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刀笼 >

第21章

刀笼-第21章

小说: 刀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他等着!”

    薛保侯锐利的目光扫过几个面生的老郎中,脸色一僵,冷冷道:“本侯已经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了吗?”

    那老郎中赶紧躬身,颤抖道:“侯爷体壮如牛,无半点大碍,只是、只是惊惧过度,老夫开一道方子,侯爷调养调养便可”

    老郎中不敢说了,因为帐中的空气陡然凝滞了起来,薛保侯面无表情,只是额上青筋一张一缩,显的极为狰狞。

    洪小四打了个哈哈:“既然侯爷无事,那几位老师傅跟我走吧,我给你们拿钱去。”

    几个老师傅忙不迭的跟了出去,没过多久,洪小四微笑走了进来,身上带着一股血腥气。

    “女人怎么跑掉的?”薛保侯沉默了会儿,又道。

    “当时侯爷晕倒,场面大乱,那赤罗刹似乎会一种颇高明的步伐,有点像是失传的鸳鸯步,当时我们抢救侯爷,她趁乱逃走,”一副将迟疑了片刻,“不过那女人伤势过重,按说该在中途力竭而亡才对,或许是被同伙救走了,或许有其它的赤身党头目支援。”

    “至于其它麻匪,见那女人逃走,自是一哄而散,我们的兵马早调了出去,人手太少,没抓着几个人。”

    薛保侯掀开被褥,他只穿了一身白色单衣,身体表面充斥着牛筋般扭紧的肌肉,众人见状心一安,只要他还在,这边军的招牌就砸不下来,嘴角缓缓扬起:“李伏威不是要见我吗,让他进来吧。”

    很快,小兵模样的李伏威便弓着身子走了进来,手上托着一个木盒,盒中放着一颗填满石灰的人头。

    薛保侯只扫了一眼,便洒然一笑:“本侯白日晕了过去,你可有想法?”

    李伏威立马开口:“伏威心中只有忧虑,边军围剿地军之势已成定局,侯爷与我一外一内,正是互相帮衬、建功立业的好时机,侯爷若是此时出事,便等于断了伏威一臂。”

    这话口气颇大,不少营将面生怒色,许三彪牛眼中更是赤裸裸的杀意。

    “哈哈哈哈哈,”薛保侯亲手把李伏威扶起,亲切道:

    “哎有你这话本侯就放心了,也多亏了你献上的计策,先杀鸡儆猴,再借豪绅之手杀豪绅,等团练兵成了,他们就会发现,本侯不仅带来一道征粮的圣旨,还有一道练兵的旨意,到时候本侯爷再暗中助你夺兵权,这一府之主的酬劳,可嫌少吗?”

    “少是少了些,但目前来说,的确是够用了。”

    两人对视,虽是陌生面孔,一如城门口时,那对野心燃烧的眼神。

    “听说李总管之前抓人时受了伤,不知是真是假?”一营将语中带刺。

    “无大碍,那薛家小儿固然有些手段,到底生嫩了些,”李伏威哈哈一笑,面孔虽变了,但眼神一如既往的阴戾而霸道。

    “而且这换头秘术虽然无副作用,但是人头初换,只能使八成气血,若是全胜期,立毙这黄口小儿不在话下。”

    “那本侯就且看李兄的能耐了!”

    李伏威一走,双刀洪立马皱眉道:“侯爷,这李老鬼自称从古国的某处遗址中翻出了这换头秘术,但我总觉的此事蹊跷。”

    “你的意思是”

    “众所周知,地军叛逆有古国旧权贵支持,而且东荒妖族占领荒原,也是古国名族血脉的一大分支,这李伏威会不会是这两股势力中,某一股的棋子?”

    “兴元府可是这山南道最偏僻之地了,一南一北,足有数万里之隔,不大可能吧?”有人提出了反驳。

    “正是因为地处偏远,才能避过都督府耳目,世上有这么巧的事吗?”

    “我看不像,这换头秘术虽然诡异,但也要蚊三道长这种铅汞道人才能使用,他若有异心,也不会把性命交予我等手中,而且道长察了他的三魂七魄,的确没有被下了禁咒、又或是被换魂的迹象。”

    “李伏威的过去是清白的,没有血脉神纹。”

    “越清白越可疑。”

    “好了,”薛保侯淡淡一声,道:“不管如何,没有这个地头蛇王做大内奸,名族、叛军、豪强、帮会,四面八方全是敌人,边军固然彪勇,但也双拳难敌四手,其它几路人马都传来消息,行动多少有些不顺,几个义军首领都有出没的迹象,呵!”

    “在团练新军建成之前,李伏威还算是我们的盟友,至于建成之后嘛,就要看他是否听话了。”

    众将心一定,只要侯爷无恙,不管有什么阴谋,侯爷都能凭一己之力,横扫一切鬼祟!

    只是在众人走后在,薛保侯忽然露出一丝痛苦的表情,眼神第一次闪过一丝恐惧。

    “那一刀,世上怎会有反天的刀术!”

    林惊鸟飞

    人影于荆棘灌丛中狂奔,四面脚步声越发急促,终于,人影站定,戚笼平静的站在原地,肩上扛着个浑身浴血的女人。

    一道道气质或凶悍、或残忍、或奸诈的匪徒钻了出来,或老或少,有几位甚至还是妖艳野性的女匪,围成一圈,数目不下百位。

    “徐九见过戚天王!”一位老麻匪老泪纵横,跪倒在地。

    “见过戚大魁首!!!”

    所有人半跪于地,语气狂热。

 第三十七 舍过去 须弥金山(中)

    清晨微寒,露珠荡漾,日头还未升起,天空一片清明,且添了几分冷淡;戚笼脸上闪过一丝怀念之色,但随即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人交给你们,以后别来山南道。”

    戚笼将肩上的女人交给一位女麻匪,转身就走。

    “戚天王,老伙计们都很想你!”老麻匪徐九颤声道。

    “世上再无戚天王,只有戚笼。”

    “戚大魁首,红姑有话带给你!”一女匪忙叫道:“她说,当年之事另有隐情。”

    “拔刀之后便无情,做了,便是做了。”

    戚笼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奉劝你们统领一声,别再来找我,刀,我已还回去了。”

    赤罗刹挣扎着睁开眼,只是伤势太重,视线模模糊糊,只有清晨的白雾,缓慢而柔和的流动着。

    这年头,媒婆住的地方叫门窑,入则为家,出则为窑,意思是盛世相亲做媒,乱世贩卖人口,公城地界尚算太平,但这收购童男童女、再转卖的活儿也是她杨婆一大收入来源。

    杨婆裂开一张没有门牙的嘴,鸡爪一样的手掌把一个光膀少年捏拿着,从头到脚。

    “二等货色,一百。”

    “杨婆,这可不地道,这可是手脚健全、无有隐疾的少年人,你才出一百?”

    人牙子不满道,在他旁边弓着身子、哭红眼的妇女是他的母亲。

    “嘿,这小子骨头细脆,是出生的毛病,干不了力气活儿,而且目光呆傻,缺了股伶俐劲儿,迎门送客也够呛,日后顶多给大户人家做个跑腿下人,好一点还能学门手艺,出人头地是不用想了。”

    杨婆阴阳怪气,“买这些小家伙最舍得出钱的,一个是武行,一个是青楼,至于什么药铺子、裁缝店、剃头唱戏的,那可都是送银子才能入的行,你以为呢!”

    “不过这小姑娘不错,虽然眉眼没开,但眼里有股水波,盆骨也不错,是个好生养的,将来靠皮肉吃饭可以,靠手艺也行,这个我出两百。”

    杨婆买了三个小娘,两小少年,总共不到一两银子,嘴巴裂开,露出假慈悲的笑容,一人送了个奶糖,哄着进了房,然后笑眯眯的溜达到后院,还没来及关门,就被一条膀子按住。

    “老太婆,天天做这断子绝孙的买卖,你就不怕死后遭雷劈?”

    “嘿,我当是谁,原来是你这小鬼鬼,我怕什么雷劈,没老婆子照料,这些小鬼鬼活不过三天,怎么,你这下九流中的老七,靠抖身段、勾人魂赚银子的行当,如今也高尚起来了?”

    杨婆子颤颤巍巍的转身,走入大堂,“只要你照小爷一句话,这些孩子老婆子平价转给你,你一个个把他们抚养长大,你行吗你?”

    照灯笼无语,让他去劫法场,照小爷咬咬牙,指不定扛着祖传的子午鸳鸯钺就上了,让他做孩子头,当爹当妈十几年,那他可受不了,再说了,就这年头,你在大街上溜达两圈,插标卖首的孤儿能捡到三,这何时是个头啊。

    他甩过去一包银子“算伙食费行不。”

    杨婆掂量掂量,阴阴一笑:“这还像话。”

    “老太婆,我不是来跟你较劲的,我是来找你问事的,大约四五天前,解老三从城门口弄的那个消息,除了按照黑行规矩,送给马胡子一伙外,还卖了哪三人?”

    杨婆子摸出一杆水烟筒子,脸颊老肉一瘪一瘪的,跟去了皮的蛤蟆似的,抽了十九口,才冷笑一声。

    “既然是解老三卖的消息,那你找他要去啊。”

    “这老小子躲我躲的满城跑,要是能找到他,我还找你干什么,”照灯笼郁闷道。

    “嘿,要不是你小子也是我们下九流的一员,我现在早就把你赶出去了,黑行有黑行的规矩,你是想端了我们下九流的饭碗?”

    “侯桀那开黑行的都被满门抄斩了,你们这些老货还守个屁的秘密,直接开个价。”

    “江湖事,江湖了,这是规矩;暗道也有暗道的规矩,不管你是什么大势力头头,还是什么英雄豪杰,在这里买消息、卖消息,我们听不见,看不到,若是真有人听得见,看得到,那人多半也横死街头,你应该懂道啊,照家小鬼鬼。”

    照灯笼深吸一口气,摸出一块玉佩,劣质的像块河边的石头,而杨婆子却是面色一变,手闪电一般把玉佩叼来。

    “你家老头子跟我半辈子交情就换来这玩意,你可不要后悔!”

    “老爷子要是知道我找到九龙藏的线索,怕是嘴都笑的咧开花了,”照灯笼哼哼道。

    “好!”

    杨婆子一拍桌面,断然道:“自此之后,你照家和我杨家,断绝香火情分,日后无论谁家遭了难,两不相帮!”

    “这买消息的第一人,便是李府白三娘的总管,赵黑。”

    “是赵黑,不是白三娘?”

    照灯笼立刻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在黑行买消息,向来只有实名实姓,没让人代买的说法。

    “是赵黑,不是白三娘,这就有意思了,白三娘让赵黑打听的,还是说”

    照灯笼忽然面色一变,“不对,黑行的规矩,要么在本地待上十年,成了自己人,要么在本地有直系亲属,白三娘嫁过来不过五年,她可以靠李伏威获得资格,他赵黑又凭什么?”

    杨婆子怪兮兮的一笑:“谁跟你说,赵黑是陪嫁来的?”

    “第二个,便是红姑红三娘子,山北道那个著名的大商人,她在各地黑行下了高额花红,一旦有跟赤身党魁首有关的消息,愿花重金购买。”

    “也是因为她给的提示,我们才知道,这么一个小小的绿林标记,居然有这么大来头。”

    “还有一个是谁?”

    杨婆子阴惨惨的凑了过来,“还有一个,嘿嘿嘿,是个死人”

    照灯笼走后,阴沉的堂子上,只有杨婆子一人叭叭叭的抽着水烟,间歇有生嫩的呜咽声,越抽越急,白烟硬是抽出了绿雾,雾气中,杨婆子的右眼忽然诡异的反转了三圈,眼珠子渐渐鼓出眼皮子,噗的一声轻响,一只乌鸦呱呱呱的从雾气中飞出,嘴里叼着一颗血泡子。

    杨婆子痛的满地打滚。

    “杀千刀的照老鬼,要不是老婆子年轻误事,给你带了顶绿帽子,谁管这小鬼头的死活,啊啊啊啊啊,痛死老婆子了”

    白江的一条上游支流叫落魄涧,以水势湍急而知名,戚笼与赤罗刹等人分离后,便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大解脱状态中,随着直觉而行,恍恍惚惚便到了这里。

    他自四岁摸刀,当了麻匪后,刀便再也没放下过,然而借着赤罗刹被杀的契机,他把麻匪的刀术全数斩了出来,浑身酥酥融融,像是每一道毛孔中,都挂着一颗水珠子,一呼,摇摇欲坠,一吸,再在皮层之间转来转去。

    而身子表面,原本清晰的青菩萨纹路渐渐暗淡,反倒是菩萨脚下的莲花越发清晰。

    青莲所在部位为髋部,后印命门,前顶肚脐,中藏肾,是拳术发力的一个中转站,很少有拳法的吞吐不通过这一部位,当初戚笼所受腰伤就在这一圈中。

    莲花是人体的筋络所化,在髋骨附近,由篡筋、包骨筋、连带筋、通筋各五六条组成,彼此纠缠团绕,包住这下丹田所在之处。

    而戚笼此时心思无比通透,放下过去,脑子一下子就放开了,恍惚间,血水如溪流,从筋肉瀑布顺流而下,在大小关节血道中越滚越大,渐成巨流。

    血气相融亦相化,热血滚翻之中,直接逼出一股丹田气提到胎元,向后到命门,再下行经过真关、仙骨、尾闾、阴窍回到丹田一圈。

    这一圈一下,整个人都通透了,身子飘飘然,脚步使的不用劲一般,浑身毛孔蒸腾着雾气,体呼神也在呼吸。

    戚笼一只脚踏入水涧中,瞬间,沉重的水压盖顶、罩身,彻骨凉意在一刹那透体入骨,毛孔疯狂收缩,而骨盆一代受此刺激,筋络蠕动更快,像是一朵火莲绽放,刹那间皮肤表面泛红滚血,水火交加,满空水珠嗤的一声蒸出滚滚热雾。

    体内酷热似火宅,体外严寒似利刃。

    戚笼这一坐,便是一座须弥山。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三十八章 舍过去 须弥金山(下)

    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筋菩萨’前半段‘贝叶庇佛’,后半段‘须弥金山’,贝叶号称最古老佛经的载体,而须弥山,则是传说中,八山八海环绕的世界中央;山顶是帝释天,半腰是四天王天,西方佛土的中央娑婆世界便是它演化出来的。

    以上都是周子通传法时无意念叨过的一段,这浓眉大眼的似乎也是个佛门信徒,据说还受过高僧点化。

    说到底,炼法的重点是一个‘佛’字。

    此佛非彼佛,不是和尚们供的泥炭像,更不是佛教信徒的信仰,佛就是佛,是能抗住外道劫,赤足坚韧的强人。

    按武行的说法,便是一种顶级的精神境界。

    外家锤炼筋骨,内家养炼五脏,均能炼至武家的上层,但要到顶层,要能激发出人体最深层次的奥秘,呼吸法也好、药水渗透也罢,都无法尽全功。

    只有一种出于肉身,又脱了肉壳的神奇精神状态才能真正实现。

    所以武行照葫芦画瓢,学道门、修佛门,什么民间法脉、鬼祭淫祀,甚至还有更反人类的活人祭、绿帽祭,只要能实现这种纯粹至高精神,便能反哺肉身。

    周子通是靠高僧点化破的这一关,而戚笼则是靠放下过去勘破此关,后者不借助外力,反而更显上乘。

    而成就‘须弥金山’后,皮肉、骨骼进一步强化,普通钝器打在身上便如陷入牛革中,一些致命部位,如后脑勺、喉咙、胯根,都多了一些特殊的防护。

    而落在拳法里,便是身上多了一处发力中心,绕髋一转,一拳能打出两倍劲,这就是金山神妙!

    涧下老岩,一道身影正在练拳,反骨剪、靠身锤、通背掌、尺步拳、扯拳功、五毒手、披袍献甲;汤瓶拳七式轮流在掌心把玩,五指一捏一炸,骨节崩响,落在耳中便似炸一节炮仗,还是黑火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