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

第28章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第28章

小说: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五两?”屈氏忍不住放大了声音,我的娘啊,这么贵?十五两银子的牛车闺女眼睛都不眨的买下了,那这次的画卖的不是更贵?想到这里,屈氏又悄悄问,“灵儿啊,这次画卖了多少钱啊?”
  顾灵也不骗她:“这是上回卖画的钱,上回人家付了十两银子的定金,今儿又把二十两银子补上了,我便买了牛车了。”的确没骗她,因为这是她对别人的借口。
  三十两?屈氏捂住了嘴巴,天啊,她闺女的画能卖三十两,那不是发财了吗?别说一幅画能卖三十两,就是一年挣三十两,对屈氏来说,那也是大钱啊。顿时,她的眼睛里闪闪发光,看着闺女像看着金娃娃一样。就算这些钱会被婆婆管着,她也高兴啊。有了钱,家里能多买几亩地,顾森和顾木也能娶个好媳妇,灵儿也能嫁个好人家。而且,灵儿有一门技术在手,也不怕将来被婆家看不起。
  屈氏虽然重男轻女,但是对女儿也是真心疼爱的,她出生在老实人家,家里人都是老实的,也没亏待她,所以在男娃女娃方面,她也随了屈家人,便是重男轻女,也不会糟蹋自己的女儿。再加上,女儿得婆婆宠爱,她就更加看重女儿了。
  何况,女儿有出息了,还不会照拂一下弟弟吗?
  屈氏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妇人,在家随父、出嫁随夫,有私心,但是没胆子做坏事。
  顾灵看着她因为惊讶而瞪得圆溜溜的眼睛,想起了她还藏在小挎包里的银簪子,她道:“娘,您随我进来。”
  屈氏一边还捂着嘴,一边不解的跟着闺女进了她的屋子。
  进了屋子,顾灵从小挎包里拿出一个银簪子:“娘,这是我这次给您买的礼物,您看喜欢吗?”
  同样是用红布包着的,屈氏接过,好奇的打开了,打开的时候还在想,这是啥礼物?跟婆婆一样的银手镯?不可能,样子不对,这是长的,不是圆的。“只要是你送的,娘都喜欢。”屈氏说道,这是实话,闺女的一片孝心,就是送个鸡蛋她也高兴。
  但是,等她把红布打开之后,屈氏震惊了:“这……这……”她爱不释手的看着摸着,声音里喜悦的调调都能上天了,“啊哟,这是银簪子啊,这……这还刻了桃花啊。我这辈子啊,别说银簪子,就是木簪子你爹都没给送过。”说着说着,她还摸了一把眼睛,声音也染上了几分哽咽,“我……我竟然还有命戴银簪子哩。”
  顾灵看着也不由的有几分动容:“以后等女儿挣钱了,就给您换金簪子。”
  屈氏噗嗤一笑:“傻闺女,娘又不是乡绅太太,戴那个金簪子做啥?金簪子藏着,给你当嫁妆。咱们乡下人家,有银簪子就够好了。”她倒也是个容易满足的人。
  顾灵随即改了口:“那给您买银耳坠。”
  屈氏一听:“那你得先给你奶买。闺女啊,你奶奶是咱们家的当家,只有她对你好了,你才能更好。娘少些个东西没关系,主要还是你奶奶高兴。”屈氏不是很聪明,但是在一般人家,她的脑子也是够用的。
  顾灵知道她娘一片好意,自然也不会反驳:“我晓得。”想了想,她又从荷包里拿出一小块银角子,大概值二百文,“娘,这个你收着,想吃肉了自己去买,我奶奶和弟弟跟我住镇上有的吃,你在家里也不要亏了自己,爷爷和爹还要你多费心照顾呢。以后等咱们家再好点,我就把你们都接到镇上去。”奶奶和两个弟弟有她看着,肯定不会亏了身体,但是在乡下的爷爷、爹和娘就不知道了。
  屈氏也没拒绝,痛痛快快的接了闺女孝敬的钱:“我晓得,你就放心吧。”想了想又叮嘱,“你给娘银角子的事情,就别跟你奶奶说了,免得你奶奶不是滋味。”
  顾灵无奈:“……嗯。”不过,说还是要说的,她会寻个好的借口。
  屈氏又道:“至于把我们接去镇上,那就不用了,我还是喜欢在乡下,忙忙地里,喂喂猪鸡,去山上捡捡柴,去了镇上谁人都不认识,这日子也愁。你能把你弟弟们接到镇上,娘就满足了。你两个弟弟不如你聪慧,往后还要你多多照拂他们。”说到这里,她摸了摸女儿的头,一转眼女儿这么大了,刚出生的时候那么小一团,前段时间还没心没肺的,现在进了私塾,懂事了,也聪明了,也知道会照顾弟弟了,孝敬她这个娘了。想到这里,屈氏不由的眼睛又红了,“这样就好了,自己也多存些钱……不过,你不存也没事,你奶会给你存着。”
  ……
  顾奶奶是个做了好事喜欢被人知道的人,这会儿,她拎着二两肉去了村长家,她还不走近路,偏偏绕着大路走一圈。而崔氏也没事干,就跟着顾奶奶去村长家了。
  九月下旬的天气还是比较暖和的,尤其是下午,烈日正艳的时候,在路上多晒一会儿,还能出了一些细汗。故而,有些人喜欢把袖子卷起来。在镇上或者县城里,妇人卷起袖子也不雅观,但是在乡下,尤其是像顾奶奶这般年纪的人,卷着袖子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当然,顾奶奶卷起袖子不是因为热,而是因为她带了银手镯。
  “顾老太,你拎着肉去哪里?”
  “顾老太,你给你们家老大送肉去吗?”
  “顾老太,你家老头子没事吧?”
  顾奶奶道:“老头子没事,我这是去村长家,这不是我家乖宝给我买了牛车吗?我们家没有人会赶牛车,我想请村长家的宝根帮个忙,教我们家老二赶牛车。”
  “你们家乖宝可真孝顺,还给你买牛车了。”
  “你们家乖宝的画卖了多少钱啊?”
  “顾老太,那你要开始享福了。”
  顾奶奶:“可不是嘛,我们家乖宝的孝顺那是没话说,你们看看我这手镯,这孩子哦,买了牛车就算了,还给我买了手镯。”
  “啊哟,顾老太你这镯子得有二两重吧?”
  “也就二两重,不算什么。”顾奶奶先去道。
  也就二两重……要知道有些人家一年到头也存不下二两银子。
  “顾老太,你给顾灵丫头在镇上买了房子、又送她去私塾,那顾森和顾木怎么办?”
  “就是,顾森和顾木才是传宗接代的孙子啊。”
  顾奶奶用带着银手镯的那只手抚了一下自己的头发:“我们家乖宝说了,她会挣钱给顾森和顾木在镇上买房子的。”顾森和顾木还小,让老二每天用牛车拉人,让老二媳妇每天养猪喂鸡,过个十年,也能给顾森在镇上买房子了,“不过我们家顾森和顾木还小,买房子还早嘞。”
  大家一想,顾灵画画能买得起牛车,那的确也能买得起房子。这么说来,顾灵画画很挣钱。
  “顾老太啊,你们家顾灵都十三岁了,姑娘家早日定亲的好,你看我侄子怎么样?”
  “顾老太,我一个远方外甥也特别出息……”
  “顾老太,你看看我儿子怎么样?只要顾灵进了我们家,我保证对自己亲闺女一样的对她。”
  一边的崔氏呸了声,揪着其中一个妇人道:“你对自己亲闺女还非打即骂的,顾老太稀罕你把她家乖宝当亲闺女?”
  有人哈哈大笑:“可不是嘛邱勇家的,你咋想的,你闺女每天天还没亮就上山,一天只能吃一顿,你要把顾灵丫头当亲闺女,顾老太还不拿刀来砍你。”
  那邱勇家的瘪瘪嘴,哼了一声,不再说话了。


第36章 三合一
  有了二两肉的谢礼; 村长的长子王宝根很爽快的答应了明天一早就来教顾老二赶牛车。
  从村长家出来,崔氏就道:“顾老太啊,今年十月份收谷子的时候,你们家牛车得借我们家耕几天地。”
  顾奶奶一口拒绝:“这牛多金贵啊; 万一耕累了、耕病了怎么办?你们家的地你不是叫老李前头的孩子耕的吗?”
  崔氏:“这也不能全部叫他们耕; 不然大家一人一嘴沫,还不把我喷死。”
  崔氏的确对继子不好; 什么累的活都给人家; 但饭还是给人家吃的。所以就算有人说崔氏的不好,也不能有其他的意见。
  而且; 有些人家不得老人家喜欢的儿子; 也是这样在干的。只是崔氏是后娘,所以被说的多一些。可崔氏不在意; 别人说,她也不会少块肉。
  顾奶奶没说,现在顾家在顾奶奶心中的的排行是这样的,顾灵、牛车、顾爷爷、顾森、顾木、顾老二、屈氏。也就是说; 牛车战胜了顾爷爷。顾奶奶连顾爷爷都不会借出去,更何况是牛车。
  崔氏又道:“五十斤稻糠。”
  稻糠在农家是用来喂猪、喂鸡的; 当然喂牛也非常的好。
  从来不做亏本生意的顾奶奶爽快道:“行; 不过只能借两天。”
  崔氏讨价还价:“两天哪里够啊; 我们家上等田中等田加起来得有十亩。”
  顾奶奶:“剩下的人耕,我们家牛也是要休息的; 不然让牛休息两天; 你再来借。不过还得给五十斤稻糠。”一亩地五百来斤谷子,能出一百五十斤的稻糠,牛每天耕地两亩; 两天耕四亩,顾奶奶觉得收五十斤稻糠还是看在手帕交的份上便宜了的。
  崔氏:“行吧行吧。”
  别看两人斤斤计较,但是这种斤斤计较不损她们的感情,大概这是极品的友情吧。
  因为今天顾灵买了肉回来,所以顾家的晚饭有肉有菜,又特别丰富。
  同时,今晚的桃水村里,各家都在说顾灵的事情,就是顾家大房也不例外。
  顾大伯今天特别有精神:“念书可真是好,以前都说男娃念书给家里挣面子、挣口气、考秀才、考举人,我现在觉得女娃念书也挺好的,你看灵儿,就学会画画了,一幅画还能卖三十两银子,给家里都买牛车了。”虽然二房的牛,但是说出去顾大伯也觉得骄傲。而且顾灵是他侄女,他也觉得有面子。
  顾大伯母认同她的话,不过:“话是这样说,但如果要去念书的话,还是让男娃去吧,男娃如果画画能挣钱,挣的也是给咱们家里的,女娃以后可是要出嫁的,总不能去婆家拿钱吧?”这种事情顾大伯母也做不出来。
  顾大伯也没有反对,如果在男娃和女娃中选一个去私塾的,他当然也会选男娃。
  顾兰闷声不响的吃饭,今天一个下午听的最多的就是顾灵的事情。她心里也震撼,顾灵画的那么好吗?一幅画能卖三十两银子吗?到底是什么画,能这么值钱?上辈子也没听说顾灵有这本事。不过,上辈子顾灵也没有机会去私塾念书,也就没有人教她画画了,所以……是自己对顾灵的出手,是自己对顾灵的那一推,导致了一切的转变。
  顾小兰听着爹娘谈话,忍不住道:“娘,我能学画画吗?”
  顾大伯和顾大伯母顿时看向她,就连顾兰,也忍不住看着自己的二妹。
  顾小兰在大房是不得宠的,和顾二兰一样,从小到大都是默默无声的,每天只会埋头苦干。因为顾二兰的出生是顾大伯母不期待的,她多么希望二胎能生个男娃,结果生了一个女娃,所以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在父母不得宠的情况下,顾二兰从来不会主动说话,也不会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今天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了。
  “你……你说啥?”顾大伯母怀疑自己听错了。
  顾小兰缩了缩脖子,头低的更下了:“我……我也想去学画画,学了画画,然后可以卖钱。”她的声音跟蚊子一样嗡嗡的响,很轻。
  顾大伯母道:“你就别想了,这学画画还得去私塾,去私塾得要四两银子呢。拿出四两银子去学也不一定学得好,咱家也没这个钱。你们不是在跟着朱家婶子学女红吗?把女红学好了,将来有一门手艺在,也能做东西挣钱。看你们朱家婶子,就是用这一门手艺养大了朱家兄妹,还能供朱家女婿去私塾念书,所以这女红学好了,能挣的钱可不比画画少。”顾大伯母的想法和大多数的妇人一样,觉得女红才是正道,送女娃去念书、画画,并不是说不是在正道,而是这不是乡下老百姓能供的起的。
  再说了,像顾灵这样,才念了一个月的私塾就能把画画好去卖钱的,又有几个?
  “娘说的有道理。”顾大伯母的想法也是顾兰的想法,“二兰,你把女红学好了,一样能挣钱。前头我去镇上给朱大哥送饭的时候,去镇上铺子里看了,做的好的女红也能挣好几两银子的。
  至于学画画这事情,你就别想了,且不说去私塾要四两银子,便是画画的纸笔墨也是要钱的。我还听朱大哥说,得画很多的画,才能画出好的。
  别看顾灵现在一幅画能卖三十两银子,谁知道她背后画了多少画?又有谁知道她背后的付出?”是的,付出。顾兰宁愿相信顾灵背后付出了很多,也不愿意相信她进私塾一个月就能把画画好。
  顾二兰轻声道:“可是朱家婶子不是说了吗?我们的手不适合绣绣品,只能做做帕子和荷包。”实际上,朱家婶子说是因为她们做的粗活多了,手太糙了,不适合学女红。尤其是珍贵的绣品,布料都非常的珍贵,被粗糙的手一碰,说不定布料都会勾丝。所以朱家婶子说,如果她们非要学的话,也只能做做帕子,做做荷包,绣品是碰不了的。
  但是,大姐没有放弃,她开始保护自己的手了,也因为要保护自己的手,用来绣绣品,故而割草这种事情她就不做了。所以,这些事情就交给她和小兰了。
  顾兰:“便是帕子和荷包也是能卖钱的。朱家婶子还是不要拜师费,免费教我们的,我们要争气。”
  顾二兰沉默了,不说话了。
  晚上,顾兰也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都是顾灵一幅画三十两银子的事情。如果说在之前,她学女红、学识字,是在跟顾灵争一口气。那么这一刻,她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顾灵和自己的差距在越来越远。她现在也识字了,但是她不会画画,她也没有这个信心去学好,更加没有这个条件去学好,她现在能掌握的是……女红,她一定要把女红学好,希望将来也能绣出值几两银子的绣品。
  翌日
  今日顾灵起的特别早,一则昨天晚上睡的早,二则今天早上顾老二要去学赶牛车,顾灵也想去看看。
  只是顾灵没有想到,等她起来的时候,他们家的人都已经起来了。因为……大家都要去看顾老二学赶牛车。
  “起来了,快来喝豆浆,暖呼呼的豆浆,可香着呢,可是用今年刚收来的豆子磨的。”顾奶奶一见孙女起来了,就吆喝着大家吃早饭。
  村里人就算有豆子,也很少磨豆浆的,因为磨豆浆很麻烦。
  顾家的豆浆是没有过滤的,顾灵不知道别人家是不是这样,反正顾家就是这样的。豆浆之所以不过滤,是因为豆子能饱腹,豆渣自然也能吃。豆浆在锅里煮熟之后,又加了糖,所以豆渣也是甜甜的,大家都喜欢吃。
  不过,顾灵的这碗豆浆是没有豆渣的,她今天吃豆浆加包子,包子还是肉包子,顾奶奶一大早起来做的,还有屈氏和杜嬷嬷一起。说起来,因为大房被分出去了,所以顾家倒是有房间给杜嬷嬷住。
  顾家一家人吃好饭,杜嬷嬷留着收拾,王宝根就来了。“婶子、大地,你们好了吗?”
  顾奶奶道:“好了好了,宝根啊,今天辛苦你了,饭吃了吗?”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在院子里等着呢,除了躺在床上断腿的顾爷爷。
  王宝根爽朗笑了一声:“吃了婶子,那现在我带大地去学赶牛车了,这得去村子外面的路上学,那里路宽,也好上路,你看行吗?”
  顾奶奶哪有不行的,当然行了。只不过,王宝根不是带顾老二去学赶牛车,而是带顾家一家人去参观。
  一家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