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

第79章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第79章

小说: 带着超市重返年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是蝗虫的迁徒,所以才给他们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如果是这样,那要怎么防治呢?
  苏向东今天说的话,她大概听明白了,耿部长应该是要下去检查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是否到位,并不完全是指要预防蝗灾。
  药剂防治,他们现在好像不具备这个条件。
  那就只能是天敌防治了。
  苏小软的眼睛一亮,她记得鸡鸭就是蝗虫的天敌呀,别小看它们,吃起蝗虫来,那可是相当彪悍的。
  可问题又来了,该怎么弄鸡鸭来呢?
  毕竟这会儿不允许私下买卖的,这个还真是个大问题。
  苏小软转头就把自己的担忧以及想法跟苏奶奶说了。
  这可是大事,苏奶奶自己也是做不了主的。
  “向北,去把国安叫过来,就说我有大事找他商量。”
  “知道了,奶奶。”
  苏小软还有几分担心,毕竟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万一蝗灾没有发生,那岂不是会给人攻击堂伯的机会?
  “放心,这事儿奶奶心里有数。”
  “奶,万一今年没有蝗灾呢?”
  苏奶奶笑了笑:“你还小,许多事情都不懂呢。而且蝗灾对于咱们农民来说,可不是稀罕事。早做准备,总比没有准备强。”
  苏小软哦了一声,就被苏奶奶打发着去西院了。
  苏国安来地很快,一般小婶子找他都是大事,而且还都是大好事。
  “国安呀,这几年咱们大队也算是顺风顺水,去年虽然有过一次暴雨,可是秧苗损失不大,特别是还能来得及补种,所以去年咱们玉米收地也不错。”
  苏国安点头,没弄明白小婶子找他来的用意,只能附和道:“是呀,还行。”
  “你也知道,我家向东现在跟着耿部长做事。这些日子耿部长都带着他去底下各公社来检查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你知道吧?”
  苏国安一听这是正事,立马就正经道:“听到了一些消息,不过我觉得跟咱们公社关系不大。”
  不是苏国安太自信,毕竟他们公社可是连续几年都被评为优秀公社了。
  要不是有这么好的成绩,耿书记也不会一下子被提到了那么重要的位置上。
  “话不能这么说。耿部长去年才提上去,严格说来,今年的各项生产才是关键。耿部长是从咱们公社提拔上去的,咱们这里就相当是他的娘家人,可不能给他扯后腿。”
  苏奶奶不愧是经验老道,上来就先画了一张大饼。
  苏国安一听吧,觉得也是这么个理儿。
  “婶子,你的意思?”
  “之前谢书记也来我家里吃过两次饭,毕竟是管建国叫声叔的孩子,初来乍到的,咱们也得多帮衬着些。而且这孩子在城里长大的,没种过地,哪里知道这种地的一些细节?”
  “您说的是。”
  苏奶奶又道:“不过,我之前听谢书记提过上头的政策,说是要全面发展,还说农村也不仅仅只有种地这一条路可以走。”
  苏奶奶这么一点点的引着,终于还是让苏国安上钩了。
  “婶子,您这意思是?”
  “咱们这里有山有水,养鸡养鸭不算过分吧?”
  苏国安皱眉道:“这基本上不都是家家养着呢?”
  苏奶奶瞪他一眼:“你这孩子是不是傻?咱们可以以红星大队的名义弄一个养鸡场养鸭场,既能解决了咱们村子里一些病弱妇女们日子艰难的问题,还能给大队里创收,这不都是好事?”
  苏国安瞪眼:“可是咱们养了这些鸡鸭之后呢?要是按您说的,那规模可就大了,到时候这些鸡鸭怎么处置?”
  苏奶奶这回直接拿手指戳他的额头了。
  “那鸡鸭基本上喂些麦麸、虫子、草呀什么的就能活,又不需要耗费咱们太多的粮食。而且那鸡粪鸭粪,还能沤肥,到时候咱们庄稼的收成就能更好。”
  苏国安的眼睛越来越亮,是这么个理儿呀。
  “婶子说的有道理呀,咱们这里有的是地,最不缺的就是虫子了。我瞧着南边儿山脚下那里就不错,再往西走走,可以挨着河边儿,到时候放鸭子都省心了。”
  苏奶奶见他开窍了,表情立马就松缓了不少。
  “到时候可以让红梅和向东跟城里的一些大食堂或者是国营饭店联系一下,他们过年过节,总得要吃点儿荤腥吧?咱们这些出了栏的鸡鸭不就有地儿去了?”
  苏国安一拍大腿:“可不就是这个理儿嘛!还得是婶子您脑子活泛,你说我咋就没想到呢!”
  苏奶奶笑道:“不是你没想到,咱们以前不是也没有这层关系吗?现在咱们也算是在县里有点儿人脉了,也不能只想着自家人吃好喝好的,不得想办法让全大队的人都跟着能吃上肉?”


第197章 狗咬狗
  苏小软的嘴角抽了抽,大队部也太穷了吧?
  其实也不是红星大队穷,主要是去年年底才分了一回钱了,大队部的帐上能有这么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县养殖厂答应会再给他们一批鸡苗鸭苗,可是也得付钱呐。
  大队部的帐上是没钱了,所以只能想办法筹钱,于是苏国安自然而然地就盯上了苏建业家。
  苏国安一开始觉得没必要非得养这么多,可是又觉得反正都开始养了,而且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多干点儿活,多给大队里创收,还能早点儿把本钱给赚回来呀。
  苏国安可不认为鸡蛋或者是鸡会卖不出去,这可都是补身体的好东西,多少人有钱都买不着呢。
  苏奶奶出手也大方,直接借了二百块钱给苏国安。
  红星大队的养殖场建起来不到二十天,第二批的鸡苗鸭苗也到位了。
  苏国安还真地就派了两个人去县养殖场跟人去学习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人就回来了。
  因为养殖场技术员的事,红星大队还闹出了一些小乱子。
  说到底,都想学点儿东西来给自己撑腰,可是机会又不可能是人人都有的。
  这其中作地最厉害的,就是余小莲了。
  余小莲觉得自己好歹也是念过小学的,她识字,如果能去县养殖场的话,那肯定是比其它人学地更快。
  而另一位宋红娟也是这么想的。
  她觉得自己学历比余小莲还要高呢,她去学才是最合适的。
  就这么着,你也想去,她也想去,闹起来了。
  孙小菊也被选进了养殖场,但是她自己也想弄个技术员儿当当。
  虽然不是城里的正式工,但是最起码这活儿轻松呀,而且工分给地还多。
  都想去,所以孙小菊和宋红娟也就成了一个竞争关系。
  余小莲年纪小,心眼儿却毒,知道孙小菊和宋红娟不睦,自然就会想办法撺掇她俩斗地更凶了。
  在选拔技术员的那天,也不知道是谁,又使了什么法子,让宋红娟一个劲儿地闹肚子,最后根本就没能有机会站在养殖场里竞争这个机会。
  宋红娟的学历高,所以十分自信。
  而孙小菊则是觉得自己从小就在家喂鸡喂鸭的,那肯定是最有红验的。
  就这么地,这姑嫂俩先掐了起来。
  宋红娟那天一个劲地拉肚子,可是她自己也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被人做了手脚。
  她找大队长给她一个交待,可是大队长去了一趟孙家之后,又问过了孙家所有人,也没有发现有人故意给她下药的嫌疑。
  毕竟孙家人都是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就算是在碗筷里做了什么手脚,这都洗干净了,还能查出来个屁呀!
  宋红娟不甘心,她能感觉到,就是孙小菊在故意害她。
  不过,孙小菊也能落个好,因为她也没能被选上去县养殖场学习的机会。
  宋红娟坐在院子里阴阳怪气道:“费尽心思地算计自家人,这会儿好了吧?都让外人得了便宜,青松哥咋就有你这么一个蠢笨如猪的妹妹呢!”
  孙小菊也怒了:“你闭嘴!你才蠢笨如猪呢。你自己拉肚子怪得了谁?谁知道你是不是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吃啥好东西了,还敢冤枉到我头上,你简直就是个疯婆子!”
  宋红娟气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她好歹也是城里长大的,而且还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咋就成了疯婆子了?
  “你,你别太欺负人了!”
  “谁欺负你了?你自己出了事没选上,干嘛在这里阴阳怪气地怨别人?真有能耐你自己咋不去试试呀?天天的就知道瞎叨叨,看见你就来气。”
  孙青松现在在县里上班,一般都是十二天大倒班的时候才会回来一趟,平时就是住在宿舍里。
  宋红娟在孙家最大的倚仗就是孙青松,现在他不在家,不管是公公婆婆还是其它人都不会向着她。
  王小丫虽然有时候生孙小菊的气,但到底是自己的亲闺女,总不可能真地让她受委屈。
  宋红娟气得眼泪都掉下来了,可是有啥用?
  刚刚她们吵地那么凶,可是公公婆婆就当是没听到,丝毫没有为她做主的意思。
  宋红娟也看出来了,也就是孙青松回来的那几天能对她好一点儿。
  宋红娟也没办法,她身上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打不过孙小菊,所以只能是就这样算了。
  而孙小菊骂了她一通,心里头的郁气倒是少了一些。
  不过,孙小菊倒也不是多难受。
  因为她喜欢的男知青刘泉被选上送去学兽医了,到时候回来就可以在养殖场里做一些轻松的活,而她也在养殖场,那他们接触的机会就会更多了。
  想到这个,孙小菊立马又喜滋滋的了。
  另一边的余小莲心情也不咋好。
  她费尽了心思想要去学习善于养殖的技术,没想到把宋红娟给弄下去了,却又被苏家人给截胡了。
  余小莲愤恨地想着,都是因为苏国安是大队长,所以才总想着他们老苏家多捞好处,自己跟那个王招娣比,差哪儿了?
  王招娣就是苏向兵的媳妇,她被选上了。
  王招娣也念过书,只念过几年,后来嫁到到红星大队来之后,又跟着村里的扫盲班也学过一阵子,所以基本上的常用字她还是都认得的。
  这次之所以选上她,就是因为她养鸡养鸭算是有经验的。
  要说养地最好的,应该是苏建业家,可是他们家有三个吃商品粮的了,所以就主动退出了这次竞争,也算是给苏国安减少了一些麻烦,省得人家再说大队长跟苏建业家走地太近了。
  可是赵红梅推荐了王招娣,再加上王招娣养家禽的确是不错,全大队的人也都知道,所以选了她,大家伙也都没意见。
  以后王招娣就不需要再下地干活了,主要精力都放在养殖场这边。
  普通人在养殖场一天就是拿六到八个工分。
  而技术员则是可以拿九、十个工分。
  不仅干活轻松了,而且挣的工分还多。
  毕竟女人家下地一天能干满十个工分的可不多。
  李红杏拄着锄头幸灾乐祸地跟人扯闲话:“孙青松回来了,追着孙小菊满村子跑呢。”


第198章 蝗灾解决了?
  李红杏连进养殖场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之前竞争那个技术员的事情,也就跟她没关系了。
  不过她是个喜欢看热闹的,谁家有点儿啥事,她准是第一个到的。
  大队里流传的各种八卦,百分之七十都是从她嘴里传出来的。
  她男人余占勇算是个壮劳力,基本上每天都能挣十工分,她自己一般就是挣六工分,有时候可能连五工分都挣不到。
  不过也不打紧,她是女人嘛,好多时候还要回家做饭洗衣裳的,所以对于挣工分这种事情上,余占勇对她的要求也不高。
  这两口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看热闹。
  这嘴上都没有把门儿的,啥话都敢往外说。
  因为这个,这两口子也没少被训,不过训了也不顶用,过后该咋样还是咋样。
  孙青松是为了给宋红娟撑腰,所以才会对孙小菊不满。
  可是这对夫妻明显是忘了这是在红星大队,所有人都是认识的,甚至还是沾亲带故的,孙青松这么做,不仅不能真地为宋红娟出气,甚至还有可能会让他们夫妻俩的名声越来越糟。
  一个当哥哥的,而且还是亲哥哥,为了媳妇三番两次地对亲妹妹出手,这得是多护媳妇?
  对于孙家的长辈们来说,这种话一次两次地听听也就算了。
  听地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对宋红娟有意见了。
  为啥?
  孙小菊再不好,那也是姓孙的,是孙青松的亲妹妹!
  而宋红娟打去年到现在,已经在孙青松耳边吹了多少枕头风了?
  不管宋红娟有没有对孙青松说什么,在外人看来,这一切就是宋红娟故意撺掇的。
  也因此,孙青松在家里歇了两天再离开红星大队后,宋红娟在孙家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王小丫现在甚至觉得儿子就是娶了媳妇忘了娘了。
  到了五月初的时候,地里已经开始有小个的蚂蚱了。
  苏小软趁着苏国安来他家喝酒的机会,就跟他提了一嘴。
  苏国安第二天就开了大会,说是但凡是小娃子们可以用蚂蚱换工分。
  蚂蚱也是蝗虫的别称,他们这里都是这么叫,这里常见的蚂蚱有两三种,有一种纯绿色的,平时眼睛不好的人还真地是不好发现。
  小孩子们可以下地捉蚂蚱拿到养殖场换工分,一百个蚂蚱换一个工分。
  小孩子们原本就喜欢在地里逮蚂蚱玩,这搁在以前也是纯玩的,从来没听说过有工分可以拿。
  但是现在有了。
  霍云雷带着小燕儿也跟着加入了逮蚂蚱大军里。
  自从苏国安说了一百只蚂蚱可以换一个工分以后,天天都有几十个大小孩子在地里逮蚂蚱。
  有些平时因为力气小而不怎么下地的女人也跟着一起逮蚂蚱了。
  逮了两天之后,也不知道是怎么传的,反正小孩子们连蛆虫带蚂蚱,只要是凑够一百个就算。
  这下子,向来被大人嫌弃的皮孩子们也瞬间在家里有了地位了。
  像是霍云雷这样的,带着妹妹,一天除了上学之外,大早上的就去地里逮蚂蚱,下午放了学还要再去地里。
  这一天下来能挣两三个工分呢。
  苏小软原本还想着怎么把这些鸡呀鸭的放到地里去不乱跑呢。
  结果倒好,这蚂蚱才刚刚露出个头,就开始被小娃娃们下手了。
  其实蚂蚱也是可以吃的,拿油炸了,香的很。
  不过现在没人吃这个,一来是不舍得用油,二来也是觉得只有年景不好的时候才只虫子呢,有粮食吃,谁吃这个呀?
  苏小软站在养殖场的鸡舍前,看着不远处有人在帮着小孩子们数蚂蚱,这心里就是一抽抽。
  照这样发展下去,他们这里今年明年应该都不会有蝗灾了吧?
  从苏国安发布了新通知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星期了。
  现在不仅仅是只有他们红星大队会捉蚂蚱了,全公社的几个生产大队都在捉。
  没有养殖场的大队,他们那边的小孩子一般就是捉了虫子带回家给鸡鸭吃,有的小孩子们会串成串然后烤着吃。
  还有的捉到的蚂蚱太多了,自家的鸡吃不完,就想办法缠着大人来了红星大队。
  苏国安也是个脑子活泛的,十分痛快地就立了规矩。
  捉两百只蚂蚱,可以换一个鸡蛋。
  原本苏国安想定一百个蚂蚱就换一个鸡蛋的,但是他发现今年的蚂蚱好像特别多,小孩子们很轻易就能捉到一百只蚂蚱了。
  所以,把任务定地高了些。
  谢文也注意到了红星大队的做法,同时,更是注意到了全公社的几个生产大队今年的蚂蚱似乎是比去年多。
  谢文也是根据底下人报上来的数据才知道的。
  “这件事情必须马上上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