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是京城一霸-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儿,是我。”大夫人温和地说,“害怕了吧?”
“娘?”听得婆婆那熟悉的声音,七姜一下转过身,屏风外已有丫鬟跟进来点燃蜡烛,火光渐渐明亮,母亲的面容也越来越清晰。
“娘……”心里有了依靠,满腹委屈顿时汹涌而出,眼泪更是止不住了。
“一会儿该吐了,不哭了。”大夫人将七姜揽入怀里,温柔地说,“听说怀迁去边境,我立刻动身,快马加鞭赶回来,就怕你一个人太孤单,没想到回来的真是时候,一进城门就听说,宫里出了大事。”
七姜哭得直抽抽,但身边有了能依靠的人,很快就平静了好些,也有了底气开口请求:“娘,我想进宫陪着郡主,万一她今晚不行了,她不能一个人死在宫里。”
大夫人冷静地说:“你若强行要进宫,娘可以想法子送你去,但这事儿一旦被人知道,不论郡主是生是死,都是我太师府乃至司空府藐视并僭越宫规,贵妃和太子、太子妃都会受到牵连。自然,这一切都比不过郡主的性命,可是姜儿,郡主若真不成了,她就不会再醒来,哪怕短暂醒来看到你,哪怕你们说上几句话,最后是否留下遗憾的人,究竟是你还是逝者,死了,可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可是……”相类似的话,她才对霍行深说过,此刻听来,更觉无情。
大夫人道:“道理都告诉你了,现在要不要进宫,你自己来决定,不过姜儿,皇城门可不是想进就进,想出就出,兴许等我们折腾到郡主病榻边,她已经……”
七姜用力摇头,大夫人温和地抱过孩子,轻轻拍哄道:“想说什么,哭也好笑也好,娘在呢,姜儿不怕。”
第610章 婆媳的体贴
卧房外,估摸着大夫人今晚不走,张嬷嬷便遣散了下人,交代几个可靠的丫鬟值夜后,观澜阁里又恢复了宁静。
大夫人日夜赶路,本是风尘仆仆,但这会儿也顾不得那么多,陪着七姜一起靠在床头,婆媳俩说说贴心话。
她告诉儿媳妇,他们夫妻算是彻底和好了,在外的这些日子,因展敬忠十分忙碌,其实他们夫妻在一起的时候很少,但只要碰上了,就有说不完的话。
展敬忠再也不会“心疼”她深夜等候,能坦率地说,夜归有人等,忙碌有人陪,才是成家的意义。
“姜儿,娘很感谢你。”大夫人轻轻抚摸着七姜的手,言语间透着心满意足的欢喜,“我时常觉得自己不能小气不能太计较,于是不理会你父亲,不听他的解释,可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小气和计较。不知旁人如何看待,可我即便嘴上撵他走,心里还是想他留下,一次次的自欺欺人罢了。”
“娘,都过去了,等我给怀迁写信,他一定高兴。”七姜已然平静,安心地靠在婆婆身边,更实话实说,道,“在我眼里,娘自己也能过得很好,你与父亲最终能否和好,我并不是十分在乎。可我在乎怀迁,而怀迁在乎爹娘,他的事就是我的事。”
大夫人无奈地笑道:“他们父子前世修来的福气,一个两个都要为了国事丢下妻儿,偏偏都有愿意等他们回来的妻子。”
七姜坐起来,心疼地望着母亲:“倘若这会子,太师府里依旧是老太太兴风作浪,依旧是谁都想拿捏我、摆弄我,且不说怀迁是否忍心丢下我远赴边疆,便是我自己,是断然不会留下受气的。娘,贵妃娘娘说,您有办大事的能耐,早十几年就能把老太太安排得服服帖帖,可您不乐意不愿意,宁愿高高挂起,宁愿和爹分开。”
大夫人失笑:“娘娘她对你说这些,哪有人背地里挑唆人家婆媳的。”
七姜继续说道:“我并不认同,贵妃娘娘有她的辛苦和难处,我十分敬佩她,可她也不能就觉得旁人都活得比她容易。怀迁这一去,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说实话,我很不高兴,哪怕我心里能装下百姓,我也不愿意夫妻分离。就这几天日子,我已经过得度日如年,而您当年无法承受的,不仅是相思苦,还有家里的破事。娘,不论如何,我都心疼您,永远站在您这边。”
大夫人笑出了声,虽然屋子里已不如方才明亮,不怎么能看清小娘子的神情,可她能感受到儿媳妇的真诚,摸到七姜的脸颊,轻轻揉了一把说:“怎么觉着犯了大错,来哄我高兴的,这话听着不对呀。”
七姜坐回原处,毫不客气地靠在婆婆身边:“娘就是不习惯有人向您撒娇,你没有女儿不要紧,这不有我这个儿媳妇。”
大夫人安心地说:“你这样好,娘就放心了,你爹不明白我为什么急着赶回来,横竖怀迁出远门了,我早一天晚一天,难道你的思念就能少些?他不懂不怪他,可我知道其中的苦,怎么能不多疼疼我家少夫人,不早些回来陪你?”
七姜心里热乎乎的,但还是会想起宫里正在鬼门关转悠的郡主,时而高兴时而难过紧张,好在不是孤零零的,总算有个能理解她的人来到身边,依偎着母亲,不知几时睡过去,不知怎么枕回枕头上,好歹安稳地度过了一夜。
隔天清早,四夫人就来观澜阁问候嫂嫂,大夫人早已回过一趟谪仙居沐浴更衣,这会儿在儿子院里的膳厅,等着七姜起身来用早饭。
妯娌一同坐了,玉颜和玉颂在旁伺候碗筷,大夫人温和地说:“你们也坐下吧,哪里来这些规矩。”
四夫人却道:“她们出嫁后,这些规矩在夫家都是要做的,先学着也好些。”
大夫人说:“那也是去了夫家的事,在家姑娘就是顶顶金贵的,得宠着捧着,出了门人家才当回事不是?玉颜,你们坐下吧。”
正说着话,七姜从卧房来了,才醒的小娘子,睡眼惺忪、青丝凌乱,裹着件风衣就过来,叫四夫人看得目瞪口呆,毫不客气地说:“我说侄媳妇,你也太没规矩,哪家儿媳妇像你这样,婆婆都坐着等了,你不仅起晚了,还衣衫不整地跑出卧房?”
七姜咕哝:“院子里都是丫鬟妈妈,又没有男子。”
四夫人再要说,玉颜阻拦下,轻声道:“娘,大伯母都不挑剔,您这岂不是叫大伯母下不来台?”
玉颂起身搀扶了嫂嫂说:“我学了两天梳头,嫂嫂,我给您梳头。”
七姜不愿被四夫人嘀咕,带了妹妹离去,大夫人见弟妹有些尴尬,反倒是笑道:“我自己也常被人说离经叛道,就不好意思约束她,倒是你这个婶婶往后替我多多教导侄媳妇才好,是该管一管的。”
四夫人立时高兴起来:“大嫂嫂放心,您别说,这丫头和我能说得上话,她能听好赖话。”
玉颜很高兴家里如此和乐,还是挽起袖子伺候大伯母和母亲盛粥夹点心,又怕妹妹把七姜的头发缠坏了,正要去看一看,但见福宝在门外与人说话,传话的婆子飞奔到二哥卧房外,大声道:“少夫人,宫里来消息,郡主醒了,郡主醒了。”
大夫人和四夫人听见,也是面上一喜,四夫人合十念叨:“郡主真是多灾多厄,菩萨保佑,吉人天相。”
她念念有词,七姜已从卧房赶来,传消息的是自家在宫里的人脉,并非太子妃或贵妃送来的,估摸着且得一个时辰才能等到娘娘们的传话,但她已经等不及,想进宫见郡主。
大夫人猜到孩子的心思,指了桌上的粥碗:“吃了早饭,娘就送你进宫,进了宫恐怕一整天不吃东西,你得想想腹中的孩子。”
七姜顾不得发髻才绾了一半,便坐下吃东西,四夫人嘴上念叨没规矩,却不停地给她夹点心,要她慢些吃,玉颂举着发簪梳子跟过来,得到大伯母同意后,就在饭桌上给嫂嫂绾发。
如此,吃过饭,七姜换了衣裳,门外已经备好马车,据说司空府那头,大舅母已经动身,会与她们在宫门前汇合。
第611章 活着比什么都强
深宫里,瑜初昏昏沉沉、似醒非醒,每一次睁开眼,都是陌生的面孔,不是七姜不是太子妃,更不会是父王和母妃,身上的剧痛让她回忆起发生了什么。
她知道自己不好,可能随时会死去,偏偏这时候,眼前连一张可靠的面容都看不见。
陈茵倒是有心来探望陪伴,可她有了身孕,从此身不由己,身边所有人都担着责任,容不得半点闪失,要知道因苏尚宫未能及时察觉,已被贵妃罚俸半年,哪怕是喜事。
“您知道自己是谁吗,知道这是哪里吗?”
“瑞郡王之、之女,瑜初郡主。”
“是是是,哪您知道这里……”
“皇宫,我、我被刺伤了。”
瑜初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就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眼皮沉重掀不起来,可她害怕这一下闭眼就再也睁不开,她不愿死在皇宫里。
然而抵不过身体的虚弱,瑜初又一次昏睡过去,这回在梦里有了意识,见到了病弱的父王,见到了无助的母妃,还有火光冲天的瑞郡王府,还有晋王的胁迫,礼亲王的羞辱……
噩梦缠绕不休,每一个人都质问她的所作所为,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一转身,霍行深竟在她的背后。
瑜初心里一个高兴,抬腿就跑向他,可突然脚下踩空,猛地将她惊醒。
“郡主?”
一睁眼,就听见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很快便有哭过的脸凑到眼前,但哪怕云七姜哭得再丑,也是能让她真正安心的人,不仅仅是皇宫、京城,更是如今这世上,能让瑜初信任依赖的人。
“你、你哭什么,我没、没……”偏偏那个死字,不是不愿意说,实在是没力气。
“别说话,太医说您要静养。”七姜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解释道,“郡主,我没哭,我就是心疼,您千万别死,我们还有好多事要做,我们说好的,要和太子妃娘娘一起为天下女子谋福。”
瑜初苦笑着,她不想死,但也知道不好活,她伤的不是筋骨,而是器脏,天知道肠子破没破,天知道肝肾损没损,能不能闯过这一关,只有看天命了。
想着想着,眼泪止不住从眼角滑落,她不想死,经历了那么多事,本该是好日子要来了,她不甘心。
七姜默默地擦去郡主的泪水,什么不哭的话就不说了,但她不能陪伴太久,宫里有宫里的规矩,本是以大舅母和母亲进宫向贵妃请安为由,她才跟着进来,是贵妃通融,允许宫女带她来相见。
“我来了有半个时辰,您一直昏睡着。”七姜说道,“再坐一刻,我就要走了,即便是大舅母和我家母亲都不能在内宫逗留,郡主,不要、不要死……”
“傻子,我说了不算。”瑜初吃力地说着,说一句,就要歇好久。
“还有,霍行深昨晚在太师府外等我,要我带句话给您。”七姜终于笑了起来,“我没让他说,我让他等您出宫后,当面告诉您。”
瑜初也无奈地笑了,可惜没力气回应。
“他得到祖母的允许,将他爹绑回老家去,对上告假回乡祭祖,其实是被绑回去的,不再和礼亲王府为伍。”七姜知道,郡主会爱听这些消息,“他原本要亲自送回去,但这会儿听说你伤了,问司空府借了人手去送,他留在京城等你的消息。”
瑜初闭上眼睛,想到梦里的情形,想到那一脚踩空,兴许是生死面前,又或是真的不在乎了,她平静地一笑,使上力气说:“七姜,托付你一件事。”
“是,您说。”
“转告贵妃,我、我若是真不行了,就送我出宫回私宅,哪、哪怕不是王府正宅,也是、是我自己的家,我不要、死、死……”
七姜含泪应道:“我明白,您不要死在宫里。”
瑜初安心地一笑,但已精疲力竭,额头上因剧痛折磨而冒出的汗水,混入了眼角的泪水,她的手指动了动,在七姜的掌心划过,算是道谢。
“郡主!”眼睁睁看着面前的人闭上眼,七姜吓得魂飞魄散,哭着喊来门前的医女,好在医女查看后安抚她,郡主只是昏睡了。
“真的?”七姜的身子不住地打颤,她被贵妃扎金针时,都不曾这么害怕。
“少夫人,您是有身孕的,也请保重身体。”医女好心提醒道,“您若有什么闪失,郡主康复后,就该自责了。”
七姜点头,冷静后说:“请各位好生照看郡主,我不能时常进宫,郡主苏醒后,请告诉她,我在宫外等她回家,她交代我的话,我也一定会转达。”
那之后,因太子妃需静养安胎,七姜不得去东宫探视,回到祥英殿向贵妃谢恩并转达郡主的心愿后,她就该随大舅妈和母亲出宫了。
司空府与太师府的马车在宫门下分别,目送大舅母远去,七姜才搀扶母亲登车,大夫人则含笑打量着自家儿媳妇,摸出干净绵软的帕子递给她,温柔地说:“擦擦眼泪。”
七姜没敢接,直接用手抹了抹,但又觉得举止粗鲁,不禁低下头道:“娘,我会改,我会学得端庄得体。”
大夫人道:“你在人前一向端庄,这就足够了,关起门来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今早你衣衫不整地跑来膳厅,我乍一眼看是觉着不成体统,玉颜不让她母亲念叨你,我还帮着四夫人说了几句。但再想一想,还是觉着多虑了,我该明白,正因为你把一屋子人都当家人亲人,才会不讲究,是不是?”
七姜安心了,顺势靠在了母亲怀里,说道:“我都没来得及告诉郡主,太子妃有身孕的好消息,她一直昏睡,后来没说两句,又睡过去了。”
大夫人轻轻叹:“她还那么年轻,可见人生在世,无病无灾已是上天最大的赐予,姜儿,你也好、娘也好,咱们都是,能有好身体,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七姜用力点头,说道:“正是,您看郡主多要强的人,受了重伤也只能躺着听天由命,不只是郡主,那会儿怀迁被晋王暗杀的时候,我就这么想了,活着比什么都强。”
第612章 绝不姑息
且说七姜进宫一趟,却没能与太子妃见上面,而眼下东宫调来了许多贵妃的人手,都是些积年的,曾经伺候贵妃产下皇子和公主的老嬷嬷,如今被派来照顾太子妃,从昨日开始,陈茵做任何事,都要得到她们的允许。
此刻,听闻七姜没能来东宫,陈茵觉着可惜,只微微露在脸上,便有老嬷嬷在一旁提醒,说是孕妇要开开心心,腹中胎儿才会好,切莫为了小事费神。
道理是不错,可至于耳提面命的吗,陈茵蹙眉望着她,那老嬷嬷倒不露怯,坚持道:“娘娘年纪小,奴婢伺候贵妃娘娘生了殿下和公主们,奴婢多懂一些。”
陈茵冷声道:“瑜初郡主命悬一线,我为郡主担忧,是小事?”
老嬷嬷垂着脑袋说:“您腹中可是朝廷与皇上的将来,太子妃娘娘,莫怪奴婢多嘴,奴婢是为了您好,贵妃娘娘既然托了……”
“好了!”陈茵起身来,缓缓将烦躁压下,“去预备一下,我要到祥英殿向母妃请安。”
老嬷嬷又说:“娘娘早已下令,免了您的晨昏定省,太妃娘娘那儿也禀告过了。”
陈茵淡漠地走向殿门,唤来宫女吩咐:“告诉苏尚宫,我要去祥英殿。”
这一边,太子从大殿退下,因父皇担心,本要去探望瑜初,听闻妻子去见了母亲,便顺路来接她。
踏入祥英殿,宫人们也没多想,由着殿下径直往门里走,项景渊刚跨入门槛,就听见屏风后妻子的声音。
陈茵正说道:“儿臣会照顾好自己,东宫不仅是儿臣与殿下的居所,亦是太子念书和处理国事的所在。那几位嬷嬷有了年纪,难免犯糊涂,若是冒犯了殿下,反倒令母妃与殿下生嫌隙,实在不值当。”
母亲则说:“怀个孩子不容易,等你开始害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