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甜香农家 >

第233章

甜香农家-第233章

小说: 甜香农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如何去攻城呢而那些驻兵们罢工的原因更加简单,居然是因为发不出响银。再家上家中父老乡亲的压力,说什么帮昏君必糟报应。

    本来当兵就没几个银子,这会子响银不发,家里人又给压力,皇上又确实是昏军。不少士兵的未婚妻都是被抢入宫的。新仇旧恨加一起,更加没人愿意为昏君卖命了。于是各城镇周边的驻兵,全都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好好的军营基本上是空无一人了。

    要说这次叛乱,各地最吃亏的是贪官和乡绅们,最受益的却是老百姓们。本来要交的人头税不必交了,让贪官占去的田地又收回到老百姓手里了。本来因为皇上的下命令,所有美女必需先送入皇宫。如今各家的女儿也是想嫁就嫁。反正已经反了,也就不再怕昏君最后会如何治罪了。再说了,这天下都乱了,谁是皇帝还难说呢

    八皇子看着各地送来的战报,不能说是战报了,只能说是坏消息。为何说不能说是战报呢只有打仗了,才能说是战报,可是各地攻城因为没有兵,就只能看着城楼发呆,想要说服城楼里的叛君,可是结果却是徒劳。那些叛军根本不想听什么君臣大义,更不想让皇帝收服。去做什么远征君,为昏君卖命可耻,直接贴在城楼之上了。

    可怜的大臣们,只能看着楼城发呆,什么也做不了。当然也有可能做的,能做的就是把最新的消息送回京城。又有几座夺失守了,又有几个贪官被杀了,又有几支驻军反了。总之从头到尾就没有一件好事,也没有一个好消息传回京城。

    新皇气的把那些折子全丢到地上,边上的太监宫女皆是默不作声,这会子皇上在气头上面,谁敢去触眉头,不想活了吗

    贺公公站在一边,看到新皇生气,忙关切的上前劝着,尖细的太监嗓音听着都让人恶心。可是偏偏新皇却习惯了,而且觉得这声音莫名的让自己安心。“皇上,您这生的是哪门子的气,这些大臣不中用,您再换一批不就成了。那些大臣们想要活命,就得好好为您办事。咱们把大臣们的家眷全都关起来,谁能把此事平息,咱们就放谁的家眷出来。这样岂不是更好”

    新皇心里一动,这个法子确实不错,早就说过了,那些大臣们就是犯贱,你不抽,不打他们,他们就不会动,就不会好好办事。既然是他们自己作死,就不要怪自己这个皇帝心狠了。“小林子你说的是,朕这就下旨,这件事情就全权交给东场来办。朕如今相信的也唯有你,小林子”

    贺公公看着皇上殷切的目光,心里一阵柔软,“皇上,瞧您说的什么话,为您办事不是奴才该做的吗奴才跟了您这么多年,您最清楚奴才的性子了,奴才办事可是一心为您,不会再为旁人了。”

    新皇满意的点头,看着贺公公简直比亲人还亲,“朕相信你,朕最相信你了。”

    贺公公拿帕子压着嘴角笑了笑,“皇上,您别心急,这天下既然咱们能夺下来,又怎么会轻易的落到旁人手里呢有奴在的话,您放一百二十个心,奴才会为您守住这江山,万不会让任何人夺了去。”

    新皇那纵情声色的脸上,眼底越发的黑了,整个人好像胖了不少,可是却是那种乏力的胖。“朕一直想不明白,那些老百姓怎么会这么大胆去叛乱,你说说看,到底是何人在背后操纵的,还是老百姓们想要什么,朕没有满足他们,所以他们才不听话的。”

    贺公公眼底一暗,“皇上,您想多了,这些老百姓也跟大臣一样,非要咱们好好严厉的管着,他们才能老老这实听话,才能乖乖的交税银。人都是贪心又自私的,想让他们老实的交出银子,他们自然不愿意,自然就会发动叛乱了。可是若咱们因此就服软了,将来就更加别想老百姓交出一文银子。所以该心狠的时候就要心狠,皇上您可千万别因此就心软了,那可就正中那些叛军的心怀了。”

    新皇疲惫的闭上眼睛,只觉得这皇位坐的也好累,本以为做皇子时辛苦,等到做皇帝了,就能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做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可却没想到最后却是这般,做了皇帝一样受累,大臣们不听话,老百姓不听话,没完没了,真是劳神费力。想着想着新皇睡着了,而贺公公则命太监们拿来毯子,亲自守在皇上身边,上书房的宫人们则全都安静的退下。

    贺公公一脸温柔的坐在一边,看着龙床之上的皇上,年轻的脸上已经满是疲惫了。贺公公的手心不由一紧,全是那些不听话的大臣,全是那些不识趣有老百姓。若是他们老老实实的,自己的皇上怎么会这般辛苦呢不行,不能再让那些大臣继续轻松下去了,必需要让他们好好为皇上当差。

    而各地的叛乱必需要平熄下来,皇上需要休息了。贺公公突然走到龙床前,然后居然大大方方的躺在龙床上,与皇上睡在一起了。这样的画面看着格外的诡异,可是真现就是如此的。

    第六百零九章响银

    秋宁激动的看完乔羽书的信,心里满是喜悦,难怪自己觉得各地的叛乱有问题。好像是有人之前早就谋划好的,原来还真是如此。自己想的没有错呀,只是没想到的是,原来背后的人是羽书。秋宁现在完全放心了,如果羽书能够把事情做到这一步,接下来该怎么做,自己只需要用心等待即可。只是有一点秋宁不明白,最后羽书回京城吗京城的皇位他想争一争,可是他要守着边城呀

    秋宁有些费解,不过还是把羽书的信高兴的拿给长公主看。长公主看完信之后,心里有喜悦也有伤感。虽然知道这是早晚的事情,知道这天下要换人了。可是现在真的亲眼看到时,长公主心里还是挺伤感的。可是看到女儿高兴的样子,长公主又觉得自己太自私了。女儿和女婿凭的是本势,可不像新皇那样,用一些下作的手段,最可恨的是,父皇还是新皇下毒害死的。

    而有人能为父皇报仇,自己理当高兴才是。而且是自己的女婿,也算是自己的亲人,也是父皇的亲人呀长公主想通了,脸上的笑意也深了。“羽书果然是个有远见的孩子,瞧瞧这次的叛乱,一起全国各城镇都爆发了。而这些叛乱想要平息,除了由羽书出面,旁人也只能用武力镇压。

    可是这武力就离不开士兵,现在皇上连军响都不发了,还想要士兵听他的话吗只是娘想不知明白,国库就亏空到这个份上了吗连响银都发不出来,将来不管谁接手这天下,怕是都得一片混乱吧”

    要说长公主的担心也确实没有错呀,现在有多乱,将来收拾起来就有多麻烦。就像一个家里,你把屋子弄乱了,不管谁来接手家主的位置,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还是要把屋子收拾好。还是要劳神费力,所以长公主才觉得担心,到时候女婿能不能应付过来呢特别是现在没有响银发,到底要如何撑下去呢

    没有了响银那些士兵们会继续听女婿的话吗长公主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忍不住拉着女儿说道上了。“宝儿,你说军中没有响银,那些士兵们会一直听女婿的命令吗这一个月两个月还好,三个月之后怕是连士兵们的吃喝都供给不上了,到时候怕是就真的麻烦了。这天下还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军队来整顿的,所以羽书的乔家军必不能乱,也不能出变故才是。”

    秋宁也觉得娘说的在理,可是现在哪有那么多银子呢“新皇不肯出响银,本来就已经是想架空羽书,想让乔家军解散了。新皇居然不顾边城的危机,就想着把权昨收拢,真是目光短浅的小人。如今没有响银羽书在军中怕是很艰难,边城的环境本就恶劣,也不知道现在如何了。娘我真的好担心呀”

    长公主拧眉,“你说的没错,要不娘想法子给女婿送些银子过去,至少让女婿能度过这个难关吧”

    长公主这么多年,也有一些家底了,可是却并不像那些贪官富足。现在为了自己的女儿和女婿,拿出所有的家底,长公主是连眉头也没皱一下,在长公主看来,这不是应该的吗自己的一切都是女儿的,如今提前拿出来帮女儿和女婿又有什么错呢

    “娘,女儿不要您东西,女儿想把味一的银子尽可能的拿出来,这样能帮一帮就帮一帮吧”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味一,秋宁也不是没挣到银子,如今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秋宁自然愿意拿自己多年的积蓄出来。帮的不是外人,是自己的夫君,是自己肚子里孩子的父亲。

    长公主知道女儿不想麻烦自己,微微一笑,“宝儿,娘可不是帮你们,娘只是想着这天下百姓。如今事情一日不平熄,这天下都是乱的,百姓们也就没有好日子过。如果娘把银子拿出来帮一帮女婿,也是在帮这天下的百姓,百姓们有太平日子过,娘心中也会觉得安稳,这样有何不可呢你这丫头就是多想了,娘的银子还不是留给你们的”

    秋宁其实心里明白,娘说这样的话只是宽慰自己罢了,不过秋宁却只能收下,因为从羽书的信里,秋宁可以看出羽书在边城也相当的艰难。试想一下十几万大军,突然之间没了银子,没了粮草,会面临什么情况呢“娘,那秋宁就代羽书谢谢您了。等以后天下太平了,再把银子还您。”

    长公主真是拿这个女儿没法子,“你这丫头就是要跟娘生分,娘的银子是给你肚子里的外孙的,可跟你们两人没关系。”

    母女两人一起好好的把银子收拢一翻,当夜就命人偷偷的去取银票。秋宁希望自己送去的银票,能解羽书的一时之急。去过边城的人才知道,边城的士兵们过的有多苦,秋宁知道自己现在在皇陵清苦,可是再清苦吃喝上没少过。在边城一个不小心,可就是连吃都没得吃,那么多人没饭吃,想想都后怕。

    乔羽书也没想到自己收到秋宁的回信时,还收到了一百万两的银票,这里面有秋宁的,有长公主给的,还有乔老太太给的。乔羽书也没多想,立马命人银着银票去采办粮草,现在边城的周围的城镇,还未受到影响,此时各城的粮食还比较充足。现在采买大量的粮食,就可以供给士兵们几个月的用度了。

    乔羽书一直知道这个世上最关心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就是秋宁了。每次在自己最艰的时候,秋宁总会给自己帮助,不管是哪一方面的,都会让自己心中感动的同时,又会自责为何自己不能为秋宁做些什么呢

    其实军中确实因为朝廷的断响产生危机,可是这么多年乔羽民书也有一些收入,也能勉强撑着吧,不过却并不能撑太久,如今有了这一百万两银子,自己的底气更加足了,而边城这一块就会成为自己大后方。这里的粮食会一直供给乔家军,自己也可以省一份心了。

    aa2705221

第六百零九章 人质

    

贺公公怎么也没想到,就算自己把那些大臣的家眷全都抓起来了,可是那些大臣们依旧没有办法攻下城。就带着的几百御林军,能起到屁的作用呢而那些带兵去的大臣,是宁愿自己战死了,也不想活着回来。这样至少家人有一条出路吧

    京城的京官们从来没有这么不想做官过,谁都知道当官好,当官可以过好日子,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可有娶好几房小妾,可以做人上人,不必受闲气,受人欺负。可是现在的京官可是全京城最惨的活,每日里都会有京官领着一百来号人,前往其它各城,想要收复那些叛乱的城镇。

    而出去的官员能回来的太少太少,基本上全都是死路一条,可是就算是死,也比在京城呆着强。只能看着自己的家人在东场受苦,官员们恨透了东场,恨透了那个贺公公。这攻城的事情是文臣办的好的吗可是贺公公偏偏说,大臣们不用心尽力为皇上办事,所以才会收不回失城。这让一众文官无言以对,又没办法当众去驳斥贺公公。最后文官们也算想明白了,反正都是死,自己死了之家人可以自由,倒也算是没白死吧

    于是每日去攻城的官员,最后都是一死的结局,而每一个大臣去之前,则是一脸的死寂,好像赴死前最后的仪式吧而活的官员,则会自觉的前来送行,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要去赴死的可就是他们了。

    所有人都知道皇上这样做不对,可是官员的家眷都在东场手里,哪怕知道不对,也没人说什么,反而所有的官员突在之间就像哑巴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去送死。到后来官员死了一大半了,可是收复失城的事情,却根本没有任何的进展,就好像这一切都只是一个笑话一样,没有结果,也没有结局。

    新皇靠在美人怀里,一脸的酒气,至于那些烦人的朝中大事,新皇是根本都懒得去计较,懒得去管了。反正有小林子撑着,自己继续买醉,继续过自己醉生梦死的生活吧

    每日城皇宫依旧是欢声笑语,美人如云,依旧是夜夜笙歌宫中的宫女们越来越多了,到处可见的都是宫女,都是美人。皇上把后宫能宠兴的美人全宠兴了,有时候一日十个美人做陪。而那些美人们往往结局很惨,基本上是宠兴完了,就让皇上丢到脑后了。

    最可气的是,因为后宫的美人太多,不少美人都要挤在一起睡,因为没有宫殿可以住人了。而那些美人中就有大胆的偷偷的开始往外跑了,因为宫中的御林军越来越少了,每次出去平乱要走一百多个,慢慢的几一万的御林军也少的大半了。这下子皇宫的守备就慢慢松懈了,而那些一直没不得宠,一直想念亲人的美人。就开始偷偷的扮成宫女太监,开始偷偷的往外跑了。

    慢慢的宫里的美人跑的跑,走的走,留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了。面新皇每日里一半都在醉中,根本水知道他的美人跑了,不知道这天下要变了,不知道他自己的命数也快尽了。

    贺公公已经感觉到危险了,更感觉到叛乱之后的人为成份了。那么接下来最要紧的事情,自然就是尽快的把事情平熄了。朝中可以用的大臣都用了,可是依旧没有半点作用。贺公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边城的乔家军,想到了乔家军可以平乱。

    贺公公的意思才刚提,新皇却不满了。新皇觉得那些叛乱只是小问题,为何要动用到乔家军呢本来乔家军在边城呆着,好好的,为何要把他们调入京城,哪怕如今边城的西域人已经乱了,不成器数了。可是却怎么也不能让乔家军回京,只要他们回京了,自己这皇位可就危险了。

    新皇可是见识过乔羽书在乔家军中的危险,觉得这是万万不可做的情,宁可让叛军攻城,也不愿意养虎为患。贺公公却觉得这时候叛乱才是大事,眼瞧着叛军已经占领了全国大半的城镇,那些没被占领的小城,也自立门户,根本不听皇上的命令了。此时若再这般拖下去,结果就是京城不再是全国的中心,而只是一座城罢了

    而皇上不再是皇上,仅仅只是一个城主而已。贺公公觉得两害取其轻,必需要把乔家军召回京了。并且贺公公想到一个好法子,就是把长公主和宝郡主请入皇宫,有这两人在宫里,乔家军就算进了京城又如何,还敢有任何异动吗

    贺公公想让皇上拿捏住长公主与宝郡主,以这两人做为要挟,逼迫乔羽书不得不尽心尽力的平判。这样的话,皇上就可以继续做稳皇位,等到叛乱平熄之后,再一杯毒酒赐婚乔羽书不就行了。至于边城,再另派大臣过去,只要把家眷留在京城,那些大臣若不尽心守城,就得看到家眷死于非命。这样最简单,却是最有效的法子。

    新皇看着小林子,想来想去,如今还真没有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