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暖-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春君还要说什么,陆夫人说道:“嫂子执意要这样做,那就让她这么做吧,要不然她的心总是不安。”
于是徐春君便回了自己的住处,陆夫人今晚也住在娘家。
徐春君早命人给她收拾好了房间。
第二日天不亮,徐春君就起来操持。
郑无疾熬了一宿,眼睛红的厉害。
徐春君悄声对他说:“这会儿客人还不来呢!你吃口东西回去睡一觉,不然这一整天怎么撑过来?”
郑无疾于是胡乱地喝了一碗粥,和衣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徐春君看看天色,虽然还尚早,可想着婆婆多半是念了一晚上的经,于是便准备了早点亲自端过去。
院子里静悄悄的,仆人们还没开始打扫院落。
徐春君走进门去,外间上夜的两个婆子昨天睡得也晚,这会儿还没睡醒。
听见徐春君进来,慌忙都爬了起来。
“你们再睡会儿也没事,我过来看太太。”徐春君说。
“太太昨夜一直念经来着,不让我们在跟前陪着,说是扰得她心不诚。”婆子边起身边说。
丫鬟挑开帘子,徐春君走了进去。
方氏的卧房迎面是一架大屏风,转过屏风,就见方氏打坐在禅椅上。
端端正正,双目微垂。
“太太累了吧?”徐春君走上前柔声问,“吃些粥,歇歇吧!”
可是她问了好几遍,方氏却是动也不动。
徐春君便觉得不对劲儿,轻轻伸出手去。
发觉方氏的身体已经僵硬了。
方氏在诵经的时候去世,神情平静祥和。
可是这未免有些太突然了,众人知道之后无不慨叹。
可生死有命,她已然故去,那就只好料理后世了。
让人称奇的是,方氏的身体在放倒之后变得异常柔软。
而且身上透出一股奇香,很像檀香,又像蜜蜡香。
有人私底下说,这预示郑家后人显达,是十分吉祥的征兆。
第603章 夺情
金氏和方氏的丧事办得风风光光。
皇上特意差了宫里的监礼太监来主持料理,这自然是莫大的恩典。
不是每位大臣家有了丧事都有这种待遇的。
郑无疾丁忧上报,按礼要守制三年。
对于祖母和母亲的离世,郑无疾自然是万分伤感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睡不着觉,常常在心中责怪自己当年太过顽劣,没少让她们两个为自己操心流泪。
而如今,自己虽然改好了,却因为公务缠身,常常顾不得家里。
每当这个时候,徐春君都会好言安慰于他。
说在老太太和太太心中,郑无疾能够向善,对他们而言就是莫大的安慰了。
况且她们离世的时候,郑无疾仕途顺遂,家中一切安稳,儿女双全,再没什么可牵挂的了。
有徐春君这么开解着,让郑无疾心里好过了不少。
三个月过后,哀伤之情稍减,日子也慢慢恢复如常。
这一日,郑无疾看着芳菲在花荫下习字。
徐春君在一旁给阿鸾缝娃娃,阿鸾的布娃娃被三牛咬坏了。
三牛自从长了几颗牙,逮啥咬啥。
阿鸾又是个不喜欢争抢的,凡是她在玩什么,如果弟弟要,她便不要了。
唯独这个娃娃她爱不释手,这还是她在宫里住着的时候,岑云初亲手给她做的呢。
那天被二牛抽冷子抓在手里,便咬着不肯松口了。
阿鸾气得大哭,郑无疾抢了过来,还打了三牛的屁股两下。
三牛倒是不爱哭,梗着脖子哇哇喊。
郑无疾哄好了二女儿,徐春君也说自己亲自来缝补,保证缝的一模一样,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她在缝的时候,阿鸾就在一旁定定的看着,生怕缝坏了。
“阿鸾放心吧,娘一定给缝得好好的。皇后娘娘的针线还是阿娘教的呢。”徐春君一边缝一边柔声安抚二女儿。
也不禁想起当初岑云初第一次拿针线时候的情景,一转眼多少年过去了。
“男孩子真是不如女孩子好,这两个女儿小的时候没这么闹人。”郑无疾看了一眼不远处正玩得忘我的儿子嫌弃地说。
掉转过头来看向两个女儿的目光,却立刻温柔如水了。
“明日咱们去探望探望姑姑吧。”徐春君缝好了娃娃交给阿鸾,然后对徐郑无疾说,“自从老太太没了,姑姑的身体也一直不大好。
我这几天就惦记着,想过去看看。”
“你昨日不是打发绿莼去了一趟嘛,她回来怎么说?”郑无疾一边纠正芳菲运笔一边说,“姑姑往年不怎么病的。”
“自然也是伤心惹起来的。”徐春君叹了口气说,“绿莼回来说姑姑有些头痛气短,如今吃着王太医的药呢。
比前些日子虽然轻了,到底还是不大好。到底也是上了年纪,得了病就不那么容易好了。
我想着左右你现在也没什么事,你家这边的长辈只剩她和姑父了。
咱们还是常过去看看的好。”
“那就明日去看看吧,你看着备些什么东西带过去好。”郑无疾说,“姑姑和你投缘。你去跟她说说话,她的病也好的快些。”
在家事上,他几乎什么都听徐春君的。
“皇后娘娘再过个把月就要生了,我有热孝在身上,不便进宫去。不过贺礼是不能缺了的,到时候你帮我拿个主意,看看送什么好。”
郑无疾一听就笑了:“若论送礼,你是行家里手啊。咱们家每年送出去的礼都让人赞不绝口,这不都是你的功劳吗?”
“你别打趣我了,有些时候我也拿不定主意。”徐春君笑着说。
郑无疾很乐意帮徐春君的忙,就说:“我打从回到京城,还没到库房里看过呢,跟着你去看看也好。
想当初我不成器的时候,三天两头的就到库房里去翻,见到略微值钱的就拿出去卖掉,换了钱再出去挥霍。
眼看着库房里的东西越来越少,我这心里头就越发的愁。”
“爹爹,那我陪你去看,里头还有什么值钱的,咱们都拿出去卖掉。”芳菲走过来,牵着郑无疾的手说。
郑无疾被她逗笑了,蹲下身子说:“这回不成啦,我可不敢再拿东西偷着卖掉。”
芳菲不解,歪着小脑袋问:“这是为什么?那些不都是咱们家的吗?”
“因为那些东西都不是我的,而是你娘的。”郑无疾说,“既然是你娘的东西,那就只能她说了算,我是不能乱动的。”
芳菲就转向徐春君,替她爹求情:“娘,你就可怜可怜爹爹吧,给他些。”
徐春君也被逗笑了,就说:“那得看我心情好不好了,我要是高兴了,说不准会赏他一两件儿。”
小孩子最喜欢凑热闹,芳菲和阿鸾都嚷着要到库房去看。
徐春君夫妇只好带着他们过去。
在库房里选好了东西,正准备离开,思坎达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向郑无疾和徐春君说道道:“侯爷,夫人,宫里来人宣圣旨来了。”
“是叫侯爷领旨吗?”徐春君问。
“是。”思坎达说。
“那老爷就快去吧。”徐春君心中隐约猜出些什么来。
皇上下旨,让郑无疾在半个月内复职。
虽然按照礼制,他应该守丧三年。
可如今朝廷正在进行吏部改革,郑无疾身为吏部侍郎,少了他是不行的。
就像当初柯望忱只守丧一年之后就被任命为东都令一样。
郑无疾也被夺情了。
身为臣子,当然知道忠孝难以两全的道理。
郑无疾也早有心理准备。
接了圣旨回来告知了徐春君。
徐春君就说:“这是圣上倚重,老爷要全心全意为国尽忠才是,家里的事,一切有我,你就不必担心了。”
金氏和方氏都去世了,郑无疾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老爷。
半个月后郑无疾重回朝堂之上,每日里忙得不可开交。
而此时的官场在经历过两次大整顿之后,变得风清气正。
皇上励精图治,勇于革新,没过多久就显现出了效果。
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老天爷也照应,一连几年都风调雨顺,全国上下闹灾的地方少之又少。
蒸蒸然显出盛世气象。
第604章 春云暖
又一年初秋,天气宜人。
徐春君和姜暖带了孩子们进宫来。
岑云初所生的昭荣公主已经开始启蒙,阿鸾是她的伴读。
这两个孩子,都酷肖自己的母亲。
两个小小的人儿坐在书案边,美得好像一幅工笔画。
姜暖的三个儿子各有千秋,老大沉默冷峻,老二直率纯善,老三圆滑机灵。
这么大的孩子最是淘气,定北公府每日里鸡飞狗跳。
除非霍恬带着他们到郊外去骑马狩猎,姜暖耳边才能得到片刻清净。
芳菲已经满十岁,犹如婷婷小荷。
她的容貌是那种偏于妖娆的,桃花眼芙蓉面,和郑无疾很像。
徐春君自然教女有方,因此就算芳菲本身是跳脱的性子,可只要在人前也依旧是端庄娴雅落落大方的。
俨然千金大小姐做派。
霍枣今年已经十五岁,知道要避嫌。
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拉着芳菲就不撒手。
不过他那两个兄弟都知道,大哥这辈子除了郑芳菲,是绝不会娶别的女子的。
因此这两个货每当见了芳菲都毕恭毕敬,不敢有半点造次。
因为霍棘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一句“长嫂如母”,竟认认真真奉行起来。
太子应宸聪明绝顶,他那一众伴读,也都是人中龙凤。
皇上的用意很明显,要从小为太子培养一批肱骨之臣。
徐道启、霍棘、陈思难都在其中。
陈钦每当授业的时候,看着下面一众聪明毓秀的孩子,都不禁在心中感叹,老天爷也未免太偏爱他们了。
“叫小孩子们撒欢儿玩去,咱们几个坐在这儿喝茶说话。”岑云初笑着说,“你们许久没进宫来了,既然来了就多住上些时候。”
如今的她虽然已经快三十岁,但是和十年前的容貌相比,竟然没有丝毫差异。
皇上对她的宠爱也没有丝毫削减,宫里偶尔也会进新人,却分不走岑云初的半分宠爱。
便是再有野心的女子,等她进宫见到岑云初之后,都会首先自惭于她倾国的容貌,随后再被她的胸襟见识所折服。
而岑家的子弟们如今也都在朝中各任要职。
姜暖比之前沉稳了一些,但还是不脱小孩儿家心。
霍恬太宠她了,所以她也用不着像个大人。
如今三个儿子渐渐长了起来,也都反过来照顾母亲。
霍恬这个父亲实在是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徐春君呢,越发高贵从容。
京城里的人私底下都认为她是官眷中的第一人。
也都以与她结交为荣。
郑无疾如今已是参知政事,距离丞相之位,仅一步之遥。
“我们府里新来了个丫头,因为她不熟悉宫里的规矩,所以我就没带她来。”姜暖说,“等下回带她来,你们瞧瞧,她真是和紫菱太像了!”
“紫菱他们如今在哪里呢?我记得离京已经有些年了。”岑云初说,“那丫头的确是个难得的。”
“她丈夫如今在灵州任都尉,她带着孩子随夫上任去了。”徐春君笑着说,“走之前特意来京看过我,只是那时候阿暖避暑去了,她没能见。”
“铃铛他们也好几年没回京城了。”姜暖也放了铃铛和坠子自由身。
“临溪还是不肯出宫去,”岑云初看了一眼从远处走来的临溪说,“曾经我也想给她和扶岚都寻个好归宿的。”
可惜,宫里的斗争太残酷了。
“娘娘和我们不一样,你身边总得有一个格外知心的才行。”岑云初说。
“前几日我去陈家吊唁,回来好几日,心里头都伤感。”姜暖说着叹息一声,“明秀县主比咱们大不了几岁,真是太可惜了。”
曾念于前几日亡故,她这几年一直缠绵病榻。
纵然陈思问为她殚精竭虑,百般医治,最终也是无力回天。
丢下了一儿一女,听着就让人伤感。
“阿暖,我怎么恍惚听说姜晖回京了呢?”徐春君问。
“他当初随我父亲流放去了江州,后来遇到大赦,那时候就想回京城来的,只是半路病倒了。
又耽搁了几年才回来。”姜暖说,“他如今倒还好,吃过苦,受过累,也就懂事了。
我说帮他在京城谋个差事,他说不用了。说我要是愿意就借给他些本钱,他自己做生意。
也没要太多,说是等赚了钱就还我。
他的媳妇我也见过,是个本分正直的,有这么个贤内助,我没什么不放心的。”
“这么听着,的确是改好了。”岑云初点点头,“其实当初错都在你父亲和继母身上,他们两个心术不正,才会把孩子也养得歪心邪性。
就像春君家的那两个兄弟,如今不也改好了吗?”
“唉,我现在啊动不动就想以前的时候,有时候真觉得自己上了年纪。”姜暖忽然叹气,“吊唁明秀县主的时候,我就想起咱们第一次到永贤郡王府去的情形。”
“说起来那还是你第一次见霍公爷吧?”徐春君掩口而笑,“确切说是第一次看见他的脸。”
姜暖脸一红说:“可别提了,我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害怕,板着一张脸,倒好像是谁欠了他的钱。”
“不是谁欠了他的钱,而是他欠了你的钱。”岑云初纠正,“否则怎么会有三十六两银子买桩好姻缘的佳话呢?”
姜暖的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另外两个人也笑。过去的事还历历在目,转眼已经快二十年过去了。
当年在永贤郡王府见第一面的人有很多都不在了。
比如曾念,曾慈姐妹两个,比如宗天保,还有孟乔、崔明珠……
“宗家那个孩子也很大了吧?”岑云初问。
“比枣哥儿小一岁,是个很好的孩子。”姜暖说,“和宗天保简直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我们这一路经历了太多事了,”徐春君是一个不善于发感慨的人,可此时还是忍不住感叹起来,“我那天在他姑姑梅家赴宴的时候也见到了那孩子,当时我就愣了一下。恍惚间好像多年前第一次看见宗家小侯爷。”
往事一旦被提起,记忆也就立刻鲜活起来。
她们三个人都是记性好的人,当年的事如在眼前。
“快别提那些伤感的了,咱们三个如今还能在一起谈笑风生,这就比什么都值得庆幸了。”岑云初笑着望向远处那群孩子。
孩子们的笑闹声驱散了三人心头的伤感。
第605章 出征
昭成二十一年二月,伴着第一声春雷,太平多年的边疆起了烽烟。
突厥部落联合鞑靼,以八万骑兵进犯北疆。
消息传来,大夏朝野皆惊。
一番商议后,定北公霍恬被任命为总帅。
东乡侯柯望忱也主动请缨,随军出征。
临行前,岑云初宣柯望忱进宫。
岑云初自是不放心,问他:“柯老将军只有你这一个儿子,如今你到边境去征战,他岂有不担心的?”
“娘娘放心,我父亲自己便是武将,他知道身为武将最要紧的就是为国尽忠。
况且我虽不在家,自有人照应他。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柯望忱说。
“这次敌人来势汹汹,你还从未到边疆去过,到了那里千万小心在意,不可托大。”岑云初知道柯望忱打定了主意,是不可能让他留下来的。
“皇后的娘家人,除了我都是文臣。”柯望忱说,“我去边疆立了战功,娘娘将来才更有倚靠。”
柯望忱不是为了自己,他只想要岑云初的地位更加稳固。
岑云初咬了咬牙,把涌上来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