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是京城一霸-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怀迁无言以对:“是是,京城风气不好,先不说蛐蛐儿了……”
七姜抢先说:“还有定安侯府的事,我不是故意闹的,你别生气,听我解释。”
展怀迁反而生气了:“我怎么会质疑你,你说这话傻,还对我不公平。”
七姜笑了,不禁得意起来,抱着相公的腰肢撒娇:“我就知道你最最明白我。”
展怀迁却轻轻一叹:“方才传来消息,萧姨娘高烧不退,想和你商量,要不要告诉怀迁。”
七姜问:“她病得很重?”
展怀迁颔首:“就怕有闪失,昨天那么大的雨,萧姨娘长途跋涉来京城,身体恐怕本就不好,就怕撑不住。”
七姜问:“你是怕有个万一,怀逸见不到他母亲最后一面?”
展怀迁道:“玉颜也如此担心,原本这不是该犹豫考虑的事,我就怕萧姨娘见了怀逸,说些奇怪的话,万一成了临终嘱托,岂不是他一辈子的心魔。”
七姜这才明白展怀迁为何要与自己商量,不然萧姨娘若真不行了,怎么还会犹豫该不该让母子相见。
只因萧姨娘心术不正,倘若真临终拼口气也要在儿子心里种下恨,指不定怀逸的一辈子就被毁了。
“我们一起去,就在怀逸身边不走开。”七姜说,“萧姨娘若当真说奇怪的话,就顺着开解怀逸,哪怕一时半刻开解不了,好歹知道怀逸心里藏了什么。我知道这样,很是不尊重他们母子,但怀逸还小,他还是个孩子,当哥哥的就该替他把关不是?”
展怀迁说:“那父亲呢。”
七姜一脸嫌弃,轻轻推开他,气道:“你想什么呢,我不敢小人之心去想娘是否介意爹去见萧氏,我第一个先不答应,不行就是不行。”
第417章 嫂嫂替你教训他们
话音落下,屋里传来蟋蟀的声响,果然是秋天来了,展怀迁却听着心疼。
转眼间,春去秋来,七姜嫁来京城这么久,就没几件真正高兴的事,总跟着这个那个的身后收拾烂摊子,一天天的不省心。
“我给你抓出来。”展怀迁撩起袍子系在腰间,挽了袖子说,“在床底下是不是?”
“哎呀,你别管这个……”眼看相公往床下钻,七姜急得不行,追过来阻拦,“先去找怀逸吧,看不见,真看不见,我要看见我自己就抓了。”
然而展怀迁很快抽回了身,手里小心翼翼地捏着一只蟋蟀,真是他运气好,一片漆黑里,听着声伸手一盖就找到了,不过这东西就不能用手抓,七姜拿来蛐蛐儿盆装回去,见着腿都折了两条。
“罗叔认得人,让他给你找最好的来,叫得好听,斗得也厉害。”展怀迁满眼宠溺地说,“二舅母娘家有人爱这个,下回去司空府,让二舅母请他们一起来,陪你玩半天好不好。”
七姜捧着蛐蛐儿盆,一脸奇怪地看着相公:“你怎么了,咱们还不快去找怀逸,不是说萧姨娘病重?”
展怀迁道:“你在家歇着,我去,不能让你这么辛苦。”
七姜立时放下盆,抓了他的手说:“怎么心疼起我了,咱们不是说好的,到哪儿都一块去吗?”
展怀迁坦言:“我怕你太累了,不只是身体累,还有心累,我们家就没好事让你高兴。”
七姜眉眼弯弯地笑着:“傻子,你就是最好的事,和你比起来,别的事儿都不算事儿,要是哪天你让我伤心了,我才要心灰意冷。”
“绝不会。”展怀迁吻了七姜的额头,将她拥进怀里,七姜被紧紧箍着,忍不住说:“你别弄疼我了,轻点儿,怀迁,我们快去找怀逸才是。”
“好。”展怀迁这才松开怀抱,拉了七姜的手一同出门。
门外屋檐下,张嬷嬷原是来请孩子们用饭,但见他们手牵手地出门,也就不多嘴了,笑眯眯地望着小两口远去,对身旁的丫鬟说:“你们都吃饭去吧,哥儿和少夫人回来,我张罗就行。”
小丫鬟说:“少夫人刚才还喊饿了,怎么就出门了。”
张嬷嬷不得不嘀咕一句:“是呀,早些回来才是,别饿坏了。”
然而小夫妻不但没回来,还带着怀逸出门了。
一行人匆匆往城东去,马车上没点蜡烛,靠着车头灯笼的光亮,隐约能看清身影,怀逸独自坐对面,一路上低着头。
“把头抬起来。”黑暗里,展怀迁突然出声。
“你别……”七姜轻声提醒,“别凶人,好好说话。”
怀逸倒是抬起了头,半晌后才开口:“哥,娘去学堂外找我的事,还是传开了,他们没有当面笑话我,但我走到哪里,都对着我指指点点。”
展怀迁问:“你在乎吗?”
怀逸没有回答,许久才道:“说不在乎才是假的,哥,换做是你,你在乎吗?”
展怀迁道:“你知不知道,你嫂嫂在外头被人怎么说?”
“他们都叫我村妇,叫我乡下野丫头。”七姜插了嘴,笑着说,“不止是外头人,其实连张嬷嬷她们一开始,也这么看待我。”
怀逸生气地说:“嫂嫂是钦封的上三品温言夫人,外面那些人也配?”
七姜笑道:“那你还是太师的亲儿子呢。”
“我……”怀逸一时语塞。
“其实他们没说错,我就是村妇来的,地地道道的乡下丫头。”七姜大方地说道,“可这丢人吗,凭什么他们说丢人就丢人,他们算什么东西?怀逸,嫂嫂没念过书,不会什么大道理,可我明白,所谓丢人,除非是真干了见不得人的坏事,不然以出身样貌这些来贬低他人,恰恰说这些话的,才是真正卑怯无能。你想啊,我一个小村妇都能威胁到京城里的小姐贵夫人了,我得多能耐?”
怀逸也打开心门,愿意开口了,说道:“这些道理我懂,父亲和哥哥也教导过无数次,可是嫂嫂,至少张嬷嬷她们如今都很疼爱您敬重您,最初也仅仅是误会,外头的人也不能当着您的面说那些话。而我,天天和他们在一起,每一日都要听这些话,看那些嘲讽的嘴脸……”
展怀迁严肃地说:“为何要被他人口舌话语所影响,那些只能以此来显露优越的人,还有其他能拿来与你比的本事吗,你怎么看不见自身的长处,总在乎几句闲言碎语,怀逸,你不放过自己,谁来放过你?”
见相公冷脸训话,七姜不再插嘴了,怀逸小声解释了几句,还好没继续挨骂,展怀迁总算有耐心的开导弟弟,不久后,车马就到了城东萧姨娘暂居的宅子。
下马车后,七姜趁展怀迁不注意,拉了弟弟轻声说:“考学后,我去学堂,哪几个嘴碎的你给我指出了,嫂嫂替你教训他们。”
“嫂嫂,使不得……”
“你放心,我有分寸。”
展怀迁在那头问:“你们说什么?”
七姜忙道:“没什么,进去吧。”
这宅子里的管事,殷勤地来领路,絮絮叨叨地说着他们是如何照顾萧姨娘的,七姜先独自进门,果然见萧姨娘昏睡,且气色晦暗、口唇干裂,好在摸了摸额头,已经不怎么烫手了。
“少夫人,姨娘退烧了,比方才派人报去府里时强多了,郎中看了说,是药起作用。”
“你们白天为何不报,真是好大胆子,你们也请不来好的郎中,不是耽误事儿吗?”
管事应道:“早晨起来她还好好的,一听说要送走了,突然就病倒,小的们都以为姨娘是装的,谁知真的烧起来,越烧越烫,后来都说胡话不省人事了。”
七姜冷声道:“这次不追究,往后遇事不要擅自做主,更何况性命攸关。”
这些话,兄弟俩在门外都听见了,展怀迁脸上有淡淡的笑意,他家姜儿,真正有了一家之主的气度,这不是丫鬟嬷嬷们伺候出来的习惯,而是她把太师府当做了自己家,她有了女主人的自觉。
只见七姜出门来,温和地对弟弟说:“怀逸,姨娘应该没事了,我摸着已经退烧,不过她昏睡着,气色也不好看,嘴唇都烧干裂了,你见了要有准备,谁发烧都是这副模样,养好了就好了。”
第418章 糖多稀罕,吃不起
因萧姨娘昏睡不醒,怀逸到了母亲身边,也只能静静地看着,七姜便留下他们兄弟俩,独自出门来。
这宅子里管事的,和负责送萧姨娘的下人都来了,在屋檐下站了一排,七姜虽言语温和,可气势不凡,有几个都是头一回见少夫人,谁敢想眼前的小娘子与传闻中很不一样。
“之后养病的日子,姨娘若为难你们,只管来府里禀告,自有人为你们做主。”七姜吩咐众人,“切不可轻视怠慢,不可对姨娘冷嘲热讽,若是你们错在先,别怪家法严苛,姨娘不是犯人更不是罪人,不过是派你们照顾她、护送她,莫要乱了分寸。”
众人纷纷称是,七姜又叮嘱:“待姨娘病愈后,再商量离京的事,这些日子就留在这宅子里,虽说姨娘不是被关押软禁,但她身体不好,不宜出门,就在宅子里好生安养。”
少夫人这话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只见管事上前半步,轻声道:“少夫人,倘若三公子来探望,是否能请他进来?”
七姜淡淡地说:“三哥儿不会单独来,不必你们操心。”
一面说着,不免想起了上官清,她撞破脑袋已经养得差不多,也该上路了。
只是那头还没个消息,上官清至今不肯说她愿意去哪儿,自然七姜不会由着她,不过是近日太忙,没顾得上。
“另外,传我的话,送上官姑娘回上官家。你们只管送人,到了上官家不必多说什么,上官姑娘若问你们,也不必搭理她。”七姜严肃地命令道,“倘若她再跑了,你们不用追,尽快回禀便是。”
此时郎中又来了,七姜便跟着进门,再次诊脉后,郎中告知各位,说萧姨娘脉息平稳,过了今夜不再高烧,将养几日便能康复。
待郎中退下,怀逸便道:“哥,能不能吩咐这里的下人,别告诉我娘我来过,不然她只会更伤心。父亲已经答应我,学堂休冬假时,就送我去和娘住一阵子,与其现在让她懊恼没见到我,不如到时候再好好相聚。”
夫妻俩互相看了眼,七姜答应道:“我去吩咐,放心吧,他们不敢胡说,他们也会尽心伺候姨娘,你好好念书好好考学,学堂里的事……”
怀逸见嫂嫂冲自己眨眼睛,又想起方才的话,但没来得及反应,嫂嫂就出门去找管事了。
留下他们兄弟,展怀迁早有所察觉,问道:“先头进门前,和你嫂嫂偷偷说什么,这会子她又对你眨眼睛,怎么了?”
怀逸僵硬地摇头:“没、没什么……”
兄弟俩出门来,待丫鬟进去伺候并关上卧房的门,展怀迁才冷声道:“姨娘会被好好照顾,接下来就专心考学,至于那些关于你出身的闲言碎语,父亲和我都开导你好几回了,你若还要矫情、自寻烦恼,更因此耽误了考学,仔细你的皮。”
七姜过来,刚好听见最后一句,见怀逸吓得都僵硬了,可当哥哥的教训弟弟,她不好乱插嘴,只能躲在展怀迁身后,冲怀逸挥了挥手,温柔地笑着,好让弟弟别害怕。
展怀迁察觉动静,回头见七姜在背后做鬼脸,没好气地瞪了眼,可舍不得凶她,只说道:“都交代完了,就走吧。”
七姜憨然一笑,绕过他拉着怀逸就往门外去,安抚弟弟说:“别怕他,有嫂嫂在,考学的事也不要太紧张,怀逸你才多大,你哥在你这个年纪,不见得比你强,何况他没考上状元,连三甲都不是,父亲还是探花郎呢。”
“云七姜……”
“别嚷嚷,快走吧,我饿死了。”
果真,七姜出门前就曾喊饿,折腾半天更饿得厉害,催着车马往家跑,没想到半路上,展怀迁忽然让停车,拉着她下了马车。
“回去好生温书,别再胡思乱想。”展怀迁在车下严肃地告诫弟弟,“你一个小孩子,不该有那么多心思,我也哄得不耐烦了,别磨我的耐心。”
七姜嫌弃相公又凶人,唯有冲弟弟摆手,让他别放在心上,有嫂嫂在,怀逸的确不怎么害怕了。
此刻看着车马远去,展怀迁才轻轻掐了七姜的脸蛋,嗔道:“你做好人,我做恶人是不是,便宜都叫你占了,还不给我面子。“
七姜才不在乎那些事,捂着肚皮问:“是不是要领我去吃好吃的,我快饿死了,咱们赶紧走吧。”
展怀迁这才露出笑容,抓过七姜的手亲了一口,便领着她横穿过一条街,寻着远处的光亮,走过一段黑漆漆的街巷,来到了亮如白昼的夜市。
“怎么能走到这里,我们不是从城东回来的吗?”七姜有些迷糊了,站在这条为了悼念二皇子而常年在夜里亮灯的街上,左看看右看看,“我们怎么过来的,没走几步路呀。”
展怀迁温和地说:“上车前就吩咐他们绕道了,你都饿得肚子咕咕叫了,我怎么舍得,正好,就我们俩逛一逛。”
七姜欢喜不已,拉着他就往人群里去,时下秋高气爽,不冷也不热,最是夜市热闹的时候,小两口沿着街一路吃过来,很快展怀迁已经吃不下了,七姜还兴冲冲地等一碗酒酿元宵。
“京城真好,不过节也能吃到元宵。”七姜感慨着,“在这里,想吃什么都行。”
“谁说元宵必须过节才能吃?”
身后忽然传来男子的声音,七姜听着有些耳熟,展怀迁早已机敏地认出了是谁,待转身亲眼看,便是眉头一惊,警戒地看向四周,浑身都绷紧了。
皇帝见他如此,嗔道:“你神情如此古怪,旁人都该看过来了,赶紧收一收,看看你家娘子还比你强些。”
七姜在一旁,她倒也不是镇定,同样是吓到了,谁敢想,大晚上来逛个夜市,竟然遇见了当今皇帝。
“陛下,您怎么微服出宫了,该宣臣前来护驾才是。”展怀迁紧张地说,“晋王余党尚有残存,其他……”
“行了,说这些没用的话。”皇帝打断后,含笑看着七姜问,“你们家乡,不过节不能吃元宵?”
七姜点头,下意识地回答:“过节也吃不多,不管饱不扛饿的东西,我们都不怎么吃,糖多稀罕,很是吃不起的。”
第419章 这就是,朕的太平盛世?
“糖很稀罕,吃不起?”皇帝愁绪上眉,正经问道,“边境之地,商贸繁盛,百姓缘何连糖都吃不起?”
见皇帝如此严肃,七姜不敢轻易开口,看了眼展怀迁,寻求相公的帮助。
展怀迁便道:“陛下,街上人来人往,您若真想听一听边境的故事,不如找一处落脚,又或是臣携内子进宫禀告。”
皇帝嫌弃地说:“你这一口一声陛下,很是烦人,你不说,哪个知道我是谁?”
展怀迁并不退让,严肃地说:“既然遇到了您,保护您的周全,便是臣的职责。”
皇帝无奈地对七姜苦笑:“你这相公,无趣得很,你如此活泼开朗,如何与他相处。”
七姜却道:“保护您的周全,是展怀迁的职责,亦是妾身的职责。”
皇帝啧啧道:“好一个夫唱妇随,原是随你父亲的心意,应下了这门婚事,不想乱点鸳鸯谱,倒是点出一对璧人来。”
七姜不敢得意,更不敢轻浮,只是安静地站在展怀迁身边,后面的事,他怎么做,自己就跟着做。
皇帝拗不过展怀迁的固执,便寻了一处馄饨摊,找了角落里一张桌子。
七姜跟着坐下,但见边上的桌子只要一空,立刻有人来占着,大晚上的,哪儿来那么多一样魁梧健壮的男子出来逛街,虽然都要了馄饨不紧不慢地吃,可时不时四处盯梢,警惕得很。
做皇帝果然不容易,要不就深藏在皇宫里,不然即便走入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