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人生赢家的对照组[快穿]-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性他们还有点良心,不祸害我们小老百姓。”有人庆幸道。
立刻就有人嗤笑反驳,“那是你们不懂,整个江义县城,八成商铺都是他们家的,全县上下有一半土地属于他们家,哪里还需要抢我们那三瓜两枣。可你以为这样就不算欺负了?你也不想想,买盐买粮食买布都需要去他们家,他们是想涨价就涨价。这几年风调雨顺的,收成好,梁家自己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每年也就意思意思涨点。要是来年年景不好了,你且等着吧,看你们还买不买得起他们家的东西。”
“这可如何是好?”立刻就有人担忧道,“要不我们去求求新来的县令,看他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想什么呢?”那人又反驳道,“官官相护不知道吗?梁家可有人在扬州府做同知,知道什么是同知吗?就是管着下面这些县令的官。你以为那梁家为什么能弄走上一任?那还不是他们上面有人嘛。这个新来的看着是有点厉害,那还不是要受梁家人管辖。要是他是大户人家出来的,那好办,梁同知会给面子,让他安安稳稳待满三年,再评个优,以后升别的地方去。要是给梁家找事,那位同知就直接可以让县令不合格。卡着政绩呢,你们说,那新来的县令会帮我们,还是帮梁家?”
然后就有人绝望了,“那可怎么办啊,这是不给人活路啊!”
“怎么办?求老天风调雨顺吧,再顺便求求佛祖,让梁家的当家人都像上一位那样通情达理,不然啊,好日子到头喽。”
这里的议论,通过某些渠道,传到了卫其轩的耳中。
他轻笑,不以为意,带着洛霜参观未来几年的住所。
在圣旨下来后,卫其轩就已经做了布局,事先派人来收集情报,并买下了一座大宅。
县衙好多年没修整过了,虽说不上破败,但也老旧的可以。
本来就是木头房子,这么多年已经被虫蛀得差不多了,上面的瓦片也不牢靠,偶尔会漏雨。最主要还是阴暗潮湿,不适合居住。
卫其轩不想委屈了洛霜和儿子,因此花了大价钱买下了县衙附近一座宅院,然后在这两个月内,赶工修缮好了。
洛霜看着这漂亮的院子,心生欢喜,真的很好看,像极了扬州园林的样式,美轮美奂。
只不过
她伸手扭住卫其轩的耳朵,“说,你哪来的钱?”
卫其轩苦笑,“娘子轻点,耳朵都红了。这是那八十万两里匀出来的。”
洛霜冷眼扫他,“那你还匀出来干什么了,都一一交代!”
“没有,真没有,光这一个院子,就花了十万两,哪里还有钱干别的。”
洛霜唰的睁大眼,“败家子!十万两干什么不好,你拿来买一破县城的院子!”
卫其轩连忙笑着安抚,“娘子且放心,等我离开,一定把这里卖出更高的价钱。”
这下洛霜满意了,卫其轩说到做到,既然他这么说,那就暂时放过他。
于是她开开心心的参观院子,思考自己要住哪才好。
花了两天时间安顿下来,卫其轩才正式去上任。
县衙比想象中的更破,不仅是屋子破,人也少,萧条的很。除了一个主簿一个刑案师爷,就剩下几个衙役了。
主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以前曾考取过秀才,后来一直中不了举,就找关系进了县衙,一做就是二十几年,从掌笔到师爷,再到主簿。
为人有点迂腐,但能力还行,也不贪,算是个能用的人。
刑案师爷是从仵作升上来的,他祖祖辈辈都是仵作,靠着这门手艺倒也能养家糊口,就是地位极低,不受人待见。
前任师爷调走后,刑案方面就一直是他负责。他也是个有心眼的人,不知道怎么运作的,就占了刑案师爷这个位子,从贱籍变成了良民。
虽然仵作的活还是他做,但身份彻底不一样了。
江义县这几年比较太平,即便出了人命官司,也多是族内处理,或者报给梁家,让梁家处理。
因此好多年他都没工作过了,能力到底怎么样,还得测了才知道。
剩下那十几个衙役,基本不怎么得用,大部分都和梁家搭上了,帮他们震慑百姓,收租子啥的。
办好了手续,卫其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这些人修缮县衙,不让他们再出门了。
“可是大人,我们县衙穷,买不起材料啊!”主簿小心翼翼的道。
卫其轩冷眼一扫,他顿时噤若寒蝉。五十多岁的人了,愣是被卫其轩吓得不敢说话。
“没有石头,你们就去县城外面的山上运,没有木头,也去山上砍。我只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到时候还没有修缮好,那就是能力不够,走人吧。”卫其轩冷声吩咐道。
“另外,如果让我发现你们任何一个人,拿了百姓的钱,或者请了百姓帮你们干活没付工钱,仗刑二十,罚款五十两,明白了吗?”
卫其轩强硬的态度让所有人面面相觑,可也不敢对着干。
毕竟作为县令,卫其轩是有权利罢免他们的。
虽然说一般的县令,是不会一上任就罢免县衙的人,总得摸清楚情况吧?
可显然,卫其轩不是一般人,他身边还跟着不少小厮护卫,把县衙填满绰绰有余了。
而且,修缮县衙确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损害他们的利益,顶多自掏腰包出点钱而已,干就干了。
于是县衙热热闹闹修葺起来。
梁家观望的梁家主见此,松了一口气。
这个京城来的新县令,看着就不是好相与的,索性是个好享受的,不然不会一来就修缮县衙。
好享受就好办了,到时候金钱美女一送,还怕他给自己找事吗?
那就这么着,等县衙修缮好了,他就借着恭贺的名义,送点贺仪过去,再拉拉关系,说不定还能为梁家拉上京里的关系呢。
要知道他们梁家能发展到现在,全靠了在扬州当同知的大堂哥,可也已经到头了。
同知再厉害,上面还有几层领导呢,再不敢让他们乱来的,只好蜗居在江义县这个小地方。
如果能搭上京里的贵人,让大堂哥再往上走一走,他梁家,也不是不能往扬州发展的。
那些豪富的大盐商比不上,扬州府的二流人家,还是可以想想的。
梁家主想法很美好,岂不知在查清了江义县的情况后,卫其轩就已经为他,为梁家,以及梁同知,设定好了下场。
这边县衙热火朝天的修起来,大家忙的脚不沾地,一定要在两个月期限内,让新来的县令大人住上满意的县衙。
另一边,卫其轩让人去招工,主簿和师爷就算了,一个是年老快退休了,一个仅仅沾着位置,暂时不用清算。其他人全部都得换,等县衙修好的那一天,就是他们走人的时候。
衙役在古代是贱籍,但百姓们还都挺向往的,所谓的良籍贱籍在他们看来一文不值,真正值钱的,是能赚钱的营生,衙役就是。
衙役有编制,还能代代相传,哪怕再穷的衙门,衙役们也是要发工资的。即便不发也没事,有这个身份在,他们还不能干点私活了?
其实不仅是他们自己,大部分的百姓也愿意叫自己的族里,或者村里出一个衙役,只要出了一个,就不怕被人欺负了。
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百姓们打交代最多的就是这些小鬼了。
因此,卫其轩让人悄悄去招衙役的时候,很快就招满了人。
江义县下辖十六个村,每村出一个,就是十六个,另外县城再招十个,就差不多了。
因为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知道消息的人都瞒着,一点也没让县衙那群人发现。
这二十六个人,被卫其轩交给一个侍卫训练,等两月后,就能上岗了。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红楼世界37
两月后
卫其轩把众人聚集到已经修缮好的县衙大堂。
先来的人兴高采烈; 看着浅笑的卫其轩打招呼道,“大人,幸不辱命; 县衙已经修缮好了。”
卫其轩微微一笑,赞道; “做的不错。”
得了夸奖; 众人高兴不已,还以为这个脾气好的新大人是打算奖赏他们呢。
虽然不缺这一点东西,但好歹是大人赏的,怎么也得给面子; 笑着接下来不是?
有那吊儿郎当的; 当着卫其轩的面,已经在小声商量,等下衙后; 要去哪里消遣。
显然这两个月的不闻不问,让他们产生了卫其轩好相处的错觉。
等所有人一到,四处的门窗一刹那全部关牢,堂上出现了三十多个全副武装的大汉。
众人惊疑不定的看着; 见那些大汉都穿着衙役的衣服; 脸上开始恐慌; 显然意识到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卫其轩不疾不徐的开口; “赵平,欺压百姓,打伤刘家村刘大牛,致他伤残,打二十大板; 剥夺衙役身份,关入大牢五年。”
立刻就有两个大汉出列,把赵平制住。
赵平挣扎着不愿意,“大人,我是冤枉的,那是梁家少爷交代的,我不敢不听啊。”
卫其轩冷冷抬头,撇了那两个衙役一眼,他们立刻使劲把赵平拖出去,很快外面就传来打板子的声音,伴随着一声比一声痛苦的嚎叫。
“肖秋,强收小李村和樟头村赋税,六年共计二百四十两,剥夺家产,打入大牢。”
“张承实强卖孤儿寡母房产良田,致人而死,强卖良家妇女,罪不可赦,打五十大板,秋后问斩。”
“张世德”
每喊到一个名字,就有一个人被拖下去。
大堂里面的人被吓的两股战战,脸色发白。有那不顶事的,已经瘫软在地上。
随着一个又一个人被拖下去,大堂上只剩下主簿,师爷,和三个新人衙役。
这三人是最近两年顶替父辈上来的,因为年轻一直被欺负,也因为来的时间短,什么好处都没拿过,卫其轩就暂时放过了他们。
看了一眼清静了许多的大堂,卫其轩吩咐道,“张主簿,剩下的衙役就由他们顶上,你带他们去办手续吧。分派好工作,我希望半个月内,整个县衙运转顺利。”
张主簿见识了卫其轩的手段,此时哪里还敢有什么异议,立刻躬身答道,“是,大人。”
“王师爷,你是想要闲着呢,还是想要工作啊?”卫其轩问道。
王师爷立刻跪下行礼,“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从今天开始,大人就是下人的再生父母,大人让小人往东,小人绝不敢往西。大人叫小人捉鸡,小人”
“行了,”卫其轩打断,冷冷地道,“你让张主簿给你派几个人,想要多少要多少。半年内,我要看到百姓有案子找官府,而不是宗族私下解决,或者找什么梁家。”
王师爷惊愕的抬头,看到卫其轩冷峻的神色,生生打了个寒颤,立马低头恭敬道,“是,小人遵命。”
县衙的事情不多不少,现在又是春耕已过,基本没多少大事。
卫其轩除了带人查看江义县的水利,就是派人暗查存在的隐田,以及以次冲好,把良田改成下等田,企图逃税的情况。
江义县水系发达,境内好几条河流经过,水势又比较平缓,蓄水充足,好些年没有干旱过了。
不过在勘探过后,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河提只是面上光,其实早已被虫蚁蛀的差不多了,一旦发大水,沿岸的百姓必定遭殃。
所以整修水利迫在眉睫,可县衙很穷,穷得一分都没有,没钱修河提,也没钱招人。
县令是能下文书让百姓服徭役,可自来衙役本就苦,如果还不能保障吃食,那是要累死饿死不少人的。
因此在有钱之前,徭役的口子不能开。
也不知道去年的赋税是交到哪里去了,整个县衙,连一百两都拿不出来,库房也是空空荡荡。
卫其轩查看过账本,自然不是上一任县官贪污,或者做假账什么的。
而是整个县城,一半的土地都属于梁家,八成不用交税,交的也是薄田的税,剩下的一半应付府城分派的税务已经是千难万难了。
以前还有商税可以支撑县衙的日常开销,可近三年,商税几乎没有。
原因也很简单,县城里八成的铺子是梁家的,他们说自己没赚钱,交出的账本确实也显示,都是亏本买卖。
前任县令显然是不通算术的,看不懂账本里的猫腻,也找不到证据,于是梁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反应到业绩上,这个县令上任三年,一事无成,除了保障基本税收要求,其他什么也没干。
这不是废话嘛,没钱能干什么?
而且,按照县衙之前的情况,几乎他这个县令在江义县是寸步难行吧?到哪里都有人盯着,想做点什么,还有梁同知压着。
他又不像卫其轩一样有后台,能力还差了点,于是就造成目前这样的情形。梁家在江义县一手遮天,甚至影响到了官员的升迁。
卫其轩想要在江义县有所作为,必定要铲除梁家。
他已经有计划了。
洛霜好奇的问,“你要怎么做?收集证据,扳倒梁同知,然后把梁家抄家吗?”
卫其轩摇摇头,“梁同知还算谨慎,除了接受梁家的供奉,很少收受贿赂,为官上也没太多污点。至于梁家,呵呵,他们倒是精明,做坏事的都是那些衙役,好处他们全得了。”
就比如强买良田,逼迫的是衙役,他们从苦主那里买过来后,再转手卖给梁家。
这样虽然多付了点银子,但把自己的罪过推的一干二净。
他们只是正常的买卖而已,怎么会知道良田是怎么来的?难道买东西还要打听清楚出处吗?
不需要啊,只要契书在就行了,对不对?
再来说商铺没交税,人家早就把账本做平了,硬说自己没挣钱,你能奈人家何?
最后还有一个商家最重要的罪名——哄抬物价。
首先这不是荒年,其次在这一点梁家也做的非常小心,一年涨一点,一年涨一点,积累下来,就不算哄抬了。
最后能治梁家罪的,就只剩下隐田和以次充好了,这个在有梁同知的情况下,算不上多大的罪,可能弄到最好,只是补一些银钱而已。
但如果没有梁同知,怎么定就看卫其轩的了。
在法律上,对于这一点并没有明确的刑罚标准,毕竟地区不一样,造成的后果不一样,很难量化标准。
就比如江义县,虽然隐田颇多,但境内秀才举人也多,到时候梁家一操作,说是他们的免税田。然后最近几年江义县看起来还颇为和平,百姓的日子艰难写,但也能过,造成的后果不大,量刑方面就可以一减再减。
可如果这是在贫困地区,又是荒年,百姓因此受灾死了人命,那量刑肯定得从重,抄家流放都是轻的。
古代人治就是这么唯心,看的还是官员的能力,和事情发生后造成的后果。
梁同知确实是格外谨慎的人,把小心翼翼融到了骨子里。
看他在扬州府当同知那么多年,都不把梁家带过去,而是在江义县这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就是知道在这里,梁家可以随意行事,但在扬州府,他一个小小的同知还兜不住。
这样的人,你很难抓住人家的把柄。
无论怎么说,卫其轩都是外来的,之前在江南也没有自己的人手,手下再能干,查到这里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你要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