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苏建军开始,大大小小的工作上的、家里头的事都开始慢慢地聊起来了。
亲兄弟嘛,这话匣子一打开了,也就收不住了。
时间很快就过了十二点,苏小软几个则是在下一刻就立马飞奔回各自的屋子,准备睡觉了。
苏小软仍然还是跟苏奶奶一个屋,她轻手轻脚地进了屋,生怕再惊醒了奶奶。
而苏建国几个则是意犹未尽,又唠了将近一个小时,这才各自回去了。
大年初一头一天,这可是不兴睡懒觉的。
苏小软平时在家里就是起地最晚的一个,昨晚上守岁睡地晚了,早上就更起不来了。
还是赵英子叫了她两次,这才强行把她从被窝里给拖出来了。
家里头男人多,女人少,这下厨的事,一般也都是由女人来干的。
苏奶奶年纪大了,又是长辈,自然不可能让她下厨,而丁心兰没回来,家里头总共也就她们四个能干活的。
吃饭的人多,而且男人们饭量也都比较大,李丽还想着到了婆家能吃几天安生饭呢,结果一大早就被苏建军给叫起来了。
“我都听到院子里的动静了,一定是弟妹和英子起来做饭了,你也是女人,快过去帮忙。”
李丽不高兴了。
“咱们家里烧的都是煤球炉子,像这种烧柴的我可不会。”
苏建军冷冷地瞅着她:“咋?这才几天没回娘家呀,就不知道你们家的火是咋生的了?”
李丽脸色一变,瞬间就有了一种被男人嫌弃加鄙视的感觉。
可是再一想,又觉得苏建军嘲讽地也没错,李家现在也是烧着这种炉灶呢,她要是再说不会,那就是太装了。
李丽沉着脸去了堂屋,绕到后面,看到只有赵英子一个人在忙。
“怎么就你一个人?你娘呢?”
赵英子一瞧是她,笑道:“娘去老屋那边拿腊肠了,这屋太暖和,怕坏了。”
李丽挑挑眉,老四家现在日子过地这么好了?
大早上的就吃肉?
不过转念一想,今天是大年初一,吃点儿好的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北方人都爱吃饺子,特别是他们这里,大年初一早上都是要吃饺子的,现在不兴上坟那一套了,要不然,还要给苏爷爷也端一碗过去,这才叫真的团圆。
赵英子掀开锅盖,拿勺子沿着锅边儿搅了一下,又打了半碗凉水进去,然后开始拿盘子准备盛饺子了。
李丽也没什么可帮忙的,就帮着把饺子端出去了。
这边儿饺子上桌,赵红梅也拿了昨天蒸好的腊肠过来。
赵红梅刀口好,很快就切了一盘肉焖子,一般腊肠,另外又把刚才就腌好的白菜芯儿也调绊好了。
冬天的大白菜凉拌着吃也是可口的很,特别是只拦白菜芯儿,口感更鲜嫰。
等男人们都吃完了走了,苏小软才出来洗脸刷牙了。
李丽看不惯一个姑娘家这么懒,不假思索道:“小软,你也不小了,咋还这么懒呢?这都几点了?你大伯他们都吃完饭出去串门儿了,这也太不像话了。”
初一早上是要拜年的。
苏建国几个是一起来就先给老太太磕了头,他们都不是小孩子了,也不需要老太太给压岁钱,磕完头这礼就算是到了。
至于小辈们,也是在饭前都磕了头,然后得了压岁钱。
不过往年都是男孩子一拨,女娃一拨,苏小软每回都是跟着赵英子一起磕头拜年,苏奶奶又宠着她,所以向来都是会比别人晚一些。
“知道了,以后我起早一些。”
苏小软不想跟她起冲突,脸色淡淡地应了一句。
赵英子则是皱眉道:“没事儿,你起晚些这是奶奶让的,怕你睡不够了再生病。”
第119章 苏国安的愁
赵英子说完之后,李丽的脸色明显就难看了一些。
这是啥意思?
这是嫌她多管闲事了?
李丽倒是想发火,可是也知道这不是自己家,而且赵英子也不是自己家的晚辈,算是隔了房的,她也不好理直气壮地去教训,这一口气憋在胸口,别提多难受了。
饭后收拾的时候,赵红梅状似无意道:“二嫂,娘和大哥都特别宠着软宝,其实就是觉得咱们家下一代里头就这么一个姑娘家,而且软宝小时候身子骨也不好,为这个可没少往医院跑。”
李丽的手微顿了一下,明白弟妹这是在跟她解释呢。
仔细想想,苏小软的六七岁以前的身体好像的确是不大好,经常吃药打针,也因为这个,那会儿苏家的日子就有些难过。
“也是我没注意,只想着今天是大年初一呢,我这也是怕有亲戚过来拜年再看着了,不能让外人说咱们软宝的闲话不是。”
不得不说,李丽还是很聪明的。
一转眼的功夫,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十分正当的理由。
赵红梅笑道:“二嫂是好心,我们都明白。英子说话也直,而且全家除了娘之外,就属英子最疼她了,家里头啥好东西都得先紧着她,而且只要有英子在家,啥活也不让软宝干,都把这丫头给宠坏了。”
李丽一听这话,心里头那个羡慕呀!
她也想要一个这样的儿媳妇好不好?
可问题是,自己儿子的对象在哪儿,她都不知道呢。
“咱们中午吃什么?需要提前准备不?”
“没啥准备的,英子在家呢,一会儿让向东帮她烧火,大过年的,咱们也歇个懒。”
李丽笑了笑,她对这个弟妹还是很喜欢的,会说话。
赵红梅虽然念书不多,可是人聪明呀,而且处了这么多年的妯娌了,她也知道李丽是个啥脾气的人,知道她爱听啥。
愿意听好话,那自己就捧着呗,有啥大不了的!
妯娌俩干脆就在屋里炕上歇着,守着婆婆一起闲唠嗑。
他们这里的规矩,大年初一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是不能进娘家门的,否则就是不吉利,要给娘家招来灾祸的。
不过,以前苏二兰每年都是初三的时候回娘家拜年,也不知道今年苏大兰会不会跟她一起过来。
“娘,初六的菜单子您还再看看不?”
“不用,你看着安排就行。到时候让大兰二兰她们也都过来,席面办地好看些,别省钱,这也是给两个孩子做脸呢。”
“知道了,娘。”
因为只是订亲,而且也是为了给赵英子落实一下长媳的身份,所以只请几位长辈们过来一起吃个饭就好。
乡下人原本就没有这个规矩,只是因为英子的身世特殊一些,这才张罗了起来。
“娘,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年二姐应该也是初三过来,大姐那里要不要让人去问问?”
苏奶奶摇头:“不用问,她要是过不来,自己会想法子请人送信儿的。”
赵红梅点点头,大姐家出了那么一档子事儿,估计大姐夫一家人也不敢再轻看了她了。
“娘,我也是后来才听建军说的,大姐家现在没事儿了吧?”
李丽知道这个事儿的时候,苏大兰都回婆家好些天了。
其实李丽是有些后悔的,不应该跟婆家这边来往地太少了,这么大的事情,她这个当小姑子的都不知道,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当然,主要是李丽不想被苏建军抱怨。
毕竟苏建军的工作性质使然,不能常常留在这里,而她做为苏建军的妻子,没能第一时间知道婆家这边的消息,总归是不占理的。
娘儿仨在屋里头唠地倒是挺愉快,差不多十一点的时候,赵英子和苏向东俩人就进了厨房,开始做饭了。
早上吃的饺子,中午要吃米饭。
赵英子事先就请示过奶奶了,中午的米饭要一半高梁米一半白米。
其实现在苏家不缺米粮,全都用白米也没事儿,可是大过年的,保不齐会有什么人来,所以才多了个心眼儿。
果然,等到开饭的时候,苏国安就拎着一瓶酒过来了。
赵英子往苏奶奶那儿瞟了一眼,还是奶奶英明呀!
中午的菜还是很丰盛的,一大盆的猪肉炖粉条,里面加了些白菜和肉丸子,香得很。
因为苏国安的到来,所以赵英子和苏小软又去厨房里填了把柴,然后热了两只卤鸡端出去了。
桌上还有一道萝卜炒腊肉,再其它的几盘都是素菜,就这个也算是极其丰盛的了。
“我是真有口福呀!啧,这个腊肉做的味道是真好。婶儿,也就是你有这个手艺了!”
苏奶奶笑笑,示意道:“多吃菜,酒适量就好。别人大过年的没事儿可以喝多了,可你是大队长,不能喝醉了。”
“知道了,婶子。”
酒过三巡,苏国安剥了颗炒花生扔进嘴里,苦着脸道:“建国哥呀,老弟也不怕你笑话,我这个大队长也不好干呀!别看官儿不大,可事儿是真不少。弟弟这回过来,其实也是有事儿求你能帮个忙呢。”
“说说看。”苏建国夹了一块腊肉放进嘴里,满嘴生香,真好吃!
“我听到了最新消息,说是今年公社里头会再来两台拖拉机,而且听耿书记的意思是打算将公社的拖拉机细分到大队里,只是大队多,拖拉机少,分不到拖拉机的,就只能是每年再等着申请公社里的用,或者是干脆用牛和人了。”
苏建国听地不是很明白,下意识就看向了苏向东。
他知道这个侄子跟在耿书记身边做事,而且很得看重。
“是这样,这目前还只是一个提议,不能确定就一定会实施。”
听了苏向东的解释,苏建国点头道:“具体是打算怎么分配呢?”
苏向东沉吟了一下道:“目前公社里就只有两台拖拉机,就算是再来两台,全公社也是不够分的。别的不说,公社里头最少也是要留两台的,以备不时之需。那能被分配出去的,就只有两台了。我估计年前被评上先进大队的集体应该是更有优势的。”
第120章 盲目的崇拜
这原本也不算是什么机密的事,既然苏国安能听到这个消息,就表明消息早已经外泄了。
而且苏向东刚刚的话也是最合理的一种分析,并没有提及耿书记的个人意见,所以不算是违规。
“国安呀,那咱们红星大队去年是个什么成果?”
苏国安苦笑道:“我愁就愁在这儿了,咱们大队去年在公社的排名占第二。要是占第一,我就不发愁了呀。”
苏建国又不明白了。
“既然是占第二,那不就是有机会吗?你愁什么?”
苏国安叹口气道:“哥哥你是不知道呀,这公社里若是分配两台拖拉机,一台肯定是要给排第一名的大队的。”
对于这一点,在座所有人都很认同。
“可是另一台,要考虑的就不是排名的问题了,有可能是大队的劳动力太弱,或者是某个大队的特殊困难等等。可是这一方面,咱们红星大队就没有机会了呀。”
苏建国总算是听明白了。
如果是分配两台拖拉机,一台算是带有奖励性质地分到排名第一的生产大队。
而另一台,可能就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
比如说某个大队的地多,便是劳动力少。
再比如说某个大队曾经出现过一些天灾人祸类的困难,所以也属于优先考虑的范畴。
苏建国想了想,问道:“那你们大队去年有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拿来宣扬的正面的事件或者是个人?”
苏国安懵了:“啊?”
苏向东的眼珠子转地快,立马道:“堂伯,我大伯的意思是说咱们没有那些让人同情的弱处,但是可以用我们更擅长的东西去竞争呀。”
苏国安两眼一片茫然,完全没听懂这个堂侄说的是啥。
苏向东没理他,脑子转地飞快,在想着去年他们红星大队有没有什么特别出名的人或者是事。
“堂伯,我想到了!”
苏国安下意识就看了过去:“什么?”
“咱们去年夏收的时候,不是正赶上下雨了吗?”
苏国安眼睛动了一下:“没有呀,咱们是收完了之后才下的雨。”
“是呀,咱们是抢收完了,可是其它的几个大队没有抢收完,您不是还带着咱们大队的人去帮忙了?我记得当时统计上来的数字可不小呢,好像是抢收了上万斤的粮食呢。当时耿书记不是还特意表扬了你和咱们大队?”
苏国安点点头,的确是有这么一回事。
他们大队比其它大队早一天开始抢收,所以完成的也比较快,再加上大队里动员工作做地比较到位,粮食没有受到损失,还帮了隔壁的两个大队。
“那这个也能拿出来说?”
“这怎么不能呢?这件事情充分地体现出了咱们的团结,也能证明您是一个好的领头人,最重要的是,如果这拖拉机分配到咱们大队了,以您的性子一定会借给其它大队用,这样就能避免很多的矛盾呀。”
是这样吗?
苏国安有些怀疑。
可是这大侄子是上过高中的,他的话一定是有道理的。
而苏建国则是暗暗点头,这个侄子不错呀,眼光很独到,而且考虑问题的角度看似刁钻,实际上却是能让更多人受益。
这是拐着弯儿地在夸苏国安以及红星大队是大度敞亮的,不像是有些大队的大队长,总爱耍一些小心眼儿,为了争第一而给别人使绊子。
如果从这个角度入手的话,苏向东极有可能会说服耿书记。
毕竟不管是多大的领导,都会喜欢不给自己添麻烦的下属。
“嗯,我觉得向东说地有道理。这样吧,向东明天去一趟耿书记家,拜个年,顺便请他一定要带着家属来咱们家喝酒,就是初六那天,你们也算是同事,耿书记应该会来的。”
苏向东点头:“之前就提了一句,耿书记说会来。”
“那拜年的时候也要再提一句,以示诚意。”
“知道了,大伯。”
这顿饭,苏国安是吃地格外舒心。
他对苏建国就是莫名地有一种信任感,或者说是盲目的崇拜。
他就是觉得,不管什么问题到了苏建国这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十有八九,这台拖拉机的事儿就成了。
初三,苏二兰和江大海带着几个孩子都来了。
江大海和江红旗各骑了一辆自行车,可以说是将自行车的利用率提到了最高。
一辆车子载着三个人,而且人手里头还都是大包小包的。
苏小软看到他们的时候,就暗道这骑车的人辛苦,自行车本车也是相当地不容易呀。
过年嘛,就是图个热闹!
苏大兰那边还没有消息,估摸着要等到初四或者是初六了。
初五这天可没有人会串亲戚,据说这天是要赶穷神的日子,所以一般都是在自己家里吃饭,不出去讨人嫌。
苏二兰见到苏建国,这眼睛就红红的,一晃眼都五年没见过了,亲兄妹呢,能不想吗?
“大哥,我早就想着回来看看你了,可是我们厂子里不放假,一直干到了二十八,家里头又要收拾,实在是脱不开身。”
“嗯,工作重要。我这不是在这儿呢,等初六你们来了咱们还能在一起说话呢。”
苏二兰扑哧一笑道:“我不管,我今天可是不打算走了。”
赵红梅亲热地挽上她的胳膊道:“二姐不走才好呢,今儿中午给你炒腊肠吃,对了,你喜欢吃蒸碗儿,中午咱们多蒸几碗。”
苏二兰拍拍她的手背道:“还是弟妹想着我,不像大哥,才刚见面呢,就想着下回再一起说话了。”
苏建国一噎,屋子里立马就响起了一片笑声,显然是没想到威严的大伯也有被人怼的一天。
苏奶奶笑地最是夸张,那眼角都要笑出泪来了。
“行了,今天不走了,都住下。咱们家现在有地儿住。”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