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夫人是京城一霸 >

第231章

夫人是京城一霸-第231章

小说: 夫人是京城一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71章 心有灵犀
  不论母亲的目的是什么,盼着大伯父和大伯母好,总不算件坏事,至于朝廷,玉颜所知甚少,昨日收到世恒的信函,也只说让她安心准备婚事,天塌不了。
  她相信二哥,更相信自己的未婚夫,既然是能力外的事,眼下他们四房不要给大伯一家添麻烦,就是最大的助益。
  “娘,那日外祖母念叨她的金镯子断了,大舅舅和大舅母都装聋听不见。”玉颜打起精神,搀扶着母亲下阶梯,笑着说,“不如您给置办了,外祖母高兴,必定逢人就夸您。”
  四夫人不怎么情愿:“将来都是留给你舅舅一家的,我图什么,不值当。”
  玉颜劝道:“这话说的,您闺女将来都是司空府主母了,还稀罕一支金镯子,您如今可是堂堂诰命夫人,拿着朝廷的俸禄呢。”
  四夫人立时挺起胸膛,掩饰不住的得意,但转念一想,不得不叮嘱女儿:“虽说将来无穷无尽的好处等着你,可也别太贪了,何家人虽好,保不齐那些亲家人也好,他们难道不想自己的姑娘执掌中馈吗,司空府那金山银山,一定等你站稳脚跟,再往自己屋里搬。”
  玉颜哭笑不得,这话听着叫人又欣慰又无奈,但总算把母亲的心思,从大伯父还有二哥的身上扯开,便领着母亲高高兴兴去给外祖母打镯子,这些日子,她们顾好自己就成了。
  而此刻,除了展敬忠的门客先生和家仆下人外,偌大的太师府中,只有七姜和玉颂两个主子在家,账房先生来教授少夫人和二小姐如何查阅账本,这会儿才刚退下。
  玉颂趴在窗前看,观澜阁里的丫鬟婆子们各司其职,偶尔才见几个人在屋檐下说闲话,瞧着规矩不小,但人人脸上都有笑容,谁都乐意来这里当差。
  “二嫂嫂,您想过让张嬷嬷当家里的大管事吗?”玉颂回到炕桌前,这会儿嫂嫂已经开始练习写字,一刻不带闲着的,叫她很佩服。
  “张嬷嬷并不愿意,留在太师府,她只对你二哥的事上心。”七姜继续写字,头也不抬地说,“你二哥哥饿了冷了才是张嬷嬷在乎的,往后呢,又多了我肚子里的孩子,其他的事和人,还有金钱权力她都不在乎,若不是不习惯自家的日子,她就回去了。”
  玉颂问:“张嬷嬷就不顾自己的孩子了吗?”
  七姜这才抬起头,说道:“怎么会不顾,就连你二哥都很眷顾他们一家,小丫头,怎么关心起这些事来?”
  玉颂说:“就是突然觉着,这天底下靠本事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女子多得是,咱们府里当差的丫鬟妈妈们,哪一个不是呢,可为什么当官的做主的,只能是男子。”
  七姜放下了笔,笑道:“这不是还有娘娘们,贵妃娘娘、太子妃娘娘都是能做主的人。”
  玉颂摇头:“娘娘和当官的,终究不一样,宫里的女官也不一样,只是名头好听些。”
  七姜随口道:“兴许等你长大了,女子也能当官了。”
  玉颂不得不提醒嫂嫂:“我可不比您小几岁。”
  七姜乐呵地说:“是啊,过几年我们二小姐也要嫁人了。”
  玉颂却清醒又正经地说:“过去那样的日子,我脱离苦海唯一的路就是嫁人,可如今我知道哥哥嫂嫂不嫌我,连嫡母都对我客客气气的了,既然这家里容得下我,将来若不能遇见好人,我就安心给您料理家务,不白吃白喝二哥的俸禄。”
  七姜哈哈大笑,生怕颤着肚子里还十分脆弱的小人儿,缓缓呼吸静下来后,招手让妹妹坐到身边,轻轻摸着她的脑袋说:“不说嫁不嫁的,有哥哥嫂嫂在,往后谁也不能逼你做任何事。”
  玉颂很是安心,说道:“若真能一辈子这么过,我可比皇帝还自在,昨晚听怀逸说,当官的不容易,做皇帝更难,便是皇上他老人家,也有许多无可奈何的事,也会被逼着做一些决定。”
  七姜问:“怎么还谈论起皇上了?”
  玉颂嫌弃地说:“还不是学堂里那些臭小子,说什么二哥要被罢免了,还说大伯父也……怀逸与他们理论了,回来告诉我的。”
  七姜关心地问:“打架了吗?”
  玉颂摇头:“怀逸和他们掰扯道理来着,他如今嘴皮子可利索,说话嗓门也大了。”
  七姜稍稍安心些,但这话,不知戳中她心里什么,那之后时不时在脑海里蹦出来,一整天看书写字对账本,忙忙碌碌的间隙,都在思考这事儿。
  日落时分,嬷嬷送来点心,七姜捧着一碗燕窝,坐在屋檐下喝了暖身子。
  娇艳的夕阳一寸寸从院子里消失,便有丫鬟搬凳子点灯笼,一盏一盏亮起来,满院子的灯笼点完,天也黑了。
  张嬷嬷在一旁说:“日子往冬里去,天黑就是眨眼的功夫,不然您还能多欣赏片刻夕阳。”
  七姜随口说:“从小在田埂里边干活边看日落,大鸭蛋红澄澄的坠下去,不稀……”
  然而嘴上说这句话,脑子里却冒出与家乡、田埂还有日落毫不相干的事,她的眼前莫名其妙出现了那一次次徘徊在梦中的场景,更是应对了白天玉颂说的话,说怀逸告诉他,做皇帝当官都不容易。
  “嬷嬷,怀迁几时回来?”
  “说是日落就回来,应该快了,若有别的事,哥儿会派人知会。”
  七姜放下碗,起身道:“派人去前面打听,若知道二公子的去处,就找去传话,说我急着见他,赶紧回家来。”
  实则此刻,展怀迁正往家中赶,而随着夜幕降临,马车里再也看不清什么书信,他揉了揉眼睛,收好信函,随手挑起了帘子。
  车窗外,远处长街上的灯笼早已点亮,一辆辆板车正缓慢地朝那里移动,推着车的老老少少,都是夜市里营生的摊主,他不禁想起了馄饨摊老板的难处,好些人被困在这长明的夜里,想走走不了。
  车轱辘似乎硌着路上的石块,车厢猛然震动,展怀迁扶着坐稳,脑海里却冒出奇怪的念头,他对哥哥说无法串起来,无法自洽的那些事,似乎有了解释的方向。
  一个激灵闪过,心中豁然开朗,他大声吩咐车外:“走快些,我赶着回府。”


第572章 该不会是我吧?
  回到太师府,迎接展怀迁的是一桌下酒菜,炸的鹌鹑河虾腰果,卤的鹅掌鸭信,炒的牛羊肉,还有烤得软嫩多汁的松茸。
  七姜怀着娃娃不能饮酒,展怀迁面前是一盏上等的桂花酿,而她则是煮沸放凉后,洒一把枸杞的醪糟汤。
  “这是……”展怀迁心情大好,脱下外衣张望了几眼,被七姜喂了一粒腰果,就赶忙去洗手换衣裳,清清爽爽地回来。
  夫妻俩在炕桌上对坐,七姜眼下尚未显怀,十分轻巧灵便,难得她要这些吃的,张嬷嬷迅速就张罗起来,家里凑不到的食材,就立刻派人去买,怎么也要让少夫人吃上这一口。
  “我可给他们折腾得人仰马翻,但就想和你喝一杯,有些话非得在酒桌上才说得出口。”七姜端起酒杯,虽然她只有清甜的酒酿,但不妨碍她想要和相公喝一杯的心情,“怀迁,这些年,你辛苦了。”
  展怀迁碰了杯,温和地说:“过去是有些辛苦,自从你来到身边,我就不知道‘辛苦’二字了。”
  七姜豪迈地笑着:“来,走一个。”
  展怀迁饮下美酒,腹中温热惬意,桂花香、酒香更是扫去了一整日的疲倦,他并不贪杯,而是正经起来说:“姜儿,我在回家的路上,想通一些事,急着要告诉你。”
  七姜长长的睫毛轻轻一颤,明朗地笑起来:“该不会,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吧。”
  还真就心有灵犀,自然这些日子烦恼的事翻来覆去这几件,他们能一起想明白,也并不奇怪。
  事情还是要从边境摩擦说起,展怀迁说服了太子后,太子在朝堂上谏言反对出战,原本他个人的想法,就变成了皇帝和储君之间的矛盾。
  这是贵妃最不愿意看到的光景,她自然要想法儿解决,而在战与和上,她站在了太子这一边,既然无法劝说皇帝改变主意,就要满足他心中所求。
  那么皇上所求,究竟是开疆拓土,还是别的什么?
  这要追溯到先帝在位时,追溯到当年二皇子的盛名与盛宠,那疯疯癫癫的晋王,当真有一位了不得的父亲,他为国为民、友爱手足,仁慈而善良,可他死在了战场上。
  七姜每一回梦见皇帝,他都站在夜市长街的中央,吹着风展开臂膀,神情悲壮地望着远方。
  “这条夜市长街,是先帝对儿子的悼念,也是他压在当今皇上身上的枷锁,那每一盏灯,都仿佛在告诉皇上,他知道谁是凶手。”七姜手里举着啃了一半的鹅掌,眼底带着怒意,“我猜皇上也知道,这彻夜长明的街灯,可能根本不是迎接二皇子英魂的,而是要让他夜里都不能安眠,日日夜夜不得安宁。”
  展怀迁赞同每一个字,情不自禁地斟酒又喝下一杯,七姜理顺了这些事,他便来说之后的猜测。
  父亲和贵妃深夜相见,必定是商议皇帝或太子的事,那之后就变得神神叨叨,家中起火时,展怀迁就对七姜说过,不怕少了什么,只怕多了什么。
  照着这条线索推算,父亲眼下突然离京,外祖父那头淡淡的,而礼亲王不知从皇上口中听到了什么话,自以为拿捏住了这一派的软肋,自以为要替皇上清君侧,越发肆无忌惮起来。
  展怀迁说:“上官清被他们抓了,虽是个意外,可他们一定不放过任何可以污蔑我和父亲的机会,你信不信过几天就该有传言,说那一整条花街,都是太师府的产业。”
  七姜点头,还有心思玩笑:“这不何大公子从前流连勾栏瓦舍,不算什么大事儿,也就是去逛逛姑父家的产业。”
  展怀迁嗔道:“这话说不得,他如今可在乎自己的名声,就怕配不上玉颜,我们别逗他。”
  七姜给相公夹菜,说道:“若猜得不错,指不定你还会被抓起来,然后父亲在外头杳无音讯,外祖父那儿也使不上劲,到时候不是太子或是贵妃就要来给我出主意。”
  展怀迁不禁蹙眉,神情愈发严肃,更压低了声音:“姜儿,你猜的是……”
  夫妻对视,皆是正正经经的眼神,他们迷茫但也清醒,他们还都很生气。
  七姜说:“我不知道说出来,会不会令人发笑,兴许连你都会觉得我太自以为是,可我就是觉得,皇上他很想撤了夜市长街,但他拉不下脸。哪怕大臣们在背后议论几句,都能戳到他的脊梁骨,就算人人都闭嘴,可他耳边还是会臆想出嗤笑和讥讽,在他心里,谁都知道他不如他的皇兄。”
  展怀迁点头:“皇上要开疆扩土,无非是要证明自己比先帝和二皇子更厉害,可无端侵略他国,强行发动战争,是我无法拥戴他、臣服于他的事。贵妃想要让皇上有个台阶下,想要除去皇上的心魔,因此若能熄灭夜市的灯火,不再让那光亮照着皇城门,刺伤皇上的眼睛,兴许对于这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他就不再执念深重了。”
  七姜问:“娘娘找父亲商量,难道真的打你我的主意?”
  展怀迁说:“若有人能端了那条街,砸了夜市上所有的摊位,我爹他们自然有法子顺水推舟,永久取缔这条夜市。但找谁来做这件事,还要不落把柄不被怀疑,砸得名正言顺,痛痛快快……”
  七姜手里刚好又拿了炸鹌鹑,一脸不可思议地用鹌鹑指着自己,但其实她也想到了,无奈地苦笑着:“我?该不会是我吧?”
  展怀迁笑道:“满京城谁不知道你厉害,今天黄将军夫人家的三哥还劝我,让你少管闲事。”
  “什么少管闲事……”七姜不服气地嘀咕。
  “人家话不好听,但心意是好的,不是嫌你多事,是怕你吃亏。”展怀迁温和地说,“我若传达错了,你为此生气,倒成了我的不是。”
  七姜轻轻一叹:“我知道自己名声在外,今天玉颜和婶婶去金铺打镯子,还有人说起我给老太太招魂跳大神的事儿呢。”
  展怀迁忙哄道:“别不高兴,也不见得都是恶意的,佩服你的大有人在,你为徐夫人讨公道的事,但凡家里有姑娘的,谁不夸你?”
  七姜点头,打起精神正经道:“那我们猜的这些,能靠谱吗,你会不会很快就被礼亲王诬陷,被抓起来,凭什么?”


第573章 大的小的都跑了
  虽然这一切,还只是他们夫妻的揣测与猜想,可七姜上京以来,眼中所见的朝廷大事,无一不在皇帝的掌控中。
  莫说展怀迁,连公爹展敬忠都是皇上的一枚棋子,区别在于,父亲心甘情愿进入棋局,对他的君主死心塌地。
  “你一早就说,怎么能猜到皇上想做什么。”展怀迁自己也喝得来了劲头,大大咧咧地用手抓起炸鹌鹑,将腿上那一丢丢肉撕下来,喂到七姜嘴边,而后说道,“即便这一回,我们也不是猜中了皇上想做什么,而是贵妃和我爹想做什么。”
  “对对对!”七姜说,“倒也不能乱冤枉他老人家,至于礼亲王那些事,我听太子妃娘娘和郡主说,这些年仗着恩宠,他做了不少坏事,只是掩盖在疯疯癫癫的晋王身后,如今是时候,该找他算账了。”
  展怀迁道:“不怕你笑话,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反而是我爹,怕他没能好好向母亲交代,万一真有算计你我这档子事,我娘……”
  七姜却笑着说:“可我觉得,母亲是知道的。”
  “为何?”
  “你忘了,关于夜市的前缘旧事,好些都是娘告诉我的,而说起这些事时,娘言语之间提到过,那是皇上的心结,等我们在议论边境,娘又问过,皇上真的想开疆扩土吗?”
  展怀迁感慨不已,说道:“多谢你记着我娘的一言一行,在乎她的心情,这本该是我当儿子该做的事,全都落在了你的身上。”
  七姜得意时的张扬,从来不会叫人厌烦,相反可爱又真诚,她毫不掩饰骄傲地说道:“你当你的儿子,当得好不好与我不相干,我只管当我的儿媳妇,这是我和娘之间的事。”
  展怀迁笑着连声道:“是是是,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儿媳妇。”
  七姜则擦了手,言归正传:“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被牵着走吧,凭什么呀,你清清白白为国立过功勋的人,凭什么去牢里走一遭。”
  展怀迁说:“我有想法,你先说你的。”
  七姜正经道:“咱们走吧,你送我回西北生孩子去,这一步棋,贵妃或是父亲,又或是皇上,另找别人下,我们可不奉陪。”
  展怀迁说:“我们若当真被选中,岂能走得了,兴许还背上畏罪潜逃的污名,连玉颜和婶婶都要受牵连。何况,眼下这个家,爹娘都不在,我们走得了吗?”
  七姜眼珠子一转悠,带着狡黠的笑意,招手要相公凑近些,好在他耳畔低语。
  屋外,只见两口子的身影亲亲热热,加之少夫人要的那些下酒菜,张嬷嬷、映春她们,还当是小夫妻恩爱腻歪有好事,欢欢喜喜地说着:“夫妻和睦,家事兴旺,甚好甚好。”
  然而转天,这俩孩子就把她吓懵了,大清早的,二公子竟是命人收拾行装,他要送少夫人回西北安胎。
  张嬷嬷目瞪口呆,站在廊下愣了半晌,才追进屋子里说:“这又不是去司空府安胎,坐马车拐几个弯就到了,这可是回西北,且入了西北地界,要一直走到国境边上,您这是开什么玩笑,少夫人的胎本就不稳,头几个月最要紧的时候,带着她长途奔波?”
  七姜拥着毛毯,一脸无辜地坐在窗下,张嬷嬷坐到炕沿上来,苦口婆心地说:“少夫人,您不是连打呵欠都小心得很,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