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买个汉子生孩子-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里的豆角什么都没有了,不过她还有去年存的板栗啊,干脆又舀了一大碗出来,剥了壳,准备中午煮个板栗饭。
然后温巧芸也后知后觉的发现,似乎从遇到朱文旭之后,她也就更加乐意,也更加有时间来好好折腾每天的一日三餐了。
难道,这就是一个人和一家人的区别吗?
第109章 当家做主的还是某人啊
时间一晃,又是小半个月过去了,猪圈都马上竣工了,大概有半亩地左右的面积,基本上养个百来头猪不成问题。
猪圈是按照她以前见过的那种规格,中间是过道,两边是猪圈,每个猪圈大概十平米左右。
为了方便清理,每三个猪圈用一个粪坑,而且这猪圈距离河边比较近,打水也方便。
两边各十个猪圈,一共二十个,一个猪圈养五头猪,就是一百头了。
而且猪圈有两层,上面一层是铺了厚厚的木板,到时候不管是堆柴火,还是堆晒干的猪草,都很方便。
猪圈现在已经在盖瓦片了,最多两天就可以准备上小猪崽了。
至于小猪仔,他们也联系好了,先上十头,这已经是附近十里八乡这里一头那里一头,匀来的。
毕竟这年头,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一两头猪过年,不管是直接卖了还是杀了卖肉,那都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他们想要一次性上一百头小猪仔,简直就是痴人说梦,除非朱文旭找家里帮忙,或是直接花大价钱让从别人手里收。
不过这显然不是温巧芸的初衷,她决定慢慢来,每个月能买到十头小猪仔就够了,反正猪这个东西,长得慢,一个月十头,以后长大了每个月都能卖一批,多好啊。
这天温巧芸和朱文旭两人一起去猪圈那边查看,除了几个盖瓦的汉子,其他干活的人都回去了。
这次村里好几人都趁这机会赚了不少钱,一个个的对朱文旭和温巧芸两人的看法也是大大的转变。
区别就是以前看到两人都是躲着走,现在看到两人则是笑吟吟的打招呼,殷勤的很。
毕竟没人会跟钱过不去,万一下次温家还要做什么呢,他们也才有机会啊。
两人围着猪圈看了一圈,都很满意。
最后,温巧芸说:“我们买两个人回来吧。”
朱文旭第一反应就是……
惊得他汗毛都要立起来了,随后才明白温巧芸说的不是他想的那个意思。
“你是说买两个人回来专门喂猪?”
“对啊。”温巧芸点头,也没隐瞒:“我不放心找长工喂猪,一头肥猪可是好几两银子,一百头就是几百两呢。”
“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放心交给别人,毕竟长工也不是我们自己人,万一心里一个嫉妒,做点坏事,我们什么法子都没有。”
“可买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有卖身契,我没记错的话,买回来的人,都是经过官府手续的,哪里都去不得,若是背主或是逃走了,还会帮忙通缉呢。”
说完,还意有所指的看了朱文旭一眼。
她当初知道可以卖人的时候,可是好好找人打听过这方面的情况,方方面面那都是考虑清楚的。
朱文旭多了解温巧芸啊,就那一眼,他觉得自己就看到了好几层的意思。
往直白了说,大概就是这丫头在提醒他,别想跑,按了手印的,你跑哪儿都能把你找回来!
朱文旭尴尬的摸摸鼻尖,明明没想过跑路的,怎么被这丫头这么一瞧,总感觉有点心虚呢?
不敢多想,连忙转移话题:“咳咳,卖人好啊,明天我们就去镇上看看,最好是买两口子的那种。”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
而且一般两口子一起被发卖的这种,多是上一家的主家因为什么事情衰败了,就把家里下人发卖。
能够把两口子一起买回来,让人家还能继续在一起,干活也勤快些。
“我明天跟你一起去镇上。”温巧芸没拒绝。
至于为什么这事儿不直接交给朱文旭?当然是因为一家之主是她啊。
这家里的户主,还是她温巧芸,买卖下人什么的,这可跟办理地契房契不一样,有钱就行,这事儿当然还是需要她亲自去才行。
十天前,两人就跟镇上的酒坊和豆腐坊定了契约,一个月几百铜板到一二两银子不等,收购他们的豆渣和酒糟。
价格浮动,根据酒糟豆渣的多少来定,而且还专门找人来拉,不用酒坊豆腐坊的人操心。
至于这拉豆渣和酒糟的人选,自然是……
“温当家的,富贵,你们又去看猪圈了啊。”一个黑瘦的汉子赶着牛车,看到两人连忙笑呵呵的打招呼。
当家的,也就是一家之主的意思,外人不晓得,明月村谁不知道朱文旭是温巧芸买回来的?
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小姑娘了,自然也不能跟以前那样叫小芸了。
当然以前也很少有人叫过她就是了,
至于朱文旭,除了温巧芸叫他文旭,其他人都只知道他叫张富贵。
“对啊,李大哥这是第二趟了?”朱文旭应了一声,就走了过去。
李石,村长家的大儿子。
要说这村长家一共三个儿子,老大李石,老二李砳,老三李磊,当真是多一个儿子加一块石头。
朱文旭每次看到这三兄弟中的一人,就会想起温巧芸曾经跟他吐槽过一句话。
大概意思就是,要是再生个儿子,该叫什么?好像没有四个石的字吧?
“是啊,正好今天两个酒坊都出酒了,待会儿还要跑一趟呢。”
李石把牛车停在猪圈旁边,开始把牛车上面的东西卸下来。
没错,李石就是他们找的那个拉豆渣酒糟的人,一百斤一个铜板,等同于平时去镇上赶集的时候,一个人来回的价格。
今天张大他们四人都在地里拔草,荒地整理后,还是掉落了不少种子,现在重新长出来了,还因为地里浇灌过休整过,长得还更好了。
所以现在见天的就要拔草,要不然的话,指不定几天不见,地里的野草就比药草还深了。
“辛苦了,等几天就给你结工钱。”朱文旭也一块儿帮忙卸货。
猪圈的二楼已经可以用了,这猪圈最奇特的地方就是没有围墙,除了下面猪圈这一层,齐腰高的石墙,更上面只有房梁。
二楼这会儿已经铺晒了不少的豆渣酒糟,这些东西最开始都是晒在温家的院坝里,等这边二楼搭好了可以用了,就全部弄到这边来了。
“不着急不着急,这还没几天呢。”李石连忙摆手,不过脸上笑得却是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嘴巴也咧到了耳根。
显然,也不是嘴上说得那么不着急嘛。
“每个月底发工钱,李大哥也别担心,不只是你,其他人也都是月底。”温巧芸在旁边补了一句。
李石顿时身体一正:“好嘞,多谢温当家的了。”
那模样,明显认真放心多了。
朱文旭瘪瘪嘴,这不摆明了觉得他说的话不靠谱不作数,非要那丫头表态才行嘛。
第110章 你家能护住我不?
温巧芸本来也想上前帮忙,不过还不等她动手,就被朱文旭给阻止了,最后干脆就一直站在旁边,看着他们两人卸货。
屋顶的瓦片已经盖了一半,朱文旭让李石先去镇上把剩下的拉回来,他自己来把这些东西搬到二楼去。
温巧芸没犹豫,干脆也上了二楼,让朱文旭倒了一袋子酒糟在楼板上,然后用竹筢推开。
酒糟的味道很香,还有浓浓的酒香味,要是有那对酒敏感的,估计闻着味儿就要醉了。
“马上十月了,等明天从镇上回来,就要要挖红薯,然后种油菜和小麦了。”温巧芸天天也都惦记着地里的活计。
虽说已经种下的药草都长得很不错,仙鹤草夏枯草长势都很好,后面种下的那些也都陆续发芽长出来了。
只要好好护理,这些药草就够他们赚一笔的。
可身为地道的农民,对温巧芸来说,地里要是不种粮食,心里就不踏实。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她都喜欢尽可能的多种一点粮食。
“好,我昨天去地里看了,咱家的红薯可大了,肯定能收不少!”朱文旭一手扶着梯子,一手扛着一个麻袋就上来了。
他力气很大,做这些活儿比其他人轻松多了。
酒糟和豆渣都是湿漉漉的,朱文旭的肩膀上还垫了东西,防水还能护肩。
他上了楼,把麻袋打开,将里面的酒糟倒出来,方便温巧芸推开。
然而温巧芸却是停下手里的动作,认真的看了朱文旭几眼。
正准备下楼继续扛酒糟的朱文旭茫然,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上:“怎么了?有脏东西?”
“原本没有的,现在有了。”可不是,装酒糟的麻袋可不是很干净,他扛了好几袋了,这会儿全抹脸上去了。
朱文旭:“……”
温巧芸却是看了一眼屋顶,然后继续干活:“先忙吧,等会儿回去了跟你说。”朱文旭明白她这是有话不想让外人听见,也就没多问。
不过,对温巧芸把自己归类到「内人」这一点,他表示很满意。
因为想知道温巧芸到底想跟他说什么,以至于接下来干活都更起劲了,两三下就把酒糟全部搬上来,还帮着一起推开晒好。
收拾完了,又连忙催着的温巧芸快回家。
温巧芸无奈,只能快步跟上。
此时的温家,跟之前也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不过这个变化是内在的,外人很难发现。
王开霁离开不过两三天,就有一辆塞得满满当当的马车来了明月村。
其中除了有王开霁说的十斤花生油,还有各种低调奢华的布匹,难得可见的干果零食,一些上好的海鲜干货等。
这还不止,还有一些非常精美的金银首饰,一看就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那种。
这些都是在这边镇上,甚至是县里都难得能够见到的。
而除了这些,还另外有一箱书籍。
这些书,是朱文旭特意交代让人送来的,其中有些还是别人家的孤品,然后让家里找人亲手抄了一份呢。
朱文旭一直认为有一句话格外的正确。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当然重点并不是黄金和玉颜,重点是,他觉得看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思想,让一个人不再局限于眼下片面狭小的世界。
从他知道温巧芸能够识文断字的那天起,他就有这方面的考量了。
这些书也不是什么四书五经,而是记录的一些天下奇闻,地理杂谈,春耕秋收等。
当然,最少不了的,自然是各种食谱,管他是简单地复杂的,常见的昂贵的,只要是食谱,统统让人送过来就是了。
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呢,自然是让温巧芸感兴趣,对明月村之外的世界感兴趣。
至于最终目的?嘿嘿,当然是希望一朝一日,可以带着他家这娇滴滴的小娘子,走遍天下啊!
这天下之大,不出去走走看看,永远都不会了解。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得需要温巧芸自愿才行,所以他就只能暗戳戳的让这小丫头自己去发现,让她自己感兴趣。
言归正传,朱文旭不等到家,见左右没人,就忍不住了:“丫头,你刚才想跟我说什么?”
这丫头平时说话都是直来直去的,可很少这样委婉,甚至还要顾及一下其他人,让他可好奇了。
温巧芸脸上顿时露出犹豫纠结的表情,好一会儿才问:“文旭,我听你说过,因为酿酒都是用粮食,所以朝廷对这方面管得很严对吗?”
温巧芸不算多好学,可记性不错,朱文旭偶尔顺口一句话,她也能的大概几下。
“对啊,今年的粮食收成都很不错,所以酒坊酿酒才能多一些。”朱文旭点头,他虽然不当官,可有些事情还是知道的。
温巧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哦,那你还说过,边关的将士受伤了,还有冬天驱寒,都需要用酒?”
朱文旭一下子就不知道温巧芸到底什么意思了,明明是他想问她的,结果现在怎么是这丫头一直问他一些奇怪的问题了?
不过朱文旭还是老实的点头:“是啊,边关昼夜温差很大,喝酒驱寒效果很不错,至于受伤了用酒,那可不是普通的酒,而是还要再一次提炼才行。”
而且提炼过后的酒会损失很多很多,一百斤白酒,也就能够提炼出十几斤而已,但是这种提炼过的酒,可以大大减少伤亡率,所以即便消耗很大,却也是必须的。
温巧芸点头表示明白了,朱文旭说的就是酒精,白酒的确可以提炼酒精,用来给伤口消毒,降低伤口感染率。
随后,温巧芸就认真的看向朱文旭:“我知道你家里肯定是有权有势的,我就想问你,如果我说了个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出来,你能让人别找我麻烦不?”
说到底,她就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一没权二没势,就算心里有些小想法,也不敢说出来。
当然,在认识朱文旭之前,她其实也是没什么想法的,那会儿满脑子只有种庄稼,赚钱,买汉子,生孩子。
现在庄稼有了,长工都好几个了,还马上就要成为养殖户呢,在当农民这块儿,温巧芸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半个成功人士了。
钱现在也不缺了,汉子也有了,至于孩子,温巧芸瞥了朱文旭一眼,这个事儿只能随缘了。
因为最近不那么忙了,她除了做衣服就是学着看书,这个世界有好多字,跟郑老师教她的不太一样,朱文旭也能重新教她。
有时候她做衣服做鞋子,朱文旭就在旁边给他读书,天南地北的,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所以这段时间,温巧芸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比之前五年加起来都多。
也就是这个时候,她那成天只有农活和汉子的脑子里,才终于有空间冒出一些其他的东西。
不过这些东西,她不敢随便说出来。
好在朱文旭一直以来对她的态度,还有他也偶尔透露出来家世不普通的意思,加上她已经认定朱文旭是她的汉子,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一问。
本来还以为温巧芸只是随便问问,朱文旭都没有特别重视,没想到居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朱文旭顿时精神一震,就差没直接保证了:“放心吧丫头,有我在,只要你不让我谋权篡位什么的,绝对没人敢动你!”
然后温巧芸就白了他一眼:“我谋权篡位做什么,自家这一亩三分地都还没捋清楚呢,难道还能当皇帝啊。”
“嘿嘿……”朱文旭也知道自己夸张了,傻笑几声,随后才正色问:“那你想要说什么?”
温巧芸眉头皱了皱,视线扫了一下周围,然后才吸了一口气:“其实,我想说的是,红薯,也可以酿酒的,而且听说出酒率很高。”
酒啊,不比别的东西,就算温巧芸都知道,那是暴利的行业,不是谁都能够沾染的。
就算镇上的酿酒坊,那也不是私人作坊,而是有县城,甚至府州的人在背后。
所以酿酒这件事,温巧芸已经考虑很久了,到今天才终于说出来。
第111章 以后这酒坊就是你的了
“你说什么?红薯也能……唔,唔唔……”朱文旭直接一声惊呼,不过后面一截被温巧芸手疾眼快的直接捂住了嘴巴,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
好在朱文旭及时反应过来,闭上嘴巴然后才把温巧芸捂着自己的手拿下来,不过眼中依旧是震惊。
“我们先回家。”这一刻,朱文旭后悔自己就在路边直接问了,谁知道周围的草丛里有没有躲着谁呢。
当然,草丛藏人自然是不可能的,他只是想一想而已。
关于酿酒这一行业,可不是谁都能够参与的,这一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