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

第116章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116章

小说: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灵道:“不用了,谢谢您。”她如果存钱肯定也去朝廷开的钱庄,而不会在私人的钱庄里。当然,像这种私人的钱庄肯定也有强大的背景。但是,再强大的背景也可能有倒塌的一天,而朝廷开的钱庄除非亡国,不然永远不会倒塌。
  朝廷开的钱庄放在现世那就是国有银行,而私人开的钱庄和现世的非国有银行不同。非国有银行也就是股份有限制银行,不是私人银行,股份有限制银行倒塌的可能性也极低。可是私人钱庄倒塌的可能性是极高的。顾灵才不会冒险。
  庄家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提了个醒:“而今院试刚刚结束,府城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姑娘得把银票收好了。”
  顾灵感激道:“谢谢您。”
  除了顾灵之外,罗素也中了,她押自己用了十两银子,而今拿回了五十两银子,心情也是颇好。此外还有朱策,押赌的时候用了三十两,拿回来九十两银,要知道他家中所有的资产加在一起也没有九十两的。
  朱策是地地道道的古代人,所以作者描写他的时候,除了六元及第,在赚钱方面并没有出格的地方。很多穿书的男主角都是赚钱一把手,但朱策不具备这个金手指。
  从钱庄拿了钱,大家就离开了。
  在他们离开之后,有几人跟着出了钱庄,那几人对看了一眼,然后藏进了人群里。
  出了钱庄,有几人就分开了。顾灵和罗素陪着何湘去看榜单,朱策和几个男学生已经知道了院试结果,不过左右也没事,朱策就叫着同窗一起跟着顾灵她们去了,主要是顾灵身上有这么多钱,朱策是个细心的人,也不放心。而他自己一个人去的话,怕引来闲言闲语,叫上同窗的话,就妥当了。
  大家到了榜单前,又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确定没有何湘的名字。一时之间,顾灵和罗素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顾灵想了想道:“今年院试的时间紧张,准备的不够充分,到明年八月还有一次院试,到时候咱加把劲儿再努力。”
  何湘其实心情已经平稳了。之前在客栈的时候陈大红说没有在榜单上看见她的名字,她就已经死心了,再来看榜单也不过是让自己死心的更加彻底一些。大概是有了心理准备的,所以何湘并没有多难过。她道:“顾灵你放心吧,我明年会更加努力的。不过你和罗素也要继续努力啊,不然会被我追上的。”
  见她如此说,顾灵和罗素都放心了。毕竟这种事情需要自己看的开,旁人的劝说是没有用的。
  众人又回到客栈,被掌柜叫住了。“几位公子姑娘,这是府学送来的帖子,还请几位领了去。”
  “府学好快的速度啊。”有个男学生道。
  “可不是,今天才揭榜,府学就知道我们下榻的地方了,可不就是快吗?”
  “恐怕还没揭榜的时候,府学就已经知道大家的住处了。”
  “顾灵,这是你的帖子。”罗素拿了帖子分给大家,“朱公子,这是你的帖子。何淋,这是你的帖子……”
  “帖子里写了什么啊?”何淋好奇的问。
  顾灵还没拆帖子便道:“应该跟我们通过府试的时候,县学给的帖子一样,是邀请我们去府学学习的。”
  已经拆开帖子的朱策道:“确实如此,让我们九月初一去府学报道。”
  “现在是八月十七了,还有十三天。”何淋道。
  顾灵:“那也够了,够我们回家安排事情了。”原本她打算院试结束去边关看白谨亦的,但六月下旬的时候白谨亦才来过,她自然就不去了。所以这十三天的假期,够她在桃水村苟十天了。
  县学女学生中,这次通过院试的人也不多,玄班七个女生,就过了四个,分别是顾灵、罗素、何淋和方琴音。而天班地班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所以加起来有十二个。府城下面一共有五个县城,女子科举通过院试的人数取六十名,洪旗县有十二个,这数量很是均匀。
  收好府学的帖子,大家就各自回了房间。因为晚上顾灵请客,所以大家的午饭吃的很讲究,想把肚子留到晚上再吃。当然也不是想狂吃占顾灵的便宜,而是图个乐趣。
  到了晚上,客栈格外的热闹。洪旗县县学的学生大概有六七十个人,也就是六七桌,这么多人闹起来起哄,都能把客栈给掀了,所以能不热闹吗?再加上院试结束,不管有没有通过院试的学生,都想好好的放松一下,于是这会儿,大家的兴致和心情是高昂的。
  对通过院试的学生来说,他们即将迎接乡试,而对没有通过院试的学生来说,今天放纵之后,明天开始要应付明年的院试了。所以今天大家都借此机会,彻底的玩闹一场。
  掌柜的见大伙儿玩的开心,也大气的给大家多送了一个菜,就当是客栈对他们的祝福。不过,他又邀请朱策和罗素给客栈题字。
  罗素和朱策当然没有拒绝。
  杜美韵也下楼了,她原本是不想下楼的,但是想着自己亏了五百两,她就气愤的晚上非要吃一顿回来。
  第二天,洪旗县。
  一大早的,师爷就把本次院试的喜报送到了县太爷的面前:“大人您看,本次院试,我们洪旗县有十二个女学生通过了,而男学生的话有十五个,其中罗素和朱策分别是女小三元和男小三元啊。”


第161章 第一更
  “什么?”县太爷还没有看喜报; 听师爷一说,赶忙拆了喜报,“好好好……”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然后那张脸上的笑容怎么都压不下去; “没有想到在本官任职期间; 不仅出了男小三元,连女小三元也出了; 真是可喜可贺啊。不仅如此; 就连顾家姑娘的名字也在上面。”
  师爷:“这罗小三元是顾姑娘的好友,朱小三元是顾姑娘未来的姐夫; 而顾姑娘又是白公子的未婚妻; 这顾家未来的门庭无可限量啊。”
  县太爷一听,可不是这个理嘛?“可惜了露蔷的年纪不适合和顾家的儿子们说亲; 不然和顾姑娘的弟弟定个亲事也是美事一桩。”便不说顾家会不会大富大贵,但是耕读人家,又有白公子撑腰,这日子也不会差。姑娘家嫁过去了; 娘家也有底气,这日子肯定能过好。不过他的女儿虽然不合适; 但到底和顾姑娘也是同窗一场; 要叮嘱她不要断了和顾姑娘的情分。
  县太爷这样一说; 师爷倒是动了心思。师爷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和县太爷这种朝廷派来任职的外地人不同。师爷在这里已经做过好几任县太爷的师爷了; 所以他年纪也不小了。师爷的女儿自然和顾家弟弟们不配; 但是他有孙女啊。
  其实,由此打算的不仅仅是县太爷一人。
  此前何湘说过榜下捉儿媳妇的例子,这是真实存在的。县城有一户人家; 姓温。温家是洪旗县有名的大善人家,温老爷除了正室之外,还有六个小妾。这要是在一般富贵人家,六个小妾也不算多,但是在温家这种大善人家,确实不少了。
  但是温老爷纳妾,并不是因为他重色,而是因为他一直生不出儿子。好不容易第四房的小妾生了一个儿子,可后面娶的第五房、第六房的小妾又没有动静了。于是,温老爷也死心了。然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温公子生来不聪慧,走路比别人慢、说话比别人慢。而今十六岁的人了,还跟七八岁的孩子一样。
  古人称呼这种情况为傻子,现代人称呼这种情况为弱智。
  儿子有些傻,自己又生不出儿子了,那怎么办?偌大的家产不能打了水漂啊。所以温老爷也想到了榜下捉儿媳妇。
  既然是榜下捉儿媳妇,温老爷就想找个最好的,那便是女秀才。所以昨天院试揭榜后,温老爷派去府城观察院试揭榜的下人便把榜单上的人名抄了下来,连夜赶回了洪旗县。
  今日一大早,温老爷就开始看起了这榜单的名字。
  温官家:“老爷,这次女子院试通过的人数有六十名,这六十名当中,只有十二人是我们洪旗县的,您看少太太的人选是从洪旗选找,还是放眼整个府城找?”
  温老爷道:“先从我们洪旗县找,都是一个县里的,能近一点,也能了解的多一点。”
  温官家道:“那小的拿着这份名单去县衙那边打听一下,看看这名单上的姑娘那些是定了亲的,哪些是没有定亲的。”
  温老爷:“嗯,去吧。”
  楼家
  “老爷,这是咱们洪旗县通过院试,成了秀才的那些人的名单,其中有三个人还是彭家私塾的。”楼老爷也每年都会注意科举,他和温老爷不一样,温老爷是榜下捉儿媳妇,他是榜下捉婿。
  楼老爷只有两个女儿,长女楼心明今年十四岁,次女楼心月今年十岁。按照楼老爷的打算,长女是被当成楼家继承人培养的,他也打算为长女招婿。当然了,如果要招科举上有出息的读书人,可能性不大,毕竟读书人有志气,很多都不愿意当上门女婿。所以楼老爷也考虑过退一步,只长女和女婿的孩子能有一个随楼家姓,将来继承楼家就行。
  至于哪些没出息的人愿意来当楼家的上门女婿,他楼老爷也看不上。
  这会儿听管家说,彭家私塾又三个人考上了秀才,楼老爷心一动,那她两个女儿都是彭家私塾的,所以和考上秀才的人怎么说也算是同一个私塾的同窗了。“可清楚了是哪三个人?”
  楼管家:“清楚了,小的连夜去调查了,一个叫顾灵,是咱们吉祥镇下面桃水村的人,顾秀才和二姑娘还是同窗,和大姑娘也认识。之前顾姑娘通过县试和府试的时候,大姑娘和二姑娘都送了礼去的。”
  楼老爷道:“此事我知道,也因为这位顾秀才,心明也动了考科举的心思。我和心明商量后还有了约定,我给她十年的时间,十年后她如果没有考上秀才,那么便断了这心思,安心的回来打理家业。”左右他身子骨还见状,再打理十年家业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到时候长女考中了女秀才,那么家业就让二女儿招婿来打理。家中出了个秀才,对他们这样的商户来说,也是美事一桩。“对了,此前那位顾姑娘通过县试和院试的时候,太太还说为家中的侄子说亲,后来心明说顾姑娘已经定了亲的,还说顾姑娘家中只有两个弟弟,你可还记得?”
  楼管家:“这……老爷是打算?”
  “午后让太太派人去彭家私塾走一趟,让心明回家一趟。”楼老爷道。
  午后,楼心明便从彭家私塾赶回了家里。一回到家里,她便去了楼老爷的书房。
  “父亲,您找我?”她见父亲书房的门开着,便在门口敲了几声,然后开口。
  楼老爷对这个女儿是非常满意的,聪慧、稳重。唯一可惜的是,是个女儿身。但既然已经是女儿身了,楼老爷也没有办法。他可不想去亲戚家过继一个男孩回来继承他的家业,亲戚家过继来的就算有楼家血脉,那也不是他的孩子,他又不是傻子,自己有女儿,把家业留给女儿难道不比留给外人好吗?
  楼老爷道:“心明来了?快进来,我看你最近总是在念书,可别伤了眼睛。”
  楼心明进了书房:“谢谢父亲关心,女儿很好,也会仔细眼睛的。父亲特意唤女儿前来,可是有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是的话,完全可以等到她下午下学回家了再谈。
  楼老爷道:“楼管家回来了。”
  楼心明一听便明白了。楼管家之前在府城打听院试榜单,现在回来,这是院试已经揭榜了。“那楼管家可带来了本次的秀才名单?”如果没有意外,或许本次秀才的名单里,会有一名是她的丈夫。
  楼心明的想法没有错。如果没有顾兰没有重生,楼老爷在本次的秀才名单里看中了朱策,然后亲自上门和朱策谈了这件事。其实楼老爷第一次和朱策谈的时候并没有谈成,朱策倒不是看不起楼家是商户,而是担心楼姑娘是金尊玉贵长大的,和他母亲和妹妹处不了。
  楼心明知道这件事之后,亲自去找朱策谈了,朱策和楼心明相处之后,发现她是一位秀外慧中的姑娘,于是两人定亲了,然后成了伴侣。
  只是这辈子,顾兰重生了。
  楼老爷道:“带来了,本次我们吉祥镇有两名男秀才,都是出自彭家私塾的,还有一名女秀才,也是出自彭家私塾的。你可猜的道是谁?”
  楼心明一笑:“女秀才必然是顾师妹,我们彭家私塾只顾师妹参加了女子科举。”说到这个,她也为顾灵高兴。因为顾灵参加女子科举的关系,她和顾灵的关系倒是近了很多。通过顾灵参加科举这件事,激励了楼心明一干人,所以楼心明私下也写过信给顾灵,向她请教一些学习心得,也因此,两人的关系还不错的。身为顾灵的朋友,得知顾灵成了女秀才,楼心明自然高兴,“回头顾灵师妹来了,我还得去拜访。”
  “那男秀才呢?你可猜到是哪两位?”楼老爷问。
  楼心明想了想:“其中一位应该是朱策师兄,还有一位猜不到。”朱策可以说是彭家私塾才学最好的人,所以楼心明猜的是他。不过私下,他们并不认识。
  楼老爷道:“今日叫你来,是为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为父打算在两名男秀才之间为你挑选一位夫婿。第二件事……”
  “父亲……”楼心明打断楼老爷的话,“朱策师兄已经定亲了,他的妻子是顾灵师妹的堂姐。”
  “哦?”楼老爷还不知道这件事,听到女儿这样说,倒是有些惋惜,“那为父就考虑另一名秀才,为父先去打听一下他的品行,你看如何?”
  楼心明道:“女儿听父亲的。那第二件事呢?”
  楼老爷道:“这第二件事跟你妹妹有关。”
  “心月?”楼心明这就不明白了。
  楼老爷道:“这也是我找你来的原因。心月也渐渐大了,如果有合适的人也可以先定亲。顾家的门槛因为顾姑娘的关系,必然会提高。顾姑娘和心月曾经是同窗,她们的相处应该不成问题。再加上顾姑娘和彭家私塾钱夫子的关系,心月如果嫁到顾家,于楼家而言、于心月而言,也是只好不差,你觉得呢?我记得顾姑娘还有两个弟弟的。”


第162章 第二更
  楼心明没有想到她父亲竟然想和顾家结亲。不过楼心明也没有反对; 她甚至分析道:“顾家人口简单,而且能养出顾灵这样的性子,可见顾家长辈都是明理之人。虽然顾家是乡下人,但是顾灵现在是女秀才; 她的两个弟弟都在彭家私塾念书; 所以也是耕读人家。
  再者,顾家又和钱夫子结了亲家; 可见钱夫子对顾家也是认同的。说起来; 我们楼家只是商户,和顾家比起来; 人家也未必看得上我们。如果心月能嫁到顾家; 做顾灵师妹的弟妹,那也是心月的福气。”又是同窗又是弟妹的; 顾灵师妹肯定也会照拂一下妹妹,妹妹能找到好的归宿,她这个当姐姐的也是高兴。“不过这件事,请爹爹缓一缓; 待顾灵师妹回来之后,我侧面向顾灵师妹提一提; 听听她的意见。如果她同意; 事情则好办了。如果她不同意; 那便算了,冲着妹妹和顾灵师妹是同窗一场的情分; 也能得顾灵师妹几分脸面的; 将来也是能交好的。”
  楼老爷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桃水村
  吉祥镇出了两个秀才,虽然镇上光举人就不只一个; 但能出两个秀才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尤其一个是十几年没出过的小三元,一个还是及吉祥镇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秀才。所以这件事受到了的重视。
  不过,保正能知道顾灵和朱策中了秀才,也是师爷亲自来说的。这会儿,保正正带着师爷往桃水村赶。
  师爷之所以亲自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