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中午的你们咋过来啦?没吃饭吧?我家做的饭也不多,你们俩先凑合着垫垫肚子吃点吧,一会回去再吃。”
苏小软所有的动作都特意放慢了一步,等苏建业又挑了一碗面条之后,这才开始给她俩盛的。
而苏小软这话说的颇有几分不客气,两个孩子脸皮上都有些臊的慌,不过闻着肉香,再看着那白白的面条,腿脚是一点儿也挪不动了。
苏小软给她俩一人盛了半碗面,盛卤子的时候,又特意多舀了汤,一看也是一大碗,就是没有几个男人们的那么实惠。
这两个小丫头也没敢这些,有吃的就不错,筷子到手,直接就呼噜呼噜开始吃了。
苏奶奶也没想到这两个小丫头的吃相这么难看,哪像个姑娘家呀!
瞧瞧一旁的小燕儿吃饭,人家多文静呀。
小水和小木兄弟俩加快了吃饭的速度,他们俩年纪小,都盛了一大碗,是不需要再去回第二碗的。
苏小软的饭量不大,而且她的零食也多,吃面条一般也就是一碗的量。
等到这两个小丫头吃完,再抬起头来的时候,才发现赵红梅在盛第二碗,而苏奶奶则是放下了筷子,看着那已经只剩下面汤的锅。
虽然是馋了,可是两个小丫头也不好意思跟长辈抢食,抹了把嘴,两人连句谢谢也没说,手拉手又跑了。
苏建业也被这番操作给惊着了。
还有这样的?
“不是!她俩这是拿咱们这儿当饭馆了?”
赵红梅瞪他一眼道:“你倒是想地美,那要是当成了饭馆,不得给点儿钱和票呀。”
苏小软听罢就咯咯地笑。
“都吃饱了吗?”
除了赵红梅还在吃,其它人都点了点头。
苏小软摸摸小水的头道:“下午咱们去河里摸鱼。”
“现在天都这么冷了,咋还要下河呀?”
赵红梅第一个不同意,这水多凉呀,万一闺女再病了,那可怎么办。
苏奶奶则是看向了苏小软,见她对自己笑着点点头,便没有阻拦。
赵红梅也没辙了,婆婆向来宠着软宝,她不发话,家里头谁也管不了这丫头。
吃完饭,几个孩子都争要去洗碗,结果被赵红梅给赶到了一边儿。
“行了,你们几个今天上午没少忙活,这洗碗的事儿就别管了。都去好好坐着,二十分钟之后才许蹦跳,听着没?”
几个孩子都老老实实地点了头,然后霍小燕儿就干脆拿起书来背诵了。
小水和小木则是坐到院子里,两人一人拿了一根棍,开始写着今天上午小姑姑教他们认的字。
小水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成绩名列前茅。
用小水的话说,主要是小姑姑平时教他的东西多,要不然,他哪会呀。
下午苏小软果然领着一帮孩子出去玩了,没一会儿她就注意到大妮儿和二妮儿也跟着过来了。
苏小软嘱咐大家都小心些,没有她的命令谁也不许上山,然后就开始在山脚下挖野菜的挖野菜,捡柴的捡柴。
大妮二妮挖了一会儿野菜之后,见他们也没有别的什么新奇的游戏玩儿,干脆就不跟他们扎堆了。
差不多一个小时之后,苏小软带着几个孩子去了河边。
苏小软和霍云雷两个人下了水,其他的孩子都让他们守在了岸边上。
除了小水小木之外,还有大队里七八个小孩,都是过来给他们助威的。
苏小软的运气不错,但是捞鱼的手法显然比不上霍云雷。
很快岸上的两个篓子里就满了。
因为天气太冷,所以两人没敢往深处走,那水也就是到了两人的大腿的位置。
苏小软打算上去了,这个时候正好看到一条大肥鱼朝她游过来,那岂有不逮之理?
可惜,没抓住。
霍云雷嚎了一嗓子:“看我的!”
第89章 小姑姑天下第一厉害
霍云雷不愧是让霍家人都头疼的孩子王,干别的不行,这下河捞鱼倒是在行。
没一会儿,这条大肥鱼就被霍云雷给逮住了。
随着霍云雷把手里的鱼举起来,岸上的小伙伴们欢呼声一片,跟办了啥了不得的大事儿似的。
个个小脸上都笑的神采飞扬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捡了啥好处。
苏小软打了个喷嚏,霍云雷看了他一眼。“这鱼也差不多了,咱们上去吧。”
苏小软点头,的确是有点冷了。
苏小软上岸之后,直接拿篓子里准拿提前准备的棉布,把两条腿擦了擦,然后把挽上去的裤子再放下来,这样衣服也不会湿,而且也不会太冷,也不容易感冒。
虽然她貌似已经有点儿感冒了。
这时候孩子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
“哇,这条鱼好大。”
“这条鱼好肥呀,你看比我的手还宽。”
“这条鱼长得好看。你说拿回家还能养不?”
“你们刚刚数没数,到底是软姐捞的鱼多还是云雷哥捞的鱼多?”
小水娃子挤在最前头,瞅了瞅道:“应该是差不多,后来这鱼都混在一起装了。”
霍云雷抹了把脸道:“没关系,都归软宝了。”
苏小软从筐里拿出来一件大衣直接穿上,好在她聪明,提前放在了筐里,要不然,还真不好解释这个事儿。
“行了,你们几个加油助威的也有功了,你们都排排队站好,见者有份儿。”
“哦!小软姐最棒了!”
“小姑姑天下第一厉害!”
“小软姐威武!”
随着孩子们一声高过一声的欢呼,自然也引来了不少大人们的注意。
苏小软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
“云雷,给他们一人分条鱼,你没意见吧?”
霍云雷摇头:“没有,我带一条回去就成。”
两个篓子里加起来得有二十多条鱼了,只是大小不一。
苏小软想了想,把几条不足一尺的鱼都给小孩子们分了,最大的一条,则是让霍云雷拿回家。
“不用拿这么大的。”
“拿着吧,你们家人多,你要是拿条小的回去,你奶奶还不知道要咋骂你呢。”
霍云雷没吱声,反正晌午他在软宝家吃饱了,这鱼拿回去,估计他也吃不了几口,顶多就是喝两口汤。
“小水,你和小木兵分两路,分别给你二爷爷家和你爷爷家送去。送完了就直接去我家。”
“知道了,小姑姑。”
“保证完成任务!”
霍云雷和霍小燕一人拎了一个鱼篓子往回走。
去了十来条鱼,篓子也都轻了不少。
到了家,苏小软让他们把鱼都倒进了院子的木盆里。
只有两条活的,其他的全死了。
霍云雷没拿那条最大的,那条还活蹦乱跳呢,他从死鱼里边捞了一条大的。
“我就拿这条就行。”
苏小软觉得不合适,又捞了一条死鱼出来,然后将这两条鱼用草绳穿了再递给霍云雷。
“拿这两条吧,你们家人口多,好歹也能凑个菜。最主要的是不能让你爹为难。”
今天分到鱼的小孩子们不少,少不得有人回去以后要跟大人说。
有些话回头传到李秀芬耳朵里,还不知道要咋编排他们呢。
现在让霍云雷拿两条鱼回去,也算是能堵一堵李秀芬的嘴。
“小燕回去后就说这鱼是大家伙一块捞的啊,别说都是你哥一个人的功劳。”苏小软跟个老婆子似的叮嘱道。
霍小燕也不笨,立马点点头道:“我记着呢。”
苏小软又拿出来一个小瓶子,里面装的都是奶片。
“你们俩一人一天吃一片,吃完了再跟我说,我再给你们弄。”
霍云雷摆手说不要,霍小燕也不敢接。
苏小软叹了口气道:“拿着吧,你们大哥写信说了,让我多照顾你们,如果有需要花钱的地方他会给我寄的,所以你们不用有负担直接拿来吃就行,就当是你们大哥买给你们的。”
听她这么一说,霍云雷和霍小燕也不好再拒绝了。
霍小燕儿更是眼睛水汪汪地看着她,很显然这是想霍云霆这个大哥了。
这个瓶子不大,也是为了方便让他们两个藏好。
霍云雷直接放进了自己的怀里,“等回去后我就藏在我的书包里,没人敢动我的书包。”
苏小软知道之前霍云雷因为有人动他书包的事儿,跟霍家那几个堂兄弟打了一架。把他们几个打的都不轻。
为这个,霍奶奶都想着对他动手了,被霍长河拦住,生生挨了老太太几棍子。
霍云雷气极后,便当着大家的面儿又把那个堂哥摁在地上揍了一回,自打那之后,这霍云雷就成了霍家人眼中的一个混不吝。
而霍云雷则是不在乎。
只要不让他们兄妹俩受委屈就行。
小水小木送鱼回来,苏小软没有让他们带鱼回去,而是另外拿了一袋奶粉给他们。
“这个拿回去给你们奶奶喝,记得别声张出去,把东西也藏好了,实在是瞒不过去了,就说是从我这里换的酬劳,知道不?”
小木年纪小,脑子转不过弯来。
“啥酬劳?”
苏小软在他脑门儿上弹了一下:“笨!你们个个星期过来帮我们家干活,又是打猪草,又是捡柴的,我能让你们做白工?”
说完,苏小软又觉得不对:“不能算是酬劳,只能说是谢礼。就说是我谢你们帮我干活的谢礼,知道不?”
小水点点头,“小姑姑放心,我们知道怎么说。”
等他们回去的时候,赵红梅又给他们两个装了一笸箩的二合面馒头。
这东西没味道,而且家家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就算是让刘小多看见了也没啥关系。
至于鱼,那是送到三爷爷跟前了,刘小多就算是想要闹腾,也闹不起来。
她也不敢闹!
果然,晚上三奶奶让小水他娘把鱼给炖了,然后给各房都端了一碗过去,也算是比较公平的了。
其实,做长辈的,就算是自己都留下来吃了,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可是三爷爷觉得几个小的平时难得吃口荤腥,一把年纪了,不能跟小娃子们抢食。
第90章 一盒金首饰
十月底,气温已经降到零度了。
苏奶奶一脸兴奋地看着信,一遍又一遍,怎么也看不够。
苏小软回来后才听爹说,大伯写信说是今年要回来过年。
这可是他们家的一件大喜事呀。
苏小软听着也高兴,毕竟以前沾了大伯那么多的光,总得当面谢谢大伯。
再则,自己和奶奶这大半年里头,可没少借着大伯的名头搞事情,见了面,通个气儿也是好的。
另外,苏小软想到了那个在部队的大堂哥,有些话,还是要适当地提个醒的。
“奶,大伯回来过年可是天大的好事,要不是家里有大伯的相片,我都快忘了他长啥样儿了。”
苏奶奶揉着苏小软的头发,眯眼道:“是呀,一晃已经有五年没回来过了,软宝还记得你的两个堂哥不?”
苏小软仔细地回忆了一下,真地是有些模糊了。
“你大堂哥回来过两回,你二堂哥回来过一回,你不记得也是正常的。不知道这回你两个堂哥是不是能跟着一起过来。”
苏建业不忍打破老娘的幻想,点头道:“只要他们有空,一定会回来的。”
苏奶奶笑了笑,眼神也收了回来。
“向前是去当兵的,部队上的人,自个儿可是做不了主的。”
不管怎么说,得知苏建国要回来过年的消息,大家还是十分高兴的。
第二天苏国安还特意跑过来一趟核实。
“婶子,建国哥回来能在家住几天呀?”
苏奶奶笑道:“我也不知道呢,信上没说。不过他有五年没回来过了,信上说他这五年一直没休过假,要是攒在一起,应该能多待两天的。”
苏国安也高兴:“是呀,好几年没见过他了。不过咱们这里离京都也不近,坐火车估计也得两三天吧。”
“我可不懂这个,我又没坐过火车。对了,国安呀,正好你过来了,你帮我们留意着看看哪能弄到棉花不?”
苏国安挑眉:“婶子要做棉衣?”
“棉衣棉被不都得做嘛!建国媳妇就回来过一回,那会儿家里头困难,也没能让大媳妇好好住几天。这回要是能跟着一起回来,咱可不得把吃穿用度都给准备出来嘛。”
苏国安觉得也有道理,只是棉花实在是不好弄到。
他们这里种棉花的少,而且供销社那里要是有的话,赵英子不可能不吱声的。
“行,我帮婶子留意着就是。”
苏建业进门,正好也听了个大概。
“娘,要不问问我二姐?”
县纺织厂里头自然是有棉花的,不过人家那是正常渠道进来的,要加工生产的,不可能私底下买卖。
“问问吧,要是有法子弄就弄,没法子就先打听着。”
晚上,苏小软躺在被窝里,听奶奶叨叨着要做新棉被和新棉衣的事儿。
“奶,棉衣的话应该不用操心,大伯是军人,他穿的都是国家发的,不用咱们操心,冻不着他。再说他们在京都,各方面的物资比咱们这里要更充足。咱们就只准备几床新棉被就好了。”
苏奶奶一拍额头道:“要不是你提醒,我都忘了这茬了。”
“奶,让爹拿上布票和钱去县的百货大楼看看吧。那里东西齐全,我听同学说那里面有现成的棉被卖呢。”
这年头,各方面的物资都由国家全面把控,吃的用的都还是很讲良心的。
不像是后来二三十年后,会出现黑心棉之类的东西。
“成,明天让你爹去看看。”
苏小软偷偷摸摸地去找了霍云雷,让他帮自己请个假。
半夜三点左右,苏小软轻手轻脚地穿好了衣服,一出门,就看到苏建业在等她。
“快上来。”
苏小软嘻嘻笑道:“爹,咱们今天卖点儿好东西出去吧。”
“啥好东西?”
苏小软没直接说,只是神神秘秘道:“到了县里再告诉你。”
父女俩先去了一趟国营饭店,把这阵子苏小软弄到的一些野味都给送来了。
好在这位大师傅今天要准备早饭,上的是早班,要不然,还真不好出手。
毕竟不是正经门路,所以大师傅是在饭店后门跟他们交易的。
之后,父女俩就去了黑市。
一转眼,他们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来过这里了。
苏小软是想着这回要买不少的东西,得尽快地再补充一下他们的小金库才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苏小软想要在黑市上转转,看看能不能捡个漏。
苏建业摆了几瓶酒出来,这东西可是紧俏货。
除了这个,苏小软还给他弄了一些海带出来卖。
反正保证都是独一份儿的。
苏小软很快就在这条街上走了个来回,出来摆着卖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吃的,还有一些疵布或者是二手的手表之类的。
苏小软晃晃悠悠地,看到有人揣着手靠墙站着,脚边啥东西也没有摆出来,可是看他的样子,又分明是来卖东西的。
“这位小哥,你这是出手啥东西呀?”
年轻人瞄了她一眼,见是一位中年妇女,注意到她身上衣服的料子还不错,眼神闪了闪。
“我这里有一些首饰要出手,你要吗?”
苏小软眼皮一跳,注意到他说的是;一些!
不是一件哦!
“在哪儿呢?我得瞧瞧成色。”
年轻人左右看了一眼,低声道:“你跟我过来。”
苏小软跟在他身后,拐了个弯又走了几十步路,然后进了一座破旧的宅子。
“你等着。”
年轻人进了屋,不一会儿手上就拿了一个小匣子出来。
苏小软打开匣子一瞧,还真地是大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