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49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49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今天不走了,都住下。咱们家现在有地儿住。”
  赵英子和江红丽站在一块儿呢,接话道:“对,老屋那边也都收拾出来了,今晚我住老屋那边,红丽姐你们三个就住我那屋。”
  他们说地热闹又真诚,而角落里的李丽,则是浑身地不自在。
  明明她也是苏家一份子的呀,而且自己进门儿还早,怎么在这位大姑子的眼里,就没有赵红梅好呢?


第121章 拜年
  苏二兰一家子真地就在家里住下了,江大海原本想着自己回去呢,他一个女婿住在岳家好像是不合适。
  可是苏奶奶极力挽留,苏大海也想跟这位大舅哥多说说话,也就留下了。
  初四上午十一点左右,苏大兰带着胖妞和她的两个孩子一起来了。
  高大壮赶车过来的,把车缷了,又把马牵去了老院里搭的马棚,然后胖妞的男人两个手臂上挂着两个包袱,手里头还拎着两个蛇皮袋,一瞧就是个有力气的。
  苏奶奶高兴,眼下除了老三不在,几个儿女算是都来了。
  这也是几年来,家里头头一次能聚地这么全乎了。
  “快进屋,二姐是昨天来的,正好没走,大姐快跟二姐一起唠唠,向东,你去接一下你表姐夫。”
  “知道了。”
  人多的一间屋子都站不下。
  赵红梅让他们娘儿几个好好说说话,其它人都请到了西边的屋里头。
  屋里烧着炉子,也不冷,至于胖妞娘儿几个则是让她们暂时去了英子里头歇一歇。
  家里头但凡是有炕的,都烧着呢,高大壮往炕沿儿上一坐,热乎乎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上去了。
  因为人多,所以这饭也是分开了吃。
  两桌都不行,不过苏奶奶今儿高兴,让大兰二兰还有两个媳妇跟她在屋里炕上吃,至于苏建国兄弟几个,则是招呼着两位姑爷去了建业屋里的炕桌上吃。
  余下的小辈们,正好在堂屋里凑一大桌。
  考虑到了人多,所以中午就是热的二合面儿的馒头,这馒头里七成是白面,三成是玉米面儿,吃到嘴里头别提有多香了。
  苏小软准备了几道凉菜,赵英子和江红娟准备热菜。
  因为同时烧了两个炉灶,所以苏向东进来烧火了。
  这厨房的地方不算太大,苏向东人高马大的,坐在两个炉灶中间儿,正好不用挪地方了,这边儿看完了就弄那边儿,仗着胳膊长的优势,倒是烧地很有成就感。
  苏小软切了一盘腊肠,又弄了个黄瓜拉皮,反正现在蔬菜的出处已经有了,没有人再来质疑这时节哪儿来的黄瓜了。
  除了这个,苏小软又从超市里拿出来几根哈尔滨红肠,这东西在县供销社里头也有卖,就是贼贵。
  苏小软切好了之后,再看看英子正在搅绊大锅菜呢。
  “姐,我想吃木耳炒鸡蛋。”
  “行,一会儿给你做。”
  “那我先把木耳泡上?”
  “嗯,你用这个小碗舀,两小碗儿就成,别舀太多啊。”
  “知道了,姐。”
  苏小软把木耳洗了两遍,然后用热水泡了。
  “那我先把这几盘凉菜给端过去吧,也让他们先喝着。”
  “行,去吧。”
  苏小软先给奶奶那屋端去了,江红丽在后头跟着,也当起了跑堂的。
  “奶,这是您先前藏起来的果酒,我给您找出来了,就两瓶啊,不能喝多了。”
  苏奶奶的眼睛眨了眨,她啥时候藏酒了?
  不用问,肯定是老头子知道她想喝青梅酒了,特意送来的。
  “行,奶奶就喝两杯。”
  苏小软笑了笑,又给苏建业那屋也端了凉菜过去。
  苏小软突然想起来超市里熟食区那儿还有好些个卤猪蹄呢,咋把这个给忘了?
  回到厨房,又是一番忙碌,再各屋送去一盘凉菜。
  “哟,这猪蹄卤的是真香呀。这是谁的手艺?”苏建军还是头一回吃到这么好吃的猪蹄,恨不能把自己的舌头都给吞下去。
  苏建国也尝了一块儿,的确是好吃,比他在京都的国营大饭店里吃过的还要香。
  这几天他几乎是每天都会出门,所以还真不知道家里头有人卤了这个。
  苏向南和苏向北在堂屋里把两张桌子也并好了,一张小桌子根本就坐不下这么多人。
  “软宝,桌子弄好了,我来端菜。”
  苏小软直接指了一下,“那儿呢,对了哥,你问问向上哥他们喝不喝酒?”
  苏向北一脸嫌弃道:“这么多的好菜让他们吃就不错了,还喝什么酒?再说了,屋里头那几位保不齐得喝多了,总得有人扶着搀着吧。”
  苏小软一想也是,这么多男的,要是都喝醉了,谁来扶呀!
  “那行,你快端出去吧。”
  赵英子这边的大锅菜也差不多了,直接开始用盆盛。
  江红娟把笼屉冒揭开,把最上头的三个大盘子给端了出来。
  这盘子里盛的都是鱼。
  清蒸鱼算是蒸熟了,赵英子这边正好也腾出锅来,开始弄热油了。
  江红娟瞧着赵英子放了那么多的油,而且还有好些个不知道是啥的调料,那叫一个心疼呀。
  这年月,谁家一罐油不是吃一年的?
  要按英子这么个做法,怕是连一个月都撑不下来。
  江红娟猜地还真没错,他们家一个月这一罐油是真不够。
  等这清蒸鱼上的料汁淋上去了,热油再咝啦这么一下子,啧,那叫一个香哟!
  这顿饭吃地还是很开心的,唯一让大家没想到的是,高大壮竟然当着几位舅哥的面儿掉了眼泪。
  不知道是因为之前苏大兰被打的事情心有愧疚,还是因为今天被岳家招待地太好了,总之,就是感动地一塌糊涂。
  最后,高大壮毫不意外地喝醉了。
  一直到下午四点准备往回赶的时候,高大壮还是迷迷糊糊的。
  幸好胖妞男人没有喝酒,回去就是他赶车,而且车上有棉袄,倒也不怕高大壮再受了寒。
  走的时候,苏奶奶给胖妞和几个孩子都发了红包。
  其实就是用红纸包起来的,胖妞不要,苏奶奶沉下脸来说了两句,胖妞立马就不敢推托了。
  等到马车驶出红星大队,胖妞打开这三个红包一看,每个里面都是五块钱呢!
  那一瞬间,胖妞就要掉眼泪了。
  苏大兰抿唇看着这十五块钱,沉默了半天才道:“收着吧,这是你姥给你和孩子的,这是心里有你们呢。”
  胖妞把钱收好,“我以后一定好好孝顺姥姥。”
  前面赶车的男人无声笑了,这才是亲戚呢!
  苏大兰走了,苏二兰这里也要回去了。
  “你们大人走就走吧,几个孩子愿意留就留下。都是堂兄弟表兄弟的,多处处,要不然以后见了面儿都不认识。”


第122章 想明白的赵英子
  苏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是呀,若是不常来往,这小一辈们见了面都不一定认得,更何谈什么感情呢?
  “可明天是初五呢。”苏二兰有些犹豫。
  赵红梅道:“初五怎么了?那说的都是外人,咱们都是自家人,哪里还有这么多的说道。”
  赵红梅开口了,苏二兰也就不再坚持了。
  她主要也是担心弟妹再多心,毕竟家里头住着这么多人,光是一天三顿饭,就能把人给累着了。
  不过想想她的几个女儿也都能干,留下来也好,还能帮着打个下手。
  苏二兰和江大海走了,孩子们则是留下来了。
  这下子,苏家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初五晚上,赵红梅几人都忙碌了起来。
  明天就是初六了,到时候苏家的长辈们都会过来,算了算帐,总共得摆上六桌,这里头还有苏向东的几位同事呢。
  苏向东原本是不想请同事过来了,可是如果只请耿书记的话,好像也不合适,显得他在故意巴结领导,而且又看不上其它同事,这不好。
  苏向东请的同事也不多,都是跟他一个办公室的,其它人他没请,毕竟不是结婚。
  赵英子没有请同事过来,娘家那边她也没有去知会一声,她现在想明白了,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抱有任何的幻想的。
  父母心里头要是真地有她,当初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亲哥以及堂兄弟们拳打脚踢了。
  想想她那会儿才几岁?
  六岁还是七岁?
  大冬天的到河边洗衣裳,手都冻地跟红萝卜似的,可是只要赵大成一句没洗干净,她就得重新洗。
  在她的记忆里,在赵家她就没有吃饱过,冬天也没有感觉到暖和过。
  大冬天她盖的被子都是家里头没人要的,身上的衣裳也是东拼西凑得来的。
  这些也就算了,毕竟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都是穷闹的,而且重男轻女又不是只有她一家这样。
  最不能让赵英子忍受的是,赵大成竟然联合着外人来欺负她,骂她是个赔钱货,贱丫头。
  那回自己也被打地狠了,要不是遇上了婆婆,她可能那个冬天就死在大街上了。
  也正是因为那一回的受伤严重,赵红梅把事情闹到了大队里,然后又逼着赵家跟她断绝了关系,从此她进了苏家,这才活地有个人样了。
  虽然是断绝了关系,可是赵英子自小就被人灌输着为人子女不能不孝的思想,所以每年都会往赵家送些东西回去。
  这也是得到苏家长辈认可的。
  哪知道,自己的这份儿孝心,反倒是养大了赵大成的胃口,竟然还敢来找她骗钱了!
  赵英子现在是彻底看清楚了,别看赵家跟她有血缘关系,可是半点儿靠不住。
  要论起情份来,苏家人才是她的家人呢。
  “英子,英子,该掀锅了,你想啥呢?”赵红梅拿手肘碰了碰她,赵英子这才回过神来。
  “哦,没啥,就是突然想起以前了。”
  锅里炖的是大肘子,这东西费火候,所以她们提前炖出来,等明天开席前在笼屉上一蒸就行了。
  “娘,我瞧着可以了,再焖一宿,明儿吃的时候,肯定是绵软得很。”
  “那行。别的就不用忙了,明天再弄也来得及。对了,你明天别到这屋来,吃过早饭后,就在你屋里待着,知道不?”
  赵英子不以为意道:“娘,不过就是吃个定亲饭,这有啥的呀,咋还不让我进厨房了。”
  “不让你来就别来,听话!家里头不缺烧火做饭的。再说大部分都是现成的,明天就只是炖个狍子肉就成了。”
  凉菜是一早就定好的,两个凉菜,一个红肠、一个黄瓜拉皮;余下的热菜里头,这肘子和鸡都是提前做熟的,明天只在蒸笼里热一下就成。
  再炒上一个木耳鸡蛋、一个大白菜肉片,这就算是齐活了。
  狍子肉明天早上直接就在锅里炖上,里头再加上些土豆和萝卜就成。
  按苏小软说的,再弄一道菌菇汤,总共凑齐了八道菜,这也算是个吉利数呢。
  一大早上起来,苏家人就忙活了起来。
  赵英子刚吃完饭,就被苏小软给拽着回屋里坐着去了。
  苏奶奶看着她们准备的菜品,满意地点点头:“二合面的馒头准备好了?”
  “您放心,准备好了。”
  苏向东领着几个弟弟们帮着抬桌子搬凳子,也得亏了苏家现在屋子多,就这样,还得在老屋那边摆上两桌呢。
  耿书记来地挺早,而且是带着他的爱人李月娇一起来的。
  “耿书记您来了,快屋里坐。咦,这位就是李厂长吧?咋没带着孩子一块儿过来?”
  耿书记笑道:“孩子们都嫌冷,在家里头窝着呢。”
  苏建业递上一根烟过去,耿书记拒绝了:“下回吧,这位可是管得严呢。”
  苏建业哈哈大笑。
  耿书记见苏建国从屋里出来了,连忙收了收笑容,下意识就站地笔直了。
  “苏首长,过年好。”
  “耿书记也过年好,快进屋坐。”
  苏建业给大哥使了个眼色,他可还记得苏国安拜托的事儿呢。
  苏建国无奈地笑笑,为了给乡亲们谋福利,他也是拼了。
  李月娇被请到了苏奶奶屋里头,直接就被拽着上了炕。
  “哟,婶子您家里头这拾掇地真好,干净又整齐,一瞧就知道您是个会过日子的。”
  今儿高兴,苏奶奶也穿上了丁心兰给她买的新昵子大衣。
  “闺女呀,我早就想请你来家里坐坐了,不过想着你是耿书记的妻子,我们也不好意思太主动了,免得人家再说我们巴结领导。正好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咱们娘儿俩多唠唠,你也尝尝我家老大从京都带回来的青梅酒。”
  “婶子瞧您说的,咱们不都是为人民服务嘛。对了,向东的未婚妻我还认识呢,也是上回去公社的时候无意中听向东小同志提到了赵英子,我才觉得耳熟呢。是个好姑娘,不仅心肠好,而且还聪明,遇事镇定不慌,配得上向东。”
  苏奶奶是听向东说起过这件事的,一旁的三奶奶倒是被勾起了好奇心。
  “咋回事呀?快说说。”


第123章 别多管闲事
  这顿定亲饭,大家吃地还是相当满意的。
  不得不说,建业一家子人厚道,这酒肉准备地足,不像是有些人家办喜事儿都是纯素的。
  特别是一桌上了那么大一个肘子,实在是太馋人了。
  还有炖的那个狍子肉,也是鲜美的很,二合面的馒头更是上了一笸箩又一笸箩呢。
  大家基本上吃饱喝足了,就在这顿酒席即将圆满结束的时候,赵大成带着人冲进来了。
  满院子的长辈客人们都还没走呢,赵大成拿着一个锄头就闯进来了。
  “好呀,你们老苏家也太不把我妹子当回事儿了吧?苏向东和英子定亲,你们问过我们老赵家了吗?我们赵家要是不同意,你们这婚事就不成!”
  苏建业乐了:“哟,这不是大成嘛。呵呵,瞧你这话说的,英子岁数还不够呢,这只是办个定亲的酒席,而且都是我们苏家的长辈们,也是为了让大家都知道英子以后就是我们向东的未婚妻了。不过这个好像跟你们赵家没啥关系吧?”
  赵大成急眼了:“咋就没关系了?我是英子的亲哥!哪有你们这样的,也太不把亲家放在眼里了吧?”
  苏建业的脸沉下来:“赵大成,给你点儿脸面你还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初四那天我就让向东给你们家送了东西过去,跟你爹娘可是都说好了的,你这么大张旗鼓地过来闹,是你爹娘授意的?”
  赵大成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苏建业会提这一出。
  苏向东冷哼道:“要真是你爹娘授意的,那就太没意思了,收了我们苏家的东西,转过头来就不认帐,还想着来踩我们的脸,赵大成,这里可是红星大队,你别以为你拿个锄头,我们就不敢动你了!”
  赵大成一时间有些慌。
  这跟他预想的不一样呀!
  他原以为苏向东不说敬着他这个大舅哥吧,好歹也得说几句好话来听听。
  咋就一见面儿这么凶呢?
  赵大成有点儿懵,得自己出现地时间不对,还是出场的方式不对?
  “向东,你和英子一起送送长辈们。向南向北你们也是,特别是你们二爷爷和三爷爷那里,都得亲自送到家去。”
  苏家自己家的小伙子们就有二三十个了,啥也不说,只是开始排队送人出去,赵大成带的人就不敢上前多嘴。
  赵大成还愣在原地,然后就看到这人陆陆续续地都离开苏家了。
  不是,他是来为赵家讨个公道的,如今这人们都走了,他还咋讨公道?
  他原本就是想着趁着大家伙儿都在,苏家人好面子,肯定得给他们一个交待,眼下这情形,还咋整?
  赵大成眼看着事情的发展超出他的预料,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