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68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68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回孙小菊相中的男人叫刘泉,就是之前和刘曼曼一起抱下来了一个狼崽子的眼镜青年。
  刘泉是去年来的知青,年岁跟孙小菊倒是差不多。
  但是知青所的人好像是认为刘泉和刘曼曼在处对象,所以对于这个孙小菊又找上门,多少有些不理解。
  而那些女知青对于孙小菊的一些行为,就是看不起了。
  刘泉和刘曼曼几乎是天天同进同出的,又不是亲戚,没有血缘关系,要说这两个人不是在搞对象,谁信?
  偏偏孙小菊就跟没长眼睛似的,只盯住了刘泉一个人。
  刘泉也是有苦难言呀,他和刘曼曼是同班同学,家里住地也挺近,如今一块儿下了乡,自然是要互相照顾着。
  哪知道这突然就冒出来一个孙小菊呀。
  刘泉可从来没想过要找一个乡下媳妇。
  刘泉自诩也是读过书的,而且是城里人,他下乡只是来支持国家农村建设的,又不是一辈子不回去了,干啥非得找个农村女人当媳妇呀!
  而且刘曼曼对他明显也是有意思的,两人现在基本上就是只差捅破那层窗户纸的事了。
  原本正月十五的时候,刘泉就想着跟刘曼曼表白的。
  结果中间跳出来一个孙小菊,很好的气氛就被她给破坏了。
  刘泉原以为那次也就是个意外,可是谁能想到这孙小菊竟是缠上他了,几乎是天天往他跟前跑,他都快要眼晕了。
  刘泉为这个,也找过大队长,并且明确地表态自己有对象了,不想耽误孙小菊同志。
  可是这话孙小菊不听呀。
  孙小菊这人吧,看上一个人的时候,好像就只能听见对方说喜欢她,其它的话,那是一概不听的。
  苏国安也犯了难。
  人家小刘同志可没有主动招惹过孙小菊,一直这么闹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呀。
  苏国安找了孙小菊她爸两回,王小丫也知道了这个事,孙小菊就被关了两回,可是一等她出来,指定是立马跑去找刘泉了。
  王小丫都觉得自己没脸见人了,这是养了个啥闺女呀!
  宋红娟和孙青松的婚礼办地简单,席面吃的也是再普通不过,一共上六道菜,只有一道荤菜,其它的五道素菜里头,一盘野菜是凉拌的,一盘木耳也是凉拌的,竟是连油都省了。
  按理说不应该呀!
  苏小软没去吃席,但是也知道孙家一直都是要面子的人家,咋能办地这么寒碜?
  赵红梅回来后透露道:“听说是孙家给孙青松在县里找了份儿工作,是买的别人家的工作,花了不少钱呢,而且进厂以后,头一个月的开支也没多少,再加上还要在县里租房子住,所以家里头的条件才紧张了些。”
  苏小软这才明白过来。
  她就说嘛,以宋红娟那无利不起早的性子,席面办地这么寒碜,她自己一点儿意见也没有。
  敢情是大钱都花在孙青松身上了,而且以后得好的也肯定是她,所以她才没有闹。
  “啥工作呀?要是买工作,至少得二百块钱吧?”
  赵红梅撇嘴道:“二百可不行。当初英子的工作落实后,就有人私底下来问我卖不卖,张口就要给我两百二十块呢。这还只是镇上的工作,那县城里的不得更贵?”


第169章 名声不好
  苏小软这才知道,当初赵英子的工作竟然还有想要买走。
  不过这也正常,有些家里条件还行的,都想让孩子进城当工人。
  赵英子的工作虽然只是在镇上,但是供销社的工作可是香饽饽,镇上的工资不比县里的工资低,而且离家又近,连租房都省了。
  现在地里的活不多,大夏天的,一般晌午地里是没有人的。
  今天赵英子休息,和赵红梅一起在院子里摘马齿苋。
  这种野菜在地里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现在吃有点儿老了,赵红梅就只要上半截,一棵马齿苋基本上要扔掉一半。
  这种野菜的吃法还挺多,可是焯水后直接凉拌,加点儿蒜末香油之类的就行。
  一般人家都是这么吃,大部分就只是放一点儿盐就可以当菜吃了。
  赵红梅做这个,凉拌的时候不太多,除非是大中午的时候,吃个凉拌菜还不那么热,要是早上或者是晚上的话,赵红梅都是拿玉米面给它简单地拌一拌,然后上锅蒸。
  大概蒸个四五分钟,就把这取出来,然后锅里倒油,再打两三个鸡蛋进去,炒地差不多了,再把这马齿苋放进去,再加点儿酱油和盐翻几下就能出锅了。
  赵红梅的这种做法,一般人家很少会,因为这既费油,还费鸡蛋呢。
  苏小软特别喜欢这种吃法,有好几次就干脆让赵红梅少放点儿盐,她直接当饭吃了。
  今天赵英子休息,娘儿俩一合计,便摘些马齿苋,打算做成肉包子。
  “娘,咱们今年晒了这马齿苋的干菜了吗?”
  “晒了,有小半布袋呢。够吃了。”
  赵英子把余下的这些野菜都给扔进了猪圈里,再扫了一下地。
  “娘,等后晌我再去地里弄点儿马齿苋吧。软宝爱吃这个,而且到了冬天这个用水一泡,再加点儿五花肉,那味道可香了。我瞧着奶也喜欢吃呢。”
  赵红梅笑道:“随你吧。不过要出去也晚一些,起码也得四点以后,这外头的太阳大,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别再晒黑了。”
  这话以前可是不敢说的。
  毕竟都是乡下人,要下地干活的。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赵英子是正式工了,而且她这一年在供销社上班,人真地是白了不少,特别是那双手的变化,真地是太大了。
  赵英子听婆婆这么说,心里头自然是高兴的。
  这么好的婆婆,也就是她上辈子积了大德才能遇上。
  中午这包子才刚端出来,苏国安就来了。
  一瞧人家正准备吃饭呢,他还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像他是闻着味儿来的似的,有点儿尴尬。
  而且这包子一闻,就知道里头是加了肉的,那肯定好吃呀。
  苏国安犹豫了一下,反正已经来了,那就继续往里走。
  苏奶奶倒是很高兴,直接招呼他坐下吃包子。
  “不了,我一会儿回去吃。”
  “行了,来都来了,也算你赶上了。今天早饭吃的早,大家都饿了,所以这午饭才提前了会儿。”
  苏国安一抬头,可不嘛,这才十一点四十不到呢,他就说自己不是为了蹭饭来的。
  苏奶奶都说了,苏国安也没矫情,坐下就开吃了。
  “嗯,真香!”
  今天的包子可是白面的,一点儿玉米面也没有掺,光是这白面的香甜味儿就够够的了,更何况里头还加了肉。
  “婶子,你家这包子是真好吃呀。要不说你们家会过日子呢。以前哪怕是粮食少的时候,你们家也是样样都让人羡慕,另人家好像是守着一块儿荒地,死气沉沉的;而你们家就像是在这荒地上能长出果树来似的,反正就是让人羡慕。”
  苏建业眼睛瞪大:“哟,堂哥这说话是越来越有水平了,这叫啥?向东,你学问好,这按你们说的,是不是挺有文化的意思?”
  苏向东嘴里头嚼着包子,只是笑。
  苏向北倒是喝了一口汤后大声道:“爹,你该向我堂伯学学了,瞧瞧咱们大队长这水平是在逐步提高呀,你也不能落后,得跟紧了大队长的步伐才对。”
  “去你的!”
  苏建业直接给他的后脑勺来了一次亲密接触,苏向北哎哟一声,搬着凳子往远处挪。
  苏小软看地哈哈直乐,赵红梅也是又好气又好笑。
  苏国安一口气吃了人家五个大包子,直到最后又喝了一碗蛋花汤,这才觉得自己吃饱了。
  “小婶子,我过来是想跟你说说文英的事。”
  苏奶奶的表情微僵了一下,然后示意他继续。
  而苏建业和赵红梅夫妻俩则是交换了一个眼神后,便把吃饱的苏小软和向南向北给打发走了。
  其实苏小软知道大概是什么事,别真以为她就是个小孩子了。
  苏文英是她大爷爷家的孙女。
  苏小软这一辈中,男丁多,女娃少。
  苏小软的堂哥哥有十多个,再加上本家的一些堂哥,那就更多了。
  可是堂姐,里里外外加起来,也没超过五个。
  所以,苏小软这个年纪小,又学习成绩好的小女娃,在他们苏家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苏小软的大爷爷和大奶奶早就没了,只留下了几个儿女。
  苏文英算是苏小软的堂姐,可是年纪却只比赵红梅小几岁,如今也是当娘的人了。
  苏文英早些年嫁了一个城里人,是个工人,生了一儿一女,可是在她的儿子十岁左右的时候,她男人死了。
  急病死的,不认定为工伤,所以这个事情就多少有些尴尬了。
  这位大堂姐夫的工作是干体力的,铁路局的工人,他死地早,儿子只有十岁,根本就不可能接他的班,所以这个事情就有些棘手。
  苏文英也是个有本事的,也不知道她跟局里的领导是怎么沟通的,最后局里给她安排了一个临时工的职位,主要就是负责铁路局后勤的一些工作,工资不高,但是养活两个孩子应该是没问题的。
  苏文英娘儿仨住的是铁路局的家属楼,就是筒子楼,铁路局考虑到他们家的实际困难,这房子也没有收回。
  苏文英守寡多年,可是名声却是极其不好,这也是为什么苏奶奶在乍一听到她的名字时,脸色会有些难看的原因。


第170章 人不到,礼钱得给
  苏文英没了丈夫的时候,她还年轻,按理说就算是再嫁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她没有,一来可能是舍不得铁路局这边的房子,二来就是她一旦再嫁的话,对于儿子将来接班的事情可能就会出现变故。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她相中的那个男人,是不可能娶她的。
  为啥?
  因为人家是有妇之夫呀!
  苏文英守寡不到三年的时候,就有人传出来闲话,说她时常跟别的男人亲亲我我的,而且还被不止一个人看见了。
  不过到底是谣传,所以大家伙也就只是私底下议论议论,并没有哪一个敢真地把她拉去挂破鞋。
  可是后来苏文英突然有一天就被人打了,而且打地还很惨。
  一连一个多月都没能下得了床。
  这件事情,当时闹地挺大,苏奶奶身为长辈自然也跟过去探望了。
  苏文英一开始说自己是因为路上遇到了劫道的,因为自己护着不肯给钱,对方才会对她下了毒手,可是这话在转脸就被人给戳破了。
  因为一个打扮明显就不是普通农妇的女人趾高气扬地过来,当着苏家人的面儿就又给了苏文英一巴掌。
  苏家人自然是不干,想要反击,却被这个女人身后的两个高壮汉子给拦了。
  关键是,人家身上还穿着军装。
  就冲这个,也知道对方是不好惹的。
  “管好你们家这个不要脸的小娼货,再敢巴上我男人,下回就不是挨顿揍了,我绝对把你扒光了扔到大马路上去,你看我能不能干得出来!”
  扔下这么一句,女人又一脸得意地离开了。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了苏文英为啥挨打。
  说到底,就是因为不安分,被人家给堵在了床上,要不是人家顾忌着自家男人的颜面,这事儿怕是根本不好收场。
  自打那一回之后,苏家人就都不怎么跟这个苏文英联系了。
  苏文英可能也是觉得丢脸,之后就再没有回过村里。
  要是就这一回,以后能消停了,倒也算了。
  可是偏偏这苏文英惹事的能力太强,没有多久,就又被人给堵在了屋里,这回可不光是一顿打了,人家还直接上门把她的家给砸了。
  连个齐整的碗都没给留。
  苏奶奶这回也跟着去了,不去不行呀,因为苏文英被打地住院了,而她的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家里头却是连张能睡人的床都没了,苏家人能不管?
  苏文英的儿子叫许会阳,人长地跟他爸有点儿像,瘦瘦高高的,只是苏文英当初把会阳爸爸的赔偿金都给昧了下来,一分钱没往外掏,所以自打那以后,他们一家三口跟许家也算是断了联系。
  许家那边甚至放话出来,许会阳要是以后还想进祖坟,那就跟苏文英彻底地脱离母子关系。
  事情闹成这样,许家也没有派人过来,当时苏家的几位长辈一商量,还是得跟许家人联系呀。
  结果,对方只是把两个孩子接回了许家,对于医院的那个是根本不闻不问。
  许家也住在县城呢,这苏文英接连两次闹出被打的事情,许家人怎么可能不知道?
  许爷爷和许奶奶一想到自己儿子娶了这么个东西,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
  得亏了许会阳长的像他爸,要不然,许爷爷可能都要怀疑这个孙子的血脉问题了。
  那一回,苏文英想让娘家人给她凑钱住院,可是大家伙都没答应,能过来照顾你不要工钱就不错了,想啥好事儿呢?
  苏文英没办法,最终只能是自己掏钱付了医药费,后来回到家,一看家里这样子,便坐在地上号陶大哭。
  苏文英底下有两个妹妹,可是没有一个同情她的。
  日子过成这样,还不是自己作的?
  当初你孤儿寡母的,大家伙对你们家那是多有容忍,可是你倒好,事事都只想着自己,不仅把婆家给得罪了个干净,后来又把娘家人的心也给伤了,如今落成这副样子,你能怪得了谁?
  苏国安知道小婶子不待见苏文英,他也不待见呀。
  可到底还是姓苏的,如今又求到了娘家门儿上,总不能一家子人都不理她,传出去,让外姓人看了笑话。
  “她又咋啦?”
  苏国安一听这话,就知道苏奶奶心里头是有怨气的。
  没法子,摊上这么一个堂侄女,他也生气呀!
  “小婶子,文英家的会阳已经接了铁路局的班儿,也有三年了。会阳是十六上进的铁路局,今年十九了,听这意思,好像是会阳要结婚了,文英想让咱们苏家人都去呢。”
  “孩子要结婚了是好事儿。可会阳到底是许家人,文英没告诉许家?”
  苏国安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我问过会阳了,文英没通知许家人,会阳带着他妹妹一起去的许家,挨家挨户给许家的亲戚们磕的头。”
  苏奶奶一听,心里头对许会阳这孩子又有几分心疼。
  当娘的作的孽,却让儿女来偿,这叫什么事儿呀!
  “文英跟咱们这边儿也有好几年没来往了,她这是让人捎的信儿。我去了一趟大哥家,大哥的意思是只动他们那一脉就成了,没必要折腾太多人。”
  苏奶奶点头:“原该如此的。”
  虽然都是苏家人,可是苏文英是长房的孙女,而她的孩子自然就是第四代了,她的孩子再结婚,的确是没必要让大家都去。只动苏文英自己的亲兄弟们就可以了。
  要是个大家日子都富足的年代,多动一些亲戚,看着热闹,这也就算了。
  可问题是现在大家伙的日子都过地艰难,大家伙都去吃席,谁能空着手?
  而且苏奶奶不用想就知道,以苏文英的那个性子,定然是要再想着怎么从她自己的哥哥弟弟身上搜刮一层呢。他们这些人要是都去了,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家人。
  所以,完全没必要。
  而且苏文英那样的名声,再远一些的亲戚,那是根本就不屑于跟她来往的。
  苏国安听了婶子这话,苦笑道:“我原也是这么想的,毕竟是又小一辈了,可是今天早上苏文英又让人捎了信过来,说是人不到,这礼钱总不能不给吧?”


第171章 以为我稀罕呢?
  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