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小龙椅-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贵之象。可惜啊,晏晏充其量就是个摆着好看的小丫头,不学无术,刁钻任性,成得了什么气候?”
二人无所顾忌,大放厥词,领侍从渐行渐远。
想起太子中毒,公主被嘲,余桐心下难过,抱了御寒衣物,快步奔上玉阶。
…………
昭云宫内,灯影层叠,太子宋显琛静坐床沿,如入定一般,直到妹妹掀帘,才幽幽抬目。
“哥哥,”宋鸣珂眼睛红肿,小脸冻得僵硬,无甚笑意,“今儿好些了没?”
宋显琛笑得牵强。
他没先前虚弱,但依旧无法说话,竭力发出的全是“呃呃”、“啊啊”的干涩气音。
天之骄子,高高在上,莫名遭受挫折,却不得宣扬,只能秘密调查,实在愤恨难当。
“我给你揽了件差事。”宋鸣珂故作轻松,提起御前所言,将策论任务抛给他。
宋显琛哭笑不得,可他躲在房内无所事事,思考改革之道,或许能缓解病中苦恼。
当下,他边听妹妹讲述要领,边提笔记录,猛然惊觉,她自何时起对政事如此上心?且观点独到,极有条理,半点不像那成天只爱打扮的小公主!
宋鸣珂留意到兄长笔迹越发凝滞,视线相触,她已猜测他有疑,浅笑道:“这本是徐先生的理论,正好我今日受大儒们启发,茅塞顿开……咱们继续,你若想到再补充。”
觉察兄长疑虑渐消,她暗地松了口气。
看来,她不光要假扮成男子,还得装嫩!
宋显琛指手画脚外加笔墨交流,连日阴着的脸总算展露一缕晴丝。
半柱香后,李太医领着药童前来复诊,见太子因公主到来而舒展愁眉,大大勉励了一番。
宋鸣珂问起父兄病情,李太医如有难言之隐,安抚道:“公主且放心,太子殿下力气恢复,保持心情愉快,自会有好转。”
他避重就轻,绕过皇帝的病情。
宋鸣珂已非愚笨稚女,自然懂他没说出口的,才是至关重要的部分。
李太医又道:“去年暖冬,而今年的雪比起往年早了一月有余,怕是……极寒将至,不利于龙体康复。”
宋鸣珂黯然,起身对李太医盈盈一福:“若论亲戚辈分,我该尊您为表舅公,多年来蒙您照拂,心中不胜感激。圣上的病,还请费神劳心,鼎力为之。”
“公主此言让臣情何以堪!此乃臣者本份,老臣定当鞠躬尽瘁,绝无懈怠。”李太医大惊,慌忙还礼。
他从药箱中取了一小小红瓷瓶:“此药粉,含服后半天内嗓子低沉沙哑,对人体无害。如公主替太子参加盛会,需掩盖嗓音,不妨一试。”
宋鸣珂本寄望于兄长的毒能尽快清除,而今李太医特地准备药粉,无疑暗示她,短期内她还得以太子身份示人。
为今之计,见步行步。
李太医告退后,宋鸣珂不愿打扰兄长休息,正欲辞别,忽记起霍家世子塞给她一盒子,遂从袍袖内翻出,递向宋显琛:“秋园讲学时,大表哥给的。”
他淡淡一笑,没接。
宋鸣珂微怔,了悟:“……给我的?”
宋显琛示意她抽开盒盖,内里整整齐齐排满了各色花形酥心糖,颗颗精致。
她欢呼一声,素指拈起一块绿的,先投喂兄长,又往自己嘴里丢了一块红的。
造型别致、口味独特的酥心糖,前生她吃过几次,印象深刻,兄长离世后,她再未品尝过。
甘醇甜味与酥松口感,使她沉重心情略微好转,忆及大表哥说“老规矩,千万别告诉她是……”,她懵懵懂懂,估摸着他时常托兄长转交,但为何不让她知晓?
舌尖甜味蔓延至心头,冲淡了她因雪灾产生的忧思与挫败。
雪灾预防措施,不宜令兄长用神,何不……请教两位表兄?
第六章 。。。
康佑十七年的初雪,如宋鸣珂记忆那般,纷纷扬扬一夜才停歇。
秋园讲学散会后,她借日常拜访,随霍家兄弟回侯府。府门外迎候的十余人中,为首一名华衣美妇,正是霍夫人。
她乃皇后远房表舅之女,血亲关系谈不上亲近,却与皇后自幼相伴,多年来胜似亲姐妹,待太子和公主视如己出。
遗憾前生,霍家因太子之死获罪,霍夫人在宫中雪地跪了好几个时辰,忏悔并恳求皇后宽恕,最终被撵出皇宫。
据悉,举家迁至蓟关后,她膝盖承受不住北地苦寒,以致需拄杖行走。
此际,细看霍夫人雍容端丽,衣饰雅致,笑容慈爱,宋鸣珂眼底湿润,心下欣慰。
“自家人无需多礼,劳烦表姨辟一处安静楼阁,我有要事与二位表哥商谈。”她大步上前,嗓音稍稍嘶哑。
“是。”霍夫人恭请她入内,遵照吩咐迅速备好暖阁。
宋鸣珂只留余桐伺候,与霍家兄弟步往西南角,边赏雪景边扯了些家常事,忽有仆役匆忙奔来,满脸惶恐,请示世子急务。
“大表哥先去忙活,不必着急。”宋鸣珂凝步。
“实在抱歉,阿言你先陪殿下走走。”霍锐承歉然揖别,领仆从离开。
宋鸣珂目送他背影消失在转角,垂眸处又添三分忧虑。
“雪意袭人,殿下先移步至阁子吃口茶,可好?”霍睿言一如往常的温和。
宋鸣珂默然未语,眺望侯府内亭阁台榭、草木瓦石,有短暂失神。
昨晚,她彻夜未眠,于东宫书房秉烛翻了一夜书。
诚然,如宋显扬所说,大举南迁不现实。
然而她和太子兄长皆无实权,即便说服霍家相助,侯府能力有限,如何把损失减到最轻?
沉思中,她缓步向前,霍睿言默不作声跟随在侧。
骤风拂动二人衣袂,轻轻摩挲,若即若离;脚下踏雪如踩玉屑,铮铮之音此起彼伏。
他屡屡欲言又止,不时转头细察她的情绪变化,清澄眸光如有忧虑,如有抚慰。
余桐一反常态落在两丈之外,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宋鸣珂心不在焉,冷不防脚下一滑,重心往后。
正当她以为要摔个四仰八叉时,后腰陡然一紧,一股刚柔得宜力度从旁而来,正是霍睿言及时伸臂,悄悄托住她后腰。
“当心……”他待她站稳后立即松手,歉疚地补了句,“一时危急,如冒犯贵体,还请恕罪。”
“我笨手笨脚,还好二表哥反应敏捷。”
她清浅一笑以表谢意,偏生一抬头,正正撞入那双朗若星辰的眼眸。
刹那间,三魂七魄似被漩涡吸附,竟全然忘记挪移视线,就这么怔怔凝视他。
对视片刻,二人不约而同转望被掩盖色彩的朱梁碧瓦,颊畔无端起落不寻常的绯雾,良久方继续前行。
楼阁炭火正旺,案上除瓜果点心,还有一整套茶具。
霍睿言恭请宋鸣珂落座,问:“殿下用什么茶?”
宋鸣珂笑道:“随意即可。”遂屏退左右。
以麸火引炭,霍睿言亲手打开漆盒,启封一黄纸包装的茶团。
“这……”宋鸣珂看清茶饼表面的镂刻纯金花纹,脸色微变,“这密云龙极其难得……只在皇家宗庙祭祀的时候用上一些……”
“今年春后,父亲得圣上御赐了一饼,确令众臣艳羡不已。我乞了过来,一直没机会细品。恰逢今儿殿下屈尊,我趁机饮上一盏解解馋。”
宋鸣珂微笑,目视他修长手指隔纸捏碎茶团入碾,却听他温言问:“殿下眉间忧色未散,此间并无外人,可否容我分忧一二?”
“我先来。”宋鸣珂未答他所问,直径接转茶碾,用力碾茶。
前世,她常与小姐妹切磋点茶,以汤色与茶沫保持时间长为技,数年下来,二人难分高下。
奇怪的是,她忘了小姐妹的姓名,却记得相处的琐碎片段。
当碾碎的茶末扫出,宋鸣珂的心平和了许多,专注筛罗。
霍睿言错愕,静观她无比纯熟地用茶刷扫下如尘烟的茶末,纤纤素手置汤瓶于风炉上,眉眼沉静似一汪不起波澜的平湖。
瓶中汤响,她挑了一疏密有致的兔毫盏,以热水协盏,将茶末挑入温热盏中,注入沸水调膏。
她专心致志,左手提瓶,沿盏壁注水,右手执筅点击,汤花初现;二汤自茶面周回一线,急注急止,加力击拂,汤色渐开;三汤点入沸水,手腕力度渐轻渐匀,蟹眼沫起;四汤筅缓慢而转,五汤筅轻匀透达,六汤筅缓绕拂动,七汤分轻清重浊,汹涌乳雾溢盏,周回旋而不动。
霍睿言叹为观止,恭敬接过她递来的茶盏,竟有几不可察的轻颤。
他观色闻香,品了一口,凝视她清秀面容,笑道:“殿下技艺精湛,令人大开眼界。”
宋鸣珂一惊。她只顾沉浸其中,忘了兄长不精于此道!
“二表哥谬赞,游戏之举,但愿不辱没这密云龙团。”
她心虚掩饰,幸好霍睿言没再多说什么,只是笑了笑,另协一盏,重新调膏点汤,七汤过后,双手奉给她,而她先前炮制的盏中汤花仍久久未消。
窗外疾风急卷,雪如碎玉抛珠,泼天而落,簌簌微响。
阁中二人热茶入腹,暖意从舌尖扩散全身。他们各自品尝对方所制茶汤,从馥郁香气和甘醇口感品悟彼此性情,心气逐趋平定。
一语未发,胜过万语千言,眼光偶有交汇,均带一抹温厚笑意,仿佛世间汹涌的寒气不曾透入这小小暖阁。
两盏茶时分后,霍锐承大步登楼。他对茶无多大兴致,直往嘴里灌了几口。
霍睿言无奈,笑着将焙笼、瓢杓、碾、罗合、筅等物一一收好。
人员到齐,宋鸣珂简明阐述她凭借去年暖冬,及今年雪来得过早,推断今年会有大雪灾。而昨日她请示皇帝,遭定王讥讽,迫不得已,才来侯府请他们协助。
霍锐承兴许没料到“太子”造访,一开口就是大难题,震悚之下无言以对。
霍睿言倾听过程中蹙眉未语,此时沉声道:“殿下所言极是,今年干支为‘木运不及’加‘阴水’,入冬后则‘太阴湿土’和‘太阳寒水’,极可能出现大规模冬水横行。
“此外,炎夏时北域多地陆续上报有长时间日晕,的确符合古书记载‘安居而日晕,夏风雨,冬冰雪’之征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得不防。”
宋鸣珂意外获得理论依据,悬浮半空的心稍安,当即取出怀中草图。
“此为我连夜所绘,未必精准,且看河曲、原平、阜平、容城、霸州和澶州等地,需提前做好防备。”她连字迹都刻意模仿太子,两位表兄似未起疑。
霍家兄弟对望一眼,惊色难掩。
众所周知,太子仁爱宽厚,刻苦用功,但毕竟资历尚浅,能预见雪灾已非易事,连重灾区的位置亦能事前预判,实在教人震惊。
二人不敢小觑,依照各地形势与管辖官员关系网进行分析。有些地区处在皇后谢氏娘家的势力范围,有的地方官员则与定远侯交好,但霸州、河曲、甘州等地鞭长莫及。
霍锐承浓眉轻扬:“方案初步完善,殿下若留到朝堂上奏,定能一鸣惊人,把定王压下去。”
宋鸣珂果断摇头:“数万性命,远远超越个人邀功。”
霍睿言眼神因这句波澜不惊的话而亮起光芒,“人命关天,防患于未然,方为正道。”
“二位有何良策?咱们不能坐着干等,哪怕力量微薄,也得从小事做起。”宋鸣珂轻搓双手。
霍睿言望向晶莹雪白的阁外景致,墨眸映着跳跃雪光。
“殿下,秋冬交替,富贵之家均以新替旧,更换被褥冬衣。咱们不妨借‘节流’之名,为陛下祈福,先搜集京城各家各户的闲置物资,找合适地方存放。
“如雪灾来临,物资便可以最快速度送至灾区;要是雪灾预防得当,明年开春咱们再将多余物料运往贫困地区。殿下看此计可行否?”
宋鸣珂舒心而笑:“一举两得,二表哥想得周到。”
“事不宜迟,咱们明日就干!”霍锐承向弟弟投以赞许目光,踌躇道,“但墉州山区,崎岖难行,不好安置,该怎生安排?”
此话问到宋鸣珂心里去了,这恰恰是她最惧怕的所在。
记忆中,此地因突如其来的寒流暴雪,一夜间房屋倒塌,冻死、压死数千人。因大雪封山,救援不及,饿死者剧增,入山营救的人被雪崩所困,不到一月,十余县城村落折损大半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死城。
“贸然散布雪灾消息,只怕引来恐慌。”霍锐承提醒道。
三人陷入沉默,垂首不语。
静谧气氛令宋鸣珂如坐针毡,她起身行至窗边,放眼望去,不光侯府的喧闹,连京城的繁华,也被这片茫茫白雪湮没。
“我有个主意。”
霍睿言如流泉清澈的话音一出口,宋鸣珂回眸一笑,倍觉心安。
…………
黄昏,商议一下午的三人信步下楼,依稀听闻远处议论声不休。
循声行近,正好一仆役步伐匆匆,惊疑且狼狈。
霍锐承皱眉道:“何事慌张?扰了太子殿下,该当何罪!”
那人上气不接下气:“殿下!世子!二公子!圣上有旨,霍家举家北迁至蓟关!”
此言如一盆冰水,兜头直扣宋鸣珂脑门,使她自发梢到足尖,瞬间凉了个透彻。
第七章 。。。
漫天雪落,细碎且清润的声响连绵不绝。
霍府外,定远侯霍浩倡公服未换,浓眉英气勃发,以洪亮嗓音吩咐下人备马车卫队,恭送太子回宫。
今日下朝,皇帝因边境蠢蠢欲动,下旨命定远侯北上戍守,春后动身。
将门之家,义不容辞,霍浩倡当即接旨,提出带上二子同往,又就边关事宜与皇帝商讨半天。
回府宣布旨意,霍家如炸开的油锅,激动、兴奋、不舍、依恋混杂。
长女霍瑞庭婚期将至,不能成行,挽了母亲的手垂泪。
兄弟二人从容接受,在他们心中,保家卫国乃使命,霍家的儿郎不能一辈子在京中养尊处优。
相较之下,作客府上的太子得此消息,如被抽了魂。
马车起行一段路,余人转身回府时,霍睿言平静接过一名侍卫的僵绳,回头道:“爹,我自个儿走走。”
获父亲允准,他翻身上了马,一夹马肚,绕进窄巷,从另一头追上马车。
迟疑许久,万千疑问无法诉诸于口,他选择默默尾随,视线追逐车前的昏黄火光,仿佛那是天地间唯一亮色、寒潮中仅存的温暖。
大雪笼罩的京城,寂静得出奇,霍家卫队将太子安全送至宫门,原路返回。
霍睿言勒马退至横巷,于雪中怅然若失。
延伸至朱门内的车轮印子,遭新雪一点点遮盖痕迹,就如他悄然前来一般,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
戌时,大雪方停,皇帝由内侍刘盛搀着,颤颤巍巍步出延和殿。
白雪将夜色映得清亮,偌大雪场上站着三人,当先的苗条身影迎风而立,银红褙子翩然翻飞,灿若雪中梅,却是公主宋鸣珂。
她五官柔润中略带棱角,光润玉颜,转眄流精,轻蹙的眉头和鸦羽长睫,沾着几片雪,更显一对瞳仁如墨玉乌亮。
“傻丫头!不是染了风寒吗?何以在雪里傻站着?”皇帝沧桑病容满是心痛之色,转而呵斥随行宫女,“怎生伺候的!为何不给公主撑伞?”
宋鸣珂领裁梅、纫竹上前行礼,娇声道:“爹爹别恼,晏晏贪玩罢了。”
说罢,她亲扶皇帝坐上腰舆,又道:“孩儿送您回寝宫。”
“你这丫头……脑瓜子装了什么歪主意?赶紧倒出来!少拐弯抹角!”皇帝一眼看穿她的小伎俩。
宋鸣珂讪笑讨好,改口道:“陛下圣明!果真火眼金睛,洞察人心……”
“够了够了,挑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