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小镇人家 >

第52章

小镇人家-第52章

小说: 小镇人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哭了,你还没见过我流泪吧?”
  她老老实实摇摇头,鼻子一下又一下抽着气,这么多年她确实没有见过盛浔哭过。想着他哭的跟她一样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一时又觉得有点好笑,忍不住破涕为笑。
  见她笑了,盛浔松了一大口气,把她抱到自己腿上,当小孩子一样哄抱着,声色轻柔地跟她讲道理,“新罗水道是不好走,可我们要是走从平谷到承阳的水道间去,那暗礁就会少很多。我这段日子一直在跟去过新罗的舵手学,他们很多都平安回来了,这次也会跟着我们一起去一趟。”
  他将自己的下巴搁在阿夏的头发上,缓缓晃着她,“所以不要担心,我们都是靠海吃饭的,你看上次我们去过海祭,海神会保佑每一艘从他这里出发的船只,保佑他们平安回到这里。”
  “更不用说,我还要回来跟你定亲,那是我想了许久的事情。我又怎么会舍得抛下阿夏,留在新罗不回来呢。”
  盛浔的声音里满怀憧憬,“等我从新罗回来后,我们两个一起把隔壁的屋子装满好不好?我看过你画的图,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出海去别的城镇买,到时候等我们成亲了,那屋子也装好了。”
  “你说好不好?”
  阿夏缩在他的怀里,闷闷地应声,“但要你平安地从新罗回来,我才会答应你。”
  “怎么还是不高兴,”盛浔浑身解数都快使上了,“要不我也哭一个给你看。”
  “才不要,”阿夏抿着嘴,她从袖子里摸索出一枚平安符,牵过盛浔的手放在他的手心。
  她说,“既然我不能跟你一起去新罗,就让平安符带我去吧。它在佛前听了许久,它一定能保佑你平安从新罗回来的。”
  阿夏半坐起身,将那枚她编了绳的平安符挂在盛浔的脖子上,她跪坐着道:“你可一定要回来。”
  盛浔此时真的有点鼻头发酸,他凝视着这枚平安符,他伸手紧紧握住阿夏,头搁在她的肩窝上,他很郑重地说:“会的。”
  两个人这样抱了许久,外头的天色一点点变黑,屋子里的光也一点点被吞没。
  楼底下有人在唤开饭了,各色的声音嘈杂。
  而阿夏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她的声音有点抖,“盛浔,你把头低下来一点。”
  盛浔不明所以,却还是照做。阿夏的手指头也颤,在黑夜里摸索着触到他的脸上,她的手很凉,让他忍不住握住她的手。
  阿夏的动作却没停,她很慢很慢地移到他的脸上,而后一点点压低,直到彻底贴合。
  她很生疏,生疏到挨上,便不再动弹,倒是这眼睛一直在眨,睫毛扫在盛浔的脸上,让他忍不住翻身为主。
  阿夏被他这起身的动作吓了一跳,忍不住想要惊呼,可外面的廊道上传来一道脚步声,并伴随着呼喊,“阿浔,阿浔,要吃饭了,你人呢?”
  她心都快跳出来,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阿夏甚至不敢呼吸,盛浔却欺而上,挨在她的唇边轻笑,“别怕,他不知道我们两个会在这里。”
  那道脚步声与两人只有一门之隔,外头那人还敲了敲门,“阿浔,阿浔你在吗?”
  可盛浔正忙着堵别人的嘴,哪里有空应他。
  “算了算了,去别处找找。”
  不过后来即使脚步声远去,阿夏也全然不知。
  以至于这之后,她都觉得没脸见人,且发誓一定不会在盛浔面前痛哭。
  当然那个晚上两个人也没下去吃饭,直到后面,趁着人少点,盛浔带她从后门离开。
  阿夏趴在盛浔的肩背上,他则慢慢背着她往前走,“今晚送你回去后,你可要好好睡觉,别来送我。”
  “为什么?”
  “我看到你我就舍不得走了,所以你别来。”
  阿夏点点他的肩背,没说话。
  两个人走在铺满月光的小道上,享受此刻的静,以及接受这两个多月的离别。
  他们的影子合成一道。
  盛浔在方家的门前把阿夏放下来,握住她的肩膀,像跟小孩子说话一般,“别不高兴,等我出海回来。”
  他的叮嘱一句接一句。
  “要乖乖吃饭。”
  “不能哭,实在要哭的话等我回来哭。”
  “老实睡觉。”
  “我的信很快就会到,阿夏你在窗前挂个小桶,等明日起来,我的信就会出现在那里。”
  他念叨了很久,絮絮叨叨,直到听见有人声时,才不得不松开阿夏。
  而阿夏跟他说的话是,“我会想你的。”
  “所以要早点回来。”
  “好。”
  她看着盛浔在拥抱她后,渐渐离去的身影。
  夜里还是睡不着,她半拉开帘子盯着河面,其实她知道,海船出海的方向不往这里。
  可阿夏就这样站在朦胧的光影下,瞧着那寂静的河水,蜷缩在一起的鸳鸯。
  不久后,鸳鸯扑腾着翅膀往前游,河面泛起巨大的水波声,划船的浆板搅着水面的波涛。
  她手扒着窗台,脸快贴近那窗户,她看见站在船尾的盛浔。
  两人在这窗棂格子的掩映下相望,甚至都没说话,就隔着水,隔着窗。
  海船划得很慢,盛浔一直望着这间唯一亮灯的屋子。
  这是在离别前最平静最好的告别。
  作者有话说:
  又迟到了,本章还是发个红包。
  酱黄瓜和奥灶面都参考自华夏风物app感谢在2022…08…08 20:04:37~2022…08…09 23:58: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抓个宝回魔仙堡 10瓶;懒虫的猫窝 5瓶;无牙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白糖杨梅干
  翌日醒时; 阿夏有点怅然若失,趴在床上好久没动弹。
  不过想到昨夜盛浔走时说的话,她从床上爬起; 走去支起窗户来。低头往下瞧了一眼,悬在墙边上的桶里有东西。
  阿夏拉起那个小桶,除了一封信外还有个白瓷小罐子,瞧不出是什么东西。
  她小心地把罐子和信件拿上来; 坐在窗前的桌子旁,一点点拆开糊好的信; 展平那纸笺。
  信上写:
  阿夏; 我知晓分别必定会让你觉得不高兴,所以这么多日一直在想该如何做。
  从陇水镇到新罗需二十来日; 而我们将会在新罗待在十日再回; 转道从平谷去江城; 来回应当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所以我这些时日准备了七十五封信; 以及七十五件东西; 托了旁人在每日早间放到桶里。
  那些不能一起过的节,当日我备的节礼会跟你一道过; 所有礼全都送完后,我就会回来见你。
  与其每日惦记我; 不如猜一猜; 明日一早出现在桶里的会是什么吃食?
  阿夏将那张纸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 垂头瞧着那个罐子; 她这两日眼窝子浅; 明明想笑的; 却莫名地眼眶湿润。
  她仰头; 吸了吸鼻子; 而后才伸手将罐子打开,是股夹杂着杨梅味的甜香。
  现下其实早就过了杨梅季,除了还有点零星晚熟的杨梅外,市集上都再没有杨梅的影子,只有杨梅酒或是杨梅干。
  而盛浔送的就是白糖杨梅干,不是晒制而成的,杨梅盛时正逢阴雨天,晴一日连雨几日,要是晒杨梅,那只怕馊得要命。
  所以这杨梅干是熬出来的,选点新鲜又红的杨梅,不用在意甜不甜。熬杨梅前往锅中放些盐。不能太多,太多吃着就会咸,到时候糖多也压不住,杨梅干会变得又甜又咸。
  放盐是除杨梅里那股酸涩味,熬到水干,锅里的杨梅汁都渗出来,水红的一锅。这时还不到好吃的时候,没甜味,要放许多糖下去,再拌匀。
  底下的汤汁很多,要小火慢熬收汁,防止底下的糖沾着糊锅,所以要不停地用木铲子去搅。等杨梅的从红变得暗红,汁水全裹住,就盛出来。
  放到备好的竹箩上,刚出锅还沾得很,稍微晾晾,晾到皮呈紫黑,裹一层的绵白糖,防止粘连,吃着要更甜。
  杨梅干比新鲜杨梅是要甜得多,但变得很小且肉较少,嚼着皮肉没几下就见核了,甜味却还在嘴里。
  不过也有简便的,方母她会把杨梅熬成杨梅酱,大锅杨梅放下,加糖熬出汁,封得很严实。要吃的时候才开盖,舀出几勺兑水喝,甜而不腻,冰会儿后喝着要更好一些。
  所以有时候她泡了水,会专门装在竹节里,放在缸子里加冷水镇着,喝完一碗暑气消了大半。
  阿夏瞧着这罐子杨梅,拈了一粒,果真甜中带点酸,她含在嘴里,转着罐子,侧边有张小纸,上头写道:每日最多吃十粒,别吃太多,小心牙疼。
  她笑了笑,眼神照旧落在那纸上,小声地说了句管家公。
  之后拿了纸笔在这信下面回话,乱七八糟地写了很多话,才收起来,又坐了会儿将郁气都藏好,才打开门出去。
  可能起得还有点早,日头都没升起,堂屋里大家还坐在那,连方觉也没有去书院。
  阿夏一进去,大家的眼神齐刷刷地看过来,她拿杯子的手一顿,不解地问,“怎么了?”
  “没事没事,”方父打量着她,颇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阿夏,你看你晚上想吃点什么?爹都给你做。”
  “我吃什么都行啊,随便来碗粥也可以。”
  阿夏确实没什么胃口,捧着杯温水挑了个凳子坐下来。
  “那你看看,要不太公给你做个小玩意,我之前从老韩头那个学来的,哄他孙子还是有用的。”
  太公抚着胡子,语气就跟哄对门巷子家那小孩子似的。
  “不用,太公你们今日问这个做什么,”阿夏真的不解,她摸摸自己的脸,应当也没有什么异样才对。
  “我们这不是怕你难受,昨晚送行都没有瞧见你来,怕你躲在哪里哭呢。”
  方母昨日晚上找不到她人也担忧,回到家里一瞧,人确实在家,蒙着被子在那底下哭。
  打从阿夏八岁起,她就算是跌跤跌得狠了,都没再哭过。瞧她这样子,做娘的心里也不好受,跟大家说了一番,就说做点事情让孩子高兴点。
  “我才没有,”阿夏抬起的眼去看杯子里的水,嘴巴很硬,她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哭了。
  她手指摸着碗壁,又道:“我不过是觉得那里危险罢了,要论担心的话,盛姨心里才担忧着呢。娘,你说要不我们让盛姨过来住几日?”
  “我倒是想,不过也用不着我们操心了,”方母点点外头,“你叔早两日把他家那侄子侄女带过来,阿浔昨日还专程划了一个时辰多的船去接他外祖母了,说是让她老人家留在这里住两个月再说。你盛姨现在哪有心思想那,忙着伺候她娘呢。”
  阿夏昨日走得太匆忙,是真没有瞧到,不过盛浔自己行事这般妥帖的话,她也确实没有什么好在操心的。
  一旁的方觉走过来摸摸她的头,他说:“阿夏,今日书院晒书,我带你去瞧瞧?把小圆子它们也给带上,书院还开了池子给猫狗沐浴,可有不少人会带着猫狗或是旁的动物过来。”
  “对对,阿夏你跟着你哥去瞧瞧,你不是最喜欢猫狗了,晌午也别回来了,怪热的,要吃什么让你哥掏钱,晚上回来爹给你做顿好的。”
  方父也附和道,那语气急得就想让她立马出门似的。
  这大热天的阿夏是真不想出门,不过方母已经把小圆子和年糕几只的绳子都绑好了,三小只扒在门边,兴致冲冲地吐着舌头。
  “哎,走吧走吧,”阿夏也是无奈,拿过两把伞,牵过一根绳线,拉着年糕迈过门槛。
  “玩得尽兴再回来啊。”
  “好——”
  阿夏拖长音应下,方觉出了门后说:“早饭也没吃,我带你去书院门口边吃,那里有家铺子做的不错。你不是爱吃糯米油条吗,他家做的地道。”
  “好,”阿夏其实真的没胃口,回话也恹恹的。
  方觉倒也没过多的说什么,一路都在跟她说书院里学生所做的趣事,阿夏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
  到临水书院前,她连话都听不见去了,眼睛只顾着瞧那些被牵着的猫狗,有只大橘长得可胖了,死活扒拉着早点铺子的筐,不肯往前。
  还有迎面走来只浑身乌黑的大犬,一步步走得很稳当,也不吠人,只不过从小圆子前走过,倒是让它怕得往后退了几步。
  众人带过来的大犬倒不是很多,生怕到时候不受控,咬着人可就不好了,所以能带出门的通常都是脾性温顺的。
  阿夏瞧着猫追猫,狗隔岸观火的画面,忍不住笑出声。方觉瞧她高兴了些,也松了口气,不过还是拉着她往旁边走,免得等会儿连早食都吃不上。
  他说的那家铺子估计味道确实好,门前围着的人不少,里头就一对夫妇忙活着,男的在案板上揉着糯米粉,将它揉成光滑的面团。
  而妇人则站在一口油锅前,拿长筷子时不时给炸的油条翻面,还注意着底下炉子的风眼,免得太着糊锅。
  方觉说他们做糯米油条有好些年了,手法也老道,这油条要泡的,比不得正宗的要来的酥脆,且费得功夫更多。
  一小团的糯米捏成长条放下炸,它的火候要刚好,太旺则外焦里夹生,太小好半日都吃不着。
  只有刚好的火候,炸出来的糯米油条吃着绵软,当然还得再裹一层糖霜芝麻粉,给金黄的油条披件灰白的衣衫。
  刚出锅的烫手,却也是真好吃,这油条外头皮酥黄,里头软糯,还能拉丝。尤其裹了甜粉,口感细腻外嘴里是甜丝丝的,又不过分甜腻。
  等轮到阿夏他们时,已经有段时辰了,坐在那里吃完后才和方觉一起进书院,那台阶上入目都是猫狗。
  能自己爬的就跳着往上,不能爬的,缩在自家主人怀里。汤圆是爬不动这台阶的,阿夏只能将它抱在怀里往上走。
  其实按理说,今日本不该晒书和猫狗浴的,那应该是每年六月六才干的事情,那时晒书为了书不长虫,让猫狗沐浴则是说可以让猫狗身上不长虱子。
  不过今年的六月六难得不见日头,还下了雨,干脆推到七月初来补办一次,所以今日街上的猫狗比以往要多,且路过的书铺都把自家的藏书拿出来晒。
  书院自然也不例外,生怕到时候猫狗捣乱,他们的书都是晒在瓦背上,或是不开放的园子里,但能听见风吹动书页的声响。
  山长给猫狗浴腾出来的地方在后面那片池子里,那里背阴,水是大家专门从河里接上来往里倒的,脏倒是不脏。
  天本就热,那些牵着的狗见着水就往里头钻,蹿起一滩水花,小圆子看着狗子在里头玩,急得不行,围着阿夏汪呜直叫。
  “去去去,你就老实给我待在这边上玩啊,我怕到时候找不到你,”阿夏把它的绳线松开一点。
  听见这话,小圆子猛地跑到水里,围着岸边刨水,噗噗地往外吐,玩得可高兴了。
  不过猫可就难说了,年糕不愿意下水,咪呜直叫,阿夏狠了心把它按进去,年糕小声地喊着,踩着水了倒是不怕,还把汤圆给叼了下来。
  那么大一个水池,大家带的猫狗不少,一个个追着打闹,汪汪喵喵直叫,那水都溅得一尺高。有的挨了几爪子,委屈地叫唤,也有的像进山的山大王,大摇大摆。
  那些傲娇的样子,可把阿夏给逗坏了,玩到后头都找不到自家那只在哪,还有只小橘猫,眼睛上的毛叫水给糊了,看不清路还跌到她脚边,最后也被自家的主人抱走了。
  这水玩得确实不能看,阿夏和方觉一人拎着一只猫,最后那只大狗两个人牵着把它,那毛一直在滴水,直把往放在旁边的木桶里带,腾地溅起不少水花。
  “可真得费不少水,”阿夏环视那一圈的木桶,有些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