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买个汉子生孩子-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完全够用了。
温巧芸在旁边陪了朱文旭一会儿,就被朱文旭赶进车厢里了,这傍晚的凉风更甚,让人再一次深刻的明白,这冬天,是真的来了。
第136章 只有白银万两,没有实权
有人干活就是不一样,温巧芸只是觉得在家睡了一觉,再去地里一看,哟呵,油菜栽得整整齐齐的,小麦种子已经开始冒芽。
张勇张嫂两口子,虽然温巧芸给他们安排的是喂猪的活儿,可要是忙完了有时间的时候,也会去地里一起帮忙。
温巧芸都看在眼里,觉得这两人还不错。
到了朱文旭跟工匠约定好的时间,两口子的屋子也盖好了,一间厨房两间卧室,前后都有齐腰高的院墙。
院子看着不大,但是足够他们一家三口住下了。
在搬进去的时候,三人更是感恩戴德,直接给温巧芸跪下了。
好在经过朱文旭这几天的调教,温巧芸也算是经得起这样的场面了,并没有被吓到,只是淡定的示意他们起来,甚至还说了几句好好干活之类的场面话。
朱文旭今天一早就骑马去镇上了,他之前除了给家里的信,也有给县里的信,直接让县城那边在这几天打广告,把火炕宣传出去,拿下订单,然后排两个人过来接这些工匠。
等这些人过去了,只需要直接干活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衣食住行都有人的安排好了。
“东家,地里活儿都差不多了,油菜小麦都种完了,草药地里的草也的拔完了。”没活儿了,张大就自动找温巧芸来了。
没办法,虽然是长工,可没活儿干心里就不安生,总觉得干活儿了,才能挣到钱。
不过他来的倒是及时:“正好,家里的柴火没多少了,现在天天多了煮猪食的消耗,接下来半个月,你们就全部上山砍柴吧。”
温巧芸说着,就直接从屋里拿了三把柴刀出来,有了朱文旭,多打几把柴刀,还不是什么难题。
正好她今天也没什么事情,又好久没去山上了,干脆带着人一起往山上走:“这几天上山的人都比较多,不过大家很少过来这边,我们就在这边砍柴。”
温巧芸手臂朝着周围比划了一下:“这边有坟山,所以大家很少过来,而且明月村的人也不多,周围山上的柴火是完全够用的。”
“家里接下来除了做饭用的柴火,还有煮猪食的等,先把家里的存够了,就把猪圈那边多堆一些,一楼放不下,可以放在二楼。”
带着几人,温巧芸也并没有往太远的地方去,就在屋后不远处,站在山下一眼都能看到的那种,她对这些人的信任,还不足以让她跟他们一起进山。
这里没什么好柴火,但是先弄一些枯枝干叶茅草什么的回去也是一样,毕竟引火还是要用这些的。
张嫂见温巧芸拿了镰刀准备动手,连忙上前:“夫人,您先歇着,我们来就好。”
说完就殷勤的接过温巧芸手上的镰刀,他们不止带了柴刀,镰刀背篓竹筢都有,可以将地上的枯枝干叶带回家。
温巧芸看了一下,她要是动手干活,其他人都会很紧张的,既如此,她干脆也就乐得清闲,站到一旁去了。
平时她也很少有像现在这样,站在山上往山下看,虽然山不高,可却也能看清明月村的全貌。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之前说让朱文旭帮她把明月村的地形图画出来,结果后来忙忘了,到现在地形图都还没影儿呢。
反正没事,温巧芸跟其他人说了一声,就往旁边走去,也没走远,选了一个稍微高点的地方站着,往山下眺望。
她家就在村子尽头处的山腰上,这会儿又往山上走了走,站在这里,正好可以看到明月村的村口。
明月村周围都是山,中间一条河,河的两边住着人,住户不多,大家彼此也都认识。
不过明月村的面积可不小,在这条河的两边,都有很宽的空地,虽然大家已经尽可能的多种一些庄稼了,却还是有很多荒地。
整个明月村的范围,荒地占了一大半。
不过肉眼毕竟看到的地方有限,河道有拐弯,两边的山势也有凸起凹陷等,站在这里,只能看一个大概,并不能将整个明月村的每个角落都尽收眼底。
温巧芸琢磨了片刻:“看来还是要画一个地形图才行。”
正说着,就看到村口有人骑马回来了,温巧芸眼睛顿时一亮:“这么快就回来了啊。”
虽然距离比较远,可整个明月村,也就他们家才有马,只有朱文旭才会骑马啊。
这么一想,也不觉得无聊了,一手提着裙摆,一手扶着身边的树枝就准备回去了。
她刚到家,朱文旭也上来了,马被他拴在猪圈那边,专门空了一个地方出来做马厩,马车也停在岸边的,反正现在猪圈基本上都是空着。
看到温巧芸,朱文旭就是一喜:“娘子,家里来信了。”
说罢还扬了扬手里的信封,不等温巧芸多问,就已经大步走进,把信塞进了她的手里。
“你也看看,大哥说这件事牵扯比较广,我们不想以后麻烦,就不沾手,他会在全国各地统一建立酒坊,但是给你一成股,只要酒坊存在一天,你就能够分一天的红。”
朱文旭神情很激动,这可是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别小看只是一成,这可是酒坊啊,全国各地的酒坊啊!
刚把信拿出来的温巧芸也愣了:“这,这么多?”
也就是说,她只说了一句话,找人干活开酒坊,酿酒卖酒都不用管,就能白得那么多钱?
朱文旭用力点头,甚至还颇有些不可思议:“我也没想到大哥这次居然这么大方,以前管理户部的时候,那可是出了名的吝啬。”
温巧芸学字比较晚,看东西也慢,这会儿打开信,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确定朱文旭说的是真的。
不等她再说什么,就发现信封里还有个小东西,倒出来一看,居然是一个玉佩。
“这就是信物?”信上有提到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小小的玉牌,一面刻着酒壶,一面刻着「酒酿坊」二字。
“对啊,这玉佩只有两枚,一枚在嫂子手里,一枚就是这个了,不过这个跟大嫂手里的不一样,这个是身份的象征,最多可以从酒坊支取白银万两,没有别的实权。”
这个信里也提到了。
温巧芸一手撑着墙,一手按压着太阳穴。
白银万两,没有实权。
果然,她还是应该再把眼界放得更高一些。
还有,轻轻松松就是万两白银,这酒的利益,到底得有多大?
第137章 脑壳痛,请个假,今天只有四千了
不管两人如何的不可思议,这信物也还是要收下,毕竟对方可没有跟他们商量的意思,而是直接拍板决定的。
“这东西先收好吧,免得弄丢了,等咱们搬了新家,就专门找个地方,放这些贵重物品。”朱文旭拿过那个小玉佩,放进了温巧芸的首饰盒里。
没办法,这家里的除了地窖,估计也就这首饰盒稍微隐秘一点了,毕竟首饰盒不大,只有两根簪子,一对耳环,不用的时候就合上,直接塞衣柜里。
“哪里有那么多贵重物品,犯得着专门弄个地方啊。”温巧芸倒是不以为意。
她喜欢钱没错,不过对钱的欲望也没那么大。对她来说,够用就行,至于那些奢华奢侈的东西,她没见过,也没什么太强的渴求。
朱文旭把首饰盒放回衣柜:“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啊。”
这乌庆镇没什么好东西就算了,等以后去了外面,他势必要给自家娘子定做一个首饰盒,然后堆得满满的!
温巧芸也懒得说他了,转而说了其他人在山上收拾柴火的事情。
“明天吧,明天我们一起去,去深一点的地方,这会儿我们去村长家一趟。”
朱文旭说话的时候,已经顺手点了一个暖手炉:“我说你,这么冷的天,怎么手炉都不带上,着凉了可怎么办。”
不仅是暖手炉,还给她披了一件披风在外面。
“刚刚不是往山上去嘛,上山不冷,还有点热呢。”温巧芸辩解,倒也没拒绝。
不得不说,以前的冬天都是冻过来的,虽然晚上有炕,可白天不行,再冷的天,也还是要下地干活的。
今年确实是她两辈子加起来,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这样舒舒服服暖暖呼呼的过冬。
尤其是不用天天干活,做饭的时间也多了,朱文旭今天说想喝这个汤明天想喝那个汤,甚至还拿了一个据说是王开霁亲自写的汤谱出来。
只是到最后,其中一半的汤水,都进了她的肚子里。
别说,虽然是汤汤水水的,可因为汤里加了一点补药,这么一段时间补下来,她感觉自己精神都好多了,好像也不像以前那样怕冷了。
“不冷也要把自己护着才行。”朱文旭唠叨了一句,又说起了另一件事:“我大哥的动作很快的,估计马上就要开始大量收购红薯了,我们先去给村长说一声。”
温巧芸也在信里看到过这事儿,便点头:“是该说一声,虽然红薯价格便宜,可毕竟家家户户都有不少,让村长提前通知村里人一声,免得他们都用来喂猪了。”
红薯除了做淀粉,喂猪就是最普遍的了,毕竟除了这个,似乎在之前也没人买过,就算有,那也是极少的。
毕竟红薯吃多了烧心,除了缺粮或是改善一下胃口的时候,加点在饭里,平时家里那么多红薯也吃不完。
而且红薯虽然能够做淀粉,甚至还有粉条,可大家毕竟都是自产自销,就算拿去镇上卖,乌庆镇的购买能力也是有限的。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的红薯都是用来喂猪,只有家里缺米少面的,或是遇到荒灾年间,才会多留一些用来填饱肚子。
两人现在去提醒村长,让村长跟村里人说说,喂猪可以用红薯藤,可以找别的暂时替代一下,比如田间河边还有一些野草。
留着红薯卖钱,不管是对村里人还是对他们来说,也都有好处不是?
这几天阴风阵阵的,村长家父子三人都在温家干杂活,朱文旭也没刻意避开,直接当着其他人的面,说了这事儿。
“村长,你也别不信,我也是早上的时候去镇上,听到县里过来的人说的,应该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到处买红薯了。”
“我当时听到这事儿,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咱们村子,咱们先别动那些红薯,等上几天,万一真的有人来买,咱们也能多卖一些,免得糟践了不是?”
毕竟是准备留在明月村的,朱文旭也还是会想着跟村里人搞好关系,这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儿。
“富贵你说的话,我哪能不信啊。”村长连忙说:“正好今天这里人不少,我待会儿给他们说一声,让他们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也顺带捎给其他人。”
这可是旺妻星张富贵说的话,谁会不信啊!
朱文旭可不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多了一个旺妻属性的标签,见状也放心了:“那就好,不过也跟大伙儿说说,卖钱归卖钱,还是要留些红薯中的。”
“好好,我会跟他们说的。”村长连连点头,两人又说了几句,就让村长回去干活了。
村长一共有三个儿子,老大在帮温家拉酒糟豆渣赚钱,另外两个儿子也跟着村长在这里干活挣工钱。
见他们爹回来了,俩儿子连忙追问朱文旭找他做什么。
哦对,除了温巧芸,朱文旭在别人眼中,还是张富贵,并且两人都没有纠正过。
“我们等一下再回去,我先看看房子怎么样了。”温巧芸拉着朱文旭在新宅子周围转悠起来。
地基才刚挖好,现在需要一些大块的石头来做地基,村长他们现在在做的,就是去山上找到合适的石头,然后弄回来。
好在另一边的山后,本来就有一块天然的采石场,郑工手底下有石匠,他们把石头打好,杂工就负责把这些石头或挑或抬,给弄回来。
“温当家的,张老弟,你们来了。”正好郑工从山上下来,看到两人连忙快走几步跟他们打招呼。
温巧芸:“今天正好有时间,就过来看看,郑师傅这几天费心了。”
朱文旭:“正要找你呢郑师傅,我今天去镇上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县里有人开始大量收红薯了,你家要是有人种了红薯,就让他先留着,别都给糟蹋了。”
反正红薯这玩意儿耐放,他大哥估计会直接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
“真的?正好我家今年也种了两亩多红薯,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呢。”
郑工大喜:“温当家的,张老弟,这地基都差不多了,不如我带你们看看吧。”
这还是他们开始干活到现在,两位东家第一次过来看看呢。
郑工也是很少盖这种三进的院子,难得有机会,自然也想尽善尽美,让两位东家去看看,若是有什么不妥,也能及时修改不是?
第138章 画个地形图
“最近太冷了,长时间没下雨,地上的泥土太硬,打地基就稍微慢了点,不过等地基做好之后,后面的就比较容易了。”
郑工领着两人围着房屋地基绕了一圈,地基已经快挖好了,基石也在积极的开采中。
温巧芸对房子怎么盖没有什么意见,毕竟她比不过人家专业人士,反倒是朱文旭像模像样的跟郑工交流起来。
有些东西她听得不太懂,不过看郑工的表情,估计朱文旭每次都说到点子上了,既然朱文旭对这些这么了解,她也就懒得操心,转而观察起了周围的环境。
这一片空地,之前都是生长着茂盛的野草,原本也不是很平坦,不过现在野草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地面也被修整得非常平整。
荒草收拾干净了,视野开阔了,连面积看起来都开阔了不少。
三进的院子,不用盖猪圈,最多只要一个马厩就行,占地大概要一千平米的样子。
他们房契的占地面积是两亩地,一亩地的面积地六百六十六平米,两亩地就是一千三百多平米。
盖了院子,剩下三百多平,正好铺上整齐的青石板,用来做晒场,不管是晒粮食还是药草,都是可以的。
温巧芸看着面前的热火朝天的场地,心里美滋滋的盘算着,真心觉得,朱文旭果然是个福星啊,别人说他旺妻,还真是没错!
正想着,温巧芸就感觉前进的步伐快了几分:“走了娘子,我们也该回去做午饭了。”
原来是李婶子已经过来叫工人们吃饭了,村里那些来打杂干活的,也都在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
没想到只是随便逛了逛,分了个神,时间居然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你刚才跟郑工聊得那么好,你也懂盖房子吗?”温巧芸跟上朱文旭的步伐,好奇的问。
她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沉默了,而她也明白,原来自己也不是不想跟人接触。
只是最早以前是别人都嫌弃她苛责她,只有郑老师对她好;
到了这里是害怕,害怕被人发现自己不是原来那个人。
而现在嘛,她已经不害怕自己被发现了,因为只要她不说,肯定不会有人发现这个秘密。
至于苛责嫌弃?或许之前有人嫌弃,但是绝对没有人敢苛责,他们只会害怕他。
加上她现在越来越好,村里人仅仅只是看着挣钱的份上,连嫌弃都不可能了。毕竟,没人会舍得嫌弃钱不是?
所以现在的温巧芸,比以前也越来越愿意理人了。
“我当然不懂啊。”朱文旭理所当然:“就是以前看书的时候,这里那里看了一点,刚才也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原来如此。
“对了,上次说让你给我画一个明月村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