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嫁高门 >

第95章

嫁高门-第95章

小说: 嫁高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彼伏,仿佛要把一年的生意都在这几日做完。
  施菀以往就一个人,又是在三婶家吃饭,不做年夜饭,便只买副对联、买对灯笼和鞭炮,今年却是不同,陆璘要拉着她上街,她也好像多了几分过春节的兴致,糕点、米面、肉食、布料、首饰,都买了,以及冬天开的兰花,水仙,红梅,买了好几盆,一向冷清的小院今年格外热闹。
  三婶却仍然来接她过去吃饭,施菀答应了,陆璘知道,也要同她一起去。
  施菀回他:“你是谁,去做什么?”
  陆璘回道:“你是侄女,我自然是侄女婿,照理他们应该把我也一起接了。”
  她敲他胸前道:“什么女婿,你是外人,哪有春节去别人家吃年夜饭的?”
  陆璘拉了她道:“你放心,我带着好酒好菜去,不失礼,也不给你丢人,你便让我去,也算我与你订了亲,向他们表表诚心。”
  施菀向来嘴笨,说不过他,心又软,一下又被他说服了。
  于是除夕这一日,陆璘便与施菀一道去了施家村,果真如他所说,他带了酒菜,吉庆楼最贵的玉龙泉酒,招牌猪肘、烧羊肉,蒸鹅,还有十八样糕点果子、饴糖蜜饯,他就算去三婶家住下来,吃到元宵也吃不回这些钱。
  让施菀没料到的是,三婶一家对陆璘虽有意外,却并不生疏,比她想象的熟络,陆璘那堆吃食拿出来,让三婶家孙子乐不思蜀,恨不得当场就喊姑父。
  饭桌上,陆璘端了酒杯,站起身来向三叔施重贵敬酒:“三叔,从前我有负菀菀之事,还有我三弟对三叔、对爷爷岳父母不敬之事,我向你们道歉,你们海量,不与我计较,还愿将菀菀嫁给我、让我进门,我万分感激。开年之后,我定会四聘五金、八抬大轿迎菀菀进门,绝不亏待半分,望三叔放心,这一杯酒,我斗胆敬三叔,望三叔接受我这侄女婿。”
  他出身富贵,又是做官的,自然举手投足都有几分贵气、几分官威,轻易不会低于人下,但这一刻却是言辞恳切,谦逊低微,让施重贵连忙站起身来,诚恳道:“陆大人……二郎,你很好,对菀菀好,对我们也好,之前那房子……”说了一半,他似乎想起来不合适,又马上改口道:“总之,菀菀这次嫁你,我们放心。”
  “多谢三叔。”陆璘说完,两人一起干了杯中的酒。
  然后他又朝三婶敬酒,三婶比施重贵会说一些,两人欢欢喜喜干了酒杯,陆璘却还没完,又敬了施菀堂哥一杯,还与堂弟喝了一杯。
  位尊者的谦逊诚恳最能笼络人心,一圈喝下来,三叔一家与他又少了几分防备与客气,越发亲近起来。
  直到回程,施菀才道:“你们做官的要哄种地的老百姓果真是容易,三言两语就好像把心掏出来一样,老百姓也就感动得热泪盈眶,要为你们当牛做马。”


第124章 
  “言而无信才是哄,言而有信叫诉衷肠,怎么你不信么?”下了渡船,他抓住她的手,两人一起往县城走。
  施菀笑了,突然问他:“三叔说的房子是怎么回事?”
  陆璘反问她:“什么房子?”
  他是什么人,怎么可能漏过那么重要的事,施菀认真道:“别装傻,就三叔说的房子,是怎么回事?你做什么了?”
  陆璘似是才想起来,神色自然地回道:“三婶不是买了你们家的老宅子么,嫌贵,买主不愿卖,我让李由去谈了价,讲下来几两银子。”
  “是吗?”施菀有些不信,陆璘笑道:“还能有什么?”随后问她:“冷不冷?把兜帽戴起来吧。”说着帮她戴上斗篷上的帽子。
  这分明又是打岔转移话题。
  施菀琢磨了一会儿,随即道:“我明白了,你不是让李由去谈价,你一定是自己掏了钱给别人。”
  周铁根家当时买房确实是低价买到手,但人家那时是实实在在两日内拿出的现银,谁的生活也不容易,卖房能多卖上一文都是好的。
  而陆璘显然也明白,再说他怎么去谈价,他一个做官的,去找人平头百姓谈价,人家敢不依么,这不就是强买强卖?他当然不会做这样的事,所以还不如自己出钱把价平了,再让周铁根对外守口如瓶。
  这样周铁根的房高价卖了,还得了好名声,三婶家低价买了房子,皆大欢喜。
  陆璘早知她若知道这事和自己有关一定能猜到,便也不否认了,回道:“我的就是你的钱,这钱算你出的。”
  “我才不要你的钱,多的钱我不知怎么用,也不知怎么放。”她说。
  陆璘握紧她的手,噙着笑,静静看她。
  她身上有一种干净纯粹的气质,无人可比。
  到了县城,时间尚早,陆璘问:“去我那里坐坐?”
  “不去。”施菀不知想起了什么,很快道。
  “那我去你那里坐坐?”陆璘问,“我们两个都是孤家寡人,总不至于连除夕都是一个人吧,我和你一起守岁?”
  除夕确实是孤单的,自从爷爷过世,她还从来没有人陪过。
  她点点头。
  两人一起回了她家中,施菀指着窗边的红梅和他道:“你看我的花,好看吧?”
  陆璘看了一会儿:“红梅艳俗,白梅好看。”
  “白梅冷清,红梅才喜庆。”
  陆璘不和她争了,转过头,看见她放在床边桌上的一个针线笸箩,上面有片布料,天青色,让他一下就想到她说过的那个天青色花样的香囊,是她想给他绣的。
  心中一喜,他偏过头假装没看到,没想到她却拿过那笸箩坐到了桌边,问他:“你觉得给小男孩绣个什么花好?”
  “小男孩?”陆璘问:“这是什么?”
  “霍大娘家要把孙子送上私塾读几年书,我想给他做个小书袋。”她回。
  原来是给隔壁那调皮小孩儿缝的。陆璘将那布料看了眼,随口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施菀觉得正好,高兴道:“还是你有想法,我想了好久不知绣什么花,怕女气,又怕小孩不喜欢,竟没想到绣句诗上去,这诗他们私塾的先生也能喜欢。”
  随后看向他:“要不然你替我把这句写下来,我按你的字迹绣上去。”
  陆璘心里好受了些,但隔了会儿,还是忍不住问:“你不是说要给我绣个香囊的吗?排队也该是我先吧?”
  施菀瞄他一眼:“我又没说给你绣。”
  “那……”陆璘被她说得怔住,半晌才温声道:“你自己之前说的,想给我绣,怎么就又没音了?”
  施菀沉默下来,随后突然问他:“我之前给你绣过一个手帕,你喜欢吗?手帕呢?”
  陆璘没话了,偏过头去。
  那是她一直不知道的,那手帕被他怎么样了,她问:“你不会是送给别人了吧?”
  陆璘连忙摇头:“自然不会,我怎么会把你送我的东西给别人。”
  “那是太讨厌,给扔了?”她问。
  他又立刻否认:“当然没有。”
  “那哪里去了呢?”施菀觉得总不会是用着用着用旧了,就没要了,她直觉就是他不会用她送的手帕,当时看不清,现在一想便觉得是这样。
  陆璘说不出话来:“你给那孩子缝书袋吧,香囊我不要了,你什么时候想给我绣就绣,不想就算了。”
  这样说施菀越发奇怪了,她能想到,最差的结果就是他扔了,但又不是。
  她静静看着他不说话,他心里一慌,过来搂过她道:“过去的事不要想了,你就当那个人死了,我不比他好么?”
  施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对,我给我前夫绣过一副手帕,花了很大的心思,绣了他最喜欢的白梅,还挑了一句诗绣上去,后来也没见他用,也没听他说过什么,我就想花心思送人东西总容易失落,还不如不送,所以那香囊就不想送了。”
  “你绣的什么诗?”他轻声问。
  “时间久远,忘了。”她说。
  陆璘明白,她一定是没忘的,只是不愿说。
  而他也永远都不能看到那副手帕了,错过又能追回的,毕竟少之又少。
  他从不知她那时候就知道他喜欢白梅,那时候就会绣诗给他,他只知道她刚进陆家时是不太会认字写字,也不会绣活的。
  如果当时看到,他一定会吃惊,会觉得这个女子聪明又努力,暗生佩服吧。
  他看着她道:“忘了就忘了,那前夫没什么好惦记的,我比你前夫好一百倍。”
  施菀将那块布推到他面前,给了一只小碳条他:“来,写字。”
  陆璘拿了碳条,在她指定的位置,认真给她描好那句诗。
  她将布绷上,认真绣起来,陆璘在一旁看她。
  后来天黑了,她也累了,放下了绷子,看着烛光问他:“我们真就这样坐一夜吗?”
  除夕守岁,是为父母求福,但大户人家守得多,普通人家许多人并不守这习俗,譬如施菀这条巷子,往年都是最晚到三更就睡了,施菀也没守过,一是爹娘都不在了,二是一个人守得实在有些冷清。
  陆璘听她这样说,问:“那你想做点什么?”
  施菀从他语气里竟听出些别的意味来,正色道:“不想做什么,就是不想干活,又有些无聊。”
  “要不然我们下个什么棋,或是打牌,再吃点消夜果子,喝点酒?”
  施菀看向他:“你什么意思呢?”
  陆璘笑:“没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多想了?”嘴上这样说着,人却已朝她亲过来。
  她避开,让他只来得及轻轻啄了下,随即他却又凑过来,这一次她没避,想着等一下就推开他。
  但除夕夜,烛光,碳火,最是迷情,总让人在怀抱与亲昵里沉醉。
  两人气息渐渐紊乱、纠缠,他将她越搂越紧,从最初的浅尝辄止到后面已带着浓浓的情念,越发狂烈。
  她也意识到不对,使出力气将他推开。
  “不要这样。”她喘息道。
  他却又逼近她,在她耳边低语:“最多两个月我就回京了,路上就会派人来接你,四个月内我们就会成亲。”
  “那也还是没成亲。”
  “没成亲又怎么样,又不是没有过。”
  他吻她脖子:“我在你这里,就算什么也没做人家也以为做了。”
  她再次推开他,将他乱揉的手按住:“陆璘,你再这样,我赶你走了!”
  他终于松开她,深吸了几口气,低声问:“怎么就不行……”
  她瞪他:“怎么就行?你走吧,回你自己家去,别待在我这儿。”
  陆璘自然是不动,丧气道:“我好好待着还不行吗,不碰你。”
  施菀整了整自己衣服,拿了之前的绷子走开去坐到了床边与他拉开距离,又绣起那句诗来。
  陆璘没靠近,就在桌边看着她。
  如此熬到近三更,施菀的诗绣完了,人也困得不行,一偏头就躺到床边睡起来。
  陆璘全程在旁边看着,直到她睡熟才走过去,将她轻轻抱起来,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替她将被子盖上。
  他不想回去,这儿也没他睡的地方,他就在床边坐着看她,想着明日就是新春,随后是元宵,元宵之后所有衙署、官员都要正式办公了,政事堂会议事,吏部会有新的调任,那个时候……他就要回京述职了。
  然后他就可以将她娶回家了,要么她搬去他那里,要么他能赖在这儿,她再没理由赶他。
  转眼便开春,朝廷的文书送到了江陵府,命陆璘回京述职。
  在此之前,京城陆家已派了人来下聘,将一应聘礼和嫁衣送到了施菀家中,只等迎亲。
  陆璘回京后数天,陆家的接亲队伍便到了,施菀穿上嫁衣,由三叔一家、药铺两名伙计,枇杷等人相送,一路到京城。
  送嫁队伍在京城外的客栈内休整一夜,第二日陆璘便穿着新郎礼服,骑着挂红花的高头大马,与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到城门口接亲,将花轿迎入陆家。
  当初陆璘与施菀成婚,婚事办得仓促,施菀又没有娘家在京城,婚礼只算办得普通,如今两人第二次成婚,倒是比之前盛大得多,竟不像是和离后再婚。
  从十年前施菀找上陆家,到两人和离,再到施菀赴京给陆夫人诊病,这两人便颇受了些议论,众人那时就说,难怪陆二公子多年未婚,原来还是记挂旧人。
  所以有今日的婚事,虽震惊,却也还在意料之中,只是这婚事这般隆重,倒让人惊叹咋舌。
  成婚的礼节与多年前还是一样的,拜完堂,两人到新房,在一众婶娘姑嫂围观下完成新房内的礼节。
  两人在床前并排而坐,喜娘一把花生红枣桂圆之类撒下来,砸在人头上,一边撒,一边高唱道:“撒帐东,帘幕深围烛影红,佳气郁葱长不散……”
  前面还好,到了后面便是什么“芙蓉帐暖度春宵”,“交颈鸳鸯成两两”,听得周围人都低头窃笑,陆璘也笑着看她,她将头低下去,脸都红起来。
  撒帐之后是合髻礼,也就是喜娘拿一把剪刀,将两人的头发各剪下一小缕,合在一起保存好,这意思便是结发夫妻。
  随后是交卺酒,两人各执一盏酒,交臂而饮。
  酒饮完,新房的礼便成了,陆璘要去外面待客,施菀留在屋内。
  其他女人家看完了热闹,陆陆续续也走了,绵儿却还留在新房内,偶尔悄悄看她。
  施菀算了算,发现绵儿今年已有十二了,便问她:“绵儿,许人家了吗?”
  绵儿红了脸,立刻道:“没有,还早呢!”过了一会儿却又说:“我娘看中了一家,说要帮我定下来。”
  施菀笑着问她:“那你喜欢吗?”
  绵儿眼睛一亮,看着她,欲言又止,最后道:“二婶,你是你一个问我喜不喜欢的,但我还没见过那个人。”
  施菀说:“那让你娘带你见一下呀。”
  绵儿垂下头去:“娘说没什么好见的,她帮我见过了,很好。”
  施菀便没说话了,隔了一会儿才道:“你娘既然说好,那一定是俊秀多才的人中龙凤。”
  绵儿静静看着她,随即起身靠近她,坐在了床边的小凳上,问她:“二婶,你和二叔隔这么多年又在一起,是不是别人说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绵儿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又正在议婚,难免对男女之情心生好奇与向往,可这样的心思无人诉说,正好施菀与陆璘相隔十年再成婚,无疑让她觉得,这是身边离她最近的爱情,她忍不住想要探究,想要了解。
  施菀回道:“‘有情人终成眷属’是文人墨客与野史话本里说的,如陆家这样的簪缨之家,自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我与你二叔门不当户也不对,并不算世人眼中的好姻缘。”
  “那什么算好姻缘呢?我爹娘那样吗?”绵儿问。
  放菀很难回答她的问题。一个女孩,如果在十几岁的年纪一心想追求“有情人”,会有怎样的后果,她不知道;按父母的意思嫁给门当户对的丈夫后,过得是不是如意她也不知道,最主要,她不是绵儿的父母,无法去随意影响少女的心思。
  最后她只笑道:“这自然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你还小,再过几年想这些不迟。”
  绵儿撑起头看她:“我觉得二婶和二叔挺好的,我就说二叔这次回来特别高兴,那样子看上去比以前都不同,后来才知道是要和二婶成亲了。我刚才见二叔看二婶,眼里像有星星一样,看了就让人觉得……”
  她想了想,“让人觉得你们一定是好姻缘!”


第125章 
  施菀看着她弯了眉眼,笑道:“绵儿以后也会有好姻缘的。”
  绵儿又红了脸,又意识到自己一直待在这里不好,便起身道:“二婶,我先走了,怕嬷嬷找我。”
  施菀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