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夫人是京城一霸 >

第195章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195章

小说: 夫人是京城一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偏偏这个人,是自己的相公,是她腹中娃娃的爹,他们在一起,才刚半年。
  “当年娘没说出口的话,如今我想说吗?”七姜自言自语,睁开眼,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云七姜,今日若不留他,二十年后,你会和母亲一样后悔吗?”
  这会儿,太师府门前,众人送客至此,四夫人是半路赶来的,说道:“怎么也该喝一杯茶再走,外人见了,只当我们家不懂待客之道。”
  何夫人笑道:“都要成亲家了,不讲那些虚礼,只因明日进宫赴宴,家里一些事还忙呢,我们今日就不坐了。还要恭喜四夫人,来年太师府热闹,亲孙子和侄孙子落地就伴儿了。”
  四夫人说:“不敢当不敢当,展家人口少,就盼着媳妇们开枝散叶,但愿我们姑娘到了司空府,也能早日为何家续香火,世恒和玉颜都不小了,您说是不是?”
  何夫人随口敷衍了几句,一行人出门来,见四夫人正和弟妹说话,何夫人便要玉颜搀扶她上车。
  可到了车下,何夫人道:“玉颜,你娘的话,不必放在心上,世恒娶你只因你是他心上人,我娶儿媳妇也只盼儿子能有好归宿。都是女子,生孩子头等辛苦艰难的大事,你们夫妻往后,好好过日子就是,有无儿女,老天自有安排。”
  玉颜心中一片暖融融,欠身道:“大舅母,我会记着您的话。”
  何夫人笑道:“盼着日子再快一些,等你改口。”
  玉颜脸颊泛红,便搀扶未来婆婆上车,之后二舅母也跟了过来,何夫人忽而挑起帘子,问妹妹:“明儿你进宫吗?”
  大夫人应道:“去,姜儿要去,我陪陪她。”
  嫂嫂不禁嗔道:“你啊,如今儿媳妇面子最大。”
  待马车离去,四夫人也好奇地问道:“七姜要进宫吗,这孩子是不是太贪玩了,往后年年宫里都有宴请,她眼下身子最要紧。”
  大夫人想了想,便挑明了说:“弟妹,既然回家了,大房的事便由我说了算,我的性子你知道,咱们和和气气地相处可好?”
  四夫人自知被嫌弃了,但她也是出于好心,心里正失落,大夫人忽然道:“为你求的诰命,快下来了,可惜没赶上中秋,不然能一起进宫。”
  “真的,我还以为你们都忘了。”四夫人喜出望外,方才的不悦一扫而空,笑道,“不妨事不妨事,我这不才说嘛,年年有中秋,来年我就能进宫见识见识了。”


第473章 郡主求你的事,还少吗
  八月十五,皇帝赐宴群臣共赏满月,恰逢万里无云的晴天,圣心大悦,命人问过大臣,确信今夜无雨,便传旨将晚宴摆在上林苑。
  幸而陈茵两手准备,不至于临阵慌乱,待傍晚大臣们携家眷依次入宫,上林苑中已摆下端阳节时一般的坐席,照着地位官职,家家户户都能照顾到。
  七姜进宫后,苏尚宫就迎她和玉颜先到了东宫,眼见得各处各司的总管来来往往,太子妃一刻不得闲,姑嫂俩心中暗暗佩服和心疼,这样的日子,娘娘将来一过就是一辈子。
  总算得闲说话,七姜亲自禀告了喜讯,意味着之后的日子她不能随时进宫,还望茵姐姐能体谅。
  说话功夫,苏尚宫送来礼盒,陈茵笑道:“那日张嬷嬷神情古怪,就被苏尚宫猜到了,早早备下了贺礼,没想到我们姐妹之间,你年纪最小却嫁得最早,如今连孩子也成了老大。”
  七姜恭敬地接过贺礼,要行礼道谢,却被苏尚宫搀扶到一旁坐下。
  待苏尚宫退下,陈茵说道:“今晚会有些不愉快的事,到时候你们只管自行享宴,不必在乎,贵妃娘娘和我会解决的。”
  七姜和玉颜对视一眼,想问又不敢问,而太子妃也没继续说下去,只是叮嘱他们不必放在心上。
  没多久,太子那头忙完,派人来请太子妃一同去后宫接太妃入席,七姜和玉颜便跟着出来,稍后会有宫人领她们先去上林苑。
  路上,一行人途径那日晋王发癫之地,七姜下意识地捂住了小腹,不敢想若当日她已有了身孕,那么重重摔一下,孩子是不是会……
  玉颜看出她的心思,说道:“我娘对我念叨过,说你总是跑来跑去,虽说年轻孩子活泼一些才好,可你和二哥哥那么恩爱甜蜜,我娘说指不定哪天就怀上了,每回看你飞奔而过,她都替你悬着心。”
  七姜大方地答应:“这事儿婶婶说得对,我以后听她的话。”
  玉颜说:“昨日送客时,大舅母听我娘唠叨要我早日为世恒开枝散叶,大舅母私底下叫我别放在心里,她只盼着我和世恒好好的,儿女的事,等老天安排就好。”
  七姜笑道:“大舅母能管住那么一大家子人,在京城赫赫有名,可不就是以、以……”
  “以德服人?”
  “对,以德服人,大舅母自身正,家人才愿意听她的,将来我们当家也要如此,不过遇上不听话的,就要靠拳头了!”
  见七姜挥拳比划,玉颜忙拉下她的手,彼此互相提醒,这是在宫里。
  天色渐黑,上林苑内灯火燃起,七姜和玉颜被领着入席时,各家各府已悉数到了。
  她们从人前走过,端得大方得体,就快到自家席位,不经意抬头,见母亲和父亲并坐在屏风下,虽然知道爹娘今日一起来的,可亲眼见到这光景,还是叫七姜看呆了。
  “姜……嫂嫂?”玉颜轻声提醒,“我们该入席了。”
  七姜忙醒过神,跟着绕进来,有宫女提醒夫人小姐仔细脚下的香炉,虽是中秋,但夜晚在户外点灯,还是恐招惹蚊虫,能熬到秋天的虫子,且毒着呢。
  展家今日是展敬忠与何翊翎,带着长子长媳和侄女列席,玉颜无封且非长房嫡女,今日进宫是受太子妃特邀,自然前几日轰动京城的展何两家再次联姻,也叫人不敢再对她指指点点。
  除此之外,今日最受瞩目的,便是展敬忠与何翊翎的同时出现。
  虽然这光景不是头一回,可夫妻俩今晚气氛和谐,时不时商量言语些什么,而展敬忠对妻子的照顾关心都在一言一行里,加上近日传闻何翊翎终于回了太师府,旁人看在眼中,都认定这夫妻俩重修旧好了。
  十多年来,即便何展两家对外宣称大夫人是病了在城外静养,可大家都明白,说不好听的,什么病能拖十年还治不好又死不了,就是夫妻俩因为一个姨娘翻了脸,这是展敬忠在朝中唯一也是最大的笑话。
  谁也没想到,这两口子还能有好的一天,议论之间,众人渐渐察觉,太师府的一切变故,好的不好的,体面的丢人的,全都从新娘子云氏进门起,这小丫头什么能耐,竟能打破太师府十几年不变的局面。
  但今日是皇帝赐宴,对于展家上下的议论,点到即止,不久后,帝妃驾到,更有太子太子妃簇拥太妃前来。
  众臣与家眷山呼万岁行礼后,皇帝便道:“今夜君臣同乐,爱卿们不必拘谨,若有诗词,愿为太妃娘娘吟诵,朕重重有赏。”
  那之后,歌舞升平、对酒当歌,宫女们上菜上酒,一切井然有序。
  和端午那日一样,御膳精致华美,好吃是好吃,常常不知塞进嘴里的是什么,七姜有了身孕不宜饮酒,宫女要撤下茶壶时,被展怀迁拦下了。
  他亲手给七姜倒了热茶,问道:“冷不冷,没想到皇上如此兴致,竟然在上林苑摆宴,到底是中秋了,比不得盛夏纳凉。”
  七姜摇头:“下午就知道是在外面,出门时张嬷嬷给我添了衣裳。”
  展怀迁摸了摸她的手,见掌心热乎乎的,就安心了。
  “怀迁,方才我和玉颜去见太子妃,娘娘说今晚会有不愉快的事,叫我别在意。”
  “什么意思?”
  “话说回来,今夜你不去盯着关防吗?”
  “皇上另外安排了人手,太子也让我陪你,没叫我过去。”
  七姜朝着四周看,最亮堂的是歌舞台上,连带上首御座和底下群臣各家的棚子,都不算太明亮,也就各家自己能看清碗里的菜,若要张望别处,一来有屏风纱帐阻挡,二来大晚上的哪里能看得清。
  也是因此,七姜敢与相公说悄悄话,又道:“其实今晚,我们也有事,一会儿我和玉颜要去见郡主,你别担心,我不会一个人乱走,很快就回来。”
  展怀迁好奇:“什么事,郡主怎么了,瑜初郡主吗?”
  七姜说:“回家就告诉你,我们很快就回来。”
  展怀迁越过妻子,看向玉颜,见妹妹点头,心想玉颜最是稳重的,兴许是和郡主之间的秘密,她们不能说,虽然满心不安,还是答应了。
  “千万小心些,不许做荒唐事,不许冲动。”展怀迁叮嘱道,“这是在宫里,稍有不慎,侍卫都把你当刺客。”
  七姜虔诚地保证:“我一定小心,若是不好的,你回家再说我,难得郡主求我一件事。”
  展怀迁不大高兴:“郡主求你的事,还少吗?”


第474章 还是你哥说得对
  事情是不少,可这次的事非比寻常。
  郡主从小为了他的父亲和王府而活着,纵然曾经爱慕展怀迁,可想到要让这样一个能有灿烂前程的人入赘王府,从此处处受约束不得施展拳脚抱负,她从一开始就放下了。
  难得如今,能有一个人撞进郡主的眼睛,至少多认识一番,多了解一些,交个朋友总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于是,在展怀迁无奈的“默许”下,不久后,七姜便和玉颜借口去向郡主敬酒,离开了自家坐席,大夫人听得动静时,两个孩子已经走了。
  “姜儿不舒服吗?”她问儿子,“没给她喝酒吧。”
  “不曾沾酒水,她……去透透气。”展怀迁打掩护道,“一会儿就回来,您别担心。”
  展敬忠对妻子道:“不必紧张,姜儿虽淘气,还是有分寸的。”
  大夫人问:“看来老爷很了解自家儿媳妇?”
  展敬忠拿起酒杯,掩饰不住笑意,说道:”你若亲眼见这孩子怎么斥骂我,你会觉着很解气,我自己也明白,有些事她骂得对。”
  “父亲,姜儿不曾斥骂您,她只是和您讲道理。”
  身后传来儿子的话语,展敬忠没好气地转过身,但见妻子含笑看着自己,眼中是仿佛“不许骂我儿子”的敬告,他无奈地笑了,说:“得亏我们没女儿,儿子帮儿媳妇说话,我还能高兴这小子知道疼人,这要是女儿帮女婿说话,我能气背过去。”
  大夫人问:“这么说来,你不乐意我替你说话。”
  展敬忠呆了呆,很快就笑了,为妻子斟酒,好生道:“将来父亲面前,还望娘子多多美言。”
  大夫人多少年没听“娘子”二字,乍听之下,浑身一哆嗦,不禁嗔道:“太师大人,这是皇宫,皇家宴席上,还望自重。”
  展怀迁可惜七姜没能见到这一幕,但这会儿七姜才顾不得爹娘的事,她和玉颜来到郡主的坐席,郡主一人代表瑞郡王府,虽然坐得宽敞自在,可中秋佳节团圆之日,相比别人家,难免有些冷清。
  好在瑜初不在乎,见她们来了,只是问:“霍家的坐席在哪里,我方才就没瞧见。”
  玉颜用衣袖遮着,抬手指向远处:“方才和嫂嫂过来时瞧见了,中书令大人家在那头,今日霍府只来了霍大人夫妇和四公子。”
  七姜说:“我们陪着您倒是容易,可霍行深要是不动弹,从头坐到尾,怎么才能把他叫出来?”
  瑜初端起酒杯,浅饮一口:“一会儿放孔明灯,各府都有一盏灯,霍大人和夫人不会去,自然就是霍行深去了。”
  玉颜轻声问:“郡主,书铺里匆匆一会,就值得一见钟情吗?”
  瑜初应道:“这几日在家,我派人打听了他的事,从前只知道他科考少年成名,其他的一概不知,小时候在京城那些年,霍家子弟还没资格见到我呢。”
  七姜捧着茶碗说:“可不是嘛,您只看得到展怀迁。”
  瑜初早已不在乎,反而提醒七姜别喝太多茶,接着对玉颜说:“从他小时候打听起,查了霍家上三代,又查了他外祖家,好歹都是清清白白的门户,哪怕如今他爹与展太师他们政见相左,那也不是坏人,朝廷就该多些敢说话的人才是。”
  七姜赞同这话:“展怀迁还打算和他做朋友,只是还没什么机会多相处,也碍着父亲。”
  玉颜则问:“郡主,您看上四公子什么了?”
  瑜初大方地说:“第一眼,自然是长得好看,后来听七姜说了些事,再加上我自己查来的,他人品不会太坏。其他的,就得相处了才知道,既是我给自己挑女婿,自然要挑喜欢的。”
  玉颜不得不提醒:“您知道的,礼亲王府要定了这个女婿,听说四公子已经去过王府,见过靖成郡主了。”
  瑜初又饮下一口酒,趁着胃里热乎乎的劲头说:“靖成的婚事,她父王说了不算,同样我和霍行深的事,我自己也说了不算,礼亲王就算认定了女婿,也要万岁答应、太妃点头,八字还没一撇呢,我多认识一个人,碍着他们什么了?”
  七姜正经问道:“郡主,您真的喜欢吗?”
  瑜初很坦然:“也许还谈不上喜欢,总得和他认识了,才来判定是不是真的一见钟情?”
  正说着,宫人们依次往各府送来孔明灯,皇帝也下了口谕,让年轻人去放灯,席中顿时热闹起来,年小的公主皇子们最先离开了。
  瑜初拿起笔,想了想后,在孔明灯上写下了祝愿,眼下别无他求,但求父王康健长寿,母亲少些忧愁,至于终身大事,她决定不靠老天靠自己。
  三人带着孔明灯来到上林苑开阔处,皇子、公主和各府公子、千金陆续前来,玉颜时时刻刻守在七姜身边,怕小公主、小郡主们跑来跑去撞着她。
  而七姜的眼睛就在人群里找,找霍行深的踪迹,不禁念叨:“不会没来吧。”
  玉颜道:“兴许是觉着此刻人多,我们等一等。”
  瑜初则是关心:“你的身体要不要紧,有什么闪失,我可担待不起。”
  七姜摆手表示无妨,待瑜初转过身后,她才轻声问玉颜:“太子妃说的事,是什么事呢,我瞧着今晚挺太平的。”
  便是此刻,霍行深跟着内侍官过来了,他身量高挑,在人群中十分显眼,不等七姜这头想法子靠近,那边礼亲王府的世子妃,带着小郡主就走了过去。
  “您看吧?”七姜对郡主道,“礼亲王府防着呢。”
  “还真是……”瑜初轻轻念了声,可并没当回事,从一旁宫女手里拿过孔明灯,说道,“我把她们带走,七姜,你们去找他说话。”
  “我?”七姜不明白,“可不是您要和他……”
  “约个日子,宫外相见。”瑜初说罢,捧着孔明灯就朝那头走去,说说笑笑着,强行把礼亲王府的世子妃和靖成带走了。
  不远处,已有人将孔明灯放上天,众人都望着天喝彩,七姜和玉颜便趁机靠近霍行深,可走到一半,七姜停下对玉颜说:“你就要嫁人了,被人看见不好,好些人等着寻你的不是,我去,说完话我就走。”
  玉颜还没反应过来,七姜就单独走了过去,之后有一群人从面前过,将她挡住了,这会儿再追上去只会引人注意,唯有不远不近地守在一旁。
  这一头,七姜已经到了霍行深的跟前,刚要开口,霍行深见是她,顿时喜出望外,但很快又冷静下来,抱歉地说:“少夫人,实在对不起,本想找机会将戒指归还于你,结果反而被我弄丢了,毕竟是落在鄙府,鄙府下人招待不周,改日请家嫂登门致歉。”
  “戒指?”
  “一枚红玉髓石戒指,府中丫鬟说,是你丢失的,我原本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