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买个汉子生孩子-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日里就算了,本来就是太子培养出来的人,给太子办事儿赚钱那也是应该的,只是这大过年的,大家都在家里陪着妻儿老小,他们却要日夜兼程的赶路。
设身处地的想,这事儿要是搁她自己身上,去年一个人在家过年,虽然有翠英柳姨他们陪着,可心里到底还是惦记着在家汉子的。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温巧芸才会有感而发,觉得是自己的不好,没有早点想起这件事来。
翠英笑道:“知道夫人心善,不过夫人让人带了那么多干粮和红包,还是这个实在,不信等他们回来了你问问,肯定没人会觉得耽误过年了。”
温巧芸失笑:“你呀,怎么可能每个人都更乐意挣钱,而不是陪伴家人啊。”
钱虽然重要,不过家人也更加重要啊。
不过被翠英这么一说,温巧芸心里倒是舒服了不少,只是心里还是琢磨着,明年早点让人送才是。
回了家,温巧芸让翠英端了火盆到书房,她今天来了兴致,就想要练练字。
练字这事儿,对温巧芸来说算不上爱好,最多就是用来打发时间的,顺便练习一下自己的字体,毕竟初学毛笔字,还是有点困难。
写了一会儿,温巧芸脑子里忽然就蹦出一句话来,想了想,重新找了一页纸,换了小笔,将脑子里那句话写了下来。
不过只有一句,也没什么用场,就顺手夹在了一本书里,又拿了新的字帖开始练习起来。
期间翠英给她添了一次炭火,看到温巧芸认真练字,也没打扰,就悄悄退了出去。
接下来一连好几天,温府也没什么事情,朱文旭依旧是早出晚归,温巧芸偶尔逛街,不过大多数都是在家里练字,有时候也去厨房捣鼓捣鼓。
腊月二十左右,街上到处都挂满了红灯笼,温巧芸也张罗着给家里也挂上,连窗花对联都准备好了,对联还是朱文旭亲自写的。
不过现在还不是贴窗花贴对联的时候,要等要腊月二十八。
腊月二十三,温巧芸难得起了个大早,不过朱文旭比她更早,已经出门了。
“夫人今天怎么这么早,这天还没大亮呢,要不再睡会儿?”翠英看到温巧芸出门,还惊讶了一番。
温巧芸看了一眼跟她行礼之后,就匆忙去了后院的来福,再看一眼翠英有些紧张微红的脸颊,并没有拆穿。
“今天有事,吃了早饭我们去市场一趟,买点东西。”她一早就决定好了今天要做什么,这会儿自然不需要多准备。
“好的,我先去给夫人端热水。”翠英也没多问,就连忙去厨房打热水了,夫人这还没洗漱呢。
翠英走后,在院子里练剑的柳姨走了过来:“夫人,翠英和来福他们……”
柳姨微微皱眉,也看不出是反对还是担心。
温巧芸摇摇头:“不急,翠英是个懂事的,等他们考虑好了,想必会有决定的。”
柳姨表情纠结了一瞬,到底是轻叹一声,点点头没再说话。
虽说原本两人都是陌生的,就算有同一个主子,也是不同的工作体系,但这毕竟相处了一年多,感情自然是有的,担心也是正常的。
不过既然温巧芸说了不着急,柳姨也就没再多说什么,虽然两人身份与常人不同,不过柳姨也看得出来,夫人少爷本不是容易被世俗眼光影响的人,想必也不会过于阻止。
柳姨在心里偷偷琢磨着,想着该怎么提醒一下翠英,夫人已经看出来,少爷可能也知道的事情。
第319章 只跟娘子一起长寿
翠英完全没有察觉,当然也有可能是恋爱中的人,脑子都有点迟钝,还以为夫人少爷不知道呢。
端了热水给温巧芸洗漱,又一起去后厨吃了早饭,出发之前,还嘱咐来福别忘了今天扫尘,还要准备晚上祭灶的事宜。
腊月二十三,已经是过年第一天了,也是小年。
这一天要忙的事情不少呢。
不过家里有翠英来福,温巧芸就没管了,直接去了菜市场,按照自己的喜好买了一大堆食材,让人送回家后,也不用其他人帮忙,就全部自己处理。
翠英没法,只能在旁边不停地烧热水。
夫人非要自己做饭,不让他们帮忙就算了,这要是让少爷知道居然让夫人碰了凉水,指不定府里上下都要换一批人了。
上午温巧芸只是做了准备工作,洗菜切菜准备各种香料等,中午吃的还是厨娘煮的饭菜。
不过下午温巧芸就忙起来了,连午休的时间都省了,又是炖汤又是熬煮的,翠英柳姨顶多帮忙烧烧火,别的什么都不能碰。
快要傍晚的时候,一辆辆马车驶进城北,停在了温府大门口。
最近要过年了,城里人很多,有人看到了这一排排一模一样的马车,好奇的跟了过来,却只能看到一口口大箱子被抬进了温府。
有那眼尖的,见过世面的,隐约认出了马车上的一些标记,好像是来自东宫。
这个发现,非常低调又快速的传播开来,而温巧芸对这一切毫不在意,甚至只是在送东西的人刚来时,出来看了一眼,就继续忙去了。
好在家里帮忙的人不少,除了柳姨翠英依旧跟着温巧芸留在厨房,其他人都帮忙去了,来福更是要暂时安置好这些礼物的去处,等少爷夫人有空闲了亲眼过目。
东西搬进来了,那些人也就全部告辞离开了,等到天刚入幕,朱文旭就顶着最后一抹亮光直接翻进了院门。
“娘子,我回来了。”朱文旭几年如一日的习惯,到现在也改不了。
不管是翻墙,还是进屋先喊一声娘子。
“夫人在后厨呢,今天晚上夫人亲自下厨给少爷做的晚饭,马上就要好了。”
来福连忙迎了过来,接住朱文旭抛过来的马鞭,新招的那个叫大力的下人,已经去外面牵马了。
“少爷,下午京城送的年货到了,夫人一直在忙,我就把东西全部放到了外院的屋子里,等您和夫人过目之后,再行收拾。”
朱文旭大步往后厨走去:“这事儿让夫人自己安排就行,不用跟我说。对了,夫人怎么要自己做饭了,不是说入冬后别让她碰凉水吗?”
“少爷放心,翠英和柳姨一直看着呢,专门在厨房烧热水。”
至于夫人坚持要自己做饭,他们也没办法把夫人硬拉出来啊。
就这几句话的功夫,朱文旭已经到了厨房门口,一抬眼就看到了娘子正在往锅里下什么东西。
“娘子。”本来因为没什么表情,甚至还显得有些凶恶的脸上,瞬间就被柔情染指,连眼睛里都是满满的爱意。
“来福说你忙了一下午,怎么不知道休息,不是说让你冬天好好养着,别冻着冷着了吗?”
说话间,朱文旭就已经走到了温巧芸身边,伸手就要帮忙。
不过温巧芸微微一侧身,躲过了朱文旭伸过来的手:“我就知道你该回来了,快去洗手,马上吃饭了。”
朱文旭无奈一笑,旁边的翠英指了指他身旁不远处的洗手盆:“少爷,夫人刚刚才说您该回来了,让我倒的热水呢。”
可不是,还冒着腾腾热气呢。
“今天怎么这么隆重?娘子这么高兴过年吗?”朱文旭不但洗了手,还是用香胰子洗的。
在娘子来川安州之前,他每天洗澡都是用水直接冲冲,跟其他人没啥区别,反正军营里都是臭男人,谁也别笑话谁。
但是自从娘子来了川安州,朱文旭不但洗脸洗澡用了香胰子,连洗头洗手都必定要抹一点,坚决不让自己身上留有一股汗味儿。
而这时候,温巧芸煮的东西也已经好了,用筷子和漏勺捞进碗里,是一碗面条。
不,准确的说,是一根面条。
“生辰快乐。”温巧芸端着长寿面:“今天是小年,但也是你的生辰,你该不会是忘记了吧?”
别说翠英和柳姨都是惊呼一声,随后急忙捂着嘴,免得打扰了夫人和少爷。
就连朱文旭自己,也是愣了一瞬,眼睛都瞪大了一些:“我的生辰?”
随后终于反应过来,感动的捧住娘子的手:“原来娘子今天是专门为我准备的生辰宴吗?”
他是真的忘了,毕竟十九岁那年有旱情,去年又到了军营,这么长时间下来,朱文旭早就把自己生辰的事儿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这会儿猛地被温巧芸提起,难怪他差点没反应过来。
温巧芸很想配合的回应他一个温柔的笑容,但是很可惜,她非但没笑出来,甚至脸颊还抽搐了一下。
“烫!”甚至还发出「嘶」的声音。
朱文旭这才惊觉,自己一把捧着娘子的手,而娘子的手里还端着长寿面呢,刚捞起来的长寿面!
“对不起对不起。”朱文旭一惊,慌忙把长寿面接过来放到旁边桌上,心疼的捧起两只两只已经烫的发红的手,一个劲儿的吹。
“都怪我不好,娘子你没事吧,翠英快去拿烫伤药……”
“没事不用,还好这是冬天,一会儿就好了。”温巧芸连忙阻止,就这么一会儿,手心已经不再痛了。
“先吃面,不然一会儿坨了可就不好吃了。”直接推着朱文旭坐到桌边:“饭菜已经用食盒端到屋里了,今天不但是你的生辰,还是小年呢,吃了饭,还要祭灶。”
朱文旭再三确定,娘子的掌心只是有点发红,并没有出现严重的烫伤或是水泡,这才松了一口气。
碗里只有一根面条,但却很长,朱文旭夹起一头,喂到温巧芸的嘴边。
“既然是长寿面,当然要跟娘子一起吃,就算长寿,也要跟娘子一起长寿才行。”
温巧芸呆了一下,看了朱文旭一眼,见他依旧坚定的看着自己,微微一笑,低头咬住了长寿面的一头。
朱文旭瞬间心满意足,眉开眼笑的咬住了另一头。
第320章 本章四千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马车驶入杨柳村,一群小毛孩儿的拿着小风车,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口中唱着过年的童谣,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温巧芸撩开车帘,听着车窗外童真的声音,脸上不自觉露出笑容来。
翠英见状笑道:“夫人,最近大家都说您就是福星转世,因为你来了川安州,好多老百姓连日子都好过多了呢。”
“现在说这些话还太早了。”温巧芸摇摇头:“等明年大家用新的方法种了土豆,让土豆产量提高之后,再说这些话也不迟。”
现在最多就是因为她家那五十亩荒地,而让一部分人有了做工的地方而已。
可那也只是几百上千人而已,对拥有十几万士兵,十数万百姓的整个边关来说,微乎其微。
翠英点点头,跟着又摇头:“话不能这样说,反正我觉得那些人说的很对,夫人真的很像是福星转世啊。”
反正翠英是非常认同这句话的。
温巧芸失笑,倒也没坚持解释。
今天已经二十五了,前天二十三,是朱文旭二十一岁的生辰,她亲自给自家汉子煮了长寿面和晚饭,以至于晚上的时候,汉子有些过于激动。
昨天在家休息了一天,想起也有一阵没来地里看看了,正好今天天色还不错,虽然没什么暖阳,可至少也没有阴沉了。
临近过年,最近往温府送礼的人不少,来福看家,专门负责接待那些送礼的。
这些人有的是川安州的商户,有的是官职人员,不外乎就是在那天看到东宫的马车后,终于不再怀疑温巧芸和太子妃的关系,开始想要跟温府走动起来。
不过对于那些拜帖,温巧芸一律拒绝,理由也只有一个:家中无人,不便接待。
毕竟温巧芸是女人,她汉子天天都要去军营,家里就一个温夫人,自然不方便接待外人。
于是那些拜帖就换成了送礼。
对于这些礼物,在询问了朱文旭的意见后,温巧芸倒是毫不客气全盘接受了,左右她一没实权二没官职,也没人能告她贪官污吏啥的。
至于那些想着通过温巧芸走走捷径的事儿,呵呵,想也别想。
温巧芸收东西收的心安理得,拒绝得更是理直气壮。
几人很快到了杨柳村的荒地,现在已经不能用荒地来形容了,荒草荆棘等早就被清理的一干二净,土地也被挖得细细的,地里已经埋了一些粪肥,只等开春之后就可以播种了。
地里已经没人干活了,只有隔几天会有军营的人拉一车车恭桶,将那些东西倒入荒地旁边的一个大粪坑里,发酵之后再用当绿肥。
杨柳村的人几乎都认识温巧芸,见到她后,纷纷笑脸相迎,甚至还有不少人大老远的专门跑到温巧芸的地这里,来跟温夫人打个招呼,连村长也不例外。
村长见到温巧芸就连忙行了一个礼:“温夫人可算是来了,这几天我们都在想着要不要去找您呢。”
“村长你快起来,可是找我有什么事情?”说完,温巧芸又笑了:“是关于土豆的事情吧?”
村长羞愧低头:“温夫人英明,我们这些种了一辈子庄稼的人,居然不知道土豆的到底应该怎么种,浪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和土地。”
“眼下马上就要立春了,我们却连土豆种子都全部卖出去了,所以想要请问温夫人,可否买再卖一些土豆种子给我们。”
村长此话一出,果然其他人都殷切的看向温巧芸。
虽然温夫人说的那种,把土豆切块然后种下的法子,大家都没试过,都是第一次听说,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完全不可能。
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想要试一试,尤其是现在温夫人自己都专门买了那么多土豆和土地,专门用来种土豆。
大多数人都想的是,到时候先帮温夫人干活,不但能够赚工钱,还能学一学这土豆到底是不是说的那样种。
不过在这之前,最想要做的,还是先弄点土豆种子回来。
现在好多人家别说大土豆了,连那些小小的土豆,也因为知道了那么多土豆的各种吃法之后,今天试一次明天试一次,给吃的差不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到温巧芸来了,会这么激动的原因之一。
温巧芸听到村长的话,笑了:“村长这话说的,这可是关系到民生的事情,我当然愿意把土豆卖出来。”
“一亩地大概需要两百斤种子,依旧是按照收购的价格售卖,而且全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大的好的土豆。”
“这样吧,温府跟杨柳村最熟,这事儿也就不劳烦其他人了,村长让人跟其他村子的人也都说一声,我自留五千斤,剩下的全部卖出去,不过每户人限量四百斤,多了不卖。”
限量销售的原因,主要也是为了防止有人从中作怪,从她这里买了,转手又高价卖给其他人。
而限量四百斤,正好两亩地,这对一般农户来说,也不少了,就算他们要卖出去,也算不了什么。
村长完全没在意限量的事情,反而是激动的脸颊都涌起了潮红:“多谢温夫人,多谢温夫人!您可真是活菩萨啊!”
他们卖的时候,那是挖坏的小个儿的,什么都有,现在温夫人却一文钱不涨价,把精挑细选的好的卖给他们!
如此,村长如何能够不激动!
除了村长,其他人也是一个劲儿的鞠躬道谢,看得温巧芸哭笑不得,连阻止都不知道该先拦谁。
最后,温巧芸只好借口还有事,匆忙离开了。
等坐着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