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47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47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红梅叹口气,对于这个堂妯娌是咋想的,她也不能理解。
  都是一家人,有一个过地好了,那能不知道拉拔一下其它兄弟?
  这刘小多咋就这么钻牛角尖儿呢!
  看看他们家,大伯家的日子最好,不就记着拉拔他的兄弟们嘛,要不然,他们家日子能有现在这么好?
  另一边,苏建业一行人又急急忙忙地在公社里借了一辆拖拉机,着急惊慌地往县医院赶了。


第116章 三十块钱
  卫生院的医生没说瞎话,人的确是死不了,可问题是这头上的伤,他们也治不了呀!
  而且这人的大脑最是复杂了,谁知道这以后醒过来会不会变成傻子?
  那万一脑子里头的哪根神经坏了,这人弄成个半瘫子,这也是有可能的。
  苏建业因为上回送苏大兰去医院,所以对于大脑受伤这方面有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知道的,自然是着急。
  苏向兵还年轻呢,正是家里头的壮劳力,这要是出了事儿,一大家子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苏向兵被送到县医院,他的叔伯兄弟们也都跟着过来了。
  到了医院前前后后一阵忙碌,得亏了苏建业来过这里,知道哪儿是急诊,哪儿是大夫的办公室,总算是把人送了过去。
  缴费的时候,苏国富和苏国盛面面相觑,显然是谁身上也没带多少钱,凑巴了凑巴,勉强九块多。
  就这点儿钱,咋好意思去缴费?
  苏建业摇摇头,直接把他们手里头的整块的拿了,几毛钱留给了他们。
  苏建业拿着缴费单子过来,然后让他们兄弟俩看了看。
  “总共缴了三十块钱,不过我听大夫的意思是这点儿钱不一定够,大概能撑几天。你们回去后再商量吧。”
  毕竟是隔了房的亲戚,所以苏建业不打算管太多。
  眼下是救人要紧,所以苏建业就垫出来了二十一块钱,可这钱也不能是白出的。
  苏国富点头,一脸感激道:“知道知道,这二十一块钱就当是我们借的,等回去后就还你。”
  苏建业点点头,周围不少人呢,也不怕他们赖帐。
  苏建国几人等在外头,不一会儿人就被推了出来,然后说是让家属帮忙推着车子往检查室走。
  大概过了一个钟头,又让他们推着病人去二楼做一个头部检查,这个检查挺贵,可眼下人还昏迷不醒,不做也不行。
  这年头可没有电梯,医院总共四层楼,在转角处有专门供行动不便的病人们上下楼的斜坡式楼梯。
  等到二楼做完了检查,苏建国只觉得饿地有点儿发慌,再一看表,都三点多了。
  这个点儿外头估计也没什么饭了,国营饭店这个时间也未必对外开放,算了,饿一顿吧。
  一直到了四点半,总算是把苏向兵给安排到了病房里。
  苏国富和其它的几个儿子一商量,留下两个人,其它人都准备回去了。
  苏建国坐在拖拉机上,觉得大队里要是有这个,送苏向兵去医院的时候,应该还能再省一些时间。
  回到家,几人都饿坏了。
  苏向东和苏向上回去把车子一支,就开始嚷了。
  “奶,有吃的不?我们快要饿死了。”
  赵红梅撩帘子看到他们都回来了,连忙喊着赵英子下面。
  早就料到了他们可能会饿着肚子回来,所以早就炒出了卤子在灶上温着呢。
  肉打卤面,一人先盛了一大海碗,每人碗里都有一个荷包蛋。
  苏向上也饿狠了,骑车带人可是太累了。
  这吃饭就跟有人要来抢似的,那叫一个狼吞虎咽。
  总算是解决了肚子的问题,苏建业就把苏向兵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苏奶奶眉头一直拧着,自打苏建业他们回来后就一直没松过。
  苏向上则是微微摇头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国盛堂叔家也不能啥都不管吧?我可是听说了,动手的时候,他儿子也跟着掺和了,而且还是国盛叔的婶子一直在旁边挑拨来着。”
  苏建国瞪了他一眼,孩子家家的,瞎说个啥!
  苏向上不服气地撇了撇嘴,到底没敢跟自家老子顶嘴。
  苏奶奶叹口气道:“国富家的日子不好过,向兵一直就是他家的壮劳力,这回出了这种事,总得想法子先把人给治好了。好在这会儿没有什么农活,不需要下地,要不然,他们家得亏地更多。”
  苏向东点点头,“奶,我听大夫的意思,向兵哥伤地不算太重,可是也不轻,估计至少得住一个星期的院呢。”
  苏建业坐直了身体,打了个嗝。
  “今天花的多,都快二十快钱了,我问了医生,就是做的那些检查花钱多,听说那个设备就特别贵。估计明天开始这钱就能少花点儿了。”
  苏奶奶微微摇头,对于这个隔了房的侄孙家,她也不好插手太多。
  等到大家都吃了晚饭,苏国富就拿着钱过来了。
  苏建业也没问这钱是咋凑出来的,既然是他垫的医药费,如今还回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等人走了,苏奶奶才叹道:“估计这三十块钱,就快要把国富家给掏空了。”
  苏建国不解:“娘,国富都这个岁数了,家里头就这点儿积蓄?”
  “你在外头自然不知道家里头的情况。他们分家后,国富家就重新起了房子,这前后估计也得花了三四十呢。再加上家里头人多,能下地挣工分的就那么几个,他们能有多少进项?”
  苏建国这才点点头,乡下人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种地。
  这年头又都是集体的,大家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还敢说什么积蓄的事儿?
  要不然当初苏向东能有一份正式工作的时候,也不会让全大队的人给羡慕成那样。
  一个月就能有几十块的进项呢,这是多少人想都不敢想的!
  这年头,吃商品粮可是太吃香了。
  “那咱们就再看看吧,若是向兵那里需要借钱,咱们也借一些。”
  苏奶奶点头,她知道老大也是想着让大家都能过个安生年。
  大过年的,苏向兵不得不在医院里住下了。
  苏国富倒是想着把儿子接回家里头来养,可问题是苏向兵一直到三十儿这天才醒过来,而且大夫叮嘱了不能随便移动他,所以苏国富也不敢有其它的想法了。
  苏向兵醒了,苏国富两口子也就有心思找刘小多算帐了。
  先前因为太担心儿子,所以他们俩都没有这个心思,这会儿知道儿子没有生命危险了,应该也不会有后遗症,这才想着要找刘小多要个说法。
  大过年的,刘小多想回娘家躲几天都不成!
  大年三十儿晚上,刘小多就被苏国富家的人给堵在了屋子里。


第117章 能出多少钱?
  小水的奶奶是个好性子不爱说话的,小水的娘可不是好欺负的。
  这回自家男人都伤地起不了身了,小水娘能轻易地放过她才怪了!
  苏向兵的媳妇不是红星大队的,平时干活勤快,话也不多。
  如今苏向兵受了这么重的伤,刘小多这个做长辈的总不能就当是什么也没发生过。
  大过年的,这一家子又闹了起来,自然是不像话!
  三奶奶这会儿也不知道该咋办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呀。
  不管是哪家的儿子在她这里都是孙子,所以她也说不出一句公正话来,干脆,三爷爷就把族里几位有分量的都请过来了。
  因为是涉及到了苏向兵的伤,所以苏国安和苏奶奶以及苏建国几人再不乐镱,也都过来了。
  苏小软则是借着大家都在看刘小多热闹的空当,带着苏向北东拐西拐地去了牛棚。
  这会儿大家伙要么都窝在自己被窝里不出来,要不就是去三爷爷那里看热闹了,所以苏小软很放心地送饺子过来了。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忌口,所以准备了两种馅的,这一盒是猪肉大葱的,这两盒是茴香鸡蛋的。”
  王琴愣了一下道:“这个时节还有茴香?”
  苏小软笑笑不说话,一旁的纪丰年则是问道:“是你自己在花盆里种出来的?”
  苏小软点点头,看来她鼓捣果蔬的事儿,传地还挺广。
  这样也好,省得她还得再找借口了。
  “谢谢你了,软宝。”
  苏小软摇摇头,“我还得谢纪爷爷呢,上回听你讲三国,我就受益匪浅,等以后有机会了,还得麻烦纪爷爷继续教我呢。”
  纪丰年笑笑不语。
  王琴想着拨出一半的饺子来,苏小软直接阻止道:“那边也给他们准备了两份儿,我哥送过去了。你们吃吧,两个人正好。”
  纪丰年和王琴对视一眼,没想到这丫头倒是个仔细的。
  “你们慢慢吃,我就先回去了。”
  王琴已经将饭盒都给腾了出来,饺子都放进了他们自己的大碗里,有三大碗呢。
  苏小软又给两位鞠了个躬,只当是拜年了。
  纪丰年笑着把人扶正了,递给她一本书。
  “我这里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了,看你喜欢读书,这本就送你了。”
  苏小软接过来一瞧,书的纸张泛黄,很旧了,而且从书页的抓痕上能看得出来,这本书没少被人翻看。
  “纪爷爷,君子不夺人所好,您喜欢这本书,还是自己留着吧。我以后过来了在您这里看看就成。”
  纪丰年摸摸她的头:“是个好孩子,送你了就是你的,拿着吧。你们还小,正是应该多学知识的年纪,咱们的祖国不会永远这样的,早晚都会需要有知识的人来为国家开路。你好好学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苏小软眼睛涩涩的,面对这样一位老人,她实在是不知道应该如何感谢。
  一本书看似轻薄,可是在这位嗜书如命的老人心中,定然是视若珍宝的。
  “那我就收下了,谢谢纪爷爷,祝您和王奶奶身体健康,新的一年大家都越来越好,咱们的国家也越来越好!”
  许是最后一句话,点燃了纪丰年心中的那一抹微光,笑着点点头,整个人的气质都有那么些许地不同了。
  苏小软和苏向北送完饺子回来,还不见几位大人回家,不由得撇撇嘴,暗道三爷爷家的事儿还真地是麻烦。
  不过她一个小辈,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坐在堂屋里跟几位哥哥们一起胡侃了。
  大伯在在这里过了十五才走,苏向上也是特意跟单位请了几天假,所以苏奶奶决定正月初六的时候给苏向东和赵英子摆酒过个明路,也省得以后再有人说闲话闹心。
  赵英子这会儿只顾着害羞了,话都没说几句。
  苏小软抓了一把瓜子在手里,一边嗑,一边问:“咱们到时候摆几桌呀?英子姐,要不要请你的几位同事也一起过来热闹热闹?”
  赵英子摇头道:“还是不用了,又不是结婚,没必要。再说了请人家过来喝酒,人家要不要随礼呀?挺麻烦的,还是就自家人在就成了。”
  苏小软一想也是,这样简单又省事儿。
  苏向东其实是想着要不要请赵家的人过来一趟,可是这大过年的,也不愿意找不痛快,还是等过两天再跟爹娘商量一下吧。
  其实苏向东完全没必要去纠结这个。
  当年赵英子离开赵家的时候,那是等于跟赵家断绝了关系的。
  这么多年,赵英子每年都往那边送年礼,也不过就是因为离地不算太远,再加上她也不想真地让人说成是没爹没娘的孩子,所以才一直想着留这么一份儿亲情在。
  哪成想,这一切都被她大哥赵大成给破坏了。
  或者说,如果不是赵大成几次三番地过来要钱,她可能也看不清楚自己的娘家人到底都是什么心思了。
  如今这样也好,以后不来往就是了,省得他们再想着从苏家来捞好处。
  赵英子心里头门儿清呢。
  这工作是咋来的?
  那可是苏家费尽了心思给找来的,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来苏家后被他们供着念了几年书,识得几个字,人家能选上她?
  哪怕是现在,苏向东仍然会教她读书算数,如果没有苏家,赵英子现在啥也不是!
  不得不说,赵英子对于自己的位置认识地很清楚,也很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
  若她还在赵家,别说是工作了,怕是现在饿地就剩下一把骨头了。
  吃的谁家的饭肚子才饱的,又是住的谁家的屋冬天才不冷的,赵英子样样都记地清楚。
  所以,别指望着她以后再去帮衬娘家人,她也不会指望着娘家人来帮她撑腰了。
  真正能给她撑腰的,就只有苏家!
  想明白了这些,赵英子的心事也就放下了,而且整个人看上去也更豁达了。
  “姐,你说向兵哥这事儿,五伯娘能出多少钱?”
  赵英子摇头表示不知道,而苏向北则是直接就挑眉了。
  “软宝,你咋知道刘小多会出钱?她那么抠门儿,说不定一分钱也不会出呢!”
  苏向南则有不同的看法:“未必。这回的事情闹地太大了,五伯娘脱不了干系。”


第118章 大年初一
  一直等到十点多,苏奶奶他们终于回来了。
  只看苏奶奶那一脸的倦色,就知道她是困得不行了。
  “先进屋歇着吧。”
  苏奶奶却摆摆手,直接在堂屋里坐下了,“先不急。正好你们都在,把事情跟你们说一下,以后你们再跟那边的人打交道的时候,也能注意着些。”
  兄妹几个全都一脸茫然,然后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苏建业。
  “咳,苏向兵的事情算是解决了,所有的医药费也都有了来处。你们五伯娘这次犯的错比较大,再加上她的几个儿子也动手了,所以由他们出七成的医药费,余下的三成,则由向兵的几个兄弟出。”
  这个解决办法倒是还算公平。
  “可是向兵哥现在有钱看病吗?”苏小软有些担心。
  苏建业对于闺女的反应那可是相当满意的,果然聪明,一开口就问到点子上了。
  “向兵现在手里没钱,几位长辈做了见证,先让苏国盛家出了一百块钱,最后再拿医药单子来碰钱,多退少补。”
  这法子倒是可行。
  不过让苏小软意外的是,五伯家竟然一下子就能拿出一百块钱来?
  啧啧,这可真地是不少呢。
  要说向兵哥家连三十块钱都拿不出来,这五伯家里头到底是发了什么财?
  苏奶奶直接为他们解惑道:“你们三奶奶说从十几年前开始,这老五家就常常会昧下一些钱粮,估摸着也是这么多年攒下来的吧。”
  苏小软撇撇嘴,这下好了,钱又给全都贡献出去了,你说说这是图啥呀!
  大概又说了几句那边的事,苏奶奶实在是困地不行了,就先进屋去睡了。
  余下的这些人,不管是苏建国还是苏建业,还有苏建军,都和几个小的在堂屋里坐着说话守岁。
  按这里的规矩,不过了十二点,他们是不能睡的。
  他们这里的习俗,守岁是为了给自己的长辈守。
  而苏奶奶上头早就没有长辈了,所以她不必守岁,其它人可就得老老实实地睁大眼睛了。
  好在家里头人多,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去了苏向东屋里头的炕上开始打牌,就是图一乐呵。
  苏小软他们几个则是去了赵红梅屋里,也坐在炕上闲聊八卦,顺便再嗑个瓜子,吃个大枣啥的。
  苏建国兄弟三个,则是留在了堂屋里说说话,守着炉灶,倒是暖和地很。
  兄弟三个也是有五年没有这样好好地坐在一起说说话了。
  苏建业拿出来一瓶白酒,再从后头厨房里端出来几盘子小菜,兄弟三个边喝边聊。
  从苏建军开始,大大小小的工作上的、家里头的事都开始慢慢地聊起来了。
  亲兄弟嘛,这话匣子一打开了,也就收不住了。
  时间很快就过了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