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夫人是京城一霸 >

第14章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14章

小说: 夫人是京城一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想到这里,他又不生气了,这丫头冲动但不鲁莽,正如大哥说的,她是聪明人。
  “胡闹……”展怀迁嘴里念叨着,心里却想,玉颜若能有这样的胆气和魄力,又怎么会在甄家受欺负,还有玉颂,在娘家尚且如此,他日嫁了人,婆家更要将她搓扁揉圆。
  如此看来,女孩子家,真是霸道些才好。
  观澜阁里,说起这些事,嬷嬷虽然解气,不得不劝说:“您下回一定忍忍,万一她们追究起来,闹得难堪了,不好收场。少夫人您要知道,咱们太师府虽然了不得,可这是京城,扔块石头都能砸着皇亲国戚,就算是落魄的皇族,那也是皇族,就不是我们轻易能招惹的。”
  七姜说:“我不出门、少出门,不和她们打交道,这样最太平。”
  映春便好奇地问:“少夫人,其实今天您不去,也没人计较的,您可是才进门的新娘子,您怎么愿意跟着去呢,是心疼咱们大姑娘吗?”
  七姜吃着金桔,点头道:“算是吧,我挺心疼她。”
  此时,有人来问话,张嬷嬷出门应付了几句,就回来问:“每日去园子里向大夫人请安的人就要走了,少夫人,您有什么话,要带给大夫人吗?”
  七姜摇头:“我没什么事,就问声好吧。”
  这声问候,便经几道口,由梁嬷嬷传给了大夫人。
  大夫人正剪枝插花,笑道:“是你们说的,还是那孩子说的?”
  梁嬷嬷说:“张嬷嬷特地关照了,的确是少夫人说的,向您问好呢。”
  大夫人问道:“她和迁儿今天去甄家致哀了?”
  梁嬷嬷一时严肃起来:“去了,大清早就去的,那里人多,没用饭就回府了,这会子哥儿在兵部,转天就该忙碌起来,我们公子那样勤奋上进。”
  大夫人插完了一瓶花,吩咐道:“和那一盆,送去给我两位嫂嫂,替我问候父亲母亲。”
  “是。”梁嬷嬷命人来搬走,亲自伺候夫人洗手,轻声道,“还有件事,是张嬷嬷命人传过来的。”
  “什么?”
  “咱们少夫人不识字,没念过书。”
  大夫人擦着手,满不在乎地说:“念过书又如何呢,念了书就是好孩子吗,念了书就一定明事理吗,好孩子怎么都是好孩子。”
  梁嬷嬷笑道:“才见过一回,您就这么偏疼起来了?”
  大夫人回忆着七姜的模样,说:“我的儿媳妇,自然我来疼。”


第40章 那孩子有事瞒着我
  侍女们摆下茶具,纷纷退了出去,大夫人请梁嬷嬷一起坐,嬷嬷笑道:“奴婢多嘴说一句,这两天您瞧着气色好心情也好,好些日子没见您这么高兴了。”
  大夫人挑选好了茶叶,递给嬷嬷也闻一闻,说道:“终于有一天,明白我不是特立独行的那一个,能不高兴吗。我还以为全天下女子都是傻子,总算来个聪明孩子,还是我的儿媳妇。”
  梁嬷嬷说:“奴婢本以为,这儿媳妇是大老爷选的,您会很不待见,如此看来,真真是少夫人和您的缘分了。”
  大夫人颔首:“我喜欢的是姜儿,与谁选了他不相干。”
  梁嬷嬷道:“可少夫人的性子,也该收一收,竟然当着下人的面问公子要和离书,得亏几个都是嘴巴严的,传出去可了不得。哪怕休妻、和离不是大事,可他们是圣上赐婚,难道说万岁乱指一通,强抢民女逼婚不成?”
  大夫人轻叹:“就看怀迁怎么做了,但愿我没白生养这傻小子,哪怕不做婆媳,也盼着姜儿的一辈子,能好好为她自己活。”
  待茶水好了,主仆俩才品一口今年的新茶,园子里就有客人到,大小伙子喜滋滋地闯进来,坐下就讨茶水喝。
  大夫人嗔道:“又叫你父亲责罚,躲来姑姑这里?”
  何世恒嘿嘿一笑:“我如今可出息了,先生夸我天资聪颖,爷爷高兴,我爹不敢打我。”
  梁嬷嬷起身道:“您与夫人聊着,奴婢预备午饭去,这个点来了姑姑家,总该吃了饭再走。”
  何世恒玩笑:“我住下不行么,就非得走?”
  从小看大的孩子,梁嬷嬷知道大公子最淘气,笑着离开了,大夫人又给侄儿斟茶,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又要姑姑替你圆什么?”
  何世恒抿着唇,一脸虔诚地望着姑母,最后摇头道:“就是来看看您,还能一天到晚闯祸不成。”
  大夫人说:“你不爱念书、不愿考功名,本不是什么坏事,但你得有自己的营生,要养活自己才好,男儿当自强。”
  何世恒满口答应:“我一定强,您就等着看大侄子有出息。”
  大夫人说:“你呀,少给我惹麻烦,我就烧高香,你爹如今也烦我了,姑姑说话不顶事,别指望我。”
  何世恒笑道:“我爹最疼的除了我娘,就是您了,有什么事,娘和您一道出马,比爷爷还管用。”
  大夫人问:“到底什么事?”
  何世恒一脸无辜:“没事,就是来看看您,要不,您给点零花钱?”
  大夫人用挑茶叶的木勺,轻轻敲了一下侄儿的脑袋:“混小子,你几时才能长大?”
  姑侄俩说说笑笑,一起用了午饭,饭后从姑姑这儿得了二十两银子,何世恒高高兴兴地走了。
  大夫人陪着送到前门,看侄儿上了马车才回来,顺道在园子里逛一逛。
  天气越发暖和,正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她随手摘了一朵,给梁嬷嬷戴在发鬓上。
  “等花开好了,奴婢就每日命人往司空府送去。”梁嬷嬷说,“老太太最喜欢咱们园子里的花。”
  大夫人却道:“这些日子不要去打扰,恒儿那孩子有事瞒着我,我怕他要闯祸,哥哥嫂嫂又该烦恼了。”
  梁嬷嬷担心地问:“恒哥儿说什么了吗?”
  大夫人摇头:“就是没说,连我都不能说,怕是全天下没几个人能知道,他来看看我,就是找一刻半刻的清静,想明白了才走的。”
  梁嬷嬷劝道:“您不打算告诉家里吗,万一哥儿真闯了祸……”
  大夫人镇定地说:“只要不是杀人越货、通敌叛国,我们何家还担当得起,我只相信,恒儿定不会作恶。”
  这个时辰,七姜也吃了午饭,春阳慵懒,困得她直打哈欠,怕自己真要在展家养成废人,就到后院来,帮着罗叔喂狗喂马。
  少夫人来得多了,后院的下人也不再回避,何况还有张嬷嬷领着一群丫鬟婆子在边上看着,不能出什么事。
  七姜见这家里,竟然用活鸡喂狗,感慨一样投胎畜生道,当富贵人家的狗,真是吃得都比人好。
  “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只鸡,容易病死不好养活,还有山里的黄鼠狼,就算养得活,还留着摸鸡蛋呢。”
  话虽如此,七姜手起刀落,在张嬷嬷和映春捂眼睛时,麻利地杀了一只鸡。
  跟来的丫鬟们,都吓傻了,谁也不知道,少夫人下回又会做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来。
  “小姜儿,原来你在这里?”
  众人循声看去,是司空府长孙来了,众人纷纷退让行礼,张嬷嬷迎上来说:“我们公子上兵部去了,您去兵部找他,不在家呢。”
  何世恒笑道:“我是来找弟妹说话,张嬷嬷,我买了仙乐居的糕点,您去安排,给老太太、四夫人房里送些。”
  张嬷嬷正经道:“哥儿,我们大姑爷没了,四房这几日且忙呢,老太太屋里也从不吃外头的东西,奴婢先替主子们多谢您了。”
  只见七姜洗过手,抓了一把漂亮的鸡毛,要留着扎毽子踢,大大方方地走来说:“表哥,这里脏兮兮的,我们去前面说话。”
  何世恒很是高兴:“说起来,你还没逛过这家里吧,我领你转转?”
  张嬷嬷瞪大眼睛,简直要气疯了,命映春拦着何世恒,这边扶了七姜到一旁,严肃地说:“您可是这家的儿媳妇,怎么能和亲家男眷说说笑笑,更别说逛园子,谁见了都不成体统。少夫人,这是要出大事的,奴婢不是吓唬您。”
  七姜说:“嬷嬷,就算我们村里的媳妇,也不会和外人说笑勾搭的,不是我不懂事,人家有事儿和我商量。”
  “您二位才认识几天呐,商量什么?”
  “商量怎么哄大夫人高兴,你不乐意吗?”
  张嬷嬷不敢信,为了求证,转身来问恒哥儿:“您和我们少夫人,商量什么事来着?”
  何世恒大方地说:“五月就是姑姑的生辰,商量怎么哄姑姑高兴,还能有什么事?”
  张嬷嬷这下信了,但又想不通:“您怎么不和弟弟商量,和弟妹说话多不方便?”
  何世恒指了指七姜:“她就在我眼前,怎么不方便了?”
  张嬷嬷不得不服,她已经赶不上年轻人,两头都说不过,唯有强行要求跟随,带着映春她们五六个丫鬟,尾随他们往园子里去。
  这一边,仙乐居的上等糕点被送来沁和堂,上官清便回屋换衣裳,打算亲自去道谢。
  可装扮齐整走到廊下,朱嬷嬷迎面过来,满眼鄙夷地说:“了不得,竟然和亲家男眷去逛园子,说破天也没道理的事,观澜阁这是真要反了。”
  上官清听得糊涂:“谁逛园子?”
  朱嬷嬷啐道:“还能有谁,少夫人同那何家长孙,说起来,那位也是最颠倒不过的,真是凑一块儿了。”
  上官清冷声道:“这怎么说的,二嫂嫂实在不懂规矩。”
  朱嬷嬷嗤笑了一番,问道:“姑娘要去哪儿?”
  本打算去见何世恒的,这下见了只会讨人嫌,上官清更不愿叫朱嬷嬷看不起,随口道:“去秀景苑,看看有什么能为婶母分担的。”
  朱嬷嬷便让开道,看着姑娘走远后,进门来向老太太告状,说小娘子不知廉耻,与外眷男子满园乱转。
  老太太则问:“方才你在外头,同谁说话?”
  朱嬷嬷道:“是清姑娘,姑娘要去四夫人那儿看看。”
  老太太心里发笑,去四房还用得着换衣裳,打扮得那么花枝招展,难道不是想去见一面何家长孙。
  朱嬷嬷问:“您是不是要找姑娘,奴婢去把姑娘叫回来了。”
  “不必了。”老太太说,“你派人去找怀迁,告诉他,他媳妇儿和他表哥逛园子呢。”
  朱嬷嬷说:“这传出去,合适吗,也得顾着您的体面。”
  老太太冷笑:“找个嘴巴紧的,只告诉展怀迁就得了,去吧。”
  花园深处,临水凉亭下,张嬷嬷和映春伸长脑袋看里头的光景,两个年轻人倒是规规矩矩,隔开一张大石桌说话,也没有说说笑笑,就是不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
  映春说:“嬷嬷,若真是哄大夫人高兴的事儿,会不会有一天,大夫人就回来了?”
  张嬷嬷目不转睛地看着亭子里的人,一面说:“真有那一天,我可得去庙里烧香还愿,这么多年,四房不知贪去了多少钱,可都是老爷挣下的,他们凭什么。”
  映春轻声道:“还不是老太太放纵的,怕不是一半都去了上官家,我们一直以为,老太太会把清姑娘许给公子。”
  张嬷嬷得意起来:“大老爷可不是糊涂人,早二十年就想好了不是,你看我们少夫人……”
  然而看着小娘子半天,张嬷嬷也不知从何夸起,这孩子心眼好那是不必说了,但作为大宅门的女主人,似乎就找不出能夸的了,至少眼下,还夸不得。
  就在何世恒和七姜说完话,离开太师府时,兵部衙门外,展怀迁见到了祖母房里的人。
  这人特地跑来,就说一件事,少夫人与亲家大公子,在家逛花园。


第41章 展副将军翻了醋坛子
  比起家乡,京城的日落总是早些,转眼一天又快过去,七姜独自坐在屋檐下,数着离家的日子。
  爹娘应该已经搬到镇上去,哥哥也该在边军领了差事,家里的日子怎么都比从前强。
  父母养育十七年,哥哥疼了她十七年,而这家里除了长辈糟心些,吃得好穿得暖,那床榻的被褥仿佛躺在云朵里,这么想来,真是全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也算值了……”想到这里,七姜红了眼圈,但见有人过来,赶紧压下心头的思念和不甘,打起精神。
  门下的丫鬟,领着窈窕优雅的小姐缓缓走来,抬头见七姜在屋檐下,上前几步道:“少夫人,是清姑娘来了。”
  七姜神情淡淡的,想起那天这人滚下台阶装可怜的样子,想起何世恒的告诫,她有来由地不喜欢这个人。
  虽说不喜欢,但她不会去招惹人家,也不会故意欺负谁,顶好这清姑娘,也能离她远远的。
  “二嫂嫂。”上官清到了阶下,欠身道,“该传晚饭了,老太太命我送几样菜来,丫鬟们已经送去小厨房,妹妹来给您请安。”
  七姜冷漠地说:“我们年岁差不多,我兴许还比你小些,不用请安来请安去的,下回送菜,放下就走吧。”
  上官清压着火气说:“我对嫂嫂以礼相待,嫂嫂为何拒人于千里之外,那日我不慎跌倒,从未说是嫂嫂推搡我,是一旁的嬷嬷添油加醋,难道您误会我,要挑唆您与二哥哥不睦?”
  “不木?”七姜听不懂,“不木是什么意思?”
  上官清愣住,难以想象,这么简单的话语,云七姜都听不懂,难道都要像她那么粗鄙,敢当众辱骂丈夫才好?
  七姜起身道:“你看,我们谈不来,你也回去吃饭吧,就不留你了。”
  张嬷嬷从边上过来,已经赶不上打圆场,唯有硬着头皮送客,一直将上官清送到院门外。
  “张嬷嬷。”
  “是……”
  上官清冷着脸说:“我说句不该说的话,二嫂嫂也太过了,倘若族中长辈亲戚来,或是贵客登门,她也这般脾气,要大伯父二哥哥他们的脸面往哪里搁?”
  张嬷嬷是客气,可不是卑怯,挺起背脊道:“姑娘终日服侍老太太,实在辛苦,哥哥嫂嫂房里的事,姑娘就不必操心了。”
  上官清道:“嬷嬷是伯父伯母最信任的人,就有责任引导指教二嫂嫂,我们大户人家,若都是这般小家子做派,如何了得?”
  “是是是……”张嬷嬷看出来了,这小上官氏此刻心里没好气,多说无益,由着她撒了气,赶紧送客是正经。
  上官清也是一时激怒,平日里断不会与这些管事婆子撕破脸,冷静下来后,到底是带着下人走了。
  “还真把自己当这家的主子,咱们屋里那位,才是正经主子。”张嬷嬷嫌弃不已,回到院里,就命令关门,“往后阿狗阿猫的,不许随便放进来,让他们在外头等着,没人通报就往里闯,到底谁没规矩。”
  七姜在里屋听见嬷嬷嚷嚷,还以为她和上官清吵起来,赶紧出来看,只见嬷嬷一个人往这儿走,她问道:“怎么生气了,是我不好吧,没给那位好脸,嬷嬷你别生气,我不想搭理她,想着不给好脸色,她往后就不会再来了。”
  张嬷嬷很不在乎:“不妨事,狐假虎威罢了,这家姓展,又不姓上官。”
  七姜笑道:“我姓云呢。”
  张嬷嬷这才嗔道:“您又淘气了,还有啊,那恒哥儿最是爱胡闹的人,满京城谁不知道他游手好闲、放荡不羁,虽说看在大夫人的面上,表兄弟往来亲密些也没什么,可您到底是女眷不是,还是谨慎些好。”
  七姜皱着眉头问:“刚才那个人说‘不木’,嬷嬷你又说‘不鸡’,到底什么意思?”
  嬷嬷哭笑不得:“您和奴婢说说,您都认得哪些字,不识字可不行,将来家里的账本您都看不来。”
  七姜摇头:“我可不想看你们家的账本。”
  嬷嬷不厌其烦地纠正:“是‘我们’家,是您的家……”
  此刻,展怀迁的马车停在了司空府角门外,命人通报后,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