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在七零养崽崽-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赶紧坐,嫂子给你们泡糖水喝。”
周琴说着,转身拿出一个小罐,两个搪瓷缸,给乔染和江卫国一人泡了一杯红糖水。
这年代,红糖是好东西,也就来客人的时候,泡点红糖水招待一下,平时自己家都是不怎么舍得喝的。
乔染和江卫国没有拒绝周琴的这份好意,接过红糖水。
“谢谢嫂子。”
“客气啥。”
江卫国说着,将今天带过来的礼品递给了周琴,“嫂子,这东西你拿着,带给你和国庆哥的。”
周琴一看江卫国袋子里提了一包红糖,一斤江米条,还有一把挂面,赶忙道,“卫国,你这是干啥?
来嫂子这儿还带什么东西?
你拿回去,自己家吃吧。”
周琴说着,将东西推了回去。
第128章 双职工家庭
上次江卫国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提了不少东西,这一次再提东西,周琴实在不好意思收。
江卫国却坚持道,“嫂子,这一次来的匆忙,都没买几样东西。
难得过来一趟,你就收着吧。
而且这次我过来,还是有事儿要麻烦国庆哥的。”
周琴推脱不掉,只好收下。
吴国庆问了句,“卫国,你有啥事儿要找我帮忙啊?”
江卫国将情况和吴国庆说了一下,“我媳妇儿拿到了面粉厂的工作,回头我也会来县城工作。准备一家人搬到县城住。
但是我们没房子,就想先租个房子住。
县城又不认识什么人,租房子也不容易。
想着国庆哥你一直在县城,认得的人多,能不能帮我问一问,有谁家在租房子的。”
吴国庆还以为多大的事呢。
小事一桩,根本不麻烦。
知道江卫国以后能搬到县城来住,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以后都住在县城,走动起来可就方便多了。
“这个没问题,不是什么大忙。
你想租什么样的房子?”
江卫国想了想道,“两室的吧。”
一个房间太小了,一家人挤在一块儿不够住。
两个房间就差不多了,挤一挤,大概还是够住的。
当然,房间是越多越好,得考虑到租金,大概租一个两室的房子就可以了。
“地方最好能干净一点,离面粉厂能近一点。
房子也不急租,这个月能租到就行了。”
毕竟乔染还要上班,住远了工作不方便。
虽说家里有自行车,可万一遇到晚上加班之类的,江卫国可不放心乔染一个女人走太远夜路。
所以住的地方近一点,肯定没错。
吴国庆点了点头,“行,没问题,回头我多帮你问一问。”
“国庆哥,那就麻烦你了。”
“咱们都是兄弟,客气那么多干嘛呀。”
说完这事,两个人唠嗑了几句。
乔染和江卫国便准备告辞。
两个人刚想起身,就被周琴拦住了,“你们别走啊,还没吃饭呢。
在嫂子这儿吃顿饭再走!”
江卫国赶忙摆了摆手,“嫂子,不用了,我们回去吃就行。”
如今大家的日子过得都不容易,粮食可是金贵的东西,谁也不好意思在别人家蹭饭。
周琴摆着脸色,佯装生气道,“你们回去还得生火烧锅,多久才能吃上啊?
就在嫂子这儿吃,吃完了再回去。
难得过来一趟,不吃顿饭再走,像什么话?”
吴国庆也道,“是啊,卫国,弟妹,你们吃完饭再走,客气什么?又不是外人。”
磨不过吴国庆和周琴的热情,两个人留下来吃了顿饭。
家里也没什么好菜招待,周琴拿了半斤肉票,去旁边的副食品点买了半斤猪肉回来。
家里的青菜还有,就没有额外买了。
看到周琴买了肉,乔染知道,吴国庆两口子费心了。
这年头,肉是好东西,吴国庆的单位,一个月也才发两三斤的肉票,家里人都是不够吃的,现在舍得拿出半斤肉票,招待他们,这个朋友值得交。
“卫国,弟妹,你们先歇着,嫂子这就去做饭。”周琴招呼了一句,随后开始忙活起来。
乔染赶忙也跟了过去,“嫂子,我给你搭把手,帮帮忙。”
周琴赶忙摇头道,“不用,弟妹,你是客人,哪儿能让你帮忙呀?
你去歇着就是,嫂子自己来就行的。”
乔染道,“嫂子,我还是帮你吧。
他们两个大老爷们说话,我也插不上嘴。
不如帮你做做饭,咱们女人之间一起唠唠嗑。”
见乔染这么说,周琴倒是不好拒绝了。
同时对乔染的好感度又提升了一截,看得出来,乔染是个勤快的人。
这要是换做别人,多半懒得帮忙。
周琴和乔染一道,操持起午饭。
乔染负责洗菜切菜,周琴掌厨。
两个人一边忙活,一边聊了起来。
周琴打小便是城里人,不知道乡下生活是什么样的,通过乔染的诉说,了解到了一些。
知道乔染现在还是生产队的大队干部,更是佩服不已。
这么看来,她这弟妹不是个简单的人。
一个女人,能有这样的好本事,着实厉害。
再看看她,对比起乔染,真是太差劲了,只知道带孩子,照顾家庭。
人家不仅将家庭照顾好了,还有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是将自己收拾打扮的那么好看。
两个女人聊了一会儿,关系无形中变得亲近了几分。
回头他们两口子搬到县城住,没什么朋友。
吴国庆和周琴人都不错,可以多走动。
如果遇到什么困难,还能互相帮衬着点。
中午饭,周琴做了一盘猪肉焖土豆,一盘白菜炖粉条,一盘炒菜苔,还有一盘炒芹菜,一个青菜汤。
四菜一汤,还有荤菜,在这年代,招待人绝对算是非常丰盛的了。
周琴炒素菜的时候,菜里面特意多放了点油,不是水煮菜,味道也还算不错。
几个人吃饱喝足。
饭菜做好了,乔染和江卫国吃了顿饭,唠嗑了几句就告辞了。
乔染打算直接回生产队,江卫国却提议道,“媳妇儿,要不咱们去供销社看一看,你再去挑身衣服?”
乔染想了想,道,“算了,以后要来县城住,还得搬家呢。
现在买了衣服,带过来不方便。
等咱们搬到县城来,我再买衣服吧。”
江卫国想想觉得也是,于是便依着乔染。
两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到生产队,已经下午两点钟了。
来不及在家休息,就直接去干活儿了。
如今还没去县城,两口子想着能干多少活儿是多少,回头年底了,多少能分点粮食和福利。
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多挣口粮食。
接下来几天,相安无事。
中间乔染回了娘家一趟,和娘家人说了搬家去城里的事。
她是担心自己以后搬到县城去住,家里人找到生产队,寻不到她。
乔家人知道乔染居然拿到了面粉厂的工作,惊讶的无以复加。
乡下人拿到城里的普通工作都已经难如登天了,乔染竟然还去了面粉厂这样的好单位。
回头乔染和江卫国两个人都有正式工作,那可就是双职工家庭了。
第129章 租到房子
对于普通的乡下人来说,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乔大嫂最是羡慕乔染,她这小姑子,真是越发的厉害了。
虽然乔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现在她却想明白了,没有嫉妒乔染,而是盼着乔染能过的更好。
等着乔染发达了,也好帮衬帮衬娘家。
乔大嫂看得出来,乔染还算是念着娘家的人。
别的不说,乔家盖房子,乔染不就拿了好几百块钱出来吗?
还有家里盖好房子办酒席的时候,也送了三十斤猪肉来。
往后等着乔染在城里混的好了,铁定也不会忘了帮扶一下娘家的。
因为想着能够从乔染身上占到点便宜,乔大嫂对乔染很是热情。
“小妹,等你到了县城,可得好好的干,等你有出息了,看看能不能把我家勇子也弄到城里工作去。
到时候,咱们乔家日子也能过得越来越好。”
乔勇是乔大嫂的儿子,今年十五岁,过完年就十六了。
按这年代的进厂条件,满十六就成。
作为父母,自然盼着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
乔大嫂心里盘算好了,明年儿子十六,初中毕业。
要是乔染能帮忙,将乔勇弄到厂里头去,那可就谢天谢地了。
要不然儿子没别的出路,只能在乡下干苦力。
生产队里,哪有县城的条件好?
谁不想拿工资,成为城里人?
别的不说,如果乔勇也能去城里工作,回头他娶媳妇儿,那会容易很多。
乔染只是笑了笑,没有承诺,也没有直接拒绝。
虽说她不怎么喜欢这个大嫂,可是她这个侄子人还是不错的。
倘若有机会给介绍到城里工作,也不是不行。
娘家人对她不错,乔染自然也是盼着娘家越过越好。
她占了原主的身子,总归得对原主的家人负点责任。
一家人聊着,又说了些家长里短。
现在乔家盖好了房子,乔志峰娶媳妇儿的事儿也快了。
女方那边见乔家房子盖好了,准备把闺女给他们乔家。
别的方面,女方也没怎么要求。
不过乔老太做主,给人家二十块钱的彩礼,再加一百斤米,做一套新衣裳。
这样的彩礼,在乡下算是普通的,不算丰厚,也不算寒碜。
乔家人也是尽力将自己能拿的拿出来,不管咋样,不能委屈了别人家的闺女。
主动给彩礼,也算是对人家的尊重。
两家人谈好了,婚事定在两个月以后。
算算时间,也快了。
乔染见乔志峰能结婚娶媳妇,由衷替他高兴着。
家里就剩这么个弟弟没成家了,等乔志峰成家以后,父母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娘,你们那儿钱够不够?要不我给你们再拿一点?”乔染问道。
乔老太赶忙摆了摆手,“不用,闺女,家里的事你不用再操心了。
之前借你盖屋子的钱还没有还呢,哪儿能再找你借钱。”
“娘,又不是外人,和我客气什么?”乔染知道乔老太心里想什么。
乔家有困难,没想找她帮忙,乔染还是觉得太生分了。
“娘知道,不过你对家里帮的已经够多的了。
你自己也要过日子呢,哪儿能这样贴补家里。”乔老太道。
乔大嫂见乔老太这么说,觉得她这婆婆就是个傻子。
人家乐意帮忙,让她帮就是。
家里盖房子,花了那么多钱,家底都快掏空了。
弟弟结婚,姐姐多少得花一点。
乔染多帮衬娘家,不是能让他们乔家的日子过的宽裕一点吗?也省得低三下四的找别人借钱。
不过乔家乔大嫂做不了主,她心里虽有意见,也不好说出来。
“娘,你就别担心我了,回头我和卫国两个人都上班,加起来的工资不少。
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难,你就和我说,别强行撑着。”乔染交代了一句。
乔老太这才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闺女的心意她知道了,以后能不麻烦闺女的地方,还是尽量不麻烦她。
在娘家这儿唠了半天,乔染没留下来吃饭,赶着回去了。
娘家日子过的不容易,能给他们省一口粮都是好的。
接下来几天,日子过得照旧。
后面吴国庆那边来了消息,说是帮他们找到了合适的房源,让他们自个儿过去看看。
要是觉得不错的话,就可以定下来。
乔染和江卫国收到消息以后,赶忙去了县城一趟。
两个人去了吴国庆的住处,吴国庆领着两个人,到了房子那边。
房子和面粉厂离得比较近,大概只有一公里,走路的话,不到十分钟脚程,颇为方便。
到了房子里,吴国庆领着二人,见到了一个老太太。
听吴国庆说,这位老太太要去市里了,到儿子那儿住。
家里的房子空出来,索性就租出去,多少拿点租金。
吴国庆道,“徐大娘,我带人过来了。”
这位徐大娘就是房子的主人,看上去大概六十多岁。
面相看着和善,应该不难说话。
徐大娘打量了乔染和江卫国一眼,见两口子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一看就知道是个讲究的。
将房子租给这样的人,徐大娘心里放心多了。
房子如果租给邋里邋遢的人,徐大娘真担心将家里弄的乱七八糟,到时候房子都不能看,不能要了。
徐大娘冲乔染和江卫国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
随后领着两个人进了屋,让他们看了下房子。
房子是两室一厅的,还算宽敞。
最重要的是带了一个院子。
虽然院子没多大,但是多少能放点东西。
徐大娘将屋子收拾的很干净,里里外外都打扫好了。
两个房间里,都配了床和家具。
厨房里有柴火灶子,没有煤炉,得自己准备。
乔染家里是有煤炉的,回头直接拿过来就成。
房子各方面都不错,乔染和江卫国心里都十分满意。
于是道,“这房子我们想租,不知道租金是多少?”
徐大娘道,“你们是国庆的朋友,要是租给别人的话,得十块钱一个月,租给你们,给八块钱就行了。”
乔染和江卫国听到这个价,觉得倒也不贵,能接受。
第130章 搬家
最主要的是房子乔染很满意,哪怕是租金高一点,她都乐意租下来。
“行,徐大娘,房子我们租了。”乔染答应的很干脆。
双方很快便签了合同,徐大娘将两把钥匙交给了乔染。
乔染一次性先付了半年的租金,四十八块钱。
光是租房子,就已经大出血了。
不过倒也不用心疼,她手里的钱多着呢。
吴大爷给的,加上从蔡金花手里“坑”来的四百块钱,还有江卫国退伍回来的补贴,一共大几千块钱呢。
这么多钱,租房子的这点钱也就是毛毛雨。
徐大娘拿到钱便走了。
江卫国和乔染准备回去,被吴国庆硬拉着吃饭。
两口子推脱不掉,只好又去吃了一顿。
两个人当然没有空手过去,买了不少东西带着。
他们手里有钱,有票,直接去副食品店买了一斤肉,一条鱼。另外又去供销社买了一瓶酒,一斤水果糖。
“卫国,你这也太客气了,又带了这么多好东西,我咋能收呢。”吴国庆无奈的说了句。
“国庆哥,你帮了我这么大个忙,有啥不好收的。
拿着!
你要是不收,以后我可不好意思找你帮忙了,也不来你这儿吃饭了。”
吴国庆也没再矫情,将东西收了下来,“那行,卫国,回头你来了县城,有啥需要帮衬的,一定记得过来找我,千万别和我客气。”
“行,放心吧。”
中午周琴将乔染和江卫国带来的鱼和肉全烧了,拿来招待两口子。
所以午饭很丰盛。
对于这年代的人来说,绝对算是大餐。
两个人吃过午饭,没有多逗留。
现在房子租好了,接下来要操心的就是搬家的事情。
等来了县城,乔染直接给江东升和江东燕转到县城的小学来。
相比较乡下的小学,县城的小学不仅教学质量来的好一点,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好多了。
不过学费要贵不少。
生产队的小学,一学期的学费是五块钱,可是县城里,小学一学期的学费是十块钱,足足多了一倍。
虽说学费贵了点,但对于乔染来说,也就是小意思。
等来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