小弟嘻嘻笑着迎上来,眼睛却是紧紧地盯着那个大包裹。
虽然这一年多来郭亮不再往家寄钱了,但是寄回来的东西他们可没少吃。
就是不知道这回又带了啥好东西回来。
“哥回来了,我帮你!”
郭小弟说着就要去接包裹,却被郭亮不着痕迹地避开了:“不用,这东西有些沉,你拿不住。”
一边说着,一边就放到了炕上。
郭家人口多,就算是平时待客的堂屋里也是放了一张双人床的。
东西放下,郭亮故意在额头上抹了一下,笑道:“爸,妈,这回回来给你们带了棉鞋,这可是小丽去百货大楼排了三天队才买到的,真心不容易。听说这种鞋穿上贼暖和。小丽他堂叔堂婶都是一人一双,可舒服了。”
一听说是鞋子,郭小弟的脸就耷拉下来了。
他的脚比郭父的脚大了不少,差两个码子呢,就算是硬塞,这鞋他也是穿不进去的。
郭小弟的媳妇眼睛倒是亮了,她寻思着自己待会儿试试婆婆的鞋,看看能穿不。
第849章 做了什么亏心事?
且不说这些东西之后是否会在郭家引起纷争,只说郭亮回来喝了杯水后提到了户口的事,自然就引起了郭母的注意。
“要户口本做什么?你们之前不是都开了介绍信吗?”
“那能一样?开介绍信到底不是长久的办法。而且我那位小姨子也有关系,托了人说是给我们统一办暂住证,只不过因为大家都忙,所以分了先后顺序回来取户口证明而已。”
郭母一脸不信:“办那个有啥用?明明介绍信就可以,干啥非得费那个力气?”
“妈,介绍信是有期限的,而且一般时间也都不长。我和小丽可是长年待在京都的,总不好总是这样来回麻烦人。之前都是我家小舅子帮忙弄的,现在老板都给想了好法子,咱们也不能总麻烦别人。”
这话说得郭母心里头就不痛快了。
“你这是在埋怨我和你爸没给你开介绍信?”
郭亮一脸无辜道:“妈,您这又是想到哪儿去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单纯地想着省点儿事,而且就算是办了暂住证,那也是需要一年审核一回的。每年都得办一回新的。”
听他这么说,郭母就以为郭亮以后至少也得一年回来一回的,心里头这才松懈了不少。
“妈,您把户口本给我,我去趟街道办,还得再去跑一趟派出所,这事儿麻烦着呢,各种手续都得要。我们老板还特意给我们开了证明出来,要不然,好些事儿都不好办。”
郭母犹豫了一下,再对上了自家男人的视线,眼珠子一转道:“急啥!才刚回来呢,明天再说。”
郭亮还能不明白他妈这是打什么主意呢?
无非就是想着出去打听打听,看看是不是真地要用到户口本了。
郭亮倒也不心虚,反正这年头暂住证这种东西,他都没见过,估计他爸妈更没见过了。
“行吧,那明天一早我就得去办,搞不好一天都不一定能办下来。我后天还得走呢,这一耽误,又是车费又是工资的,我里外差了快一百块钱了。”
郭母心里一噎,可不嘛。
这来回的车费就不少了。
“那你回去的时候干脆就买站票,那个便宜。”
郭亮没说话,这要坐一天火车呢,他妈可真心疼他,让他在火车上直挺挺地站一天?
“妈,家里有吃的不?我饿了。”
郭母没好气道:“这都啥时候了,你咋不在外面吃了再回来?”
郭亮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这还是亲妈呢,回家了吃口饭都嫌弃了?
“妈,我是空手回来的吗?我平时没给你们买粮食吗?我就是饿了想要吃口热呼饭,您就容不下我了?”
这话可太重了!
一旁的郭父也不耐烦道:“还不赶紧去做!整天就知道碎嘴,儿子回来了吃饭不是正常的?去给他下碗面,再打上两个荷包蛋!”
郭父虽然也偏心,但是现在他看得明白呀。
郭亮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如果连口热乎饭也不让吃,这传出去成什么了?
岂不是要让人戳脊梁骨子骂了?
郭母心里头不痛快,哪里舍得给郭亮加个鸡蛋吃,偏当家的发了话,而且说了两个,那就必须得是两个,郭母再厉害,也不敢挑战这个家顶梁柱的权威。
郭母虽然不敢反驳,但是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去做。
这会儿郭大嫂也回来了,郭母直接就派她去做饭,还没忘了嘱咐一声让加两个荷包蛋。
郭亮是坐得半夜的火车,那趟火车便宜,但是到了高县就是下午了,这个点儿,大部分人家都是刚吃过午饭,所以郭母才嫌弃他没在外头吃。
郭亮从车站里出来的时候,苏向磊就想带着他去吃饭的,只是郭亮没同意,主要也是想要看看自己这两年不在家,也不知道父母对他的态度是不是好转一些。
哪成想,这一试就给试出来了。
不心寒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是表现不表现出来而已。
第二天一大早,郭亮吃完饭就催着郭母去拿户口本,郭母昨天也的确是去找人打听了,对方似乎也不是很明白,但是知道这种事情那指定是需要拿着户口本再去开证明办事的,要不然你没有依据呀!
郭母心下大定,这才痛快地把户口本给了他。
要不是因为今天还得上班,昨天这事儿又说得太急,她来不及跟人调班,郭母是真心想跟着一起去的。
当然,郭母不知道的是,这种事情,就算是她跟着一起去了也没用。
郭亮这一忙活,就到了晌午。
郭亮看着到手的崭新的户口本,心里头自然是欢喜万分,自己去了一家国营饭店,点了一碗肉丝面,吃得那叫一个香!
当然,一边吃,还一边嘟囔着没有他店里的面条好吃。
郭亮也没有什么好顾忌的,这会儿都一点多了,算是过了正经的吃饭时间,就算是遇上了熟人,也没有什么好尴尬的。
要不然,被人说他自己吃独食,一个人去饭店里吃好的,那郭家不得闹翻了天?
郭亮吃饱喝足,又到外面转了一圈,想着给几个孩子添置点儿东西。
京都的东西倒是全乎,可是也贵呀。
郭亮打听了一下,这县里供销社卖的布鞋倒是便宜,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