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379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379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只要是对孩子好,在哪儿工作都行。再说了,京都也不算是太远,以后有机会了,我们也可以坐火车去看他。”
  苏小软点点头,的确不算是太远。
  等以后火车提速了,甚至是以后有了动车,那就更近了。
  苏小软转头又叮嘱小木和苗苗:“你们两个也要好好读书,任何时候,学到的知识都是自己的,别人抢不走。而且以后如果想要机遇,也得你们自己有本事不是?”
  小木很郑重地点头:“我知道的,小姑姑。”
  “乖。你们都是我看着长大的,打小儿没少跟着我干活。只要你们自己努力,我哪一个都不会不管的,记住了吗?”
  小木和苗苗的眼底里都是期骥,他们明白,小姑姑这是提点他们,以后好好读书,只要努力,就算是没有好的发展,小姑姑也会提携他们的。
  苏向兵和招娣听了就更激动了。
  当初苏小软能把小水给弄到技校里去,惹了多少人羡慕呀。
  如果以后小木和苗苗也能有出息,就不用再留在家里种地了。
  苏小软走的时候,招娣非得给她装点儿菜,苏小软不要还不行,最后带着一个满满当当的菜篮子回家了。
  苏建业家院子里种的菜现在还不行呢,奶奶说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吃了。
  他们家现在人多,这粮食消耗地快,蔬菜自然也不能落下。
  苏小软边走边想着,以后小水就算是工作了,应该也可以有进修机会的。
  如果好好规划,小水以后在专业上未必不会有所建树。
  所以,这才是她希望小水能留在京都的主要原因。
  从长远来看,她更希望小水能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才是他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立足之本。
  苏小软的心情原本好好的,可是傍晚的时候来了客人,苏小软这心情就不怎么好了。
  因为来的客人是郭家的。


第957章 预支工资
  郭父郭母的来意倒也简单,知道苏小丽和郭亮都是跟着苏小软做事的,自然而然地就想着在她这里去取一些工钱。
  “大侄女呀,我们也是没办法了。前阵子我们两口子轮番着生病,家里头有老大和老三照顾着,也让他们耽误了不少的工作。郭亮虽然也寄了些钱回来,但是哪儿够呀!”
  郭母自觉是女人,所以紧挨着苏小软坐下,一把拉住她的手就开始大吐苦水了。
  “侄女,不怕你笑话,我们两口子住院前前后后花了大几百块钱。老三还因为照顾我们,太累了,结果上班的时候打了瞌睡,这就被领导批评了,还扣了奖金。你说说,我们这上哪儿说理去!”
  没等苏小软真地搭句腔,郭母就又开始了。
  “大侄女,我们这次过来,也是没办法了。就想着能不能先把郭亮一年的工资预支给我们,我们老两口看病可是借了不少钱的,总得把帐还了。再说他也是我儿子,我们病了,他们却不能到床前尽孝,我们只是让他出点儿钱,也不算过分吧?”
  不过份吗?
  苏小软只觉得这对公婆怕是脑子有坑!
  是不是真住院了,真以为她查不出来?
  苏小软对郭家人不熟,她顶多就是跟郭亮打交道多一些。
  不过她从小丽姐那里听说过不少这对公婆的奇葩事。
  比如说当初郭亮工作的事情,就是不得不让出来的。
  不仅如此,还有小丽生孩子,郭母就借口要上班,没时间给带孩子,让她自己带。
  结果郭母反过头来又明嘲暗讽地骂苏小丽是吃白食的。
  总之,这对公婆就是有些令人生厌。
  “伯母,您先别哭。郭亮的确是在我手底下做事呢,但是并不直接归我管,而且发工资也不是我给他发的。我说句实话还怕您不信呢,郭亮现在一个月挣多少钱我都不知道,我怎么帮您?”
  郭母一听这话就愣住了:“啥?不是你发工资?”
  苏小软笑了,心里虽然有气,但尽量还是让自己心平气和地说话,免得再让这对公婆抓到机会来攻诘自己。
  “真不是。您二位应该也知道我在红旗镇上是有两家厂子的。您想想看,这么大的厂子,我都是找了人来做厂长的,所以我怎么可能会守着一个店面?我手底下的产业多了,自然就会交给专业的人来打理。至于郭亮,他在我这里实在是排不上号,我平时基本上也见不着他的。”
  这话虽然是有些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是让郭父郭母脸上却是格外难看。
  他们也是无意中从六子口中得知了郭亮现在涨工资的事,但是具体涨到了多少,小六也不知道。
  还是从其它去京都干活的人嘴里套出来的,听说郭亮一个月的工资至少能有一百块,这才让他们两口子大吃一惊。
  原以为这个老二是最没出息的,性格沉闷,不会说话,又没有什么厉害的文凭。
  结果呢?
  凭啥就让郭亮挣那么多钱了?
  公婆俩虽然是偏心,但是更想把郭亮手里头的钱给弄过来。
  只是郭亮一个人就能挣那么多钱了,那再加上苏小丽呢?
  所以郭父郭母私底下商量了一通,就想着借着这个机会,把郭亮的工资给要过来。
  可是没想到,才起了个头,这就碰壁了。
  “那怎么办?我们听说郭亮一个月工资能有一百多呢,要不这样,你看看能不能先预支给我们一千两百块,这样总不会超出他的工资数目了。等以后你再从他的工资里扣!”
  苏小软都要被气乐了。
  这两口子想什么呢?
  “伯父,伯母,你们先等一下。我先捋一捋啊,你们的意思是家里头欠了债,所以需要让郭亮出钱来还债?”
  郭母连忙应下:“对对对,是这个意思。”
  一旁的郭父咳嗽了一声道:“也不会是。主要是我们病的时间也不短了,这孩子一直没回来照顾过我们,所以我们也只是让他多出点儿钱,老大和老三少出点钱,毕竟他们守着我们呢,照顾地多一些。”
  这么说话,倒是显得郭父郭母更通情达理了一些。
  郭母这才意识到不是自己家,当着外人的面儿呢,不能说地太过了。
  “是是是,怪我,刚刚太着急了。也是没办法,只要一想到欠了那些个钱,我这心里头就堵得慌。你说说我们这把年岁了,还要背着债过日子,能睡得着不!”
  苏小软笑了笑:“我虽然跟郭亮不熟,但是我听小丽姐说,他们每个月都会给你们汇钱的,而且郭亮也没少买东西寄回来。去年有一阵子粮食紧张,还是托我给弄了一些米面寄回来的,按说这也算是尽了孝呀。”
  郭母的脸色微僵了僵:“你说的这话也对。可这不是遇上难处了嘛,我们也是没办法了。你说我们两口子的收入有限,再加上我们又耽误了不少时间,家里头是真要揭不开锅了。”
  “这样吧,我回头给京都那边打个电话,问问郭亮的领导。毕竟我不知道郭亮挣多少钱,再说了,郭亮在我手底下干活,我让人给工资是正常的,但是你们又不是我的员工,我没道理把钱给你们呀。”
  郭母急了:“可我们是亮子的亲爹娘呀!我们又不是坏人,也不是装的。”
  “伯母,您别急。我知道您的意思,但这事儿不能这么办,这坏了规矩。你们也是上班挣工资的,你们厂里就允许工人的家属随便支钱吗?”
  这话算是把这两口子给噎住了。
  当然不允许呀!
  如果谁都能随便来支钱,那厂里财务不乱了套了?
  郭父一时无言,毕竟人家说的也有道理。
  “那你的意思呢?我们也是真着急用钱。”
  苏小软两手一摊,很是无辜道:“这个你们不应该来找我。你们应该找郭亮呀,只要是他本人同意,并且他主动跟我这里申请,那我可以借钱给你们,然后再从他的工资里扣。可是如果他本人没有这个意愿,那我当然不能强行替他做主呀。”


第958章 迁户口
  最终,郭父郭母还是失望而归。
  他们就算是心里埋怨苏小软,可是也知道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毕竟人家这么大的一个老板当着,总不可能一点儿规矩也没有。
  听说苏小软手底下的产业多,自然不可能事事尽心,而且想想她之前说的话,也的确是他们唐突了。
  只是郭母心有不甘,一路上骂骂咧咧的,可没少发火。
  苏小软只是觉得不堪。
  小丽姐摊上这么一对公婆,也真是够倒楣的。
  好在郭亮对她还不错,如今两人小日子过的也挺好,又买了房子,孩子们的户口也都落实了,这以后就是正经的京都人了,再不必有矮人一头的自卑感。
  苏小软第二天还是找机会给郭亮打了通电话,把这件事跟他说了。
  郭亮也没说别的,只嘱咐苏小软千万不要给他们钱。
  郭亮太了解自己那对父母了。
  这回要是真能先支走了一千两百块钱,估计以后年年都会用各种法子来薅他的羊毛了。
  苏小软当然不会把钱支出去,但是现在听到郭亮这么说,她心里又替小丽姐高兴几分。
  苏小软这天从厂子里回来,迎面遇上了刚刚从耳场下工的苏向征。
  苏向征老远就看到了苏小软,是以就停下了步子,站在原地等她。
  苏小软又不瞎,再说自己在村子里呢,总不能看到堂哥了也不打声招呼。
  她从车子上下来,推着走了两步。
  “哥,你这是特意等我呢?”
  苏向征有些尴尬地点点头,随后看着自己的脚尖儿,好半天才问了一句:“小朋和小乐在京都咋样?”
  “挺好的。”
  自打闹了一出要把苏小乐许给县城张家人的事后,苏小乐在京都不知道哭了多少回。
  两兄妹一商量,次年就不再给他寄钱了,改寄东西了。
  这兄妹俩也是跟着郭亮学的。
  他们寄钱回去,别人又看不见,再加上刘盼娣那样的人,收着钱了,说不定也会说没给。
  就算是真地承认给他们钱了,最后这钱还是要花费在那两个弟妹身上。
  所以,兄妹俩之后就不寄钱了,改寄东西,而且寄的还很频繁,他们也不嫌弃寄东西要花钱,反正就是我不痛快,也不能让你们痛快了!
  打那之后,村里人经常能看到苏向征驼着大包小包地回来,自然也就会夸他养了一对孝顺的儿女,还劝他以后别总是听刘盼娣的话,得多想想两个孩子的好,多想想两个孩子在外的不容易。
  许是这种话听的多了,再加上族里长辈们对他的敲打,苏向征这两年还真就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转变了。
  刘盼娣催着他给苏小朋写信要钱,但是苏向征就是不写。
  刘盼娣干着急也没办法,写信这种事,如果换了别人,那是一点儿也不好使。
  苏向征觉得儿女们能记得给他买几件衣裳,或者是买双鞋,就已经很好了。
  至于家里头,现在他挣的也不少,再说还分了地,他们现在一家四口吃喝是尽够了。
  苏向征似乎是有很多话想要说,但是不知道是不会说,还是根本就无话可说。
  苏小软跟他在一起沉默了会儿,叹口气。
  “哥,小朋和小乐在外头打工也不容易。尤其是小乐,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有时候难免会受些委屈,被人骂几句是常有的事儿。可是小乐即便是这么辛苦,也不愿意回来,你知道是为啥不?”
  苏向征黑乎乎的脸上有些泛红,感觉苏小软这话就是在臊他呢。
  还能是为啥?
  不就是觉得刘盼娣对她不好,不愿意回来嘛。
  “软宝,我知道以前可能是忽略了他们俩,可我也是容易,家里头四个孩子呢,以前日子过地也难,我也是没法子。”
  这话苏小软并不认同。
  当年奶奶带大六个孩子才是真地不容易!
  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奶奶都能让孩子们吃上饭,还能想尽办法让他们读书,这才是真地不容易。
  而苏向征又做了些什么努力呢?
  除了一天到晚认命的上工之外,他有真正地关心过两个孩子吗?
  他在意的,只有家里头表面上的一团和睦,只有自己的颜面!
  如今跟苏小朋和苏小乐的亲情落到这一步,又能怪得了谁?
  苏向征不说,苏小软也都知道的。
  苏小朋和苏小乐没少寄东西回来,但是从来不写信,更不会打电话回来了。
  就冲着这个,苏向征也能意识到不妥当了。
  苏小朋已经成年了,在村子里都该娶媳妇了,可是苏向征关心过吗?
  家里头有房子给苏小朋结婚用吗?
  有准备给苏小朋结婚的花销吗?
  他没有!
  他只想着自己这里能安然过日子呢。
  “知道你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我也不多说什么了。小朋也不小了,小乐再过两年也该找对象了。向征哥,我就问你一句,如果小朋要是回来结婚,你们有准备婚房吗?有准备彩礼钱吗?”
  苏向征的脸上闪过一抹窘色,好一会儿才道:“我,我会想法子的。而且之前他们寄回来的三百块钱,我也没动,可以给他结婚用。”
  在乡下,如果不用盖房子的话,三百块钱应该也可以办个婚事了。
  可是这钱还是孩子们自己挣出来的,你说苏向征到底是咋想的呢?
  苏小软摇摇头:“既然遇上了,我也跟你说一声。苏小朋和苏小乐因为工作的原因,要开介绍信,还要把户口迁出去,我已经跟村支书那里打过招呼了。估计这两天也会找你的。”
  苏向征早知道这事了。
  因为昨天晚上村支书就到他家里去了,也说了要迁户口的事。
  刘盼娣当时就要发疯,说啥也不让迁。
  苏向征当时也没拦着,就由着她在那儿闹。
  最后村支书还是一脸不快地走了,当然,也没少给苏向征难听的。
  苏小软是今天早上听说这事了,所以才故意这么问的。
  苏向征清了下嗓子,尽量让声音听起来有点儿气势。
  “不就是外出打个工嘛,咋还需要迁户口了?”
  苏小软笑了笑:“工作需要。而且,你也不希望他们兄妹被人当成盲流给抓了吧?”


第959章 说服苏向征
  现在无论是纸媒还是电视,各方面的讯息还没有那么发达,所以苏小软忽悠起人来,那是毫不手软。
  况且,苏向征和刘盼娣都闹过一回要把苏小乐给卖掉的丑闻了,难道还想着让他们再卖一回?
  其实,主要是苏小软觉得这兄妹俩得多为自己考虑,要不然将来真地回乡了,那日子怎么过?
  兄妹俩离乡几年了,一次都不敢回来,为啥?
  就怕再被困到家里出不去了。
  尤其是这两年苏小朋和苏小乐都不往家里头寄钱了,只寄东西,而且不管是用的还是吃的,都让刘盼娣再抠不出什么好处来,她如何能甘心?
  可偏偏又不能说这两个孩子不孝顺!
  毕竟这每个月都是大包小包往家带呢,谁也不是瞎子。
  再说上回刘盼娣给苏小乐张罗的那门亲事,苏家族亲们可都知道了,谁还会觉得她是一个好后娘?
  苏向征当时的确是生气,觉得都是因为刘盼娣才让他没了面子。
  可是事情过去了,这火气也就散了,日子总得过下去。
  刘盼娣天天在他耳朵边儿上念道着两个孩子不知道体恤家里,不说买的东西贵且不实用,只说是这邮东西回来,不花钱呐?
  苏向征起初没觉得啥,毕竟两个孩子又给他买衣服,又买鞋的,他觉得孩子挺好的。
  可是日子久了,再加上家里头还有两个小的呢,他这心也就开始又偏回去了。
  原本就想着等见着苏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