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世子和她的长公主夫人-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近日,对于推行在睿宗驾崩后搁置的“科举制”与“氏族姓氏录”一事,朝中争论的依旧不可开交。
当年国都初定,政权不稳,士族出身的□□皇帝不得已依靠门阀支持平定天下,但之后弊端渐显,依靠门阀士族固然稳定统治,可换来的却是让渡部分皇权。
□□为制约士族,意欲废除九品中正制,启用科举制,可门阀根深蒂固,并非一日能成。
好在□□临终前便提拔寒门士子,于睿宗时期已鲜有成效,而“科举制”与本欲修改的“氏族姓氏录”便是这其中重中之重。
原本继续推行下去必然削弱门阀,巩固皇权,可坏就坏在先帝沉迷炼丹,鲜少理会朝政,导致权臣当政,士族愈加庞大。
如今小圣人登基,寒门一派‘重启’氏族录,明面是以出身寒门清流为首,但事实上任谁都看得出这里有摄政大长公主赫连幼清的推波助澜。
代表门阀士族的张阁老,身兼首辅之职,必然不会允许氏族录的推进,继而影响门阀在朝中的势力。
同样出身氏族的齐阁老虽朝中门生比不得张阁老,但到底氏族底蕴,家族渊源,于氏族录一事向来不摆明态度,自然也就站在了中立的位置。
而宁王作为张阁老的外孙,与赫连幼清共为辅政,其身份不仅尊荣,背后更代表着门阀士族,是以五年来与赫连幼清交锋多次,于朝堂之上与之分庭抗礼。
今番殿前,虽之于氏族录一事未言明,但吏部和礼部率先发难,以内阁拟票,户部未批银子为由,致使政令不一,耽误朝中要事,暗指兵部造船,工部于南下修缮纰漏,银两亏空一事上谏,直言其监守自盗。
兵部和工部皆有寒门一系,就连户部自□□皇帝当政以来都安放了寒门子弟。
而兵部造船多少牵涉到月前龙王生威毁船,这其中千丝万缕的关系却是直指赫连幼清一系咽喉。
“江淮水患严重,你们工部也去了人,每年朝廷拨的银两并不少,这最终进了谁的账,你们工部不知!”说这话的正是张阁老的其中一名门生,名王腾在,虽在吏部供职,但年前便有传言其即将成为内阁中的一员。
“银两?内阁上报给户部拟的票与我们实际得到的根本不符,我倒是想问问王大人你们张口闭口说我们工部有问题,到底是谁那里真正出了问题!”
“牙尖嘴利!我看你赵大人真是当的上一个奸字当道!”
那姓赵的大人冷笑起来。“王大人,你可知何为奸?是一个女,加一个干,我赵文成仅守着拙荆一人,而你,王腾在王大人,就在昨日,你已经抬了第五个妾室进了门,这奸字恐怕如何也落不到我赵文成的头上!”
“你!”王腾在面色微变,他快速的看了一眼张阁老,而后转身面向上首的圣人跪拜道:“赵文成借臣之家事搬弄是非,以此混淆视听,避开江淮水患与工部失察,圣人明鉴。”
虽是对着圣人说,但大家心里也都晓得,真正有话语权的除了内阁的张阁老与齐阁老,便是辅政的长公主与宁王说的算了。
“王大人一口一个说我工部失察,怎么不说吏部调动徇私舞弊,将你妻家的侄孙调入工部,违乱纲纪!王腾在干涉工部修缮,如今又倒打一耙,如此不忠不孝,颠倒是非,圣人可要为臣做主啊!”赵文成说着就嚎啕大哭起来,四十好几的人了,论起不要脸朝中赵大人敢说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事实上泥腿子出身的赵文成一张嘴大杀四方,最关键的是这人能卖的起脸面,将人连骨子带皮扯得干净。
只不过当初先帝不理朝政,赵文成又被贬谪下方,十年后才因赫连幼清再次被调入京城,是以大部分朝中新贵并没有同赵文成打过交道,倒是曾和对方同朝为官熟悉其秉性的老大臣们一见赵文成头都大了。
不巧的是,王腾在便是不知道赵文成性格的人之一。
目瞪口呆的看着赵文成声泪俱下,四十来岁的老爷们愣是将王腾在说出了个贪慕虚荣,徇私枉法的贪官一个。
眼瞧着王腾在气的面红耳赤,却半天也没说过‘撒泼’就差原地打滚的赵文成,宁王终究是看不过眼。
“够了!赵文成你乃朝廷命官,莫要将市井之流搬上殿前!”宁王眉眼含厉道。
“宁王殿下,老臣冤枉啊!”赵文成虎目含泪。“王腾在徇以私情,下官有愧先帝,还不如的在殿前撞死,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他说着就真要一头撞在殿前的柱子上。
这可得了!
若赵文成真的撞死,损失一个王腾在是小,张阁老一系必然受以重创。
见势头不对,立马有人向前拉扯,两边人各有参半,倒是一时看不出真真假假。
“赵大人乃朝中肱股,工部一事,想来其中必有蹊跷。”这时,却是赫连幼清开了口,她身着碧绿细珑烟绘着五凤彩蝶翠烟衫,臂上挽迤着丈许来长烟罗紫轻绡,裙幅如月光流动轻泻曳地,三千青丝撩了些许盘成发髻;一支镶嵌端缚花叶,落有流苏,尾端缀珠玉的凤形金步摇斜插入发髻间。
她本是容姿清绝,单看这一身贵气便以艳冠群妍,偏个周身雍华凛然,让人不敢直视,而此刻一袭宫装的她神色浅淡,凤眼半弯似藏琥珀,不怒自威,令人生畏。
“殿下说的是。”赵文成也不闹了,正经的模样哪还有刚刚那副‘撒泼’的态势。
虽然知道长公主是你的后台,但赵文成你个老贼收敛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至于工部的银两亏空,本宫记得,礼部在年前曾呈过一道折子,接见外节使臣,因涉及外邦,倒是将原本花在工部的银两挪到了礼部的清单,而江南织布司一事正好牵涉其中,刑部应该留有案底。”赫连幼清道。
其中不凡有人愣住,而反应过来的立马看向了齐阁老。
这刑部尚书可不就是齐阁老的门生吗!
和着长公主先是祸水东引,继而引蛇出洞!
她这算盘可是彻彻底底的将两边的人都扯了进来。
如今便是要看齐阁老的态度了。
第7章
能坐文渊阁大学士,哪有蠢笨的?
阁老有意将水搅浑,但话里话外却多少偏向了圣人,而刑部尚书作为其门生,自然明白老师的意思。
到底是因为刑部的介入,双方又一次打了平局。
作为本朝吉祥物一样的小圣人小小的打了个哈气,至于殿前清流和勋贵开撕这件事,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的小圣人有些困的眨了眨眼。
好不容易挨到了退朝,但因江淮水患问题,赫连幼清与齐王并着内阁的几名大臣去了文华殿商议。
被大伴儿扶着上了辇驾,小圣人习惯性的去了长公主的凤翔阁。
听到宫侍通传时,司琴忙带着人出来迎驾。
晨时本就吃的不多,又在殿上坐了许久,鲤儿见宫侍们早就备好了膳食,美滋滋的饱腹一番后就看到正在差人打扫的司画。
“琴姐姐,这盏灯笼旧的很,看着也不像是宫内司匠做的,是不是放错了?”司画拎着一盏绘着双兔并跑的花灯,花灯外皮的表面上的墨迹已然褪色不少。
司琴起先也未在意,只轻瞥了一眼。“你从哪儿拿的?”
“就在府库里。”司画道。
每年或多或少的总有官员为大长公主送些贺礼过来堆在府库,日积月累之下数量着实可观。
就怕之前不懂事的小宫侍将礼单上什么香的臭的都收拾进去。
司琴做事是向来心细的,她走上前,只看了一眼便认了出来。
还真不怪她记得清楚。
当年镇南王世子于元灯节前一日将这盏花灯通过她送给了殿下,其代表的特殊含义即使过了五年,司琴仍记忆犹新。
委实是这么多年来,也就镇南王世子顾文君不仅在那日送灯成功,并且让殿下将灯笼放了许久。
只不过……
想到之前种种,司琴不免心下一叹。
“你莫要动它,且妥善的放在库里。”
司画拧着眉明显不愿。
事实上司琴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司画手中的花灯,五年来赫连幼清鲜少在人前提起顾文君,也就是近日,对方即将入京,才让众人又一次记起这位五年前和长公主‘绯闻’关系闹得沸沸扬扬镇南王世子。
“这盏花灯并非他人放错,确实是殿下的,之前放在哪里,你现在原封再放回去便是。”司琴道。
司画一脸狐疑,本欲想问司琴怎么知道,而自己却不知时,对方却因旁的事转身离开。府库仍有其他的地方需要打扫,司画便将手中的花灯放在窗前的一处晾晒,就等着收拾妥当后在将其放回去。
站在不远处的小鲤儿目光从花灯拿出来时便不曾转移开。
这已经不是小圣人第一次在长公主的殿内看到这盏小灯笼。
小脑袋瓜努力的思索了好一会儿,掰着肉呼呼的小手指算啊算,模糊的记得上一次见到这盏灯笼还是在五六日前。
他的目光落在了放置在窗前的小灯笼上。
小灯笼看着破旧,描绘着两只小兔子的墨迹显然褪色了不少。
小圣人踩着榻,好奇的看着小兔子灯盏,小手终究是忍不住向前伸,戳了戳,又戳了戳。
很普通嘛~
他记得那日他睡醒时,看到姑姑手里拿着这盏花灯,表情是他从未见过的模样,他并不清楚那代表着什么,但只觉着姑姑似乎并不开心。
是因为花灯上的兔子颜色淡了吗?
那把花灯上兔子修复好,是不是姑姑就会开心了?
小圣人盯着眼前的花灯,想到就做的他差人去寻来笔墨,跃跃欲试的亲自‘修改’。
只不过。。。。。。
徐嬷嬷同司琴一同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小圣人一副‘完蛋了’要哭出来的模样。
而摆放在他眼前的那盏花灯早在他的笔墨下改成了一团糊。
唯一能能看出的就是一团黑上支棱着两对半长不长的‘兔子耳朵’。
赫连幼清从偏殿回来时,已经是晌午之后,抱起略显不安的小圣人安慰时,她看着几乎有些面目全非的花灯,愣了好一会儿便转开了目光。
夜半时,将小鲤儿哄着睡着,赫连幼清披着单衣,她坐在案前,视线落在奏疏却迟迟的看不进半个字。
“殿下。”
这时司琴同司画走了进来,而司画的手中还拎着那盏被小圣人涂抹过的花灯。
“这盏花灯可还要留着?”司画开口道。
完全被‘涂糊’的灯面早就看不清上面的图案,若不是今个儿收拾府库,哪会留意到这盏毫不起眼的花灯。
样式老旧,看着倒像是放了许久。
原本在司画看来赫连幼清应该会将其扔掉,哪知对方沉默了片刻竟要留下。
司画本欲将灯笼拿回府库放好,赫连幼清却又一次的开了口,让其将花灯放在她眼前的案上。
司画走出去时,内殿仅留有司琴一人。
“殿下,小齐大人正在殿外候着。”司琴道。
当年太子薨逝前,将班底通通留给了长公主赫连幼清,而太子妃齐氏的二哥,便是暗部情报的主要负责人。
“宣他进来。”良久赫连幼清道。
司琴低头应是,她躬身退下,穿过珠帘,行至殿外通传。
而候在殿外的小齐大人不是旁人,正是那日夜里,帮助顾文君击退武林人士的青年。
相比在客栈那副放浪不羁,稍微收敛的齐家二爷整理了衣冠便走进殿内。
司琴守在殿外,闲不住的司画也陪在一旁。
清风灌入了殿廊,将夏日的燥热都吹得透凉了不少,司琴不由的想起五年前,殿下在镇南王世子离开后,将自己整个人足足关了一日,不许他人打扰。
她并不清楚那时发生来了什么,徐嬷嬷也叮嘱她和司画不要在殿下面前提起顾文君。
但陪伴殿下多年的她能看出来。
顾文君之于殿下终究是不同。
至于司画,是一如既往的看镇南王世子不顺眼。
哦对了,如今又加了一个齐二爷。
“真讨厌,那个人怎么还不出来?什么事不能白日里说?偏要晚上来找殿下,真真的阴魂不散。”司画在一旁嘟囔道。
“阴魂不散不是这么用的。”司琴忍不住纠正道。
“哎呀,反正都是一个意思。”司画撇嘴。“琴姐姐,你说这齐二有事没事在殿下面前晃,是何居心?”
“你呀,天天都想些什么呢?”被司画左一个右一个问题打断思考的司琴无奈道。“小齐大人来找殿下,必然是和朝中要事有关。”到底是忍不住耳提面命,生怕司画当着小齐大人的面口无遮拦。
虽然,口无遮拦的事情司画早就干过不下一次了。
“要真论的话,反倒是顾文君要比齐二爷要好上一些呢。”司画继续嘟囔道。“不对,两个人都半斤八两。”她嫌弃道。
因司画提起了顾文君,这不免让司琴想到似乎又快到了元灯节日子。
而那盏被墨糊成一团的灯笼也正是元灯节前一日,顾文君送给了殿下。
“琴姐姐?琴姐姐。”
耳边传来司画的声音,司琴回神看过去时,小丫头正嘟着嘴。
“怎么了?”
“叫你半天都不理人,你在想什么?”司画道。
“无事。”司琴本不欲多说。“这里有我守着就成,你今个儿也忙了一天,快回去休息吧。”
“不要。”司画摇头拒绝。“我同你一起。”她说着又小声嘀咕。“也不知道那齐二什么时候能出来。”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齐景行才走了出来,司画也不理睬他,直接绕过对方进了殿内。
“齐大人。”
连着几次皆是司琴将齐景行送出宫,司琴率先开口道。
“有劳了。”齐景行笑道。
将齐景行送出去时,司琴终究是没忍住道:“齐大人,奴婢有句话不知当不当问。”
齐景行颔首示意。
司琴道:“您那日见镇南王世子,对方可还好?”
齐景行掀起眼,他本就相貌出众,上挑的眉眼只单单掀起便忍不住令人生出惊艳。“琴姑娘认识他?”
“也算不上认识。。。。。。”她顿了顿才道:“只不过之前见过几次。”
齐景行也并未多深问,他看着司琴,含笑的模样越加显得肆意风流。“琴姑娘想问什么?”
“听闻世子近几年身子一直不大好,齐大人前几日也见过世子了,可看着他气色如何?”司琴道。
“气色倒也还算好,只不过。”他声音一顿,微垂着眼,反倒是让人瞧不出眼底的神色。“手无缚鸡之力,看着倒像是个文弱书生。”
司琴了然的点点头,道了声谢后便不再多言。
司画在司琴送齐景行离开时没多久被赫连幼清支了出去。
涌入廊道的清风卷起珠帘,长信宫灯的烛火微妙的颤动,赫连幼清坐在案前,原本闭目养神的她睁开了眼,视线从案上的奏疏最终落在了那盏被染黑的花灯。
她看了好一会儿,眸中的光亮在烛光的阴影中明明灭灭。
一道极轻的叹息在殿内响起。
轻微的。
终究是泄了心事。
而翌日,打扫内殿的宫侍发现,在长公主内殿书架的一角不显眼的位置,放置着一盏灯面被涂黑的灯笼。
能放在这里必然是长公主无疑。
至于摄政大长公主为何将这盏其貌不扬甚至灯面漆黑的灯笼放在这里,便无人知晓了。
第8章
尽管这已经不是顾文君第一次来到京城,但见其繁华热闹也不免叹一声果真是京师重地。
因此番进京全属护送活佛,顾文君不仅见到了鸿胪寺的官员,竟然还看到了熟人。
淮信侯,顾欣芷的公公,浩浩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