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3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福宝年纪小,苏小软现在就是教她认字,每天也会教她一些英语单词,不教她英语字母,只是教她认,教她读。
别小看苏小软这么随性的教育,等到以后小福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可把老师们给惊喜坏了。
简直就是一个小神童哦!
苏建国这边也听说了老太太要回老家的事,特意去了一趟四合院,去之前,还给苏小软也打了通电话。
“夏天的话,我就不跟着过去了,倒是过年,我们应该可以陪着回去。”
苏奶奶眼睛一亮,“你是说心兰也能跟着一起?”
苏建国笑着点点头:“对,我们两口子应该都可以回去,不过向前两口子应该是回不去的,至于向上。”
苏建国往苏小软那里瞥了一眼:“这就要看软宝给他安排多少任务了。要是不忙,也可以回去。不过他媳妇在体制内,这一来一回的耽搁太多,而且他家里的老人这两年身体都不太好,我估计够戗。”
“那行,向上不回去也没事儿,反正这几年也都是在我眼皮子底下呢,我没少瞅见他。”
老太太高兴之余,还不忘了问问苏向北能不能回去。
“向北过年应该是可以回去的,他现在属于上军校呢,假期会长一些。”
“好好好,这就好。向北虽然是来京都了,但是学校管得严,我见他的次数还没见向上的次数多呢。”
苏小软也乐了,那能一样吗?
苏向上的工作多自由呀,想啥时候过来蹭饭就啥时候过来,就没见他往大院里跑得勤快。
苏建国陪着老太太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天儿,又问了苏小软一些事,然后交待她走之前一定要跟自己打招呼,还想着让苏小软给老家的亲戚们带些特产回去。
“行,我知道的。不过到时候天气热了,我寻思着还是带一些不易坏的。您觉得呢?”
“嗯,听说现在市面儿上已经有真空包装的熟食了,保质期能到半个月了,到时候我出钱,你负责带回去。”
“没问题,我一定把东西送到,也把您的心意带到。”
其实老家需要苏建国亲自送东西的亲戚并不多。
除了二爷爷那里之外,再就是有几个平辈的堂兄弟。
不过,苏建国打小就跟苏国安在一起玩,对于其它的堂兄弟印象并不深刻,这感情自然就更谈不上了。
时间过地飞快,毛巾厂这边的改革正在一步步推进,随着明显的效果显现,冯兵那一派的人也越来越沉默,到底,还是刘厂长这里占了上峰。
苏小软没有再多关注,她又不是圣母,不可能一直当成毛巾厂的免费顾问的。
孩子们放了暑假,这几天个个都闹腾着要回老家,那样子比苏奶奶还要积极。
两个虎子也就算了,苏小软知道他们那是想爸爸了,所以会有些激动。
可是自己家的这四个孩子是怎么回事?
就连李昭脸上都透着一股子的兴奋。
待苏小软闲下来一问,才知道他们听虎子说了乡下有多好多好,还能去山上逮兔子、掏鸟窝,这一听就是好去处呀。
以前平平和安安年纪小一些,有些事情记不真切了,现在又被两个哥哥这么一说,脑子里多少有点儿印象了,就更盼着去乡下了。
不得不说,也就是孩子心性了。
苏小软也没有想着给孩子们泼冷水,所以干脆统计好了人数之后,就让人去火车站买票了。
现在出门还得要介绍信呢。
当然,孩子们有大人领着,自然是不需要的。
只是他们这么大的阵仗,只怕又得包一节车厢的架势了。
得知苏奶奶要回红星村,最高兴的莫过于二奶奶了。
按说她们分开的时间也不长呢,可架不住年纪大了,总觉得活一天就少一天了,如果还能跟老四媳妇一起说说话,还是很令人愉悦的。
苏向东这边也做了安排。
赵英子过来,平时肯定是要跟他一起住的,如果苏向东中午不回家,那她就去乡下待一天,晚上再回来,反正也方便。
至于县里的房子,苏小软打算等到了高县之后,再找人去打扫一下,就算是不安空调,也得保证这里能住人。
就这样,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上了火车,一路上就听着几个孩子们叽叽喳喳了。
难得的,这回苏向北也带着孩子一起回来了。
宋月要上班,自然不可能回来的,好在还有苏建业和赵红梅在,所以宋月住在这么大的四合院里,倒也不至于害怕。
苏向北的假期没有太长,他顶多能在乡下住上二十天就得回去。
饶是如此,苏小软也是羡慕得很!
当初霍云霆可没这个待遇,天天不是出任务就是去参加集训了,半月二十天的见不到人那是常事!
或许是因为工作性质不同,所以这才会有差别。
霍建军早早就联系好了车,还是找的县运输队的人,要不然这么多人,咋回村子里呀。
“娘,您慢点,我扶着您。车就在外面呢,二伯和二伯娘可是在家里头等着您呢。”
第955章 奶奶很满意
去红星村,霍云霆不能跟着去,有心把妻子也留下,可是又想到了年纪大的老太太,到嘴边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苏小软知道他是舍不得自己,还问要不要把霍香凝留下给他做饭。
当时霍云霆就敲了敲她的脑门儿,还说她越来越坏了。
苏奶奶一到家,看着眼前焕然一新的大门,只觉得跟做梦似的。
“现在都流行这样盖,而且您进去瞧瞧跟咱们在京都住的四合院像不像。”
苏奶奶被苏小软和苏建军两人搀着进了院子,如今的大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
这新大门直接就跟东厢房那边连起来,上面都是加了顶子,而且又高又威武。
别的不说,夏天在这里吃个饭,还是很惬意的。
进门后往左拐,老太太一眼就瞧见了一排南屋。
六间房的院子自然是大的,更何况还连着老院儿,那南墙也没闲着,都被盖成了屋子。
除了两间男女卫生间之外,还有两间储物间,可以放粮食,也可以放杂物。
老太太看到院子里长出来的菜苗苗,立马就乐了。
“这是国安种的吧?”
苏建军笑道:“还真让您说着了,就是他种的。”
苏奶奶心情极好:“这好猜呀。向磊他们都忙着,也就是国安现在还得闲空,要不然能帮着过来监工盖房子?”
六间正房只是重新刷了大白,外面的墙也重新粉刷了一遍,下面大概有一米是用了苗青色,上面则是刷的大白。
这么一捯饬,还真就像是新房子了。
这正房前面的月台也是重新弄了弄,加宽了一点点,同时又把以前拿旧砖和石头铺的台阶给换成了水泥的,瞧着整洁干净,还很有档次了。
老太太心里高兴,她知道家里头现在不缺钱,孩子们愿意把钱花在这老宅上,那是因为他们孝顺,也知道自己的根儿在这里呢。
“真好呀!”
“奶奶,西边这两间是厨房,我让人特意弄了一个大灶,等回头咱们可以炸丸子卤肉吃,这边这一间里面放的是液化气炉灶,夏天做饭也能更轻省,不会太热。”
老太太点点头,然后回了自己先前住的东间儿。
苏建军今天回来了,那自然就不打算走了。
“娘,坐了一路火车,您也累了,快歇歇,想吃啥,咱们中午做。”
李丽也是特意请了假回来的,“米面我们都先备下了一百斤,猪肉和排骨都买了一些。蔬菜没买,是今天早上国安哥给送过来的。”
农家嘛,这个时节基本上家家都有菜吃,没必要再花钱去外头买。
“二伯娘,您也辛苦了,快坐会吧,我们不累,坐的本来就是软卧,而且这闲得胳膊腿都想活动活动呢。”
苏小软说的也不算是假话,毕竟在火车上又不需要干活。
中午,霍香凝和三姨一起做的饭,王彩娟则是带着福宝去休息了。
至于其它的几个小子,也就是刚进家门的时候希罕了一会儿,等到准备午饭的时候,早都跑地没影了。
李昭的年纪是最大的,而且又不是第一次来红星村,所以苏小软也放心,但还是让闻讯赶过来的小木和苗苗带着他们一起玩,免得有不认识的人,再起了冲突。
后晌,苏建军和苏向东一起带着东西去族里的几位长辈家转了转,有的是苏建国让给送的,有的则是老太太的意思。
不管怎么样,大家伙都知道苏家四房还是惦记着他们呢。
苏小软问了小木和苗苗的功课之后,又听他们说起了大妮和二妮,也就是苏向兵的堂哥家的孩子。
听说她们现在也上初中了,苏小软真心觉得这时间地得快。
“走吧,这些是给你们家的,正好我有事儿要跟你爹妈说。”
小木背着东西,苗苗手里头抱着一个小包袱,就这么光明正大地去了苏向兵家。
苏小软也不怕有人眼红,路上有人问,就说是小水知道他们要回来,特意让给捎的。
当然,也有人觉得不对劲:“这放假了,咋小水没回来呢?”
苏小软也不急,慢慢地跟人家解释:“小水在学校里成绩好,人家上头也看重他呢,老师给推荐着去了一家厂子里实习,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如果做的好了,以后就是要留在那里当正式工的。”
“哟,这以后小水就是吃公家饭的了!”
苏小软笑笑:“这个还不急呢,小水离毕业还早呢。而且现在只是老师看重他,想让他多接触接触,以后工作起来有经验。而且人家也不让他白干,一个月给二十斤的粮票,还给二十二块钱呢。”
那些人听了都羡慕不已。
这还没毕业呢,只是假期里去做做工,一个月就能挣二十斤的粮票和二十二块钱,这以后要是毕业了,那工资得多高呀!
当然,这些话有人羡慕,有人嫉妒。
有人觉得小水他们兄弟几个当年没白帮着苏建业家干活,瞧瞧如今不就被苏小软给拉拔着出息了?
也有那眼红的说酸话,说是小水他们没有骨气,就是靠着自己低声下气地去捧人家臭脚,才能有今天。
当然,有这种想法的人,最多就是关起门来在自家说说,在外头那可是真不敢的。
苏向兵和招娣看到孩子们拿了这么多东西回来,就觉得不安。
还是苏小软再三解释了大部分是小水买的,他们才踏实了一些。
“哥,我过来是有事跟你们商量的。”
“啥事儿?”
苏小软也没拐弯抹角的,直接把对于小水的打算说了。
“小水现在有机会实习,这是好事。我是想着看看等他毕业,就把安排进电力局工作的。现在他们这个行业缺人,不光是咱们高县想要人,京都的电力局也想要人呢。我过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思,是想让小水以后回高县来工作,还是留在京都?”
苏向兵有点儿懵。
他一个农民,哪懂这个呀?
“这,这还能留在京都?那他以后住哪呀,这工作是吃公家饭的?”
苏小软点点头:“其实这事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如果要留京的话,我就想着提前给他铺铺路。”
第956章 只要为了孩子好
苏小软是想让小水留在京都的,毕竟京都各方面的条件好,而且有她看着,以后小水的前程也不至于太差了。
可是现在苏向东在高县做领导,而且三五年内应该是动不了位置的。
如果小水想要回来,那他进电力局工作指定也是没问题的,而且有苏向东照顾着,也没人敢欺负他。
最主要的是,小水回来,还能守着自己的爹娘。
其实要苏小软说,各有各的好处。
关键也得看看苏向兵两口子的想法。
招娣有些拘谨,手指在裤腿上来回搓着。
“软宝呀,你说的这些我们也不懂,那你觉得他以后在哪工作好?”
苏小软想了想:“这样,我大概跟你们说说吧,你们听了之后,心里头也能有个数。”
“那行。”
“如果留在京都呢,有我和云霆在,以后小水的前程上应该是不用愁的,只要他技术过硬,而且走正路,那我们自然是会帮着他。另外,京都的各方面条件和设施,指定也是比高县好的。以后小水如果找个京都的媳妇,生了孩子有京都户口,那边的教育也会比老家更先进。”
苏小软说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
苏向兵也明白这个。
“这倒是,京都啥条件肯定都比咱们这里好。”
苏小软见他们认同,便笑道:“再说说如果回来的话,现在有我大哥呢,他在单位指定也不会受人欺负。只是我大哥如果调职或者是升职,工作只会更忙,难免就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而且,如果是在高县的电力局工作,那以后的发展空间有限。当然,只要他自己争气,那绝对也能成为高县的人物。”
苏向兵憨笑了两声:“就他那样的,我们也没指望着他有多大的出息,以后不愁吃喝,能找个媳妇就成。”
苏小软点点头,也明白堂哥堂嫂的心没那么大。
“其实,如果回高县,最好的一点,就是离你们近了,家里有什么事情,他也能照顾到。”
苏向兵正要说话,一旁的小木就开口了。
“小姑姑,如果我大哥回来,那是不是以后可能就没有再去京都工作的机会了?”
苏小软沉默了一会儿:“很难。说实话,现在国家正是缺人材的时候。但是国家培养人材也很快。如果再过个三五年,还真不好说。”
小木皱眉,然后一脸严肃地看向自己爹妈:“这还有啥好犹豫的?那指定是让哥留在京都呀!不说那边能让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而且有小姑姑看着,我哥指定不能出什么差错。换个角度想,以后我哥真有出息了,也能帮衬小姑姑。这才好!”
苏小软挑挑眉,没想到小木想的竟是长远。
苗苗不太懂这些,只是一脸茫然地看看爹妈,再看看她二哥。
“软宝,那你问过小水的意思没?”招娣还是觉得孩子的想法挺重要的。
苏小软一脸欣慰,堂嫂还是知道要听听孩子的意见的。
“小水说暂时没想过,但是他学东西很积极,而且我也看得出来,他挺喜欢这一行,留在京都的话,接触的行业和技术会更多,也能让他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苏向兵看看老婆,再看看苏小软,觉得这么好的机会,那的确是得留在京都。
“软宝,如果想要留在京都,需不需要花钱呀?”
苏小软犹豫了一下,如果是霍云霆出面,只是一句话的事。
当然,就算是霍云霆不出面,也还有霍家的几位长辈呢,都是在京都的风云人物,这个并不难。
“应该是不需要的。本来就缺人嘛,而且小水的成绩好,上面会优先考虑他的意愿。”
“那就留在京都!”
苏向兵狠狠心,小水可是他的长子呀!
说实话,让儿子离自己这么远,心里头是有些不塌实的。
可是这么难得的机会,他也真不想错过。
想想之前遇上的几个亲戚家的人,哪个不是想方设法地往高处走?
可是他们一没门路,二没钱势的,自然也就得听上头安排。
现在苏小软愿意帮忙,他们感激还来不及,当然是愿意听她的。
“哥,你想好了?”
“嗯,只要是对孩子好,在哪儿工作都行。再说了,京都也不算是太远,以后有机会了,我们也可以坐火车去看他。”
苏小软点点头,的确不算是太远。
等以后火车提速了,甚至是以后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