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63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63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啥?
  因为百货大楼要卖二十二块钱一条呢,而他们这里才卖二十,这肯定是有竞争的呀!
  果然,第二天就有不少人闻风过来买裙子,剩下的十六条碎花裙子,半天内就抢购一空!
  “赵英子同志,你回去问问看还能不能再做几条出来呀?这不够卖的呀!”


第156章 给软宝存着
  赵英子有些为难,毕竟能拿出来二十条,就已经不少了。
  “主任,百货大楼那里的货跟咱们这个一样不?”
  “我看过了,一样的。不过好像是比咱们这个要更好一些。听说是从南方的什么厂子里给运过来的。赵英子同志,你回去再问问吧,我也不多要,再有个十条二十条的就行。”
  赵英子嘴巴张大,您这话要是跟普通人家说去,哪个不得拿扫把把你给撵出来?
  平常老百姓家里头,谁能一下子做出来十几条裙子?
  “我回去问问吧。”
  苏家拿裙子到供销社去卖的事儿,当然是没有人说出去的,别人也不会想到这么好看的裙子会是从苏家拿出去的。
  苏建业倒是不担心,就算是有人发现了是他家做出来的也没事儿,反正他们没有投机倒把,只是把衣裳送到了国营的供销社里,这个很正常。
  现在好多人都是这么干的,有人会送到收购站去,有的人则会送到国营的店里,只要是没有私底下买卖就成。
  而且这裙子用的布也不是红星大队的,所以就算不上是集体的,没往大队那儿报,顶多就是挨两句批评,算不上啥。
  关于这裙子的来路,主任那里也是闭口不谈,底下的这些售货员们就更没有资格来过问了。
  赵英子回去跟苏小软一说,苏小软就乐了。
  她就知道这裙子得卖火爆了。
  “姐,都说了这是咱们自己家做出来的,哪能做这么多条?那得要多少布呀!”
  赵英子讪讪道:“那我明天咋回主任呀?”
  “这样,你就说是碎花裙子是没有了,但是我大伯还给寄了些夏天穿的短袜,你问问他要不?”
  赵英子一脸真相大白的表情道:“我就说你前天为啥非逼着我换上这种丝袜呢。”
  “这种袜子穿着凉快不?”
  赵英子倒是很实诚地点头道:“是挺凉快的。这袜子这么薄,而且还有弹性,你说这是咋做出来的?”
  苏小软撇嘴,她哪儿知道呀?
  反正丝袜这东西不算是多稀罕,毕竟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了,不过这东西好像是产量不算太高,所以一般只有大城市才会有地方卖有人穿。
  “这袜子可不便宜,再配上你这碎花裙子,谁不得夸你一句是从大城市里出来的姑娘?”
  赵英子推她一下:“又拿我开玩笑!”
  丝袜这东西,苏小软手里头多的是。
  一楼超市里还有呢,只是那种是比较便宜的,十块钱一包,一包里头有五双。
  而二楼这里卖的就是稍贵一些的,最贵的要几百块钱一双呢。
  苏小软之所以想到了把丝袜卖出去,就是因为这东西又小又轻,不占地方。
  随便拿出来一包袱,就有上百双了。
  第二天,赵英子就把丝袜拿到供销社去了。
  苏小软给了她二十双,是那种散的。
  这里毕竟是乡下,镇上的人消费水平也没有那么高,要是一包五双的那种,卖贵了他们买不起,卖便宜了,也不利于她后面找百货大楼的人合作。
  跟上回的碎花裙子差不多,赵英子这里卖了三四天之后,县里的百货大楼也有这种丝袜出售了。
  不过包装比他们这里的更上档次一些,卖的价格也更贵。
  苏小软乐呵呵地数着钱,光是这一百多条裙子,她就进帐一千五百多块钱了,再加上这袜子,她可是个小富婆了。
  苏小软拿了帐本,仔细地记清楚之后,就去找赵红梅了。
  “娘,奶说这些钱交给你保管。”
  赵红梅一看到这么一大沓子钱,吓地就是一个激灵。
  活了半辈子了,头一回见到这么多钱。
  “这,这也太多了吧?要不还是给你奶收着吧。”
  “我问过奶了,她说让你收着。”
  赵红梅哆哆嗦嗦地接过钱,仔细地数了一遍之后,还是不放心,又去找婆婆了。
  苏奶奶一瞧她这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有些嫌弃。
  “瞧你那丢人样!”
  赵红梅也不恼,只是呵呵地笑着。
  “行了,这钱呢,你要是觉得太多,就干脆拿到县里弄个存折。我是这么想的,这钱都是软宝挣的,这钱就给她存着以后当嫁妆。”
  赵红梅点头道:“应该的,这原本就是软宝的钱。”
  婆媳俩很快达成了一致,这办存折的事情就交给苏建业了。
  苏建业接过钱来,脸色凝重。
  “家里头的自行车、缝纫机,都是咱们软宝给挣来的。不止是这些,还有咱们家里头吃的肉呀菜的,要不是有软宝,咱们家向东也不可能成为正式工,那英子也就没有机会了。”
  赵红梅还是头一回听他说地这么仔细。
  苏建业叹了口气道:“我也是听咱娘说的,要不我也不知道。当初向东去应聘公社的办事员,笔试成绩没问题,可是当时那个李军正在和孙小菊处对象,孙小菊的姑父插了手,要把李军给安排到公社去。”
  赵红梅瞪眼:“咋没听说呀?”
  “要不说人家那是有本事的呢。悄不声儿地就要把事情办妥了。还是娘和软宝察觉到了不对劲,使了法子,在耿书记跟前露了脸,这才有机会让耿书记记住了咱们向东呀。”
  赵红梅愣愣地坐了一会儿才道:“我就说咱们向东前头两次都让人给顶了,这一回咋能保住工作了。敢情是咱闺女给使了法子。”
  “可不嘛,娘总说软宝就是咱们家的小福星,我瞧着是一点儿毛病没有。软宝小时候的运气就特别好,还记得不?”
  赵红梅的注意力被慢慢转移,状态也总算是正常了。
  外头正准备敲门进去的苏向东则是慢慢地落下了手,然后神色凝重地回了自己屋。
  躺在床上的苏向东心绪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如果不是因为有家人处处为他谋划,他这份工作还真地有可能又保不住了。
  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他的工作若是黄了,那英子现在也只能在乡下挣工分。
  所以说,他得谢谢软宝,得一辈子对软宝好。
  苏向东对于今天听到的事,只字不提,只是自打这天以后,对软宝就更宠更疼了。
  “软宝,我们今天发季度奖了,你快来看看我带啥回来了?”


第157章 烤鸽子
  赵英子从苏向东的后车座上跳下来,手里还抱着两个热水瓶。
  “哟,这是发的?”赵红梅先出来了,她手里拿着炒菜用的勺子,身上还系着围裙呢。
  苏小软也从屋里出来了,瞧见两个热水瓶,还真是挺高兴的。
  她空间里不缺这个,多的是,可问题是都跟现在的不一样,不敢拿出来呀。
  对于现在的苏家来说,热水瓶并不算太贵,可是也不是非买不可的东西,毕竟他们家里头有两个了。
  苏小软现在看到两个热水瓶,笑地就像是自己得了奖似的。
  “姐,你真棒!能奖励两个热水瓶呢,真厉害!”
  苏小软稀罕这东西,是因为去年冬天他们家的热水就总是不够用,所幸的是家里头有一面火墙,那个灶头上整天都烧着一壶热水,专门用来洗手洗脚用的。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他们大冬天的不至于断了热水。
  可是饶是如此,一旦家里头的人齐了,要是一起喝热水的话,一人一小碗,这热水瓶也就空了。
  “不止呢,除了这两个热水瓶,社里还奖励了我一个本子和一支铅笔呢。”
  这下子赵红梅都不淡定了。
  “咋奖励这么多东西?”
  “热水瓶是供销社奖的,本子和铅笔是上头奖的。”
  供销社不是一家店面,像是他们镇上的这家供销社,就受县里的供销社管理分配的。
  苏向东一瞬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应该是因为赵英子给供销社带去了碎花裙子和丝袜,所以让他们供销社的业绩有了大幅提升。
  县里总共就有两家大一点的国营商场,一家就是百货大楼,还有一家是县供销社。
  这两家也算是个竞争的关系吧,总爱斗一斗。
  不过因为供销社以售卖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为主,甚至还会卖一些扫把簸箕类的家庭中随处可见的小东西。
  而百货大楼,主要就是经营一些高档货。
  比如说真丝类的衣服,这就只有在百货大楼才能看见。
  像这两回,一个碎花裙子,一个丝袜,都让底下的供销社先打开了销路,这就等于是打了百货大楼的脸了。
  毕竟,长久以来,百货大楼都自诩是全县里离着大城市最近的商场。
  上回的裙子,县里的供销社没赶上,这回的丝袜,供销社拿货可是比百货大楼更多呢。
  供销社拿的都是那种便宜货,好卖,普通老百姓也能穿上两双。
  而百货大楼里卖的那种则是比较贵的,虽然卖地少,但是利润大呀。
  如此一来,这两家倒也算是不分上下了。
  苏小软是无比庆幸现在人们的消费水平还不行,而且大部分的农村妇女都是不会穿这种丝袜的,觉得不结实,白花钱。
  因为消费水平不行,所以她手里头的那些丝袜才能慢慢往外销。
  毕竟,她现在只是打开了二楼,并没有真正地打开库房,要是放在二十年后,她这点儿丝袜都不够卖的。
  赵英子工作的供销社里,头几天总共也才卖出去二十多双丝袜,大部分都是在镇上上班的女人买的。
  还是后来县里百货大楼和供销社里都有了丝袜,只是价钱稍微高一些之后,镇上的供销社才开始火起来。
  到现在,已经卖了一百多双了。
  好多都是县城里的亲戚托人在这里买的,穿上去凉快又便宜,而且穿在脚上,谁能看出来是一毛钱一双的,还是一块钱一双的?
  家里头多了两个热水瓶,现在还显不出什么来,等到了冬天,这作用就大了。
  “奶,咱们晚上加菜吧,祝贺英子姐能拿奖。”
  “行,听你的!”
  苏家现在不缺钱了,各种票基本上也都有,所以家里吃肉的话,一般都是去镇上的肉店里买。
  再或者,就是苏小软上山转一圈,回来的时候,那铁定是不能空着手的。
  总之,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从空间里拿肉出来吃了。
  苏小软去灶房里转了一圈,发现已经炒熟了一道菜:黄瓜肉片,这肉还是早上苏建业在镇上买的。
  天气有点儿热,苏小软也不想让赵红梅再在灶房里辛苦了,干脆就拿了三只烤鸽子出来。
  这可是好东西,营养价值高,肉也好吃。
  烤鸽子个头小,苏小软以前自己就能吃一只,现在条件不允许,所以就干脆让赵红梅给剁了一刀,分成两半,一人半只。
  苏向东吃了一口道:“这山里头的野鸽子味道就是不一样。软宝下回啥时候再上山记得叫上我,咱们争取多打两只。”
  苏小软愣了一下,再一对上大哥明亮的眼神,一瞬间就懂了。
  家里头还有一个表姐呢。
  “嗯,我下回一定叫上你,要是你去了,我估计能打更多的野物回来。”
  江红丽吃地满嘴油,压根儿就没注意他们说了什么,只是隐约记得了山上猎物这几个字。
  这天,苏小软下学早,扔下书包就下河摸鱼去了。
  跟在她后边的还有小水几个娃子。
  捞到了第一条的时候,霍云雷带着小燕也过来了。
  不一会儿,就有更多的孩子靠过来了。
  苏小软大方,给围过来的几家的孩子都各分了一条鱼,然后拎着桶回家。
  霍云雷没让她花力气,自己直接左右手各一桶,一点儿不费力。
  “你这样行不?别再累得你胳膊酸了,明天写不了字。”
  “不会,明天不上学。”
  霍云雷心道,我哪有那么弱呀,我如今个头都快比你高了,哪能没这点儿力气?
  苏奶奶捞了一条鱼出来,拿草绳穿了。
  “给你三奶奶家送去吧。你三爷爷没了,她这会儿又出不来,给她炖些鱼汤喝也是好的。”
  “知道了,奶。”
  这鱼送过去,那肯定是送到苏国盛家,要是让刘小多看见了,估计鱼骨头都不肯让老太太看一眼呢。
  苏小软手里拎着一条鱼,小水手里也拎着两条,只是个头小一些。
  看着三条鱼,可是一大家子人呢,要是敞开了肚皮吃,根本就不够。
  三奶奶现在能坐起来了,可是腿上还夹着板子,不能动,这吃喝拉撒的,都得有人照顾着。
  苏小软刚进门,就听到刘小多在那里阴阳怪气了。


第158章 都是穷闹的
  “咱家啥条件你自己心里没数吗?咋?还非得单独给娘做碗白面条儿?这二合面儿的咋了?不能吃呀?”
  苏小软一听这话,就知道是刘小多又是故意的。
  明着是在怼堂哥,可分明就是在暗骂屋里头的三奶奶事儿多呢!
  苏小软气得不行,可是又没办法,站在门口故意很大声地叫着:“三奶奶,我奶让我给你送鱼来了。”
  因为分了家,苏国盛和苏国富两口子现在都分开了。
  而苏国盛家因为孩子多,再加上之前苏向兵的事儿,所以干脆把下头的孩子们也都分了,这样过日子倒是安生了。
  苏向兵在外头单独盖了房子,如今住在这老院儿的,就只有三奶奶和苏国富一家子了。
  苏小软让小水直接拎着鱼回他自己家了,她故意在门口喊了一声后又道:“三奶奶,我给你看看这鱼,我奶说了,五伯娘做的鱼汤最是好喝,让她给你炖鱼汤,好好补一补。”
  刘小多气得在院子里转圈圈。
  这话她又实在是反驳不了。
  因为论起做饭,几乎全苏家的人都知道她做饭难吃。
  如今好不容易瞅着一点儿荤腥了,竟然还得让老五家的去做,这好处肯定得落到老五家了。
  那么大一条鱼呢,老太婆一个人咋能吃完?
  可是这话刘小多不能说。
  毕竟这鱼是人家拎过来的,而且是点名儿要给老太太补身子的。
  苏小软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偷摸地给三奶奶手里塞了个小瓶子。
  “奶,这是奶片儿,我大伯特意从京都寄回来的,我奶奶天天吃一片儿,味道可好了。奶奶特意让我送过来给你吃的,一天吃上一两片或者是四五片都行。”
  苏小软把小瓶子塞给了三奶奶,三奶奶这眼眶都红地不像话了。
  “好孩子,替我谢谢你奶奶。”
  苏小软又安慰了几句后,拎着鱼就去找五伯娘了。
  刘小多还站在院子里呢,看到苏小软裤腿挽上去,而且脚上明显还有水渍,就知道这鱼肯定是她下河里捞的。
  “哟,软宝今天下河了?”
  “啊,闲着没事儿,而且感觉有点儿热,所以下河里捞点儿鱼,还凉快呢。”
  刘小多笑地很是谄媚样:“明儿还下河不?对了,明天周末呢,让大妮二妮跟着你一块儿下河摸鱼去。”
  苏小软笑地一脸灿烂:“明天再说吧。我得先写作业呢。今天是因为太热了,而且我二哥三哥回来,所以才下河捞鱼呢。我先回了,四伯娘再见。”
  刘小多在她走后就气得一脚踢在木盆上,把脚都给撞疼了。
  “哼,什么人哪!不就是嫌弃我们家现在都是丫头片子,没有孙子嘛,你等着呢,看我家以后孙子多了,还管不管你们那一房!”
  苏国富听不下去了,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