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53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53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只有一辆拖拉机,所以目前大队里并没有相关的技术员,如果拖拉机出现故障,或者是配件损坏等等,都是要从公社那里去请技术员过来的。
  这年头,技术员可是很吃香的,到哪儿都是被人捧着。
  苏国安也知道拖拉机这东西稀罕,不是谁都能修的,所以平时对这些过来检修保养的技术员们都是客客气气的。
  这天送走了过来保养的技术员,苏国安打算去小婶子家蹭口饭吃。
  刚走过大队的十字街,会计就急急忙忙地跑过来了。
  “你说啥?”
  “大队长,真的呀,我核对的时候才发现的,少了两麻袋的粮食,那可是三百斤呢。”


第131章 估计要报案了
  盘点大队的粮库,竟然少了三百斤粮食,这绝对是大事!
  到底是仓库保管员数错了,还是被盗了,又或者是某些人自己给吞了,这件事情是一定要查清楚的。
  前几年在红旗大队就发生过粮食数目不对的问题,原本是那位大队长自己吞了,而且是一直这么偷偷干了好几年,哪成想一朝被人揭发出来,直接就送进了劳改场。
  现在他们红星大队也出现了这种事,苏国安怎么可能不担心?
  万一有人再把这件事情闹大了,从而影响到了他的声誉,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大队干部总共就这么几个人,掌管着粮库钥匙的除了仓库保管员之外,就是苏国安了。
  这两袋子粮食要是找不出来,这件事情,苏国安还真地是有可能会惹得一身臊。
  于是,也不看什么时间了,一行几人急匆匆地往仓库里重新核对数目了。
  其实现在已经是三月了,粮库里的粮食并不算多。
  这些粮食都是去年缴完公粮之后,年底再分到了各家各户后余下的储备粮。
  啥叫储备粮呢?
  就是各家各户按之前定好的工分分到了粮食,余下的这一部分,就要暂时存放在集体的仓库里。
  等到哪家哪户的粮食不够了,或者是知青们的粮食不够吃了,可以先打借条过来借粮食,到了夏收分粮的时候,再补回去。
  说白了,就是给那些困难户的一条后路。
  当然,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万一夏粮的收成不好,那么这些粮食就能派上大用场了,主要就是为了不让社员们饿肚子。
  这就是社员们最后的保证了。
  如今少了三百斤的粮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几个人又盘查了一遍之后,最终确定,是少了三百斤的小麦。
  这小麦磨成粉,全麦粉的话,虽然粗一些,可是出粉率高呀。
  三百斤的小麦,大概能磨出两百七十多斤的全麦粉,足够三口之家吃上小半年了。
  就算是磨成富强粉,差不多也能有两百二十斤的白面呢。
  这件事情,绝对不能忽视,更不能姑息。
  苏国安咬紧了牙关,在几人的脸上转了几圈后,怒道:“查!一定得查清楚了。向红,你去公社找民兵大队的人过来,三百斤粮食呢,绝对不能出差错。”
  “是,爹。”
  苏向红是苏国安的大儿子,也是村里的记分员。
  大队里丢了粮食的事情,到底是没藏住,到了傍晚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开始偷偷打听了。
  大队会计和仓库保管员两人又开始从去年六月以后就一笔一笔地重新核算。
  要是帐目弄错了,那就表示粮食没丢,就等于是虚惊一场。
  可会计心里有数,这帐目年前就是对过一次的,绝对没有问题。
  正月底的时候,他和仓库保管员还对了一遍呢,当时也没有差错,就是二月没有对,没想到现在就出了这么大的岔子。
  苏向红的动作很快,民兵大队那边也派了两个比较有经验的过来。
  先进库房查了一遍之后,确定这地上没有粮食挪动的痕迹。
  这么大袋的粮食,要是一个人直接扛走,那肯定得是个壮劳力,而且地上没有丢粮食的痕迹,那对方极有可能就是搬动的上面的袋子。
  那问题就来了,如果是挪动上面的袋子,再不留下痕迹,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完成这种事的。
  最少,也得是两个人。
  而如果想要做到一点儿痕迹不留,那最佳的组合应该就是三个人。
  可是这好像也不太可能吧,如果真地是三个人作案,那为啥不多搬几袋子粮食?
  三百斤的麦子,虽然听上去是不少,可问题是这里堆着这么多的小麦和玉米,既然有机会进了仓库,咋就只偷了两袋子?
  这不符合贼的贪婪天性呀!
  苏建业也听说了少了两袋小麦的事,想着堂哥在大队长这个位置上的时间也不短了,他这个人不算是多少清廉的人,可是应该没胆子贪墨大队的粮食。
  就苏国安那性子,顶多就是在分工上多照顾一下自家人,比如说给苏向红安排一个记分员的工作,再比如说他们家的人原本该得七个工分的时候,直接给记了个十工分。
  再多的事情,苏建业相信苏国安是不敢做的。
  而且大队会计虽然也是他们这个村子里的人,但是并不姓苏,仓库保管员也不姓苏,而且都跟苏家没有姻亲关系,所以也不存在他们合伙偷粮的事。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合伙偷粮,也没道理就只偷三百斤呀,而且还能被发现了。
  吃过晚饭,苏奶奶让苏建业去苏国安家走一趟,至少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
  要是真地丢了三百斤的粮食,那就得有人帮着一点点地捋,不管是帐册还是每天能进出仓库的人都得回忆起来。
  苏建业去苏国安家一直待到了快十一点,这才回来。
  赵红梅一直在堂屋里等着他呢,见他回来就忙给他打水洗手洗脚。
  “咋样了?”
  苏建业摇头,一脸愁容:“不知道呢,堂哥急得团团转,已经惊动了民兵大队了。实在不行,估计就得报案了。”
  赵红梅吓理和个激灵,“这么严重?”
  “嗯。这是集体财产,这种时候,也不知道是哪个不长心的顶风儿作案,这是嫌命太长了不是!”
  前两年才刚处理了一个大队长,这会儿他们红星大队又闹出这种事来,实在是太吓人了。
  苏小软不知道这事,放学回来就猫在屋里写作业,之后就找机会进了自己的空间里去吃零食了。
  其实苏小软也不是很喜欢这种吃独食的行为,挺瞧不起自己的。
  可是没办法,这里头大部分的零食都没法子拿出去,只能自己消化了。
  苏小软主要是去了一趟经理办公室,那里现在没有了桌椅,除了花盆之外,就是水培种植了。
  不知道是空间的原因,还是营养剂的原因,这里面的植物长地都很快,而且她之前弄进来的野山参和灵芝也都长势喜人。
  “咦,那个箭头好像是全亮了!”


第132章 找出来了
  苏小软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去关注过电梯那里的变化了。
  没想到这会儿一抬头,发现通往二楼的标志牌子竟然全亮了。
  苏小软抱有一点点的侥幸心理,想着是不是可以上二楼了?
  只是当她走到了通往二楼的电动扶梯时,才发现仍然有一层看不见的东西挡住了她,没有办法靠近那里。
  苏小软叹了口气,倒也没有多么失望,反正现在有吃有喝的,已经很好了。
  苏小软从空间出来就已经很晚了,倒头就睡,压根儿就不知道外头因为丢粮的事情闹地有多紧张了。
  早上吃饭的时候,苏小软才听到苏奶奶问及了粮食的事。
  苏小软一开始没在意,等她吃完了手里的馒头之后,才意识到事情的不寻常。
  “爹,只是少了两袋麦子,这应该不是小贼动的手,十有八九就是会计那里那少入了帐,或者是仓库管理员那里少记了一笔。”
  苏建业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昨天会计和仓库管理员都核对了好几遍,说是帐目没问题呀。”
  “什么时候发现粮食少的?”
  “我听你堂伯的意思是正月底对过帐,一切都没差错。二月的时候因为会计家里有事儿,所以没有跟库房那边对,这不是就拖到现在了,结果就出了岔子。”
  苏小软立马就明白了:“那要是这么说的话,出差错也是从二月到现在出的差错,那会计他们总是跟去年的帐目较什么劲呀?”
  苏建业一愣,可不嘛!
  这明摆着就是二月到现在才有差错的,会计为啥一直对去年的帐?
  苏建业一拍额头道:“我去一趟大队。”
  大队几位干部又忙着碰了半天帐,总算是找出了两袋粮食的去向。
  这三百斤的小麦,是他们红星大队统一送到了公社,之后公社又分批次送到了县里的面粉厂。
  这年头,面粉不仅仅可以拿粮票买,也可以拿小麦换。
  公社里的公职人员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十几个呢,再加上了有各类的技术员,每天中午需要在食堂吃饭的人大概在三十人左右。
  当然,不管是耿书记,还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他们吃食堂也都是要用粮票的,钱的话倒是不多,毕竟这里不是营业性质的地方,所以基本上就是保持个收支平衡。
  当时那三百斤的小麦是被兑换成了钱的,可是结果钱入帐了,粮食忘记走出库手续了。
  所以,这里里外外才会对不上了。
  而且当时的收入记得也不仅只有三百斤的小麦,还有三百斤的玉米呢,所以当时会计查帐的时候,也没能第一时间查出来。
  总算是弄明白了粮食的去向,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最起码,不会有人再被带走调查了。
  苏向东现在每个月能拿到二十五斤六两的粮票,赵英子是女性,又因为单位的不同,粮票的分配较少,只有二十斤五两。
  苏向东在食堂里吃饭的时候不多,一般都是中午带着苏小软回家吃,偶尔有事情忙不过来,才会吃食堂。
  赵英子不能离岗,所以只能在供销社吃饭,有时公社食堂里做了好吃的,苏向东会带过来给她,自己再和苏小软一起回家。
  苏向东的体贴和照顾,自然是让赵英子的同事们羡慕不已。
  因为目前赵英子是供销社里最年轻的员工,所以大家伙没少来打趣她。
  赵英子也知道这些大哥大姐们没有什么坏心思,除了一笑置之外,也不好说什么。
  苏家有两个人有了正式工作,就凭着他们俩手里头的粮票,就能给家里头换回来不少的白米白面。
  虽然不够全家人吃的,可是好歹也能撑上一个星期。
  要是苏向南和苏向北不在家的话,那应该能撑两个星期。
  没办法,苏向南和苏向北这会儿正在抽条,好像永远吃不饱似的。
  大早上就能吃两个大馒头,再喝两碗粥。
  可是坚持不了两个小时,就又会觉得饿了。
  苏奶奶知道这个,反倒是高兴呢。
  这说明两个孩子营养吸收的好,长地快呢。
  现在苏向南和苏向北一到周末回来,照样是要下地挣工分的。
  在学校的时候,两兄弟还能矜持一下,中午吃三个馒头。
  可是回到家了,再加上又要干活,中午吃四个馒头还得是配着肉菜才行,要不然根本就扛不到晚上。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话是真没错。
  霍云雷过了年之后,好像也开始蹿个子了。
  苏奶奶看他又背了一捆柴进来,就让他坐下歇歇喝点儿水。
  “你这裤子是不是有些短了?哟,这是长个子了,好事儿呀!以后长地跟你哥一样,也能去当兵。”
  当兵可是一条好出路呀。
  霍云雷咧嘴道:“嗯,我也想当兵呢。不过我爷说家里头不能都去当兵呀,我就想着先好好念书,听软宝的,她说以后还得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能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呢。”
  苏奶奶点点头,随后又严肃道:“她这话说地没错,不过你可不要再对着别人说这个话了。哪怕是对着你爹都不能说。”
  霍云雷小鸡啄米似地点头:“我知道的,苏奶奶,我都跟软宝说好了,以后要是还能上大学的话,那我们就去同一所。”
  “好好好,你好好学,争取你们俩都先去一中读高中,之后如果真地能上大学了,那一块也能有个照应。”
  “嗯。我一定好好学。”
  霍云雷知道自己能读书的机会得来不易。
  如果不是大哥强势,只怕现在自己也只能是天天下地干活,哪里还有机会坐进教室里?
  不仅是他,还有小燕儿。
  别以为他不知道,奶奶早在两年前就念叨着丫头是个赔钱货,念书就是浪费钱呢。
  现在他们是靠着大哥的津贴来读书的,这一年多来被苏小软持续性的洗脑,如今也是自信了不少。
  至少,大伯和小叔家的那几个再过来找他们麻烦的时候,霍云霆是一点儿不怵了。
  反正又没花他们家的钱!
  正相反,他们能吃得好穿的好,靠的还是他大哥呢!
  “云雷,一会儿咱们去挖笋子!”


第133章 看到余占松了
  春笋是最好吃的,苏小软也特别喜欢吃新鲜的竹笋,不管是炒着、凉拌还得做汤,那都是又鲜又香。
  霍云雷虽然和苏小软同岁,可是因为一直受到了苏小软的照顾,再加上苏小软的成绩也一直碾压他,所以下意识里就把苏小软的话给奉为了圣旨。
  放眼整个红星大队,也就是苏家人对他们兄妹俩的态度好,而且苏小软也是真地一直在遵守着对大哥的承诺,对他们两个十分照顾,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
  对霍云雷来说,他这辈子最感激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大哥霍云霆,另一个就是苏小软了。
  他们两个背上筐子往外走,正好看到霍小燕儿背着猪草回来了。
  “小燕儿放下就歇会儿,别干了。你喝点儿水之后就写作业,我们去挖笋子,中午能吃竹笋炒肉了。”
  霍小燕儿还想着跟他们一起去呢,又被苏奶奶给叫住了。
  “小燕儿过来,帮奶奶这针给纫上,年纪大了,看不清了。”
  霍小燕只好留下来,先帮着穿针引线,之后闲不住,又去帮着把猪草收拾了喂猪。
  过了年,苏小软就十四了,虽然周岁还是十三,可是在乡下,大家伙普遍提及的都是虚岁。
  就像是苏向东,说是今年十九了,可是实际上十八的生日也才过了没多久,所以去年说他和英子领不了证,不仅仅是赵英子岁数不够,苏向东也是不够的。
  苏小软和霍云雷现在还小,经常一起玩倒是没什么,再过几年,就得稍微注意一些了。
  “软宝,我今天早上去捡柴的时候,看到余占松回来了。”
  苏小软一愣:“谁?”
  “余占松呀!”
  苏小软眨眨眼:“他不是在上学吗?”
  霍云雷也是摸不着头脑:“是呀,我看见他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眼花了呢,可是后来再看了几眼,就是余占松没错。我瞧着他走路的姿势有些怪,好像是腿受伤了。”
  苏小软点点头,对这个渣男,她并不愿意过多地关注。
  上辈子的恩怨,她上辈子就把仇报了。
  这辈子早早地跟他退了婚,两人之间日后再无交集的话,那就各走各的路便好。
  “你看见他的时候,他是从村口走回来的?”
  “嗯。还背着书包,因为离地远,没看清楚他脸上有没有受伤,就只是看他走路不对。”
  “行,我知道了。只要他不过来找我的麻烦,咱们就当不知道。”
  霍云雷也是这个意思,那余占松一看就不是个好人,当初那么骗着软宝,害得软宝差点儿自己不读书也要供着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