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是京城一霸-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姜倒是知道,这府里的下人还分三六九等,张嬷嬷是展怀迁的乳母,地位颇高,如今也是观澜阁的管事,除了自己和展怀迁,这院子里所有人都归她管。
“那从今天起,映春升为上等仆婢,做我的贴身丫鬟。”七姜的目光扫过所有人,唯独不看张嬷嬷,说道,“你们都起来,我有几句话吩咐。”
众人正要挪动,张嬷嬷大声咳嗽了一下,吓得她们又不敢动。
七姜不在乎,捡起她买的东西,那装着喜服和首饰的包袱就懒得要了,把东西塞给映春让她送进去,随后站上台阶,居高临下地说:“有几件事交代你们,希望你们都记好了。”
院子里零零散散地响起几声“是”,张嬷嬷则气哼哼地问:“不知少夫人有什么吩咐。”
七姜道:“婚礼已经结束,我该配合你们的事都做到了,明日起,老太太那边的请安我不去了,你们别再大清早来吵我。”
张嬷嬷睁大眼睛,简直以为她听错了,失态地大声说:“少夫人,您小小年纪,眼里怎么能没有长辈,给老太太请安是最起码的规矩,这家里大大小小的主子哪一个不是……”
七姜打断了她的话,霸气地说:“你们家的规矩,和我不相干,别冲我大呼小叫,也别再欺负映春,都听明白了吗?”
张嬷嬷排开身边的丫鬟,声音都打哆嗦,语无伦次地说:“我去找老爷评理,我、我还能图什么,还不是盼着我们公子娶了媳妇,家宅安宁……”
不等张嬷嬷走出门,七姜就回了卧房,这里依旧铺天盖地的大红喜字,据说要等展怀迁回来后才撤下。
映春抱着东西,也不知该放在哪里,被扇了两巴掌,脸上火辣辣的疼,害怕地低着脑袋,在这新房里她也不敢哭。
“还疼吗,对不起,我知道是我害了你。”七姜接过东西放下,拉着映春到明亮的地方,看看她脸上的伤。
“不是不是……”映春红着眼睛拼命摇头,说道,“少夫人,是奴婢不懂规矩,惹怒了张嬷嬷。”
七姜摸了摸她的脸颊,笑道:“不懂规矩的人是我,往后还会有更多没规矩的事,我知道老太太她们都想给我做规矩,我们村里的新媳妇也没有不被婆婆做规矩的,可我不愿意,你看大夫人她都不想见我不是吗,正好称了我的心意。”
映春一脸茫然和慌张:“少夫人,使不得的,这家里没人敢不把老太太放在眼里。”
七姜不以为然:“我并不想和谁过不去,但若有人非要为难我,等着吧,我可不是好欺负的。”
“少夫人……”
“映春,往后在这家,你就是我的人了,咱们好好的。”
第5章 给你吃锅巴
随着张嬷嬷一路去往大老爷的书房,观澜阁里的闹剧渐渐传开,新娘子明日起不再向长辈请安的话,自然也传到了老夫人跟前。
上了年纪后,晚膳便用的早,这个时辰沁和堂已经摆好了晚饭,四夫人忙着料理婚礼后的琐事,这会儿带着小姑子在祖母跟前伺候的,是大孙媳妇韩氏。
姑嫂俩听得这话,不禁都站了起来,规规矩矩地退到一旁,倒是老夫人轻轻一笑:“坐下吃吧。”
韩子淑欠身称是,正要带着妹妹坐下,又听祖母说:“和你们不相干,难不成明儿起,你们也立什么新规矩来教教我这个老太婆。”
吓得两个孩子连连摇头,不敢说话也不敢再坐下。
老夫人眼中掠过寒光,吩咐道:“子淑,去书房把你大伯父请来,朝廷的事再忙也要吃晚饭。”
且说展敬忠因与门客商谈国事,并没有见到前去告状的张嬷嬷,但母亲召见他不得不来,路上才听说,刚进门的儿媳妇自作主张,宣布从今往后都不向长辈请安了。
果然,见了母亲劈头盖脸就是说:“我这把年纪了,不过是活一张脸皮,还请大老爷顾念母子情分,别叫你那儿媳妇,让我这把老骨头在京城里抬不起头。”
膳厅外,子淑领着妹妹站在窗根下,生怕祖母随时召唤不敢离远,这些话便一字一句都听得真切,妹妹展玉颂轻轻扯了下她的衣袖,问:“嫂嫂,二嫂嫂当真这样放肆吗?”
子淑摇了摇头,极小声地说:”祖母和娘都不喜欢的人,我们就别提了。”
天色渐渐暗了,观澜阁里里外外点了灯火,七姜站在门下看,心里算了笔账,这院子一晚上费的蜡烛灯油,就足够他们家烧几个月的。
这样大的家业,这样富贵的人家,在她从前想来,当皇帝也不过如此,可这才只是大臣的家。
只见映春从房里出来,朝着院外张望,小声嘀咕着什么。
“怎么了?”七姜问道,“你有事儿吗,去吧,不用管我。”
“少夫人,是该传晚饭了,怎么今天还没送来。”映春说,“奴婢怕您饿着。”
七姜说:“我不饿,吃了一下午的点心,你是不是饿了?”
映春点头又摇头,最后老老实实地说她饿了,她们丫鬟也有派饭的时辰,去晚了就只有剩饭剩菜,但她要伺候主子用过才能走。
七姜大方地说:“往后跟着我吃,反正那么多菜,我也吃不完。”
但见映春为难的笑容,不用问也知道,这是不合规矩的。
她想了想,说:“那我吃完了给你吃行吗,估摸着最近她们都不会给你好脸色,吃她们剩下的,不如吃我这边多出来的,我也有个伴。”
映春却道:“可是……这会儿您的饭菜还没送来呢。”
七姜转身看向院里大大小小的婆子丫鬟,各处廊下门下都有人侍立,但谁都避着她的目光,毫无疑问眼下她们更怕张嬷嬷,自己这个初来乍到的新媳妇,凳子还没坐热呢。
“映春,我给你做饭吃。”
“啊?”
当张嬷嬷等不到老爷,悻悻然回到观澜阁,只见下人们聚在小厨房外,一见她都吓得散开,她便探头往灶间看,顿时吓得瞪大眼睛,这叫什么事,堂堂太师府的少夫人,竟然在生火做饭。
“少夫人,我说少夫人。”张嬷嬷激动地冲进来,“您、您在干什么……”
七姜正从锅底铲锅巴,高兴地说:“嬷嬷,你要一起吃吗?”
张嬷嬷急得不知如何发作,先头已经吃了亏,不敢再当面拉扯映春,最后竟是一屁股坐在门槛上,又哭又笑地说:“还怎么活,我还怎么活。”
七姜分了一块脆脆香香的锅巴给映春,自己捧着老大一块,走来说:“嬷嬷你吃吗,这灶头我头一回使还不怎么会烧,倒是焖了一层锅巴,可香可香了。”
张嬷嬷痛苦地捂着脸:“这日子还怎么过……”
七姜蹲下来,掰了一块锅巴递给她:“你是展怀迁的奶娘吧。”
张嬷嬷抬起头,茫然地看着新娘子。
七姜说:“他才成亲三天,你就又哭又笑的,合适吗,高兴点不好吗,给你吃锅巴。”
第6章 老夫人实在不厚道
在张嬷嬷眼里,他们家新娘就是个傻子,这么多年她辛辛苦苦照顾着公子,就盼一个能干的媳妇儿把这家撑起来,没想到,没想到……
七姜手里的锅巴还没给出去,外头丫鬟说,三公子和二姑娘来给嫂嫂请安了。
张嬷嬷一下从门槛上站起来,整理了衣衫,说:“奴婢先去应付,您千万别从小厨房出去叫人看见。”
七姜想说些什么,映春跟上来,小心阻拦了她,待嬷嬷离开,才轻声说:“少夫人,张嬷嬷气出个好歹,您也不忍心呀。”
“她刚还扇你耳刮子呢。”七姜说,“你为她着想,她可不在乎,我又没怎么她,我还不能吃饭了吗?”
几句话说不清楚,映春先送主子回屋里,不多时张嬷嬷就领着三公子和二姑娘来了,两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毕恭毕敬地向嫂嫂请安。
且说成亲那天,就是十三岁的展怀逸代替他哥哥把新娘接进门,七姜也不懂这到底合不合规矩礼数,反正就这样了。
“谢谢你们,但明天开始不用来给我请安,我才十七岁,不比你们大多少。”七姜说,“你们非要来,就当是来串门的,可我也不是每天都想见你们,大家最好还是淡淡的,可以当没我这个人。”
“少夫人!”张嬷嬷气得简直要晕过去了,瞪着七姜,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话。
“嫂嫂,问候长辈和兄嫂,本是人伦大义,我们不敢忤逆。”展怀逸开口道,“但若因此打扰嫂嫂清静,亦是弟弟妹妹们的不是,往后我和二姐姐,只在门外行礼,不来打扰嫂嫂休息。”
他说着,看了眼边上的堂姐,二姑娘只点了点头,微微垂着脑袋,一句话也不说。
弟弟便又作揖:“嫂嫂,我们先退下了。”
二姑娘跟着福了福,姐弟俩静静地离开,张嬷嬷跟着送出去,七姜松了口气,带上映春回小厨房拿吃的,却发现她焖的米饭和两个小菜,全被倒进了泔水桶。
那可是大米饭,小时候一年吃几顿能数得过来的珍贵粮食,纵然这些年日子稍好些,也不是顿顿都吃得上大米和白面,还有那些菜,他们竟然随随便便就糟蹋了。
院门外,张嬷嬷客气体面地送走了三公子和二姑娘,才刚疲倦地叹了口气,里头小丫鬟就着急忙慌地跑出来,哆嗦着说:“嬷、嬷嬷……少夫人她要去喂猪。”
张嬷嬷直觉得气血冲头,一整天都叫什么事儿,抓着小丫头的胳膊骂道:“这大宅门里,哪儿来的猪?”
的确,太师府每日所需菜蔬肉禽,皆由城外庄园预备好,赶着天亮前新鲜送进城里,哪能在如此富丽堂皇的宅门里养猪喂鸡,只有西边的马厩和护院养的狗,于是等张嬷嬷追进来,七姜已经拎着泔水桶,从侧门去后院喂狗了。
映春平日都做粗使的活儿,去马厩狗圈的路,她熟悉得很,路上还告诉少夫人,二公子的新房选在观澜阁,就是因为这儿距离马厩最近,二公子最喜欢马了。
不过这些话,七姜不感兴趣,她只希望粮食不要被糟蹋,人不能吃了,那就给畜生吃,喂饱了狗,还能看家护院。
映春则继续念叨:“老太太生了四子一女,长大成人的只有大老爷和四老爷,而大老爷从小养在先太夫人膝下,因此老太太最疼小儿子,偏偏四老爷又英年早逝,哎……”
听到这里,七姜的眼神才软了几分,说道:“你们老夫人也怪可怜的,总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映春前后看了看,轻声道:“话虽如此,可老夫人实在不厚道,所以奴婢才劝您别把张嬷嬷气出个好歹来,大夫人搬去城郊十来年了,这十来年都是张嬷嬷打理着我们二公子的事,不然啊,早就……”
机灵的小丫头,还很谨慎,又仔细看了看周围有没有人,才说:“不然这一家一当,早被四夫人抢走啦。”
第7章 亲儿子也不管
说起来,太师府本家人口并不多,这大宅院也是从七姜的公公展敬忠这一辈才开始的,用前些日子跟着她的喜娘的话来说,叫什么京城新贵。
因此那些庶出的、旁支的,都不在这家里过,只有大老爷一家和寡居的四夫人母子。
老太爷走得早,临终也只是个四品官,在京城并不稀奇,可长子展敬忠十分争气,十八岁中探花,名动京城,被司空大人器重,将独生女儿下嫁于他。
从那以后,展敬忠便仕途顺畅,十七年前与岳父一同拥立了当今,三十岁入内阁,四十岁拜太师,这般亨通官运,几乎前无古人。
唯一能叫人指指点点的,便是展太师膝下子嗣极少,仅有与发妻何氏所生长子展怀迁,而替兄长接新娘进门的弟弟展怀逸,是妾室萧姨娘所生。
此外,四夫人与已故四老爷育有一儿一女,皆已娶妻嫁人,方才随展怀逸一同来的二姑娘,是四老爷已故小妾的庶出。
算上弟弟家的孩子,偌大的宅门里也仅这些人口,比起其他的高门贵府,委实要冷清些。
念叨着这些事,很快就到了后院,听说少夫人来,管事把一众男仆都撵到别处等候,七姜也没法子,径自和映春来喂狗。
这家里养了七八条大狗,训练有素,不带一声叫唤的,若真是脏了的泔水,七姜也不忍心喂它们,那桶里只有刚做好的饭菜,倒也干净,只是人必然吃不得了。
在管事的帮助下,这些狗才敢吃她们放下的东西,七姜摸着毛茸茸的狗儿们,心情顿时好多了,打算以后闲着没事,就来这头遛狗解闷。
回去的路上,映春接着说:“白天您问奴婢,大夫人为什么一个人住在城外,其实就是三公子出生后,大夫人忽然就说病了,一个人去城外养身体,一养就是十多年,家里的事什么都不管,亲儿子也不管。”
七姜看着她,好奇地问:“你才多大,怎么知道十几年前的事?”
映春笑道:“少夫人,您这会儿不也知道了吗?”
“还真是……”七姜笑着拍拍映春的脑袋,“你这么机灵,为什么只干粗笨的活,张嬷嬷她们不喜欢你吗?”
映春说:“嬷嬷怕我们这些丫鬟勾了公子不学好,年轻不稳重的都不能去伺候,少夫人,奴婢说几句公道话,只因大夫人不管不顾的,府里管家大权都在四夫人手里,分明是大老爷父子俩挣下的家业,都要去别人口袋啦。”
七姜忍不住笑道:“你个小姑娘家家,可真能说,别是张嬷嬷派你来我身边当细作的吧。”
映春呆呆地问:“细作是什么?”
七姜出生长大在边境,自然懂什么是细作,这大宅门里的小丫头没听过,倒也不奇怪。
她轻轻叹了口气,正经道:“往后的日子怎么过,我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映春,你愿意呢就跟着我,吃饱肚子一定不愁;你要是害怕,我就去给张嬷嬷认个错,你照旧做原来的活儿,别叫我连累了你。”
映春拼命摇头:“奴婢愿意跟着您,当了贴身丫鬟,每个月多二两银子呢,我不是这府里家生的,家里还有几个妹妹等着养活,我多挣些钱,她们就不用去给人家当丫鬟了。”
七姜心头一软,说道:“那咱们就好好的,至于张嬷嬷,我和她无冤无仇,今天那些事,我不在意,也不会放在心上。”
说罢继续往回走,映春跟上来问:“少夫人,您见过我们家公子吗?”
七姜苦笑:“当然没有,过去我都不知道你们这家人。”
映春骄傲地比划着:“我们二公子可英俊了,身量那么高,出征那天,穿着银灿灿的铠甲,哎呀……”
第8章 大宅门里的路数
即便映春把他们家公子夸得天花乱坠,七姜心里也无半分欣喜,直到这一刻,仿佛成亲这件事依旧和她没什么关系。
旁人眼中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在她看来,只是前程未卜的迷茫与孤独,在这里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也许哪天就病死了,爹娘兄嫂都来不及见她最后一面。
这般无止境的胡思乱想,从离开家乡那天起,七姜没再睡个好觉,今晚终于扛不住身体的疲倦,沉沉地睡了过去。
可叫醒她的,还是固执又强势的张嬷嬷,天还没亮,她们就要七姜去沁和堂向老夫人请安。
“少夫人,您该起了。”
“老太太屋里已经传早饭,四夫人她们都过去了,老爷就要上朝去了。”
七姜猛地睁开眼,满室红彤彤的喜庆,在这一刻是多么得令人恼火,昨晚不是说好了吗,她再也不去请安。
卧房门开了,张嬷嬷领着丫鬟们进来,隔着屏风一字排开,整齐恭敬地说:“奴婢伺候少夫人洗漱上妆。”
“少夫人?”
“少夫人您……”
“我在。”七姜终于出声,压着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