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成为人生赢家的对照组[快穿] >

第28章

成为人生赢家的对照组[快穿]-第28章

小说: 成为人生赢家的对照组[快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洛霜打扮打扮,就和主簿夫人一起出门了。

    她们去的是一个私人园林,据说是一位姓肖的夫人陪嫁。

    这位肖夫人娘家是盐商,只不过,他们家是旁系的旁系,和主支关系比较远,但靠着同族,帮主支办事,日子也过的不错。

    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出嫁的时候就特意在江义县买地建了一座园林,说是按照她原先在家里的闺房,一比一还原的,当真用心。

    之后,这位肖夫人日子过的圆满,生了二子一女,现在两个儿子已经成年,跟在父亲后面跑生意,女儿也嫁出去了。

    空闲的时间多了,就爱上了看戏打叶子牌等消遣。

    后来喜欢上木偶戏后,把陪嫁的园林改造一番,在湖中央的亭子里搭建戏台,让人在那里表现,其他人在湖边欣赏。

    洛霜随着主簿夫人过来时,肖夫人与一干太太们都到了,正三三两两说话呢。

    见到她们进来,忙都过来打招呼。

    在江义县这一亩三分地上,如今是没人不知道卫其轩,也没人不知道他的夫人。

    在这里,洛霜的地位是最高的,因此哪怕年轻,还都被围着打招呼夸赞。

    洛霜不太喜欢这样的应酬,闲谈几句,就询问是否要开始了。

    肖夫人一听,连忙让她上座。

    洛霜让了几句,让年纪大的老太太们坐上面,但她们大多是卫其轩手下的夫人,商妇,或者小地主家的,并不敢越过她去。

    最后无奈,她还是坐在了正中央。

    这次的木偶戏讲的是一个《贤妇》的故事,剧情还不错,将一个管家小姐因为意外嫁入商家,在刚开始的不适应之后,学会了帮着丈夫打理生意。

    等丈夫意外去世,她就独自撑起这个家,并发展壮大,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商人。

    期间她遇到了种种波折,大儿子的不理解,小女儿非要嫁给一无是处的书生,最后都凭着她的聪明才智化解。

    在看戏的过程中,肖夫人解释道,“这是按照秦家先夫人的事迹改编的,据我祖母说,这位夫人真是个能耐人,当时的秦家,在她的主持下,成了扬州数一数二的巨富之家。只是子孙不肖,现在不过三代,就已经没落了。可见啊!女子读书还是有用处的,这位秦夫人就是饱读诗书之人。”

    “这话很是,”洛霜点头,“读书明理,无论男女都该读书。”

    听到洛霜的肯定,肖夫人很高兴,“我也是这么想的,因此不管是女儿还是孙女,我都给他们请了夫子。听说您家有位单先生很是出名,不知道她还收不收学生?”

    洛霜一愣,原来目的在这里啊!

    那到没什么好阻拦的,于是她笑着道,“这事等我回去问问单先生,要是她愿意的话,再通知你。”

    肖夫人一听,高兴的不行。

    其他人听到了,也纷纷表示,想要送女儿孙女过来。

    洛霜不用猜都知道,他们想让女儿孙女上进是假,巴结上自己和卫其轩到是真。

    不过不管怎么样,读书总是好事。

    而且,即便单先生收下了这些学生,也碍不着自己,能让那些女孩子们得些好处,合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得看单先生的意愿。

 第40章 第四十章红楼世界40

    单先生对于收学生; 是非常乐意的。

    她本来就是个闲不住的人,现在洛霜学习谈不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是今天学这个; 明天学那个; 没有定性。

    子修又还小; 而且按照卫其轩的计划; 她只是辅助,主要还是卫其轩自己教。

    只是考虑到他们不知道在江义县待多久,如果收了学生; 又要中途离开,那就是不负责任。

    洛霜想了想,反正自己也没什么事干,赚钱的计划已经安排下去了; 再多也都只能等到卫其轩上位。

    既然如此; 还不如建个书院玩玩,专门教导女子的学院。

    单先生一听,觉得未免闹的太大了点; 花费不小,未来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

    毕竟在古代,能读书的女子是少数; 即便是京城那些贵女; 还有大字不识几个的呢。

    在江义县这个小地方; 估计更没几家愿意送女子过来上学。

    毕竟女子无才便是德; 就有那迂腐的人,瞧不起读过书的女子。甚至大肆宣扬她们不守妇道。

    洛霜笑笑,“那就让他们知道,上了学的女子有更好的前程呗。”

    这事其实很好操作; 那就是帮那些上了学的女孩子找到更好的归宿。

    古代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能嫁得更好,就代表成功。

    洛霜只是打算开个女校,让一些女子学点东西,明白一些道理,没打算和这个世界的规则对着干。

    既然他们觉得嫁个好人家,才是光明的未来。那就告诉她们,来我的学院读了书,会嫁的更好。

    至于他们上过学后,还是回归内宅,好似没什么意义,那又如何?

    现代社会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性,都可以回归家庭,这是她们选择的权利!

    没道理古代不行啊!

    非得让人家做什么独立女性,没这个道理。

    洛霜建女子学院的目的,一是兴趣所致,二来也是闲的无聊,给自己找几个同学玩伴。

    至于价值之类的东西,她没有考虑过。

    人活着一辈子,不是非得有意义,高兴就好了。

    于是她快快乐乐的忙起来了,先是找地方买宅子,然后建立学院的制度,完了还要聘请老师,规划学院的教学内容。

    一桩桩一件件,忙得脚不沾地。

    卫其轩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场景,本以为抱着儿子等自己的娘子,忙得不见人影。

    好不容易吃饭的时候能见着,她又要和太太夫人们聚餐,商量事情。

    弄到最后,变成了卫其轩抱着儿子,可怜兮兮的等着某个乐不思蜀的女人回房。

    还有比他更悲催的吗?

    卫其轩忍不住抱怨了几句,“娘子都不关心为夫了。”

    洛霜冷眼一扫,“呵呵,我是缺你吃了,还是缺你喝了,或者是银子不够花了?”

    卫其轩闭嘴。

    扯上银子他就理亏,不仅没帮洛霜赚到多少积分,还害她攒不下钱。不然任务早就完成一半了。

    洛霜冷笑,呵!

    两人又耍了一会儿花枪,最终以卫其轩想办法,‘亲手’抓到鱼,做给洛霜吃宣告结束。

    未来的日子,过得忙碌又平淡。

    当惯了甩手掌柜的洛霜,第一次亲力亲为的办一件事,方才发现,原来建一座书院,是这么麻烦的事。

    与银钱无关,也不是有人故意给她找茬,只是里面零零碎碎,鸡毛蒜皮的事太多了。

    她也想过不干了,就像之前一样,派个女管事过去,一切都让她操心好了。

    可做的越久,她的成就感就越足,渐渐也就放不下了。

    教书育人本身是一件伟大的事,当你不以盈利为目的做的时候,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格外能给人带来满足感。

    于是女子书院越做越大,原本只是十几个有钱人家小姐入学,渐渐变成了江义县比较富足的人家,后来甚至还收了一下乡下的女孩子。

    等到她们三年毕业,以此为跳板,跨过阶级嫁到更好的人家,学院的名声就更响亮了。

    周围的县城,甚至就连扬州府,也有慕名而来的女子入学。

    原因也很简单,除了第一年入学需要学费,之后的两年,女孩子们完全能凭借着自己的成绩,免除学费的同时,还能拿到更多的奖学金补贴家用。

    而这些钱,往往比一个农家半年的收入都多,怎么不叫人动心?

    还有更让人心动的,那就是学院里教的,不是单纯经史子集,而是识字之余,会教他们一些谋生的手段。

    比如刺绣,比如制作干花绢花,比如采集炮制药材等等。

    当这些女子学会了这些,一个普通的农家姑娘,就有了挣钱的手艺,嫁入富裕一点,甚至县城的普通百姓家,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毕竟她识字,有见识,还能挣钱。对于同等级的其他姑娘,自然行情更好。

    其他女子也是这个道理,上了学的,必定比同等级的优秀,嫁的更好自然就顺理成章。

    有的时候,不是非得跨越阶层,而仅仅是这种你比别人好一线,就已经叫人羡慕了。

    在这种层层对比下,女子学院的名声迅速打了出去,不仅江义县的扩建了,就连扬州府也建起了分院。开始有了向外扩大影响力的趋势。

    这样一来,面临的反对和唾骂纷至沓来,有些老学究甚至破口大骂,指责洛霜不守妇道,牝鸡司晨,有辱门楣,女人不该读书之类的,等等等等。

    洛霜完全不在意,直接一力降十会。

    经过这么多年的布局,卫其轩已经掌握了扬州官场,并且以此为跳板,把势力扩散到江南其他地区。

    如果不是为了隐藏势力,他早就可以离开扬州,去其他地方任职了。

    而作为被他直接和间接管辖的人,扬州知府和扬州知州,以及那些同知,都开始公开支持洛霜的学院。

    他们不仅把自家的女儿送到新建的扬州女子学院入学,甚至还让他们的妻子参与管理。

    瞬间,反对的声音都消失了!

    大家挤破头,都想要得到名额,好送自家的女儿孙女进去。

    原因也很简单,无论是谁,既然在扬州这一亩三分地待着,就要巴结这些官员的家眷,要是他们的女儿优秀点,能得到她们的青睐,嫁入官家也不是不可能啊。

    毕竟有先例不是?

    江义县女子学院嫁得最好的一位,就是嫁给了扬州某位同知的二儿子。

    而那姑娘却十足十是个平民,小时候家里还是泥腿子,后来家境好了一些,父母搬到县里做小生意,有个哥哥在读书,至今还没有考上秀才。

    她就是一个家室十分普通的姑娘,之所以能嫁到官家,实现阶级的跨越。是因为她在入学后,非常优秀,不仅功课门门第一,甚至自己还能学以致用,赚到大钱。

    同知夫人也是看中了她这项能力,才为纨绔的二儿子聘了她为妻。

    别说嫁给纨绔不好,这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一跃成了少奶奶,未来的孩子也是少爷小姐了。

    丈夫纨绔点怎么了?现在有公婆可以依靠,未来也还有孩子,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有这个鲜明的例子在前,扬州女子学院一开,就已经有人心动了。再听说知府知州家都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去读书,妻子还当了管事,这不是妥妥结交的机会吗?

    于是为了那入学的名额,众人几乎大打出手。

    然而扬州府的火爆,没有影响到卫其轩和洛霜,因为他们忙着搬家呢。

    沉寂了五年,时机终于到了。

    第一年,卫其轩配合知州,围剿了水蛇,还扬州水域一个朗朗乾坤,政绩优良,皇帝看了大为高兴。

    第二年,江义县的人口和税收翻倍增长,皇帝当即要提拔他为扬州府同知,卫其轩拒绝。

    第三年,江义县超过扬州其他所有县,成绩越加亮眼。这会儿除了一直暗中观察的皇帝,朝中许多大臣都知道了卫其轩的能力。

    有人提议给他升官,可皇帝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是卫其轩亲自上的秘折,上面除了表达思念,就是表明自己待在江义县的决心。

    这里挺好的,适合养老,我就不去京城掺和那些事了。

    被众皇子夺嫡搞得心力交瘁的皇帝,看过之后欣慰不已,于是更加心疼了。

    明明卫其轩比他四个儿子都有能力,偏偏就因为是先太子的孩子,于是不得不避世而居,受委屈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委屈’坏了的嫡孙,不仅挖他的墙角,掌控了扬州,甚至还给他送了一口黑锅。

    大臣们都觉得,皇帝老了,越发的小肚鸡肠,明明当初是安河公主冤枉了人家,偏偏皇帝现在还不依不饶,让这么个能干的人继续在江义县那个小地方窝着,委屈人才了。

    然而谁叫人家是皇帝呢,他们不敢说呀。

    于是,卫其轩又留了下来,当一个小小的县令。

    第四年,卫其轩改建了江义县码头,使之成为和扬州府相媲美的码头,并以此为基础,大力发展江义县的商业。

    尤其是食盐买卖,通过暗中操控,他扶持起了几个盐商,使之与扬州的盐商打擂台,不仅抢夺了他们一半的利益,还打破了扬州府盐商集团结成的联盟,使他们变成一堆散沙。

    因为牢不可破的利益关系被击穿,盐商们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愈加的严峻,几乎威胁到了江南乃至全国食盐的安全。

    这可不是小事!

    眼见扬州要开始乱斗了,老皇帝担忧卫其轩的安危,再一次想要安排他离开这里。

    卫其轩依然拒绝,并上奏说,自己能解决。

    如果不能,出了事,也是他的造化。何况,他早在二十几年前,就该死了,是那个被太子妃抱过去的郡主为他当了一劫。

    这话扎了老皇帝的心。

    太子当初有三子二女,一子二女死在了那场大火中。长子养在皇帝身边,没有受到牵连,可当初因为太子的事,他心力交瘁,没有多加关注。

    没想到就是这个疏忽,让他在皇宫,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宫人欺负,大冬天的没有碳可以烧,受寒生病去了。

    老皇帝原就懊悔,太子唯一的血脉没了,怎叫他不心痛?

    后来卫其轩出现,他高兴坏了。

    可偏偏卫其轩是个轴的,非要离开京城,离开他的羽翼下。

    走就走吧,老皇帝就当他有心结,让他去江南散散心好了,可这都什么时候了,扬州眼见就要乱起来了,他居然还不愿意回来。

    原本老皇帝是打算强制下令,命卫其轩回京当官的。

    可这道折子戳得他肺管子疼,与其说卫其轩在自责,因为自己害了姐妹。不如说埋怨皇帝让他的兄弟姐妹没了活路。

    最后,老皇帝无力的摆摆手,默许了卫其轩的选择。

    并暗中下了一道密旨意,让李杨李大人去找卫其轩述职。

    也就是说,老皇帝把玄衣卫在扬州的势力,给了卫其轩!好让他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李杨过来的时候,看着卫其轩的目光,极其复杂难辨。

    如果说,一开始他还没有发觉自己被人撬了墙角,可五年都过去了,再蠢的人也发现蛛丝马迹了。

    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收买了那么多玄衣卫的人,也不知道利用这些人,他究竟干了什么?是不是想要谋害皇上,是不是想密谋造反?

    一想到这个,李杨就胆战心惊,生怕这人做了什么对皇帝不利的事。

    他第一反应就是向皇帝报告,并决定以死谢罪。

    可折子还没有送出去,卫其轩就出现了。

    原来不仅是玄衣卫,就连他最信任的管家和长子,都是对方的人。

    “你现在有两个选择,向皇帝如实反映,然后一家子共赴阎罗殿。依照我对皇上的了解,你如此失职,他不会觉得是你没能力,才叫我钻了空子。而是被我收买了,对于背叛的人,他是什么手段,你清楚。”

    “不,不会,”李杨脸色铁青,挣扎的道。

    “会,你的儿子和管家已经提供了,你投靠我背叛皇帝的证据。”卫其轩笑眯眯的道。

    李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