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魔将军-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大人带着小雨等人来到了皇宫前,一番禀报后等待召见的流程自不必说。
待于焦兰殿中,见到梁皇朱温的时候,小雨深深的被眼前这位“天魔”的气场震慑住了,那股子强大的压迫感确实如博王朱友文所说。。。。。。千万不敢打他的主意,朱温是人间的至尊,谁也不是他的对手!
甚至于小雨都感觉。。。。。他的气场要比阴间的弘帝还要强大的多,虽然只是一个人形站在你的面前,却感觉好像乌云一样庞大的泰山悬在头顶一样,令人望而生畏,甚至绝望。
曾经黑猫也说过,一切努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除掉朱温,但是亲临皇宫大殿内,见到这魔王本尊时,小雨都有点怀疑可能性了。
朱温是个大胖子,身高得有两米,肥硕的体型保守估计350斤开外,矗坐在龙椅上跟一座山一样。
下跪磕头,山呼万岁,这些套路也没啥丢面子的,在阴间的时候也是这样。。。。。。
见小雨和司马阳等人,规规矩矩的磕头,三跪九叩,朱温的脸上略过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好了,平身吧,”朱温轻轻一摆手。
小雨和司马阳这才缓缓站起,他俩都不愿意和朱温对视,因为这家伙的眼睛,就像是两道闪电一样,感觉能击碎人的灵魂。
“你也姓朱?”朱温微微笑道。
“回禀陛下,草民姓朱,名小雨,龙城人士,”小雨规规矩矩的回答。
“恩!”朱温点点头:“那么你是晋国人了?”
小雨回禀道:“大乱之世,不分国籍,昔日张仪为魏国人,却两为秦相,苏秦为周人,却挂六国相印,今者陛下讨伐晋国,三晋之地早晚是囊中之物,草民又何来晋国人一说?”
“呵呵,”朱温冷笑道:“油嘴滑舌,不过道理是没错,既然尔等给朕跪下,山呼万岁,也就承认了你是朕的子民。”
小雨回答道:“何为天子,上天之子耳,陛下龙御九五,怀德天下,早晚一统江山,非但我们是陛下的子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亦都是陛下的子民。。。。。。”
小雨这一通马屁拍的朱温很是受用,手扶下巴沉吟道:“你这孩子,也挺懂道理,为何要在宛城杀神将,毁城郭,这是何道理?”
小雨一听他提起了这茬,故作悲天悯人状的叹了口气:“陛下,草民虽一介布衣,然正想趁着这个机会,向陛下参一个人!”
“谁?”朱温皱眉问。
“博王朱友文!”小雨抬起脸来,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他一说这话,周遭几个臣子全都把头低下,做噤若寒蝉状。
谁也知道,博王朱友文那是朱温最疼爱的孩子,朝堂之上,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坏话!只有小雨这么个愣头青,敢向朱温参朱友文。
“呵呵!你要参博王什么?”朱温笑道。
小雨回答:“欺上瞒下,暴戾害民!毁陛下爱民之德,辱大梁天子之威!”
“哦?此话怎讲?”朱温继续问。
小雨便滔滔不绝,把宛城中饿鬼娘娘害人的事讲述了一番。。。。。。
“陛下一定是爱民如子,一如前唐贞观太宗,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但是博王欺上瞒下,鱼肉百姓,如此这般一来,岂不是毁陛下之圣德,负陛下之圣恩?此等恶王不除,于天下苍生何?”小雨进谏道。
大殿之中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估计地上掉根针也能听见。
朱温也是脸色铁青,面露不悦的神情。。。。。。
司马阳紧张的直咽吐沫,感觉小雨说的有些过了。。。。。其实话不用说的这么尖锐的!
而小雨之所以要这么说,其实也是为了强调一个立场问题!
自己越是这么说博王,而博王却又是自己的举荐人,朱温会更加的欣赏博王。
从另一方面来讲,朝堂之中,又满是不敢得罪博王的人,小雨只有另辟蹊径,勇于敢言,才能让朱温对自己另眼相看,不会把自己当成一个随风附和之辈。
如果自己也是和稀泥,当和事老,说博王的好,那就没啥意思了!
气氛凝滞尴尬中,朱温稍稍收敛一些愠色,岔开了话题:“你能把袁平彰的人头拿回来,说明你确实有两下子,立下的功勋也足够大,但是为官之道,没那么简单,朕看你不像个当官的材料,如果朕不赏赐你一官半职,你会不会怨恨朕?”
小雨抬头,一脸认真的说:“陛下说笑了,草民杀袁平彰,并不是为了立功后在大梁谋个一官半职。”
“那你是为了什么?”朱温皱眉道。
小雨回答:“我是希望陛下能够尽早的一统天下,结束这群雄割据的局面,只有这样,天下的老百姓才能最终得到太平安宁,如果再这么你争我夺的打下去,受苦的只是兆亿生灵。”
第七十三章 封王
小雨说完,朱温沉吟不语,良久。。。。。。长叹了一口气:“没想到,全天下人都不理解朕的苦心,却被你给说出来了。”
朱温说着,站起身来,沉吟道:“世人皆骂朕,说朕篡权夺位,普天之下的老百姓都说朕好乱乐祸,喜欢杀戮,就连这朱梁国内,满朝的文武也有人窃窃私语说朕是暴君,可是。。。。。。谁又能理解朕的苦心。”
他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说:“前唐无道,倚重宦官,搞的天下士人寒心,将士抱怨,国家更是四分五裂,名义上大一统,实际上都是节度使各自称王,社稷早就不存在了!实际上自安史之乱后的这一百年,唐朝就是乱七八糟的一个烂摊子,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朕实在是看不下去,这才挽狂澜于既倒,重整乾坤,再立国祚,征讨诸强,一统华夏!所为者,只是为了还天下一个太平,而不是喜欢厮杀打斗,好乱乐祸!”
小雨禀陈道:“陛下所言极是,昔日前唐分封节度使确实是引祸之道,陛下自登基以来,军政分开,各司其职,正是革除前唐弊病,稳定天下之举!像刘光举刘大人这样的人才,专心治理政务,而军队事宜,则又交给将军们处理。”
“对呀!”朱温满意的点点头:“知朕者,朱小雨也!你真是朕的知音啊,没想到你一介草民,竟然能有这般见识?”
他扶着下巴沉吟道:“不过你的这个名字真不好听,朕重新给你起个名字,以后你就叫朱友贞吧!”
一听这三字儿,小雨脑子“嗡”的一家伙!朱友贞?这不是后梁末代皇帝吗?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
难道说,这个时代有朱友珪,朱友文,却没有朱友贞?
“朕刚才说了,你不是适合当官,当个王爷如何?呵呵。。。。。”朱温那一对儿犹如台球一般大的眼珠子,意味深长的盯着台阶下的小雨。
小雨心头一颤,眼睛左右转动,一时间。。。。亦不知该如何回答?
“陛下赐名,草民自然感激不尽,只是。。。。。草民何德何能,能当王爷?”小雨紧张的支吾道。
“这有什么?”朱温腆了腆大肚子,坐回龙椅之上:“朕有诸多义子,皆不是朕的亲骨肉,不照样都封王了?包括你参的博王也是!在朱梁,不以亲缘论远近,只以才干论高低,朕看中你的,不是你杀了袁平彰,更不是你能理解朕的苦心,而是你能不畏强权,直言不讳,真诚坦荡,这在朱梁。。。。。。还找不到第二个人。”
他顿了顿继续说:“友文这孩子很出色,朕一直重用,他在梁国的势力也很大,包括满朝文武没有敢说他坏话的,这让朕听不到其他的声音了,其实是很不好的,要知道。。。。。绝对的白,和绝对的黑,这都是看不清真面目的,但是你。。。。。却好像是一阵清风,让朕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小雨受宠若惊,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刘光举刘大人这个时候施礼禀陈道:“侍奉君父,每个人都很用心,但这心,到底是真心,还是心思,就迥然不同了,真心者,直言不讳,一如朱友贞一般,而耍心思者,净挑君父爱听的说,投其所好,实为大奸若贤!”
“友贞,你听到了么?朕要的就是你真心和初心。。。。。。”朱温沉吟道。
此一刻,朱温已经不称呼他为朱小雨了,而是直接叫了刚刚赏赐的名。
小雨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痴愣了片刻后连跪下,给朱温重新磕头道:“草民侍奉陛下,唯有真心和初心,只说实话,不求恩荣!”
“恩!朕收你为义子,赐你为均王,你之前捣乱的那个宛城,就作为你的食邑封地如何?”朱温沉吟道。
小雨心头一颤,宛城作为自己食邑?那不是博王的盐铁重地吗?全朱梁的武器各方面,都是在那里打造提供的。
“殿下,快谢恩啊!”刘大人看见小雨发愣,立刻拽了拽他衣服提醒。
“怎么?你有其他的想法?”朱温见小雨颇有心事的样子,皱眉问道。
小雨施礼回禀:“昔日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师孟津,有一黄河鲤鱼跃至武王船头,武王不忍杀之,想要放生,姜子牙却说。。。。。这是上天的赏赐,天予弗取反受其咎,老天爷给的奖励如果不要,那就是跟老天爷作对,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陛下乃是天子,赏赐草民王爵厚禄,我若是给脸不要脸,那就是自绝于天地,只是感念陛下天高地厚之恩,不知该如何报答,这才发呆。”
“哈哈哈哈!”朱温被小雨的话逗笑了,满意的捏了捏自己的小胡子:“友贞啊,以后。。。。。。你可就要直接称呼朕为父皇了!”
“是!父皇!”小雨跪下,又恭恭敬敬的给朱温磕了两个头。
司马阳在一旁跪着,都彻底懵了!这斗智斗勇的前前后后,他的脑回路一时间有些扭转不过来,但最终的“收获”则是远远的超出了大家伙之前的想象。
之前他还觉得朱温小气,不肯封小雨个一官半职,结果。。。。。直接给封了个王。
非但如此,还把饿鬼娘娘的老家。。。。。宛城赐给了小雨做食邑,这可太出乎人的想象了!
“友贞啊,你参博王,说他在宛城造逆,那朕把宛城给你,你要给朕好好的经营,盐铁兵器不可断绝,你能做到么?”朱温笑着说。
小雨紧张的咽了口吐沫:“儿臣定当勉力为之!”
“另外!”朱温话锋一转:“你的食邑是在宛城,但你人不能一直宛城待着,你要给朕监督陕州关中,还有前方的战事,做朕的一只眼睛,帮朕看看这郢王和博王平时都在搞些什么,如实的向我禀报!友贞啊,朕看中的可就是你肯说实话的精神,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父皇且放心,只要是儿臣看到的,知道的,一定如实的奏报给父皇,”小雨又再次给朱温磕头。
这个时候,有宦官进来禀报:“陛下,大皇子求见。”
一听这个,朱温的脸,立刻拉了下来:“他来做什么?朕好像没有宣他入京。”
“陛下,大皇子好像说,在关中一带,发现了祥瑞之物,特来进奉给陛下,另外,他也十分想念陛下。。。。。。”宦官补充道。
从朱温的表情中,小雨可以感觉出来,他是非常讨厌这个大儿子的,不但满脸的不耐烦,眼神中也似有轻蔑之意。这和谈及博王的时候,明显是两种状态。
“朕没工夫见他!”朱温把脸拉的跟驴的一样。
小雨可以深深的理解朱温,名义上是父子,实际上就是同类的关系,这郢王朱友珪,应该是个十分让人讨厌的人,不然朱温不会是这个态度。
“陛下,”旁边有个将军模样的人,进谏道:“潞阳那边儿,我军攻势不利,博王已经亲自去潞阳督阵了,然受李存勖所制,依旧没有拿下潞阳,依臣之见,均王既然能够于百万军中夺上将首级,不如前往潞阳,助博王一臂之力,一来也可监督博王,二来,也能早日攻克潞阳,完成灭晋大业!”
第七十四章 夜见郢王
“呃。。。。。。”朱温听完建议,抚着下巴沉吟,许久不语。
小雨跪在台下,也不知道这朱温在琢磨什么?
按照他的想法,这是个好主意,自己正好可以去了潞阳,会一会这个李存勖,然后把那神秘老头给的木匣子交给晋王,也算是完成了一件大事。
但朱温唏嘘玩味,迟迟不下结论,搞得小雨心里有些没底。
“均王和博王不合,这是现实,如果此时把友贞派过去,势必会影响军心,于战不利!不如让博王安心的作战,友贞就不要参与了,”朱温沉吟道。
他顿了顿继续说:“以友文的能力,朕相信他可以攻克潞阳,直捣龙城,要是连这都做不到的话,那也太废物了!”
接着,他又对小雨说:“友贞啊,你这样,你先去宛城,熟悉熟悉军政要务,稳定下来,待个两三个月,把一切都整顺了,再帮朕盯着博王和郢王。暂时先不要掺和这个乱局。”
“儿臣遵命!”小雨磕头道。
“行了!平身吧,以后既是君臣,又是一家人了,不用这么拘谨生分,”朱温笑道。
实事求是的讲,朱温这么安排,既是保护了小雨,又保护了博王,算是一个折中之举!
把博王的老根据地宛城割让给小雨,既是对小雨信任,又是对博王这段时间表现不佳的一种惩罚,算是敲山震虎,鞭策他必须在前方立下更大的功劳才行。可谓一箭双雕。
而作为小雨本人,完成黑猫交代的任务固然重要,但暂时有一个根据地休养生息,不再颠沛流离也同样具有意义。
之前之所以着急的两头开花,就是怕潞阳的败绩传到了汴梁,让朱温的心情大坏!
那样的话,什么封王赐爵的事情就靠边站没戏了,趁着取回袁平彰脑袋这件事的热乎劲儿还没过,赶紧把官爵给要到手,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朱温再生气,也跟小雨没关系了!
朝堂之上,小雨可谓赚了个“盆满钵满”,名利双收,当天自然不用“之国”去宛城。
作为皇子王爷,汴梁城内肯定也得开衙建府,留一个窝。朱温很大方,直接赏赐给了小雨一座宫殿,作为他平时回京面圣的府邸私宅,又配备了丫鬟下人数百名,伺候小雨一人。
这些人可以留在均王府里,小雨也可以带走去宛城,具体怎么安排,就看他的喜好了。
草根出生的小雨,一日成了王驾千岁,说实话。。。。。心里没有一点虚荣感,那是假的。
看着金梁碧柱,蓬荜高阁,一群群的下人跪下管自己叫千岁,小雨一时间还真有种当爷的感觉。
司马阳在这次剿灭袁平彰的壶州战役中同样功不可没,在小雨的请封讨赏下,朱温直接封了他个四品的镇南将军,驻守宛城,算是给小雨做助手。
从这里面小雨亦是能感觉出来姓氏的重要性,朱温并不知道这袁平彰的人头到底是小雨割的,还是司马阳割的,但总归是他俩拿回来的。
但他姓朱,小雨也姓朱,500年前是一家,直接就给封了个王,倘若小雨姓其他的姓氏,估计就不会有这么高的待遇了。
当然,这里面也有能说会道的因素,小雨是发言人,机敏狡猾,论口才这方面,司马阳没法跟他比。
开衙建府,百官祝贺,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这些人情世故自不必提。
司马阳趁没人的时候提醒小雨:“朱兄,这汴梁乃是是非之地,不可久留,我寻思着。。。。。。博王那边快吃败仗了,消息很快就会传来,到时候朱温雷霆大怒,别火燎到咱们身上,不如早走。”
小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