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买个汉子生孩子-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刚才能够在东城门口附近偶遇春香一家,那纯属缘分,实际上单单从东城门口到温家,就要走将近半个时辰了。
温巧芸带着翠英和柳姨,这里走走那里看看的,有看上想买的东西了,就付钱让人送到家里去,一般商家都会乐意跑腿。
逛街的同时,还在想着明天要做什么。
她准备早点把地买了,就算是荒地也行,趁着现在土地还没冻上,早点整理出来,种点白菜萝卜等。
看天色这几天的天气都还不错,上午做的粉条也要尽快晒干,然后跟土豆一起送到京城去。
不过这个倒是不着急,就算是在川安州,他们也能找大哥的人,就是之前专门帮她和朱文旭派送书信的人。
隔壁另一个要塞,还有二哥二嫂呢,朱文旭为了不被自家二哥管辖,虽然跟着二哥一起来了边关,但并没有跟着二哥手下。
想着这些,温巧芸心里慢慢的就有了盘算,只等朱文旭下次放假回家了。
以她对朱文旭的了解,肯定会把每个月两天的假期凑在一块儿。
三人一路闲逛,倒也买了不少东西,其中最多的就是今年新收的棉花,又软又白,买了好多呢。
再等一段时间,等到天气越发冷了,她就懒得再出来了,到时候就在家做做衣服,打发时间。
路过书局的时候,发现好多描写川安州附近风土人情的书籍,温巧芸又买了不少,她还想看看川安州附近的少数民族是什么样子的呢。
听朱文旭的说法,他们虽然排外,但也并不凶恶,毕竟之前暴乱多年,这些少数民族也是伤亡惨重。
虽然暴乱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平定下来,可他们族内少与外面的人联系,更是几乎不会同外族人通婚,想要发展,自然很困难。
而人口稀少,加上大云王朝初建,朝堂上下一片清和,没什么贪官污吏,对百姓也宽容以待,那些人自然不会的自掘坟墓,对大云王朝的百姓过于凶恶。
嗯,这是朱文旭的解释,温巧芸听了一遍就记住了。
总结一下,就是如果想去山上看看的话,倒也没问题,只要不故意触犯他们的禁忌就行,用朱文旭的话来讲,就是那些夷族人少,规矩还多。
不过她刚才买的书里,就有两本是专门介绍那些夷族的,将他们大致的禁忌和特色都记录在内。
三人一直逛到日暮时分,才终于想起要回家,等到家之后才发现,下午居然又有人送了土豆过来,不是杨柳村的,是别村的人,听到杨柳村说的这件事后,自己找来的。
虽然温巧芸之前没有吩咐,不过柳叔还是按照之前的价格收了。
温巧芸听说这事,也只是点点头:“有人送来就全部收了吧,正好我明天准备去杨柳村看看,要是有时间了,再去别的村子走走,看看有没有荒地,全都买了。”
买了地,明年就能种土豆了。
“好的小夫人。”堂堂顶级暗卫,经过这一年多的磋磨,早就习惯兼职一份管家的职业了,还不是一星半点的熟练。
翠英去做晚饭,温巧芸则是去地窖看了一眼,土豆全部用竹筐装起来,地上铺了厚厚的稻草,上面是一层层垒起来的竹筐。
能够放在地窖里面的土豆,那都是经过挑选之后,比较大的土豆,那些小的挖坏的,还都堆在外院的廊檐下,准备等多一些了,再做一次淀粉。
今天下午逛街的时候,她们也听人在聊用土豆做淀粉的事情,都说是有人在一个大户人家帮忙看到的,还说比红薯淀粉更白更细。
那会儿,温巧芸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经成功一半了。
第264章 温巧芸的小计谋
第二天,温巧芸切了两片生姜贴在手腕的位置,然后用纱布裹上,就坐着马车出发杨柳村了。
城内的道路平整,倒是没什么反应,但是马车一驶上颠簸的道路,温巧芸就感觉胃里在翻腾,好在这次只一会儿就好多了。
“小夫人您怎么样?以前不是都没事吗?怎么这次反应这么大。”翠英坐在温巧芸身旁,很是担忧。
“没事。”温巧芸摇摇头:“就是上次坐马车的时间太长,现在一上马车就感觉难受。”
她这妥妥儿就是长时间坐马车,从而坐出来的后遗症。
不过这手腕贴生姜片效果倒是还不错,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舒服,很快就好了。
几人在半路的时候,还遇到了推着小推车,准备去城里卖狼牙土豆的春香一家,看来昨天尝到了摆摊的甜头,今天几人都特别的激动。
不耽误他们做生意,只打了个招呼,温巧芸就说有事要忙,便跟春香她们一家分开了。
“小夫人,咱们收了这么多土豆,要全部种下吗?”那么多土豆,地窖都堆满一个了,得种多少地方啊?
温巧芸沉吟回忆:“一亩地的话,大概需要两三百斤土豆种,咱们的土豆小,就算三百斤,十亩地需要三千斤,一万斤的话,三十亩也就够了。”
“咱们家的土豆还小啊?”翠英咋舌:“小夫人,您觉得土豆到底多大才算合适啊?”
他们家的小土豆,全都用来做淀粉了,留下的都是比鸡蛋还大的,有的甚至有全都那么大,哪里小了?
然而温巧芸在脑子里对比了一下自己上辈子种过的土豆,基本上两个就是一斤多了,更大的一斤多一个的也不是没有。
再想想现在这个,最大也就跟女子全都差不多大小的土豆,没说话,却很是不满的摇摇头。
翠英不说话了,反正没有达到小夫人要求就是了。
不过想想他们在明月村的时候,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温家庄种的农作物,其实都比其他人家的好一些,也难怪小夫人会不满意了。
想不通小夫人的要求,翠英就说起了另一件事:“不过小夫人,三十亩地的话,怕是没办法在一个地方买到。”
今天是柳姨和来福留在家里,万一有人来卖土豆,免得家里没人。
柳叔在外面赶马车,马车里就只有温巧芸和翠英。
“附近村子不是挺多吗?挨着杨柳村就有不少村子,我们先从杨柳村的问起,有多少荒地就先买了,然后再去别的村子问问。”
温巧芸昨天下午就想好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了,现在只是按照原本的计划,一件一件慢慢来就是了。
翠英:“那我们可要多找点人干活了,川安州人倒是不少,不过鱼龙混杂,找几个人还好,这人要是多了,就怕会出乱子。”
毕竟也是边关交界,除了大云王朝的百姓,还有其他国家的人,甚至可能有其他国家的探子,这也是为什么川安州附近会有军队驻守的缘故。
温巧芸微微皱眉:“这个倒是之前没想过,不过应该还好,我们找那种长时间定居川安州的人。”
想了想,又道:“等文旭下午回来了,我问问他,他们军营每天都有人休息,问他找几个相识的人,在休假的时候,到田里帮忙巡视一番,我给工钱,应该能行。”
“肯定能行,我看那些当兵的,也不是每个人在休假的时候都是吃喝玩乐,也有找活干的。再说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小夫人跟太子妃情同姐妹,肯定不会有人刁难的。”
甭管「情同姐妹」是不是事实,反正不管是太子还是太子妃,就连皇上皇后,都对小夫人非常看重。
所以只凭这一点,就算小少爷一直不表明身份,他们在川安州,也不会有人敢故意为难他们的。
温巧芸琢磨了会儿,笑了:“你说的没错,有大嫂的名头在这里压着,这件事应该不成问题。”
说着眼珠子转了转,心上一计:“这样,等我们把地买好了,也不先急着找人,让文旭请几天假,我们去看看二哥二嫂,说来二哥二嫂也给我们送了不少东西,这次过来边关,本来就该去拜访一下。”
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温巧芸这一年,可不是天天在家里发呆,她几乎把家里的书都翻遍了,天南地北各种书都有,甚至还有不少教为人处世的。
再加上翠英和柳姨也会在无意中点拨她,所以现在的温巧芸,进步还是很大的。
比如,给自己制造一些不会太过引人瞩目,却又很有份量的身份?
翠英也是一喜:“小夫人聪明,二少爷在九江府,距离川安州也不远,我们正大光明的去拜访,也能证实您和太子妃的确关系匪浅。”
毕竟当今太子和车骑将军关系甚好,一个主内,辅佐皇帝治理天下;
一个主外,平定外夷保家卫国,那两人的妻子,自然关系也是很不错的。
而小夫人自称是太子妃的小姐妹,那来边关的时候,代替太子妃探望一下刚刚生孩子不久的妯娌,是完全没问题的。
“说我来我还没见过二嫂呢,她今年五月生的孩子,现在也五个多月了,我们以前在明月村就算了,现在来了川安州,本来也就该去探望的,结果耽误了这么久。”
“放心吧小夫人,你没去,小少爷当时肯定是请假去过的,不过二夫人跟二少爷一样,都是习武之人,最喜欢看的就是兵书,若不是二夫人是女子,怕是也早就从军了呢。”
“真的啊,那她好相处吗?会不会跟大嫂一样?”
“好着呢,小夫人放心,二夫人肯定跟你合得来。”
随后翠英就说起了这位二夫人的事情,这一说就忘了时辰,直到马车停下,柳姨在外面喊她们才想起来。
【渣作者读书少,对历史了解不多,对于一些官职大概属于东拼西凑,亲们大概了解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不需要深究哈,谢谢理解哦,
车骑将军: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武官之一,执掌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诏、荐举官吏、重要的迎来送往礼制性活动等(来自百度百科)】
第265章 五十亩荒地
荒地耕种是不需要买的,甚至前面三年还免税,不过办理地契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有了地契,才能证明这片土地的确是你的。
为了避免被人截胡,温巧芸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把地方规划好,然后办理地契,最后最后再找人干活。
城东多丘陵地貌,山地平缓,可耕种的面积也不小,不过庄稼人最是辛苦,有可能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庄稼,结果才只能勉强不饿死。
所以在有选择的前提下,许多人都愿意去附近的城镇做工,尤其是川安州内。
川安州是附近几十里内,最大的贸易往来城市,每天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搬运货物,运气好了,一天甚至可以赚上百个铜板,这要是买了粮食回去,都够一家子吃个把月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喜欢去城里做工,然后买粮食吃。
如此一来,闲置的田地就变得多了。
杨柳村不说每个人,至少大部分人都买了土豆给温巧芸,所以当柳姨驾着马车进村之后,立刻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后来听说温巧芸要买荒地,连忙给她指引村长家在哪里。
买荒地倒是简单,村长先是带温巧芸在村里走了一圈,大致介绍了一番,温巧芸选了一个距离杨柳村稍远一些的地方,直接圈了十亩左右。
“老村长,我也不瞒你,等地契下来了,我会找人尽快把这些地翻整出来,到时候会从城里找一些合适的人,如果杨柳村也有人想要干活挣钱的话,到时候也可以过来。”
这会儿几人都在村长家,毕竟荒地面积需要村长写条子,然后才能去城里办理地契。
刚把条子写好的村长顿时惊喜,连忙道:“谢谢,我替杨柳村谢谢温夫人!”
“不用,左右都是要找人干活的,不过丑话先说在前头,工钱方面一视同仁,但不管是哪里找的人,偷奸耍滑那些,我一律都不要的。”
“晓得晓得,温夫人放心,我一定会告诫他们的。”说着村长双手把写好的纸条递给温巧芸。
上面不但详细的描写了十亩荒地的方位和面积,还有村长的签名和手印。
温巧芸仔细查看后才收起来,翠英则是递给村长十个铜板:“多谢老村长,不过十亩地还是太少了,村长可知距离杨柳村最近的村子,要从哪里走?”
村长惊讶温巧芸居然要种这么多地,要知道虽然现在荒地不要钱,可荒地毕竟不算肥沃,前两三年的产量都会很地,这也是为什么荒地开采前三年不收税的缘故。
可三年后,那也是要交税的,若是不好好种,到时候只巨额税收,就会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不过惊讶归惊讶,村长自认为没那个资格教训这位温夫人,所以也只是老老实实的指了方向。
温巧芸也不耽误时间,直接启程,马车去不到的地方,就直接走路,中午饿了,就在村里找户人家买了点吃的。
只一天,就跑了城东五个村子,一共开了五十亩荒地的条子,只等办理地契的事情了。
不过这样一来,等她匆忙赶回家,也差点错过城门关闭的时间,冬天黑得早,这会儿天色都已经彻底黑了。
马车飞快的进入城门,紧跟着一道黑影从天而降,柳姨一惊,抬手就要攻击,下一秒就听闻一声:“娘子!”
柳姨吓得不轻,手上一颤,马都差点惊了:“小少爷?”
而此时朱文旭已经直接落在了马车上,跟柳姨点了点头就直接钻进马车,正好看到因为马车急停,而倒向一旁的温巧芸,在翠英的搀扶下坐起来。
“娘子你去哪儿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朱文旭直接把翠英挤到一旁,长臂一伸就把人抱进了怀里,声音也是惊魂未定。
温巧芸刚回神,就感觉到抱着自己的汉子,双手紧得不行,靠近她耳朵的胸膛「咚咚」的响,看样子是紧张得很。
知道自己晚归把这汉子吓到了,温巧芸回抱住汉子的后背,轻轻拍了怕:“就是一不小心走远了,回来的时候又走错了方向,你别担心。”
直到听到娘子的声音,朱文旭才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天都黑了还没回来,娘子你都快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呢。”
毕竟是边关要塞,哪里是看着那么和平,要不然的话,他又怎么可能短短一年就立功不少?
晚上的城外,危险多得很,除了豺狼猎豹,还有各种匪徒,或是他国想要偷渡进入大云朝的探子。
不管是遇到谁,都是非常的危险。
“对不起,让你担心了,不过今天我们已经认熟了,以后就不会在路上耽误这么多时间了。”
朱文旭又抱了一会儿自家娘子,这才终于舍得放开。
温巧芸干脆给他讲了今天的事情,再顺便提了一下,问朱文旭能不能找几个合适的士兵,在休息的时候,去地里帮忙看看。
虽然管理不了什么,不过有当兵的隔三差五的去巡视一番,想必也没人敢乱来。
翠英这会儿已经自觉的出去陪柳姨了,把空间留给了小夫妻。
朱文旭虽然松了手,却也没放开自家娘子,一只手依旧牢牢地揽着温巧芸,听着娘子的想法,朱文旭想了想。
“普通的士兵作用不大,而且普通士兵也不是每个月都有休息时间。这样,我找几个关系好的什长百夫长之类的,几个村子转一圈就给一两银子,脚程快的也就半天,想必他们也不会拒绝。”
“而且也不用每天都去,隔几天去一次就行,一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
一两银子也不低了,就算是什长,一个月的饷银,也不到一两银子呢。
至于朱文旭为什么这么大方,主要也是因为钱太少了,估计也没人愿意来,何况她娘子现在的名头在那儿,不能显得太小气了。
温巧芸想了想,一个月花几两银子,就能保几十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