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门-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什么首饰。”
施菀没想要这样贵重的回礼,更不想要什么她不认识的齐王的东西,但她不知怎么推却,而绿绮已将宝石递给她,说道:“这宝石质地好,少夫人镶个项链或是镶个簪子,都好看。”
施菀将宝石收下,朝陆璘道:“那多谢夫君了。”
说完,站了片刻,又说:“夜深了,夫君早些歇息,我回去了。”
陆璘点点头,绿绮送她出门去。
她走到院中,往房内看了眼,自然早已看不到陆璘的身影,便又转过头,往疏桐院而去。
手上的宝石,既觉得烫手,又觉得自己是该欢喜的:不管怎么说,也是他送的。
第15章
这一晚的三更天,施菀意外醒来,却只觉更深夜静,天地俱寂,也不知自己因何而惊醒。
朦胧月光从窗外照进来,街外隐约有些许动静,待要细细聆听,却又什么都没了。
她疑惑地睁眼躺了一会儿,又睡着。
隔天才知,前夜皇帝驾崩了。
京师自半夜开始戒严,停所有婚事嫁娶、所有歌舞娱乐,禁红灯红衣,京中官员皆前往所属衙门宿舍斋戒。
陆家父子四人皆在朝为官,一早便着素服前往各自衙门。
陆夫人也告诫上下,禁欢声笑语,禁游乐嬉戏,若被发现,立即重处。
施菀从没见过皇上,而且之前就听闻皇上病重,知道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并没有太大感觉,但她却知道,这对陆璘来说是噩耗。
因为皇上是新政的拥护者,是他一力支持王相公坐上丞相之位,一力支持王相公施行新政,但新政阻碍重重,反对者众,还未全面推行,皇上就病重,由皇后与后党把持了朝政,王相公被罢相,新政自然停滞。
而现在,皇上驾崩了。新政最大的支持者没了,王相公的保护者也没了,未来不知会怎样。
陆璘一定会担心王相公的安危,但施菀却还担心陆璘的安危,因为他自己也是新政的支持者。好在公爹是副相,之前也不曾参与新政,有他在,陆璘应该是无事……
三日后,太子即位,京中局势稳定,宫中筹备丧礼,在衙门斋戒数日的陆家父子也回了府中。
施菀担心陆璘,想看看他怎样了,却没有理由去找他。
过了两日,先帝出殡,各寺庙鸣钟,文武大臣齐聚殿前,着孝服哀悼,京中百姓也是家家户户挂上白绫与白灯笼,齐送皇帝宾天。
施菀忍着没去清舒阁,没想到绿绮却来找她。
绿绮过来问她:“听说莲子能安神,可天气渐凉,外面已经没有莲蓬卖了,我便让人买了些干莲子,用来煮汤的话,和鲜莲子一样的吧?”
施菀点头道:“是一样的,你怎么要安神么?”
“哪里是我,是公子,本就少眠,自皇上驾崩后越发严重,昨日晚上竟是看了一夜书,催他去睡他还说睡不着,今日竟直接去送殡了,这就是铁打的身子也熬不住。”绿绮说。
听她这样说,施菀便知道朝中必是有动静,因此陆璘担忧而心思难安。
她沉默时,绿绮说道:“既是一样,那我再给他炖个莲子绿豆汤?但绿豆消暑,现在不要消暑了,再喝这个好么?他也不爱吃莲子银耳羹。”
“可以煮莲子糯米粥,糯米健脾养胃,也好。”施菀说。
绿绮高兴道:“那就莲子糯米粥,正好公子胃口也不好。”
“我见他……似乎习惯点香?”施菀问。
绿绮回:“是呢,房里常点着。”
施菀说道:“我见书上有安神香,我也懂些药理,要不然试试看能不能配些安神香,或许能有用。”
绿绮立刻道:“那自然好,兴许比莲子羹什么的更凑效一些,就是要麻烦少夫人了。”
施菀摇摇头:“我闲着也是闲着。”
为他做些事,她很乐意。
绿绮走后,她立刻拿出之前看到的制香配方,对照自己了解的药理知识,试图去拟配方。
想来想去,她去外面香料铺买了几样安神香,又买了些其他香料,回来对着配方制香,但试来试去,都不太喜欢。
后来,偶然间突发其想,能不能制一款能安神的梅香呢?他喜欢梅花,若闻着梅花的香味入眠,对他来说应该是很欢喜的事吧?
这个想法冒出,便难以自制地想试一试,可配了好几种香后才发现,安神香多是用沉香、檀香、龙脑等几味香料,而梅花香味极淡,似有若无,随便加些香料,便一点梅香的影子也没有。
更何况梅香也难萃取,她几乎买遍了各香铺药铺的梅花,也没能配出想要的香味。
一连好几天,她就关在房中配香,或是去外面书铺里找香料配方,最贵的沉香与麝香也狠心买了好几次拿来试验,费了许多银子,终于有了些眉目。
用甘松,白芷,檀香,白梅等拟出清冷梅香,再辅以气味淡雅而安神养心的柏子仁、远志,制成香饼薰烧,倒真是幽暗而冷冽的梅香。
只是她主要的目的是让陆璘安神,却不知这香料有没有安神的功效,所以要先自己试一试。
她平时并不午睡,为了试香,特地在自己清醒的时候点燃薰香,在榻上躺下。
隔一会儿,果真有了睡意。才入睡没一会儿,却又醒了过来,只听前院传来隐隐的争吵声,似是公爹的,还有陆璘。
施菀立刻从榻上起身,跑到院外,前院争执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她隔着一堵墙,细细听起来。
前院的书房,陆璘第一次对父亲陆庸疾言厉色。
“先帝尸骨未寒,赵相公分明是公报私仇、打压异己,这才捕风捉影,构陷老师,父亲为何不出言反对?”
他万万没想到,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赵相一党竟会以新政祸国为由,拿已罢相的老师开刀,几乎是摆明了要置老师于死地。
听见他的质问,陆庸冷眉道:“我倒要说你,新政之事自先帝重病便是失败了,既失败,王仲怀又怎会安然无恙?事到如今已是无力回天,人人都沉默,你却偏要与赵思德作对,一再顶撞,你是嫌自己这新升的官职坐得太稳是不是?”
陆璘一声冷笑:“所以父亲一心挂念的,就是官位?父亲为副相,堂堂吏部尚书,有知政事之责,却在这样的构陷中一言不发,任由赵相那一干人指鹿为马,这便是父亲的为官之道?”
“子微,你可知若非有父亲,你早就被划为王相公一党,被贬官削职了!”一旁的陆家大公子陆恒说道。他在京城邻城做官,因新帝登基,所以赴京。
陆璘看向他:“可我不怕,我之所求,便是尽一切办法,救江山社稷于水火,挽大厦之将倾,死又何惧,更不怕什么贬官削职!”
“可若死了,你又怎么救江山?”陆恒问。
陆璘回答:“我死了,也会有后来人,既然这条路上总会有人死,为何不能是我?”
“你……”陆庸气道:“天真,无知,书生意气!”
陆璘缓声道:“那父亲又是什么呢?老道,圆滑,识时务者为俊杰?”
陆庸脸色越发难看,向来温和的性格也被他激怒。
陆恒无奈道:“新政受连累的人够多了,有王相公他们就够了,你还年轻,万众瞩目中站到如今的位置,为何要平白将自己陷进去?最主要是没有意义,就算你去努力,也斗不过太后与赵相,不会改变结果。”
陆璘看向父亲陆庸,几乎是以哀求的语气道:“我知道我人微言轻,所以我希望父亲能出面……若父亲愿意仗义直言,替老师说话,老师极有可能躲过这一劫。”
陆庸肃色道:“你把为父看得太高了,为父费尽心力,也才能保住你,可你却不当数,一意孤行要去陪葬!”
陆璘无言,不知还能说什么。
这时陆庸道:“从明日起,我便替你称病告假,你就好好待在家中,别去院殿,等过了这段再说。”
陆恒也诚恳劝说道:“子微,我的才学不如你,三弟更是无才也无志,做个闲职,你是我们三人中最出众的,陆家的门庭将来便靠你来支撑,你又何苦现在把自己折进去?你若有难,竭尽全力保你的不是父亲么?为你忧心劳神的不是母亲么?你就不想想他们?”
陆璘不再说什么,沉默着回了清舒阁。
没多久,母亲陆夫人却来了,在他面前哭了好半天,劝他听父亲兄长的话,不要糊涂,若他有什么事,做母亲的便也活不了了。
陆夫人走后,陆璘独自在房中坐了许久。
天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他也未用晚饭,却让绿绮送来了酒,开着窗,吹着夹着冷雨的风,一杯一杯喝酒。
施菀来时,他已喝了足足一壶。
绿绮得知施菀是拿香来,便直接将香在房中点上了,悄悄和施菀说,谁也劝不住他,若是闻了香能睡就好了,省得再喝下去。
绿绮离开后,施菀在一旁看着陆璘,满眼心疼,却不知能怎么帮他。
隔了一会儿,陆璘似是看见了她,冷声道:“不必劝我,我能安静坐在这里,已是用尽全力,你们还要我怎样?”
“我知道……”施菀连忙说,小心走近他道:“我不劝你,我只是……”
“只是心疼你。”但这样的话,她说不出来。
陆璘又喝了一杯酒。
他侧着头,静静看着窗外,冷风细雨扑洒进来,吹乱了他的发丝,让他如玉的脸上多了几点水珠,如此冷冽,如此俊美,又如此让人怜惜。
她站了片刻,忍不住道:“夫君是想做一件对的事,可所有人都觉得夫君是天真,是书生意气,就连父亲和大哥也如此认为。”
陆璘看向她,问:“你为什么说,是一件对的事?”
毕竟所有人都说是错的。
施菀说道:“夫君为了社稷,要坚持自己的政见,要救尊敬的师长,而不惜牺牲自己,难道不是对的事吗?”
第16章
陆璘低声道:“我父亲与老师有同年之谊,当初我入老师门下,也是父亲极力促成的,他说景仰老师的才学与为人,但我没想到,事到如今,他却是坚定要我与老师划清界线的那个。
“我知道若没有父亲的庇护,我应该在做宫使之前就被贬去地方了,兴许一辈子也回不了京;我也知道,我再坚持,为难的也是父亲,我任性之后却要靠他来保全……所以,我是应该像大哥一样,照着父亲划好的路线,先做馆职,再去富庶地方历练,步步为营,待回京之时,便能入职二府三司,与爷爷或父亲一样荣登宰辅之位?可这样的路,却不是我想要的。”
施菀静静看着他,怀着景仰与迷恋,她果然从来就没有看错他,而这也是第一次他愿意和她说心里话。
她缓声道:“我们施家,或是我们安陆,往上几代,方圆几百里,连个进士都没出过,像夫君这样的大才子,着紫衣的人对我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官,更别说王相公那样的人,我很高兴,这样的大官心里想的不是赚许多银子,娶许多妻妾,作威作福,而是一心一意为国出力,为民谋福。
“但肯定不是每个人都如夫君一样,大多数人都是想要功名利禄的,像父亲这样不去作恶的大官已经是很好了,父亲与大哥阻止你,只是在意你,不愿让你去涉险。”
陆璘看向她,忽而笑起来,“我竟觉得,能得你们安陆百姓这样一句话,就好了,若老师能听到,想必也是高兴的。”
施菀也含羞地笑了笑,她觉得自己似乎安慰到了他,这是少有的,她能为他做的事。
陆璘这时问:“你喝酒吗?”
施菀看看他手中的酒壶,摇摇头:“我不太会喝。”
她怕自己喝醉了瞎说话出丑,说完,又马上道:“但我可以在这儿陪陪你,我反正也没事。”
陆璘没说话,他闻到了一缕淡淡的梅花香,不由沉浸在那清冷的香味里。
如此闻梅香喝酒,倒是一件惬意的事,此时此刻,他竟还能惬意。
“我记得我有一坛青梅酒,你能去帮我找绿绮拿来么,我不想听她唠叨。”陆璘说。
施菀回道:“好,我去找她要。”
她出门去找了绿绮,听说又是要酒,绿绮皱眉道:“让少夫人劝劝公子,少夫人怎么还帮忙拿上酒了,回头夫人知道了定要生气的。”
“但他心中愁苦,总要发泄出来才好,与其憋在心里,倒不如喝些酒,睡一觉。”况且,他喝了酒,还愿意和人说说心事……施菀学过医,知道强忍愁苦比喝几杯酒更伤身。
见绿绮仍不愿意,施菀只好说:“若母亲说起,你就说是我给他喝的就好。”
绿绮看她一眼,叹了声气,去将酒抱了出来。
施菀抱着酒进房间,给陆璘倒上了一壶。
陆璘轻笑道:“还是你有办法。”
施菀也笑了笑,没出声。其实她也是很怕婆婆的,更可况比起她来,婆婆还更喜欢绿绮,连绿绮都不敢,她也不知自己哪来的胆量。
陆璘问她:“怎不坐着?”
施菀便拿了只凳子过来,在离他稍近的地方坐了下来。
他似乎有了些醉意,让她觉得,好像他神智没那么清醒,不会觉得她离他太近了。
他果然没注意这些,只是又喝一杯酒,说道:“但我,该听从父亲的意思,明哲保身么?那是我最不愿看到的自己。”
施菀沉默许久,说道:“我也不知道,若我不认识夫君,可能就希望夫君铁骨铮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夫君你……毕竟是我夫君,我其实也同父亲一样,希望你能别管别人,保全自己。而且这件事,连父亲都不敢碰,你的官职要小得多,自然更危险。”
她说完,低下头去,怕他看到自己脸上的红晕。
陆璘没看她,只是静静喝酒。
喝了两杯后他说道:“其实我知道,说这么多,我最终大概还是会听从父亲的意思,退出这漩涡,我终究只是个苟且偷安的无能之人。”
“夫君怎会是苟且偷安,怎会算无能之人?就算是一个好官,他也要懂怎么保全自己不是么?我们说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就是这样?”施菀说。
“其实,我也不是一点都不怕死,也不是不想要前程了……”他喃喃道:“就没有既能保全自己,又能救下老师的办法么?”
施菀自然回答不出来。
他看她一会儿,又看向窗外,颓丧而倔强。
外面雨更大了些,几点水珠飘进来,全洒在了他脸上。
他似乎浑然未觉,迎着冷雨,看着窗外滴着水珠的翠竹。
或许觉得他已半醉,或许是他刚才的目光给了她勇气,她拿起手帕,抬手,试探着替他擦去额上的水珠。
然后是脸上,唇角。
陆璘再次看向她,就在她对上他的目光,立刻要收回手帕解释他脸上有水时,他抬手握住了她的手。
她一颗心狂跳起来,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还是说,他只是喝醉了。
“谢谢你愿意听我说这些。”他低声道,依然抓着她的手。
施菀语无伦次道:“我……是我应该的。”
他仍看着她,随后缓缓顷身过来,轻吻上了她的唇。
她脑中早已一片空白,六神无主,僵坐在凳子上一动也不能动,隔了好久,只觉有梅香夹杂着青梅酒香萦绕在鼻尖,再然后,是他唇上的温热。
不知隔了多久,他的吻慢慢加重,随后她能感觉到他大而有力的手掌扣住了她的后脑,让她更贴近他,然后尝到了他舌尖的酒意。
心悸不已,呼吸紊乱,她久久无法从错愕中拾回神智,只是呆呆坐着,任由他施为。
她想起,这是第一次他这样亲吻她。
他们成婚后那仅有的第一次,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