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买个汉子生孩子-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又冷又饿,每天都是有气无力,娘子知道我们那会儿为什么总想着要剿匪吗?就是想去土匪的窝里看看能不能找点吃的。”
朱文旭说的轻描淡写,温巧芸却是紧张的抓紧了他的衣襟,她也没想到,汉子刚来军营的时候,居然那么苦。
难怪白天的时候,大家吃着粗粮馒头和炖大白菜,也那么香那么满足,至少那里面还有一两块肉,至少能吃饱。
不过朱文旭说这些可不是诉苦的,他只是想说:“所以娘子,去年粮草不拖延,你的功劳占一半!”
“不,是一大半!”
“你将提前预警灾情的功劳让给大哥,让大哥有了真命天子的头衔,让文武百官对他信服!”
“而花生的食用榨油,红薯酿酒的暴利,让大哥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
“这钱权名利三丰收,也让文武百官对他十分敬畏,也正是因为这些关系,所以去年那些粮草,才来的那么及时,一点都不拖沓。”
别看朱文旭只是个闲王,也不在朝堂,但这些事情,他还是看的很清楚的。
上面的权势威望越大,下面就越听话,而他大哥,现在就差没被打上紫微星下凡的标签了!
然而,温巧芸听着汉子一阵吧啦,却忽然有些担心:“那照你这么说,大哥现在岂不是比你父皇还管用?那他们不会父子反目吧?”
毕竟,电视里好像有很多这种情节啊。
第349章 别跟温夫人比脸皮厚
朱文旭好悬才没有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简直就是哭笑不得:“放心吧娘子,这事儿搁别人身上很有可能,但是父皇和大哥。”
朱文旭摇摇头:“娘子莫忘了,之前你把灾情预警的功劳让给父兄,可是父亲主动让大哥来接受的。”
“还有啊,娘子你仔细想想,这一两年,大云朝是不是关于太子的各种传言很多,但是关于父皇的消息,反倒是很少。”
温巧芸用力点头,可不是,除了之前赐婚圣旨,皇上十分的行为让人讨论了很久之外,之后几乎都是太子怎样太子怎样。
就连温巧芸,也因为跟太子妃认识,从而在整个川安州的地位,那也是水涨船高。
“所以啊,父皇大哥他们的事儿,我们就不要操心了,父皇是完全把大哥当继承人培养的,不只是为了一个皇位,而是为了整个大云朝。”
朱文旭侧了个身,把娘子抱在怀里,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继续抱着:“时间可不早了,娘子就别管他们了,早点睡,等过了这几天,可就有的忙了。”
至于父皇和大哥?大哥以后做什么,那是闭着眼睛都能知道,反倒是他父皇,朱文旭总觉得父皇在憋什么大招,只等着合适的时机就放出来了。
不过这种猜测不能让娘子知道,免得引起误会,反正不管怎么样,左右都波及不到他这里就是了。
这么想着,朱文旭就放心的闭上眼睡觉了,梦里,那全都是他退伍之后,带着娘子游山玩水的逍遥自在。
三天时间一晃就过,温家田庄开工这天,大量的工人涌出城,穿着一条道,先后去了五个村子。
而在这几天,温巧芸也让朱文旭从军营借了几个人过来,不是别人,正是那天一起种土豆的那些。
温巧芸毕竟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没办法在每个村子亲自教他们,要是一个一个的来也太浪费时间了。
不是没想过提前找几个人来学习,但是大家都住在很分散,很多人还不一定是川安州的,聚集起来很麻烦。
再说这人也不能随便找,万一找个不能服众的,反而麻烦。
最后干脆问了朱文旭,毕竟,从军营里借几个人并不麻烦,而且平民百姓对士兵本就心怀敬畏,自然不会出现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
至于借谁,这个就让朱文旭去麻烦了。
十六这天,温巧芸也早早起来了,还跟朱文旭一起吃了早饭,然后是送了汉子出门,这才坐上马车,准备先去杨柳村。
“夫人,今天风大,你多穿点,可别着凉了。”翠英拿着披风小跑跟上。
立春之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可是这风也不小。
“没事,我哪里有那么娇弱,快走吧,这太阳都出来了,干活儿的人怕是已经在地里等我们了。”
说着,温巧芸都没等家丁把马车凳放下来,直接大步一跨,一只脚踩着马车边缘,另一只手抓着马车,一个用力,就直接上去了。
落后一步的翠英正好看到这一幕,再看一眼旁边新来的车夫,手里拿着马车凳,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样子,忍不住扶额。
然后再看,温巧芸已经钻进马车里面了,翠英无奈,让车夫把马车凳放下,毕竟她可没夫人那么厉害,能够一步直接就跨上去。
踩在马车凳上的时候,翠英轻叹了一声,夫人果然是憋坏了,以前在明月村自由自在的,直接上车算什么,有时候柳姨赶马车,她还专门坐到外面,踢着脚吹着风呢。
这来了川安州,在家就还好,出门时时刻刻都要端着,这时间一长,对夫人来说去的确是一种折磨。
“翠英你快点,柳姨都等我们好久了。”温巧芸在马车里催了,翠英连忙撩开车帘钻进去。
“夫人你着急就着急嘛,还给柳姨推身上。”翠英笑着跟夫人开开小玩笑。
“什么啊,我看你是知道来福今天不跟我们一起去,所以舍不得呢。”温巧芸也是毫不客气的反击。
别说,细细打量了一下,温巧芸发现这几日的翠英,确实比之前气色更好,更娇媚一些。
自从两人订了婚期之后,翠英就重新把自己的东西又从来福房间里搬出来了,毕竟还是女孩子嘛。
所以两人也没有什么过分的亲密行为,最多就是平日里相处的时候,比以前更多了几分亲近和默契而已。
说到来福,翠英面露羞涩,抱着披风坐在温巧芸的另一边:“夫人你别乱说,我才没有呢!”
可惜温巧芸根本不放过来:“还说没有,你看一说到来福,你脸都红了。”
说完还捏了一下自己的腮帮子:“你看我,我都跟文旭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都没脸红过。”
翠英被堵得哑口无言,好在马车动了,这才转移了温巧芸的注意力。
而一旁抱着剑的柳姨,则是无奈的摇摇头。
翠英这丫头,跟夫人比什么脸红,夫人可是当着她的面看春宫图都脸不红心不跳的,来川安州之前,还特意把那些书全部带上,美名其曰要好好教教少爷生孩子呢。
此时街上已经传来大大小小的吆喝,城门的守卫看到是温府的马车,依旧还是例行公事的检查了一遍,这才放行。
没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温夫人跟太子妃交好,跟戟王妃交好,那是他们的私交。
可川安州是边关要塞,进出往来不管是谁,一律都要接受检查!
出了城,一路往东,很快就到了杨柳村,温巧芸也算是这村里的常客了,远远的大家就知道是温夫人来了。
甚至还有小孩大老远的跑过来,想要看一眼这位被父母推崇的温夫人,到底长什么模样呢。
马车在田边的一个小院子旁停下,这小院子周围已经围满了上百人,大家分散着跟着几个穿着军服的人学习。
土豆早就送过来了,茅草和草木灰是去年收拾荒地的时候,特意留下来的,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等土豆切好,裹上草木灰后,就会先堆在屋子里,过几天发芽了再种。
第350章 别想浑水摸鱼
看到温巧芸,几乎每个人都连忙站起来打招呼,而来到田地里,就跟回家一样的温巧芸,也难得笑着回应大家。
“辛苦大家了。”温巧芸示意大家先忙,不要管她,然后就跟崔翠英往别处去。
这小院子,是专门给长工准备的,之前打理荒地,活计很多很繁杂,需要很多人干活。
但是等种上土豆,一切都步上正轨之后,就只需要几个人时常打理就够了,等以后若是还想做别的,再找人不迟。
而且现在一个村子只种五亩土豆,剩下五亩,种棉花还要等到四月呢,到时候再多找些人就行。
温巧芸大概看了一下,随即摇头:“翠英,以后找人别这样找了,最好弄个名录,或是直接联系几个工头,只要固定多少人干活就行。”
不能像这样一吆喝,就来了一大群。
整个杨柳村这边的土地,就有一百多人在干活,看似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可温巧芸一眼就看出来,好多都是在磨洋工。
只是五亩地而已,她以前一个人,打理的旱地水田,加起来也五六亩了。
而现在,一百多人打理五亩地,看起来都在走来走去的忙,实际上真正干活的都没几个人。
翠英毕竟不是干农活的,对这些也不是很清楚,看到大家都没闲着,也就没觉得有哪里不对。
不过温巧芸也知道,这事儿自己也有责任,之前只让翠英找人干活,却忘了跟她说,这个跟整理荒地不一样,用不了那么多人了。
“好的夫人。”翠英不明所以,不过还是点点头。
温巧芸转了一圈,就从地里出来了,还跟翠英说:“你看看这些人里,谁认得的人比较多,让他来马车这里。”
翠英不知道温巧芸要做什么,不过还是很快从干活的人群中找了一个人出来,居然是杨柳村的村长。
“夫人,村长之前一直帮忙发工钱,而大家为了方便,所以一个村子干活的,几乎都是那些人。”
所以村长认识的人最多,这个没毛病。
而这时候,温巧芸已经搬了一个小凳子,放在马车外面的板子上,上面还放着笔墨纸,她自己则是直接坐在马车门口。
“见过温夫人。”老村长紧张又激动的行了一礼。
“村长莫慌,我就是问你几个名字,你看一下,你可知那边挑粪的那人叫什么。”
“叫张……”
随后温巧芸问一个,村长就说一个,偶尔有不知道的,就让翠英记下,待会儿去问。
这一百多人里,温巧芸只问了二十几个干活人的名字,有挑粪的,有挖沟渠的,有切土豆的。
而其他人随着温巧芸的举动,也慢慢发现了,她记下来的那些名字,才是真正在干活的,而不是这里一下那里一下,看似忙忙碌碌,实则什么都没做的。
等写完了,温巧芸把名字又重新誊写了一遍,交给翠英:“翠英,你让他们过来一下,我有事找他帮个忙。”
温巧芸指的,是那两个教大家怎么育苗土豆的士兵,切土豆和给土豆块裹草木灰的事情,都有人做了,他们就在帮忙把屋里的茅草搬出来,好放土豆块。
两人听说温夫人要见他们,连忙把茅草扔掉,手忙脚乱的整理了一下身上,尽量整洁的过来见人。
“温夫人。”两人直接抱拳行了个军礼。
“不用这么多礼,找你们来,是想请你们帮个忙,你们可识字?”识字最重要,不然想帮也帮不了。
两人对视一眼,迟疑着点点头:“认识一些,不过不多,还是朱千户叫我们的。”
温巧芸惊讶了:“文旭还教你们写字啊。”
她还没听汉子说过呢。
说起这个,两人相视一笑:“嗯,以前朱千户还不是千户的时候,跟我们一起训练完了,就会教我们认字,我们都是在地上用树枝写的,认了不少呢。”
另一个说:“对,朱千户说,不管做什么,多认得几个字,就算每天学一个也好,总会用得上的,就算现在用不上,以后成了亲有了孩子,也能教孩子认识一些。”
听得出来,话语间很是感激朱文旭。
对于这个观点,温巧芸很是赞同:“那倒是,多认得几个字,出门在外都不会被骗了,若是想找活儿干,也更有优势,挣的钱更多呢。”
“朱千户也是这样说的。”一人双眼发亮:“跟温夫人说的一模一样!”
另一人连连点头,确认这是真的。
温巧芸却只是微微一笑,因为这句话,本来就是她告诉汉子的啊,这还是她第一次看书,看的还是科举的四书五经,汉子问她,又用不上,为什么要看,她回答的原话。
也是从那之后,她若是有想看的想买的书,汉子从来都不会拒绝,因为她看书并不是要考取功名,或是想要学习什么,她就是单纯的想要多认识几个字而已。
毕竟这个时代的字,跟上辈子学的到底还是有点差别,而最开始那几年,她穷,一本书都舍不得买,所以在认识朱文旭之后,在赚了钱了,才终于舍得给自己买书看了。
回忆结束,温巧芸把手里誊写的名录交给他们:“这些人的名字你们看一下,若是有不认识的就跟我说,我先教你们。”
两人看了一下,每个名字都念了几遍,开始还有些磕巴,后面就顺畅多了,只有三个字不认识,温巧芸教了几遍就记住了。
“温夫人,这些名单是?”
温巧芸看了一眼地里,五亩地,一千斤土豆种子,就这会儿已经要切完了,用不了半个时辰,这里的活儿就要全部干完。
“等他们干完活之后,你把这些名字念一遍,让他们七天后来杨柳村继续干活,其他人就不用来了。”
旁边的村长吧唧了一口旱烟,叹了一声,没说话。
这些人里面,只有两个是杨柳村的,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其他人都在浑水摸鱼。
这些混小子,仗着温夫人人好心善,就以为不会跟他们计较,该!
第351章 兵分两路
从杨柳村出来之后,温巧芸就跟翠英分开了,让翠英和车夫去两个村子,她和柳姨步行去另外两个村子。
“步行。”翠英当即拒绝:“夫人您坐马车,我步行。”
“不是我看不起你。”温巧芸打量了一下翠英的双腿:“这几个村子虽然不远,但也不近,我身体好,走一圈也没什么,你恐怕不行。”
翠英:“……”
完全没办法反驳怎么办?
“那也没有夫人走路,丫鬟坐马车的道理啊,不然我们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一起去。”
“也不行。”温巧芸直接摇头,“估计每个村子干活的人都特别多,就我们这样慢悠悠的去,其他人早走了。”
见翠英还迟疑,温巧芸直接转身就走,不管她了:“你行动快点,别耽误了,去了先观察,或是跟那些士兵打听一下,找那真正干活的。”
柳姨连忙跟上温巧芸,等翠英还想说什么,两人都大步走出好几米之外了。
无法,知道这次是自己没安排好,翠英也不敢再继续耽搁,连忙坐上马车,往另一个方向去了,还不停催马车快点呢。
她们来的本来就不早,在第一个村子又耽搁了一些时间,等到了第二个村子,活儿已经干得差不多了,温巧芸同样写了二十几个名单。
等到第三个村子的时候,已经在收拾善后,该干的活儿几乎都干了,温巧芸一边询问士兵看到的,一边观察那些人。
手上身上有泥的,扶腰撑腰舒气的,多半都是认真干活的,再结合士兵看到的,很快就有了答案。
别看这些当兵的都只是普通士兵。事实上,即便他们在军营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连伍长都没捞到。
可事实上,这些每天训练锻炼,偶尔还真枪实弹上战场的战士们,对比普通老百姓,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来形容也不为过。
依旧是跟之前一样,快速写好名字,然后让两位士兵帮忙,温巧芸就跟柳姨站到一旁等着。
在听到这些名单和温巧芸的决定后,人群顿时发出一阵阵喧哗和吵闹,视线也频频看向温巧芸这边。
然而没人敢过来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