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夫人是京城一霸 >

第183章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183章

小说: 夫人是京城一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日子还长着,母亲未必与父亲和好,四夫人却会一直在太师府过下去,玉颜在司空府不能被母亲拖累,七姜只盼着大家都好好过日子,没必要逼得四夫人怨气冲天。
  “婶婶今天带我们买的糕点,真是我来京城这些日子吃过最好的,这京城里哪一处有好吃的,哪一处有乐子,又有哪里是风水宝地,谁也不如婶婶知道的明白。”七姜笑眯眯地说,“我听父亲提过,早就想为大哥正经选一处宅子,到时候就由婶婶做主吧,置地也好置房也好,大哥那么忙,嫂嫂要安胎要养孩子,还得婶婶出面。”
  四夫人惊讶地望着七姜,要知道,这事儿若真交在她手里,到时候不私吞个上万两白银,都白白忙活一场。
  玉颜在一旁默默喝茶,眼角有几分笑意,她知道七姜又在用金钱收买自家母亲,或许在别人看来,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但在母亲身上好使,天上地下,她唯爱金银。
  这一切,大夫人也看在眼里,孕妇身子尚不安稳,他们不便久久打扰,不等用午饭便要告辞,一家人原路返回。
  上了马车,怀逸终于有机会单独和二姐姐说话,他犹豫再三后才问:“为何要我去搀扶大夫人,我怕嫡母以为我故意献殷勤。”
  玉颂轻轻叹:“傻话,家里不约束你和姨娘之间的关系与称呼,是大伯父仁慈心善,是大伯母的度量,可照着世家贵族的规矩,大伯母就是你的母亲,你在外人面前敬重她,是给你自己的体面,大伯母不在乎也好,你不愿意也罢,可你将来是要当官的,不能落人口实呀。”


第441章 霍府的邀请
  见弟弟神情犹豫,玉颂继续道:“旁人我不敢说,但是大伯母的性情,若厌恶你嫌弃你,她绝不会让你靠近,眼下看来,大伯母只把你当个普通的晚辈,和我和大姐姐一样。”
  怀逸点头:“二嫂嫂劝过我,嫡母也与我明说过。”
  玉颂说:“咱们姐弟俩都是庶出,你心里想什么我都明白,可咱们境遇又不相同,这么多年,我光是要活下来就很难了。而你呢,大伯母只是不在乎你,你有亲娘在身边,大伯父和二哥哥都疼爱你,下人们也拿你当正经主子,可我不是,大姐姐出嫁、二哥哥出征后,那几年里,我能不挨打的一天,就是好日子了。”
  “二姐……”
  “不用替我难过,都过去了,这不是越来越好了吗?”
  怀逸一脸悲悯地望着姐姐,但渐渐的也有了笑容,说道:"二姐,你和从前很不一样了。”
  玉颂如今也有了几分傲气,笑道:“再大些,我也该嫁人了,且不说若能不嫁如何如何,万一我遇上心仪的男子,遇上两情相悦之人,可他的父母家人未必看得起我的出身。往后去了婆家我得靠自己啊,总不能小时候被嫡母欺负,将来又被婆母欺负,难道一辈子躲在哥哥姐姐身边吗?”
  怀逸立时道:“二姐,不论将来你去了哪里,若有人敢欺负你,我一定来护着你。”
  玉颂笑着点头:“那可不,都说家里有弟弟的新娘子没人敢欺负。”
  怀逸问:“那……如今二姐还怕婶婶吗?”
  玉颂摇头:“不怕,但我也不打算和她好,心里想得明白,她是大哥和姐姐的亲娘,就当是个亲戚看待。她不指望我什么,我也不指望她什么,能太太平平就好。”
  此刻,后方一驾马车里,方才还为了不能把大儿子拉回家去不高兴的四夫人,正挑起帘子的一角,从缝隙里看外面的光景,嘴里哼着小曲儿,满身的喜气洋洋。
  “你说这条街好不好,这条街风水好,都是些百年老铺,那些铺子开了关关了开的街市,最是去不得的。”四夫人对女儿说,“我给你哥在这附近挑一处像样的宅子,将来他往返衙门也便宜。”
  玉颜说:“还不知道哥哥此番回京后会调去何处,您就这么笃信他将来出门当差好走?”
  四夫人嫌女儿没见识,说道:“这里四通八达的,哪儿去不得,你是不懂,除非皇上破格,不然你哥升官是有限的,他怎么也轮不到封侯封爵的那天,与其往高门贵府那一片抠抠搜搜地挤着,不如选一处风水宝地,旺宅旺香火,多挣银子多生儿子,比什么都强。”
  玉颜笑道:“既然七姜都许诺您了,这事儿您说了算,不过可说好了,往后没事别往哥哥家跑,少去些,他还多待见您。”
  四夫人没好气地白了眼:“一个两个都是白眼狼,我是白瞎了拼死生下你们两个赔钱货。”
  玉颜好脾气:“娘可别生气,是我不好,说错话。”
  四夫人轻咳一声,问道:“话说回来,如今云七姜一句话就能作数了吗,你大伯母默许了,还是大老爷默许的,她一个小丫头片子,这么大权力这么大能耐?”
  玉颜捋了捋手里的帕子,说道:“这是大伯父和大伯母的家,他们愿意让儿媳妇做主,咱们可管不着。”
  四夫人啧啧:“一个小村妇,这样好的命,多少公侯世家的小姐去了婆家,也只有被揉圆搓扁的份,她可真是好命。”
  玉颜说:“好人才有好命,您如今改一改性子,不也过上好日子了。我瞧着,您的性情和七姜挺合得来的,往后同一屋檐下好好相处,我也放心了。”
  四夫人很是不屑:“你在何家好好的,不必记挂我,过去被你祖母折磨,我也活过来了,往后还能活得不好吗?我是不指望云七姜对我多好,如今何翊翎眼瞧着是要和展敬忠好了,她亲生的婆婆回家来,云七姜眼里还能有我这个婶婶?”
  玉颜忙叮嘱:“大伯父和大伯母的事,可千万别多嘴,不论是好是不好,您离得远远的,和咱们不相干。”
  四夫人嗔道:“丫头,我不傻,从前没好日子过也罢了,如今有好日子,我还能自己作践了?”
  玉颜松了口气,哄着母亲道:“家和万事兴,娘,咱们的好日子在后头呢。”
  说着话,一行人回到家中,四夫人嚷嚷着饿了,着急就进门去。
  玉颂和怀逸上前来,原是要向大夫人问候,却刚好听下人向大伯母和二嫂嫂禀告,萧姨娘那头要把人送走。
  说话的人,没留神三公子在后头,还以为就女眷们在,说完一抬头,和怀逸对上眼,登时吓得愣住。
  七姜回身见是弟弟,努力镇定又轻松地说:“今日既然得闲,不如去送送姨娘,嫂嫂陪你去。”
  怀逸摇头,垂下眼眸,毫不犹豫地说:“见了无非是依依不舍,她本不该来的,既然身体无碍,早些送回去接着静养才好。”
  大夫人没过问,兀自带着梁嬷嬷进去了,七姜这才放开了对弟弟说:“母亲不在乎的,你只管自己想不想,你若要去见姨娘,这会子上了马车就能走。”
  怀逸坚定地摇头:“不见了,二嫂嫂,我不赌气也不耍性子,凡事总要有个规矩,父亲答应冬假送我去,就不该眼下纠缠不清。”
  玉颂上前来,为弟弟解围道:“二嫂,他就这脾气,说不去必定不去的,您别放在心上。”
  不等七姜再说什么,玉颂拉着弟弟就走了,又见玉颜半途折回来,问道:“怎么了,半天也不见进门。”
  七姜则生气地责备传话的下人:“下回别着急,看仔细了再说话,你自己也吓一身冷汗,何必呢?”
  “是是是……”
  “直接送走吧,不必再来回话了,路上好生照顾姨娘,可不许言语刻薄,你们只管送人。”
  下人领命而去,七姜和玉颜才结伴进门,可还没过中门,门前管事就追来,这前后脚的功夫,门外收到帖子,中书令霍府发来的请帖,他们家老太太过寿,请太师府女眷赏脸赴宴。
  七姜问:“咱们家过去有往来吗?”
  玉颜看着帖子应道:“年节上互相送些礼物罢了,霍家这几年才起来的,从前可没资格邀请我们家的人登门。”


第442章 世上最在乎的人是他
  “日子是八月初五,这可不行,我们走不开,初六司空府就要来提亲,好些事要准备呢。”七姜问道,“能不去吗?”
  玉颜想了想:“写明了邀请女眷,看来大伯父已是决定不去了,这事儿不能我们做主,等大伯父回家后一起商量,若是不去,明日备下贺礼一并送过去,若是要去……”
  七姜毫不犹豫地说:“我去就是了,你安心在家,他们老太太年年都过寿,你和哥哥的终身大事,一辈子可就一回。”
  玉颜心底的自卑不禁又浮上来:“姜儿,我……”
  七姜才不在乎:“我可说了,是你和哥哥,难道不是一辈子就一回?”
  只见玉颂从前路折回,隔着老远就挥手:“二嫂嫂、姐姐,吃饭啦,你们怎么还不进来?”
  姑嫂俩应声往里走,看着不远处蹦蹦跳跳的妹妹,玉颜感慨:“才知道脱胎换骨四个字,是怎么来的,我家妹妹终于都好了。”
  七姜好生得意地望着她,玉颜周正地福了福:“是,都是我家嫂嫂的功劳。”
  这日午后,七姜又缠着母亲,带了弟弟妹妹去茶馆听了一场书,可惜玉颜走不开,四夫人已经张罗起初六的大事,头一件便是宅子上上下下的打扫和修剪花枝。
  到底是当了十年的家,她一面差遣使唤下人,一面教女儿往后到了何家如何御下,玉颜挑有用的听着,觉着不合适的,也不去反驳,哄得四夫人很高兴。
  傍晚,大夫人领着孩子们回家来,进门的光景就有了很大不同,下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路往里走,大夫人忽然停下了脚步,看着远处正修剪一棵大树的下人。
  玉颂拉了拉怀逸的手,俩孩子识趣地先走开了,七姜安静地跟在母亲身边,直到母亲转身往园子里去。
  “您要逛园子吗?”
  “茶楼里的点心腻住了,想走一走。”
  七姜看了眼天色,揣摩了一番母亲的心思,便道:“娘,我先回房了,今天还没练字,再晚怀迁要到家了。”
  大夫人温柔颔首:“去吧。”
  七姜离开时,和跟随的梁嬷嬷对视了一眼,一大一小心领意会,七姜便把其他随行的丫鬟都带走了。
  梁嬷嬷跟着大夫人,渐渐走进了园子深处,偶尔遇见几个值守的丫鬟婆子,她们甚至有人没见过大夫人尊容,但知道夫人回家了,这位不认识但高贵美丽的夫人,自然就是了。
  但在梁嬷嬷的示意下,没让她们来行礼问安,由着大夫人缓缓走到水边,她只叮嘱了一句:“夫人,您小心脚下。”
  大夫人笑道:“记得刚搬来时,想着展敬忠终于达成所愿,要当大官,这宅子能和司空府比肩了,谁想没多久就去了惜园,那么大的庄子逛了十年,再回城里来,看什么都小。”
  梁嬷嬷说:“奴婢还是喜欢城里的家,热热闹闹有人气,惜园太大太冷清,平日里连个鬼影子都见不着。”
  大夫人兀自呢喃:“鬼可比人好对付多了。”
  一阵秋风扫过,池面波澜荡漾,有几尾色彩斑斓的锦鲤晃晃悠悠来到岸边,像是被投喂惯了,见到人影子便知有吃的,大夫人不禁皱眉问:“你说这鱼,到底有没有脑子?”
  梁嬷嬷笑道:“您较这劲做什么?”
  “梁嬷嬷……”
  “是。”
  大夫人说:“下次再走,可就真不回来了。”
  梁嬷嬷不免紧张起来:“奴婢不懂您的意思。”
  大夫人回眸笑着问:“你是真不懂,还是不敢懂,照顾我一辈子了,你比任何人都了解我。”
  梁嬷嬷红着眼睛说:“您是愿意给大老爷机会?”
  大夫人道:“原说是和姜儿之间的秘密,可我怕你瞎紧张,回头做些让我和展敬忠都尴尬的事,又要你愧疚不得安生,想了想还是告诉你,总之什么都别管,由着我试试。”
  梁嬷嬷已是热泪盈眶,猛点头:“奴婢记下了,奴婢绝不多嘴、绝不多事,夫人,您可算想通了。”
  大夫人说:“就想着,这辈子我也不曾对他好过,我欠他的,可不比他欠我的少,我从来也没像姜儿在乎怀迁那样在乎他,可我还自以为,这世上最在乎的人是他。”
  梁嬷嬷禁不住哽咽:“奴婢知道,您心里一直都有老爷。”
  大夫人笑她:“你哭什么,我可说好了,再搬走的那天,就永远也不回来了。”
  天色渐暗,皇城内外燃起灯火,越到夜晚越要加强守卫,展怀迁离开宫门,都要被侍卫盘查询问,这是他定下的规矩,谁也不能破。
  出了宫门,福宝便迎上来,平日里都问公子是骑马还是坐车,但今天却说:“哥儿,霍家公子等您半天了。”
  顺着福宝指的方向看过去,一袭月牙白长袍的男子正负手立在车边,彼此对上目光后,抬手挥了挥,仿佛多年的故友。
  可事实上,他们仅仅是相识的客气,昔日默默无闻的同窗,一举科考成名,盛名之下的展怀迁却连殿试都没资格,虽然霍行深并没有因此飞黄腾达,可对于当年还未能心胸宽阔的展怀迁来说,他真是一辈子都不想再见到这个人。
  “霍兄。”展怀迁走来,礼貌抱拳,“多年不见。”
  “你征战西南,我出使东北,咱们俩天南地北的,离得实在远。”霍行深笑道,“别霍兄了,叫名字吧,虽说多年不见,我们好歹是同窗。”
  展怀迁如今,经历了沙场与生死,当年科考“失利”的刺早已从心中拔除,见到霍行深,更期待将来彼此能好好在朝堂较量一番。
  但前提,是为百姓谋福,而非私怨、金银或地位的争斗。
  “初五祖母大寿,太师大人无暇赏光,家母发了帖子邀请夫人小姐们,可迟迟不见回音,母亲怕是只发了帖子失礼,我见她坐立不安的,便想来找你问问。”
  “初六家中有喜事,她们该是顾虑忙不过来,在等我爹的吩咐。”展怀迁大方地说,“我们家最不讲究虚文礼节,才会怠慢了回应,请替我向伯母问候,请伯母不要放在心上。”


第443章 做朋友好过做敌人
  “我不在家这些年,祖母不曾过寿,此番遇上了,全家都想哄老太太高兴。”霍行深道,“多年不在膝下尽孝,也想为了祖母的体面尽一份力,却不知贵府初六有喜事,实在失礼了。”
  “倒是你客气了,外人不知家中事,再寻常不过。”展怀迁淡淡一笑,示意福宝将马车预备好,一面问,“多年不见,一起坐车走一程吧。”
  霍行深便命随行的下人跟着,大方地上了展家的马车,到底是太师府的排场,这车里坐下两个身材修长的大男人,还能有富裕伸展双腿,他笑道:“想起小时候,展大人来接你下学,顺路带上我一起回去。”
  这话听着很陌生,展怀迁问:“有这回事?”
  霍行深笑道:“你不记得了?”
  展怀迁努力回想,的确有那么几次,父亲顺带他的同窗一路回去,也许霍行深只是其中的一次,又或者有其他人在,但他的确想不起来曾经和霍行深有过什么亲密的往来。
  只记得小时候性情孤僻,太子和表哥是唯一能和他多说话的人,因此也被父亲责备,到如今朝堂中,他竟然没什么朋友。
  “那时候就想,几时我家也能坐上这么气派的马车。”霍行深毫不掩饰地说,“小时候羡慕极了,也不知父辈们仕途将如何,就决心自己发奋读书,但也没想到会……”
  展怀迁豁达地一笑:“没想到会考上状元?”
  霍行深点头,一脸的无奈:“这话对你说,我不怕被误会,你知道我这个状元郎,前程并不如意。当年决心出使外藩,是想给自己另一条路走,得知你也将征战西南,我便明白若想有一日与你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