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是京城一霸-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姜坦率地说:“我也不是怕进宫,就是我的脚,一瘸一拐的,看起来不好。”
展怀迁微微严肃了神情:“那你还在这里站着,不回去休息?”
“我刚送玉颜去了……”
“快回去歇着。”
说着,展怀迁伸手搀扶了七姜,将她送回卧房安置后,才急忙往大院去见父亲。
收拾灯笼的丫鬟们,聚在一起说悄悄话,张嬷嬷从外头回来,责备道:“偷懒说闲话,麻利些把活干完了,不有的是时间说话?”
一个丫鬟笑道:“嬷嬷,方才您没瞧见,少夫人在这里看咱们收灯笼,二公子心疼少夫人脚疼,给亲手搀扶回去,真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
张嬷嬷舒展眉头,心里高兴,嘴上还是严肃地说:“不许背后嘀咕主子,你们可越来越放肆,是瞧着少夫人好说话,都不分尊卑了不是?”
丫鬟们忙笑着说不敢,纷纷收了灯笼送去库房。
卧房里,七姜趴在窗前,将外面的光景都看在眼里,不知道嬷嬷又训斥丫鬟们什么,但瞧着没生气,丫鬟们也不害怕,观澜阁里的下人们,要比这府里别处的人鲜活得多。
提起鲜活,看惯了满院子的红绸和花灯,看惯了这屋子里初初贴着大红喜字,忽然之间全都收走,七姜竟有些不习惯。
更可笑的是,分明还记得刚开始,这满屋子的喜气,压得她喘不过气,压得她好生厌恶。
人呐,怎么就变了呢。
“少夫人。”张嬷嬷进来了,说道,“奴婢教您一些进宫的礼仪规矩,恐怕您不得不走一趟的,不然大夫人不出面,老太太和四夫人没资格出面,咱们家没有女眷在,叫人看笑话。”
七姜点了点头,心里不说抗拒,就连一丝反感也没有,仿佛理所当然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只能安慰自己,说好了两年的,她要配合展怀迁,做好他的少夫人。
果然,不到晌午,宫里就传来消息,以窦良娣生前遗愿,丧礼一切从简,但三品以上大臣及女眷仍要至东宫举哀,张嬷嬷便忙着为少夫人梳妆打扮。
今日不同去甄家的光景,七姜要着正经严肃的素服,可新娘子才进门,谁家哪能做那么些素服摆着,唯有去秀景苑,借了大少夫人的素服来。
这不借不知道,张嬷嬷为七姜穿戴时,不停地心疼着:“少夫人,您太瘦了,大少夫人瞧着就瘦,可您的腰怎么还赶不上她的。不是说总在地里干活吗,这小身子骨,能干得起农活?”
七姜说:“我、我才十七,嬷嬷,我还在长身体呢。”
张嬷嬷把这一茬忘了,可不是嘛,这二十多岁光景的身量,自然不是十几岁姑娘能比。
七姜笑道:“其实我胖了好多,嬷嬷给我喂得好。”
张嬷嬷不禁抱怨:“哪里就吃得好了,顿顿三菜一汤,少夫人,咱们打个商量成不,四菜一汤如何?你看哥儿他成日里练功啊练兵啊,又那么高的个子,而您呢,还在长身体,莫说四菜一汤,就是七八个菜你们也吃的完。”
七姜倒是正经说:“他就要去练兵了,我一个人的时候,三菜一汤实在是够了,但他回家里的日子,嬷嬷你就多准备几个菜吧,我不说话。”
张嬷嬷立时眉开眼笑:“哎哟哟,我们少夫人也会疼起相公来了。”
七姜脸颊一红,转过身去,由着嬷嬷为她将腰带束紧些,慢慢冷静下来,她脸红什么呢。
打扮齐整后,一乘软轿将七姜送至大门下,再由马车接了送去皇城下。
这里人就多了,马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比起甄家治丧,此刻聚集在皇城门下的,无一不是京城贵眷,众人按照夫家品级而列,司空府几位早就进去了。
“这不是展副将军家的新娘子,你怎么也来了?”人群里,忽然有人看着七姜说,“上谕三品以上诰命进宫举哀,少夫人是替太师夫人前来的吗?”
这会儿的光景,不是逛集市,也不是甄家私邸,七姜便是再如何毛躁,也不会不分轻重,更何况,她根本就不认识眼前这个人。
七姜没说话,默默地跟着内侍官走去她的位置,却又听见有人说:“太师夫人的病,到底是什么病,多少年头了?”
“十年了吧,皇后过世那年,那么大的事,她也没来,到底是司空府嫡女。”
“少说几句吧,今天不是念叨这些的时候。”
“快看,定安侯夫人……”
七姜听得正恼火,迎面走来几个人,为首是一样穿着素服的甄夫人,她满眼的凶戾厌恶,傲慢地瞪着双眼,身旁的婢女便讥讽:“让开吧,好狗可不挡道。”
七姜微微握紧了拳头,不论如何都要忍耐,大不了下回冲去侯爵府打一架,若是在这里吵,岂不是着了她们的道。
却是此刻,一驾马车缓缓而来,七姜不经意转身,一眼就看见梁嬷嬷先下来,而后便是同样身着素服的大夫人。
虽是一身素服,可大夫人举手投足间的高贵优雅,仿佛自云端而降,自瑶池而来,将方才那群多嘴的女人,都比成了烂鱼烂虾。
人群里发出悉悉索索的动静,女眷们都惊讶于眼前见到的光景。
大夫人下了马车,立时有礼官和内侍官上前来问候,可大夫人的目光,却温和地看向这一边,朝着自家孩子道:“姜儿,到娘这里来。”
第115章 初次进宫
这世上的事,就讲究一个缘分,大夫人有心来护一护自家小媳妇,那么巧就让她碰上了。
许久不出入这样的场合,一眼望过去,俱是些生面孔,十年了,各府各家都有了新的女主人,太师府也一样。
七姜脚上有伤,方才下车后,每走一步都钻心得疼,可为了不在人前太丢脸,咬牙走得稳当。
但这一刻,见到大夫人来,她的心就放下了,一手扶着张嬷嬷,再无顾忌,脚下一高一低地走来。
大夫人满目怜爱,问道:“从这里到东宫,还要走很长的路,成吗?”
七姜点头:“走得慢一些,或是给我个拐棍就成。”
张嬷嬷在一旁说:“夫人,奴婢出门时,预备了手杖,您看合适吗?”
大夫人道:“交由侍卫检查,不妥再说。”
如此,七姜跟着大夫人,不必再依序等候,早早地进了皇城,有手杖加持,她走得还算灵活,只是仪态什么,都顾不得了。
然而冗长的宫道,怎么也走不到头,七姜还未见识皇宫的大气磅礴,就已经被夹道的宫墙压得喘不过气。
这墙高得,仿佛能倒下来,抬头望一眼,天空也被挤成了长长的一条。
终于到了东宫,让七姜惊讶的是,这里治丧的排场,还不如甄家私邸,更是安静肃穆,不似甄家那般沸反盈天。
她见到了外祖母和两位舅母,可老太太见到女儿,却是淡淡的,几乎没什么眼神交流,就擦肩而过。
七姜偷偷看了眼大夫人,心里很不踏实,但也不敢出声,跟着举哀叩拜,礼成后,就退了出来。
自然,她没见到太子,也没见到陈姑娘。
到了宫门外,便有宫女来领路,恭敬地说:“夫人,贵妃娘娘请您到祥英殿相见。”
“是,烦请领路。”大夫人应下后,看了眼身边的孩子,温和地说,“一会儿贵妃娘娘若问话,你愿意答的,就自己说,你不愿意答抑或不想说的,就看我一眼,我替你回答。”
七姜手心发汗,坦率地说:“夫人,我很紧张,还有些害怕。”
大夫人笑道:“外祖母和舅母们都在,不怕。”
说着话,轻轻抿一抿孩子鬓边的碎发,微微一笑后,便带着七姜前行。
远离东宫后,七姜忍不住开口:“夫人。”
大夫人应道:“什么?”
“展怀迁呢?”
“他应该在太子身边,怎么了?”
“其实……”七姜犹豫道,“我不是想问展怀迁,是方才遇见外祖母和舅母她们,为什么外祖母都不看您一眼呢,她是和您生气了吗?”
大夫人满眼宠爱,含笑看着七姜:“傻丫头,那样的场合,就要目不斜视,你该不会冲着外祖母和舅母们笑了吧?”
七姜连连摇头:“张嬷嬷交代过的,绝不能笑,也不能轻易开口说话,方才您来之前,甄家那婆子又跟我过不去,我都忍耐下了。”
大夫人欣慰地赞许道:“真是好孩子。”
七姜心口一暖,但又生出几分愧疚。
她从没有将大夫人当婆婆,可是夫人,却什么都包容她。
方才在宫门外,那句“到娘这里来”,她真是差一点就哭了,觉得自己何德何能,遇上这样好的“婆婆”。
祥英殿内,何家婆媳,贵妃与何夫人的娘家女眷,正坐在一处饮茶。
贵妃看起来并不悲伤,毕竟是早就料到的事,若非封了良娣,都不必劳师动众的让大臣和家眷们进宫举哀。
“可怜我那孙儿,也罢,他们母子能做个伴了。”贵妃轻轻叹着,看向老太太说,“没想到翎儿会来,窦良娣竟如此体面?”
老太太应道:“娘娘见笑了,她近来身子养的不错,比往年强多了。”
贵妃说:“老太太就别逗我了,翎儿病不病的,那是与外人的说辞,我还不知道她的脾气。”
说话间,宫女前来禀告:“娘娘,太师夫人携长媳,正于门外恭候娘娘传召。”
贵妃娘家的几位年轻女眷,都站了起来,不多久,便见大夫人带着年轻孩子进门,但那孩子,竟是伤了脚,走路一瘸一拐的。
七姜紧张得不行,根本不敢抬头,这娘娘的殿阁香喷喷的,又明亮又宽敞,人很多,低头都能看见边上站了好多宫女,却安静得没有半点声响。
跨入最后一道门槛,便听见热络的声音:“我说呢,什么风能把何大小姐吹来,果然是心疼儿媳妇。”
七姜浑身僵硬,一直盯着大夫人的裙摆,见她下跪,也跟着跪下,向贵妃行礼。
贵妃娘家的几位年轻女眷,前来搀扶她们婆媳,便听贵妃说:“孩子,你走近些我瞧瞧,如今你在京城,可是颇有名望,连宫里都在传说你的事。”
七姜紧张得几乎要昏厥了,他们小地方的村子,见个县太爷都顶天了,她一辈子都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跑进皇帝的家里来,被贵妃娘娘喊一声“孩子”。
“姜儿。”只见大夫人挽着她的手,将她轻轻带到贵妃跟前,笑道,“娘娘可要给我这个婆婆面子,别吓着我们孩子。”
贵妃嗔道:“给你稀罕的,还能抢了你的不成?”
说着便打量孩子的容貌,眉眼含笑甚是满意,但捧起七姜的手,贵妃不禁蹙眉,抚摸过手掌上的茧子,说道:“真正农家的孩子,才多大年纪,就磨一手的茧子,亏得有你们,天下百姓才能有口饭吃。”
七姜稍稍冷静了些,不禁悄悄看了眼贵妃。
记得展怀迁说,太子今年满二十岁,上头还有几位公主姐姐,那么贵妃少说也该有四十多,可是眼前的人,哪里像四十多岁,以为见过大夫人是绝世美人,没想到,人外有人。
“快去坐下,怎么伤了脚,怀迁那孩子不好好照顾你吗?”贵妃温和地说着,“我听人提起,他过几日又要去练兵了是不是?”
老太太应道:“娘娘说的是,承蒙圣上器重。”
七姜被搀扶着坐下,一动不敢动,偏生她今日是最新鲜的人,谁都盯着她看。
贵妃笑道:“人家孩子脸皮薄,都别看她了,既然人到齐了,想和你们说说茵儿的事。”
七姜心头一震,不禁抬起头,那位窦良娣也算是贵妃的儿媳妇,可是……这才半天,东宫那头还有人排着队祭拜,可其实,已经被遗忘了吗?
第116章 姜儿被吓着了
那之后,七姜整整枯坐了一个多时辰,贵妃说什么,女眷们说什么,她听不明白也不愿意听,直到宫女通传有几位王妃、郡主到了,众人才要散去。
站起来的时候,浑身僵硬,心里正觉得尴尬怕出错,大夫人伸手扶了她一把,将她带到贵妃跟前,行礼告退。
贵妃赏赐了玉如意和金簪,邀请七姜常进宫坐坐,之后都是些客套话,七姜也没往心里去,或者说,她心里并不喜欢这位娘娘。
自然,皇家的事与她不相干,她也不讨厌谁,只是觉着,说不出来的心酸。
直到出了皇城门,也没敢问一句,陈姑娘在哪里?
司空府和太师府的马车一起过来,大夫人来搀扶母亲上车,老太太含笑看着女儿说:“还以为,我生了块石头,怎么,如今也有叫你心软的事了?”
大夫人笑道:“娘,那孩子怪可怜的,我不忍心。”
老太太问:“那这会子,你是回太师府,还是……”
大夫人摇头:“不去那地方,我们姜儿对付那几个不成问题,今日实在是怕她头一回进宫害怕,才来给她撑撑腰的。”
老太太说:“这不是有我们呢,我也喜爱这孩子,你嫂嫂们都喜欢。”
“娘和嫂嫂们疼她是一码事,我是想让那些人看明白,太师府的少主母是谁。”大夫人傲然道,“姜儿是个聪明孩子,这样的孩子,帮得起。”
此时有更多的女眷从宫里退出,两府车马不好总堵在这里,便是长话短说,送了母亲和嫂嫂们离去后,便要和七姜分开坐车,各自回家。
“夫人,今天谢谢您……”七姜站在车下,仰着脑袋真诚地说,“不然,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大夫人满眼温柔的宠爱:“好生回家歇着,窦良娣的身后事一切从简,之后也没什么事了,你休息几天,养好了伤,来惜园我们钓鱼去。”
七姜欠身答应,后退几步,便由着马车前行,她也很快被搀扶上了车,一家人迅速离开皇城。
车上陪坐的,是张嬷嬷和映春,本是要跟着一起进宫的,但大夫人来了后,她们就留下了。
这会儿细细地看少夫人脸色,张嬷嬷心疼地说:“少夫人,您吓坏了吧,这小脸白的,气色很不好。”
七姜无奈地一笑:“走近和贵妃说话时,把我吓得都不会喘气了,虽然娘娘很温和,还那么美……嬷嬷,我以为大夫人是神女天仙一般,方才见了贵妃,哎呀,怎么说呢,真是美极了。”
张嬷嬷笑道:“那是必然的,大夫人还做姑娘那些年里,贵妃娘娘可是京城第一美人,且门第高贵,才情也颇高。”
七姜问:“既然这么了不起,为何只能嫁给皇子当妾室?”
张嬷嬷笑道:“王府的侧妃,那可不是一般的妾室,更何况,往后这天下都是她们母子的,正头夫人和妾室,又有什么差别呢。”
七姜轻轻叹:“怪不得……”
张嬷嬷问:“什么怪不得?”
七姜一笑,说:“没什么。”
回到府中,沐浴更衣,一顿忙碌后,七姜独自靠在暖炕上的明窗下,望着外头走来走去的丫鬟们。
虽然卖身在这府里为奴,可至少在观澜阁,她们过得都不错,没有人打骂,能说说笑笑,能吃饱肚子,还能有月钱贴补家里。
七姜忽然想,陈姑娘她会羡慕这些丫鬟吗,是做千金小姐未来的皇后好,还是……
只见一个丫鬟送了点心进来,七姜问:“我回来就没见过映春,她去哪儿了?”
丫鬟应道:“映春的爹娘来了,她去后门见他们。”
七姜心头一紧,她用这个借口送走了朱嬷嬷,兴许老太太那边,也会一样对付她的丫头。
“你们去看看,见到她立刻来告诉我。”
“是……”
可是七姜心里很乱,下地一瘸一拐地走到门边,指间抓紧了门框,恨不得抠出几个窟窿来。
好在,映春平安回来了,她一路小跑着到了跟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