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当自强-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感谢自家是大族,还有盘根复杂的大族亲友,要不然那个昏君肯定不是简单的撤官,全家抄斩都是轻的。
绾绾的面色变了又变,眼神冷厉地看着李氏,问道:“秀菊姑姑,说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父亲和母亲到底出了什么事”
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李氏低着头跪在地上,不敢说话。旁边一起瞒着绾绾的丫鬟们也跪了下来,不敢开口。王娘子看着所有人都跪了,也慌慌张张地跪下,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生怕被主子迁怒。
“小姐不要着急,还是妈妈来告诉你怎么回事吧。”谢嬷嬷叹了一口气,说,“不是我们不愿意告诉小姐,只是小姐当时身体也在危险中,我和少爷商量了一番决定还是瞒着小姐比较好。既然小姐知道了,我就说实话。”
“妈妈”绾绾眼中似有千言万语,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你们都下去吧。”房间中跪着的人如释重负般告退。
“大半年以前,庆州那边的越族突然宣布脱离赵国,自立门户为越王。叛乱一出,朝廷就急调西贺郡的厉王前往庆州边陲镇压越族叛乱。厉王是今上的最小的叔叔,当年也是因为年纪太小才在先皇的血洗中留下了性命。皇上并不相信厉王,他让厉王去平定叛乱不过是打着消耗厉王私兵和粮草的主意。只是一纸空文,并没有给厉王镇压叛乱任何的兵马,所谓的粮草,也是迟迟未动,朝廷上一片歌舞升平,似乎根本没有越族叛乱的事情。”
“今上这种手段实在过于卑劣,完全就是在逼厉王造反。能在先皇的手中活下来,厉王也不是什么蠢人,很快他就收拢了西贺郡的所有势力,发了一通檄文,历数先皇和今上的十大罪行,说他才是赵国正统,打着清理皇室血脉的名义,在西贺郡自立为王。”
“厉王一统西贺郡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集结队伍攻打庆州。厉王的军队攻城不到三天,庆州郡守就归附厉王麾下,宣布厉王才是赵国的正统。郡守叛变,庆州的官员一片混乱,军队也没有人指挥,厉王的队伍长驱直入,庆州现在已经是厉王的领地了。现在庆州南边是宣布叛乱的越族,北边是朝廷围而不攻的平叛队伍,此刻的庆州已经是三家相争之地。”
“那父亲和母亲是叛军攻城的时候失踪的”绾绾问道,“现在庆州这么乱,也不知道父亲和母亲,还有哥哥在那边安全不安全。”
“听川回来的消息,厉王的叛军根本就没有攻打庆州,庆州郡守就投降了,真正的兵不血刃拿下庆州。”谢嬷嬷说道,“厉王占领庆州遇到最大的问题不是朝廷,而是庆州逞着越族叛乱出现的多股起义军。庆州多山林,穷山恶水出刁民,那些所谓的起义军说白了不过是山上的土匪逞乱进城抢东西,老爷所在的县衙就是被一伙起义军占领的。”
“现在庆州城里最多的就是这些无孔不入的起义军。他们如蚂蚁一般,往往瞅准时机就进城烧杀抢掠。一被人发现就冲回山林,庆州上千里山林中到处都是他们的藏身之地。进了山,就是这些人的天下,军队根本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就是因为上千支起义军队伍,朝廷的人根本不敢下令攻打庆州的厉王军队,担心到时候把厉王打走了,他们就要接这个烂摊子。还不如等厉王把这些人收拾了,他们再出手。”
“起义军土匪还差不多”绾绾愤愤不平的说道,“而且朝廷的军队是什么意思,等着叛军收拾土匪,这完全就是等着狼收拾狈,明明就是等着他们狼狈为奸啊。”
“赵国的吏治已经腐朽不堪了,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起义军。他们的确是土匪,但土匪还不是从平民中来的。如果吏治清平,百姓安居乐业,谁愿意去山上做土匪,整天提心吊胆的呢。唉,总之,还是官逼民反啊”谢嬷嬷忍不住叹息道。
绾绾一愣,总觉得谢嬷嬷是话中有话,不过现在绾绾关心的不是谢嬷嬷心中隐瞒的秘密,而是远在叛乱庆州的三个谢家人。
“我不管他是官逼民反,还是那些人为了权力富贵铤而走险,我们不过是升斗小民,这些大事我们也管不着。我现在只是希望哥哥早一些找到父亲和母亲,然后早一些回来。只要一想到他们现在在兵荒马乱的庆州,我就担心不已。”
谢嬷嬷心中一震,忍不住自嘲。自己真是永远忘不了师父的教育,即使早已经决定离开那个尔虞我诈的地方,也忍不住把心思放在这些国计民生上。可惜当年自己有权有势都什么也做不了,现在,自己不过是谢家的奶娘,一个老婆子而已,又能够做什么呢。想再多,也不过是徒增别人的笑料罢了。谢嬷嬷似乎想通了一切,眼神中是难得的释然和自在。
“是啊,这些大人物的事情我们怎么管的着,只希望老爷夫人和少爷一路平安,早日回家。”谢嬷嬷拍拍绾绾的手说,“放心吧,绾绾。老爷夫人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他们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活的更好。至于少爷,他身边带了不少的人,秦家的少爷也去了,一般人不敢打少爷的主意。至于厉王的人,他是不会冒着得罪谢家和秦家的危险对少爷出手的,甚至如果可以他还会给少爷保护,送谢家和秦家人情。”
“嗯,妈妈我知道,但就是忍不住担心。”绾绾是真的担心他们出事,虽然绾绾并没有和谢家人相处过,但是她和谢心苑却是最好的姐妹,尤其是现在她还代替谢心苑生活。绾绾永远不想让自己的姐妹的家人出事,永远不想。
谢嬷嬷像小时候那般环抱着绾绾,轻轻拍着绾绾的背,无声地安慰。
“喔喔喔”绾绾怀中的宝儿以为自家母亲在玩什么游戏,不带自己玩,不甘寂寞的叫了起来,试图吸引母亲的注意。
绾绾以为自己的动作伤到了宝儿,赶紧坐好身子和谢嬷嬷一起查看宝儿有没有受伤。可是却看到这个小家伙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奇地左看右看,明显就是没事。至于刚才,肯定是不满被人冷落,然后争取绾绾的注意力罢了。
绾绾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宝儿的鼻子,笑骂道:“你啊,真是一个调皮鬼。”宝儿咧着嘴笑的看到了牙龈,根本不知道自家母亲说的是什么,无忧无虑地样子可爱极了,看得绾绾都忘了刚才的担心。
“宝儿真乖”谢嬷嬷说道,“绾绾,不要担心,不论如何你还有宝儿。”
“是啊,我又宝儿,有妈妈,有父亲母亲和哥哥,我们所有人都会平平安安的。”
第二十六章 天罗香
今年的雪不出老人们的预料,的确下的很大,城外很多人的房子都被雪压塌了,有不少人大冬天的无家可归,不得不来另想他处,连这个年都过不好。城里也来了一些讨生活的人家,这个冬天完全没有过年的气息,反而更多的是死亡和哀伤。
谢家的佃户们房子倒是没有人家塌的,毕竟下雪前绾绾让李管家花了一下钱修缮了佃户家的房子。那些挨着谢家农庄的村庄中房屋塌陷的人家也是不多,毕竟下大雪前就有谢家人的提醒,还有谢家的佃户帮忙扫雪。大家都对谢家的仁善之举很是感激,纷纷带着一些礼物感谢谢家的庄头,让谢家的在农户口中的名声又上了一层。
谢家在外面的名声如何,绾绾并不关心,她不过是听到谢嬷嬷说今年会有大雪,担心自己的产业和佃户,才让李管家派人做了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无意之举,绾绾也不期望别人的感谢。现在绾绾正担心的是另外的事情,一件关乎谢家的大事。
年前,谢辛寰的平安信终于寄到了绾绾手中,在信中,谢辛寰说了庆州那边的情况,也说了他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可是这次百年难遇的南方大雪,让谢辛寰一路行进困难,现在甚至被堵在了一个小城,根本没有办法在过年的时候赶回来和绾绾一起守岁。
看了谢辛寰的信后,绾绾就将谢嬷嬷和李管家叫道了自己的书房。三人围炉而坐,绾绾接过宝儿,又让所有的丫鬟们下去,亲手将一壶水放在了炭盆上。
“妈妈,煎茶吧。”绾绾笑着说,“围炉而坐,看门外的鹅毛大雪,品一杯妈妈煎的天罗香,可谓是人生趣事。”
“是啊,好久没有尝到谢妹妹的天罗香了,真是一品终身难忘。”李管家笑道。李管家并不知道小姐把他叫来有何用意,但他却不会随意的猜测,小姐要说的时候自会说的。
李管家坐在火炉边,看着外面的雪景,难得悠闲和惬意。李家在谢家服务多年,已经不再只是奴仆的身份。虽然他们一直恪守自己的本分,但却不会像其他下人那样对主人卑躬屈膝。他们对谢家的尊重恪守在心底,面上却又有被诗书熏陶的风度。
“好啊,难得小姐和李全大哥有兴致,我就献丑了。”
书房中随时准备着茶具,这时候的茶具没有绾绾知道的那样多,甚至还比不上唐宋时期的茶具,不过只有几个杯盏罢了。这时候的茶也和唐宋时候的差不多,不是清茶,而是加了很多东西的,比如什么花生芝麻葱姜蒜等等诡异的东西。最开始听到的时候,绾绾觉得这个东西肯定不能吃,绝对称得上的黑暗料理,可是品过谢嬷嬷的天罗香后,绾绾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孤陋寡闻。
天罗香不是一种茶,而是因为茶成形时,茶汤表面的玄妙的画面和满室奇异的茶香,以及茶汤润甘清的口感,这种煎茶出来的茶被称为天罗香。天罗香是一种煎茶的手法,而不是茶。谢嬷嬷也想把天罗香交给谢心苑,可惜谢心苑没有学会,至于完全不懂茶的绾绾,当然就更加学不会了。如果不出意外,谢嬷嬷这一手绝世的煎茶手法估计要失传。知道天罗香可能要失传,绾绾都有些可惜,所以,又是就会央求谢嬷嬷给她弄一份天罗香。
看到谢嬷嬷行云流水赏心悦目的煎茶手法,绾绾直接变成了星星眼,崇拜地不要不要的。这才是真正的大家啊,以前那些电视比赛上什么茶道天才好手之类的人,完全就是只学了表面的半罐水,根本没有学到茶道骨子里的那种那种悠然洒脱与诗意。
谢嬷嬷给每人分了一碗茶,李管家慢慢品着,脸上全是赞叹和享受。绾绾也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脸上全是陶醉。绾绾不是第一次喝谢嬷嬷的茶,虽然和从前喝的茶有很大的不同,但绾绾依旧很是喜爱。谢嬷嬷的茶并不仅仅有茶,还有其他的东西,可是喝的时候却只有浓郁的茶香,似乎那些东西加进去都是为了激发茶本身最纯粹的味道。
绾绾怀中的宝儿似乎也懂这种香味,看着绾绾他们在喝茶,也凑热闹地“喔喔喔”地叫着,鼓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的母亲,似乎表示他也要喝。绾绾无良地将茶碗在宝儿眼前一晃而过,逗得宝儿的眼睛紧紧地随着茶碗移动,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可是他的坏母亲却在旁边哈哈大笑,把茶汤一饮而尽,完全不顾及一脸垂涎的宝儿,气的宝儿嘴都瘪了。
“你啊,有欺负宝儿少爷”谢嬷嬷瞪了绾绾一眼,伸手把宝儿抱了过来,“嬷嬷抱,宝儿少爷不要生气,乖乖的才是好孩子喔。”谢嬷嬷轻轻地拍着宝儿的背,很快又把宝儿哄得眉开眼笑。
“唉,一晃就是十几年过去了。还记得当年谢妹妹也是这样哄小姐的,没想到现在小姐都有孙少爷了,真是时间如流水不舍昼夜。”李管家看着谢嬷嬷忍不住说道。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过去这么多年了。”谢嬷嬷也忍不住感叹。
李管家和谢嬷嬷就着时间的问题忍不住的感叹连连,让旁边绾绾这个伪少妇真大妈也忍不住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她来这个时间已经三年了,也算是这个世界的居民了吧。
“不知小姐叫我们过来是有什么事情呢”李管家问道。
“大哥的信送来了。哥哥在庆州并没有找到父亲和母亲,不过哥哥却打听到父亲和母亲去的那座山也被起义军冲击,他们受了一些伤,然后被人救走了。哥哥找到了当时和父亲母亲一起的一个仆人,他是被留下来报信的。父亲写了一封平安信给我们,但是却没有提是谁救走了他们,只说他们平安无事,现在暂时不敢露面,担心皇上清算庆州失守的事情。”
“父亲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回家只说他现在很安全,会在适当的时候归家。哥哥和我都觉得那个救父亲母亲的人肯定是身份特殊的人,他应该不能明目张胆地出现在庆州,所以父亲的信才模糊其词,不过是担心给救他们的恩人带来麻烦。”
谢嬷嬷和李管家都点头同意。
谢嬷嬷猜测说:“估计那位应该不是封疆大吏,就是某位王府之人。这种时候出现在庆州的人,无论他最开始为了什么,他都会被皇上猜忌。嗯,就是不知道他救老爷夫人有没有什么目的。”
“不论什么目的,不过是一个人情,想办法还了这个人情,主动权就在我们的手上了。”绾绾眼中闪过狡黠,“左不过拉拢利用,如果那个人有本事改天换地,我们谢家弄一个小小的从龙之功也未尝不可。”
“小姐”谢嬷嬷急声大叫,“这些话怎么可以出自你之口。我们谢家历来对陛下忠心耿耿。即使那人对谢家有大恩如何,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我们谢家绝对不能和那种人同流合污。”李管家也是一脸不赞同之色。
绾绾一愣,立马说道:“对不起,妈妈,是我不对,我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我只是因为南阳公主的事对皇室有了怨言,可是想想周津明的事情根本还是周家的野心,有怎么怪的了挑起他们野心的南阳公主呢。”
谢嬷嬷的话绾绾立即就明白了,你心中可以这样想,但话不能出自你的口中。谁知道家中有没有皇上的暗探呢,当年的上皇可是凭借着暗探巩固皇位的,给这位皇上留下一些人手本就是正常的事。所以为了谢家上下几百口人命,乃至整个谢家大族,有些话绝对不能说出口,不论你心中多么想也不可以。
不过有了这个插曲,绾绾却觉得自己刚才想说的话不能这样明目张胆地说了,而是应该换一个说法,或者换一个借口,但绝对不能让人发现自己的真实意图。
“嗯,小姐想通就好。”谢嬷嬷点头,对绾绾聪慧地立马就圆了刚才的话很满意,“这么说老爷夫人是没事了,真是天之大幸”
“那少爷什么时候回来”李管家问道。
“大哥被今年的大雪堵在路上了,根本没有办法赶回来守岁。”绾绾的话让谢嬷嬷和李管家都忍不住皱眉,可是绾绾却当没有发现,反而好奇地问道,“李管家,外面的雪下的很大吗,连路都可以封掉”
“今年的雪下的不仅大,而且时间还长,正阳县已经好久没有下这样的大雪了。”李管家说,“外面的情况我不知道,就说谢家庄子周边的农家,这次已经有很多人的房子被雪压塌了。运气好的人家不过是塌了房子,可是还有些人家直接就冻死了人,或者房子塌的时候压倒了人,这个冬天都没有办法好好过。听说有些地方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儿女了,也是可怜啊”
“今年的雪已经成灾了”不出门的谢嬷嬷和绾绾都很是惊讶,她们完全没有想到外面的雪灾这样严重。
第二十七章 买地
“嗯,我们这个县雪下的并不大,还算是好的。听说钦州其他地方,南阳郡南边,还有庆州的情况更加严重,已经有很多人冻死了”李管家一脸沉重。
“朝廷没有派人赈灾吗”绾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